董必武是辛亥革命的参加者,也是创立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元勋。他曾经先后作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代理主席。作为一位革命的先驱者,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家庭生活中他也是一位勤俭洁身,以身作则,重视培养孩子勤劳节俭品质的好父亲。
董必武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喜爱书法,但练字从来舍不得用白纸,总是在旧报纸上练大楷,大楷中间写中楷,中楷缝中写小楷……一次他和女儿楚青在院子里散步,发现一棵桃树干上凝聚着一块块的树胶,他就立刻动手把它刮下来包好,要自己动手粘毛笔的笔头呢!就是一条毛巾,董必武也要用上一年半载,旧了擦手,破了从中间剪开两头接上再擦脚用。
董必武的生活是十分俭朴的,特别是对饮食,他从来不讲究。
早年,董必武在湖北住的时候,一到吃饭时就想吃家乡的泡酸江豆和臭豆腐。进城以后,仍然保持着这种嗜好,经常请他的夫人何连芝买这些东西吃。每当吃饭,看到有臭豆腐,他就会笑哈哈地说:“好呀,吃臭皮子,真开胃哟!”
董老吃饭时,有一个菜特别是一个豆腐或者豆腐汤就很满意了。一天,女儿楚青奇怪地问:“爸爸,豆腐有什么好吃的?我就不喜欢吃。”董老淡淡地一笑,说:“你不喜欢?豆腐的味道你尝不出来,实际上豆腐不但好吃,它的营养价值还很高呢!不信去问问你妈妈。”他的夫人知道董老的心意,当然同意董老的看法了。
董老夫妇不但自己生活朴素,而且对子女的生活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女儿楚青上学时,董老的夫人就对大师傅说:“楚青早上上学,只把剩菜剩饭热热就行了。”可大师傅却总是打个鸡蛋,把剩饭炒一炒给楚青吃。刚开始时,楚青吃得很香。但是,天天早上都是吃这样的饭,就吃腻了。她又见同学们早上吃的有火烧、油饼、红薯,真羡慕极了。她就向妈妈提出来:给我几角钱,让我和别的学生一样,吃个火烧、油饼或烤红薯。妈妈最初不同意,一则怕不卫生,二则认为是浪费,因为家里有剩饭嘛。可是,楚青左缠右磨,妈妈只好给了她两角钱,当董老知道这件事时,就严肃地批评楚青:“吃炒鸡蛋饭都腻了!你知道不知道,我年轻时候,家里对我的特殊优待,就是吃一餐炒鸡蛋饭呢!”这天晚饭后,董老又和楚青一块散步。董老和气地、充满慈爱地对楚青说:“楚青,我像你这么大时,家里很穷,又是一大家人,每天只能吃两顿稀饭。只有过节时,才可以吃一顿干饭。分稀饭,是我的奶奶掌勺,每人一勺。我的爸爸和我呢,在外边教书,挣的钱交给这个大家庭,所以只有我们两人能受到优待,可以吃一餐干饭,别人却喝着粥。这餐干饭,有的时候,最好的就是鸡蛋炒饭咧。很好吃哟!你到怎么吃腻了?”楚青听着爸爸的话,默不作声,以后吃饭时再也不挑挑捡捡了。
在家庭餐桌上,董老有个传统节目,就是背诵李绅那首著名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目的是让孩子们从诗中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一次,楚青吃完饭刚要走,董老叫住她,说道:“你看,你看!碗里、桌子上有多少饭粒?‘粒粒皆辛苦’,粒粒不能丢!”女儿茫然地看着掉落在桌子上的饭粒,又看看爸爸。“拣起来吃了。”董老又一脸笑容,但声音威严地说。慑于爸爸的威严,女儿把掉在桌子上的饭粒一粒粒捡起来吃了,把碗里剩的饭粒也扒拉干净才走了出去。
1954年,董必武率代表团出国访问,出发前,大儿子悄悄对随行工作人员说他想要一架照相机。回国后,大儿子如愿以偿,得到了相机。这事被董必武发现了,他狠批了儿子一通,并令他把相机送还外交部,做深刻检讨。
董必武的小儿子良翮从小学到大学,董必武一直对他采取“实物供应”,肥皂用完了给肥皂,毛巾用破了给毛巾……从来不给钱买零食和消耗品,每月只给他往返用的车费。良翮曾为了买一双自己喜欢的布鞋,竟从车费中3分5分地攒了两年!
董必武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在政治上廉洁奉公,自己不搞特殊化,要求亲友也不搞特殊化。
解放初期,董老任政务院副总理。当董老那些家居农村的亲友得知他当了“大官”,便纷纷写信向他提出安排工作,调动工作等等请求。每当碰到这些情况,董老一律回信婉言拒绝,并予以耐心的说服教育。他在给外甥的一封信中说道:“你如果是青年团员,想调动工作,应向团组织请求,不应向我个人请求……想凭借私人的力量,以介绍方式去找工作,那是直接违反中央的政策……去年信中,批评你和哥哥的错误想法,那时他就是想凭借我的力量去找较好的事情。你这次信中的提法和你哥哥去年以前的想法差不多,是错误的。革命是为了人民谋利益,决不应该把革命作为谋个人利益的手段……”
后来,为了对所有亲友事先进行教育,使亲友不要以他自己的力量和关系谋取个人私利,于是亲自起草了一封通函,油印若干份,分别寄给亲友。在董老的教导下,他的侄儿、外甥、侄孙等亲友都一直安心农村,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岗位。
董必武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在政治上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他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