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5200000014

第14章 3 “尊道贵德”的象征:世间众生的护法神

本节概要

由于道教中常行各类法术,以求祈祥、禳灾、祛凶、驱邪等功用,故而,在道教神仙谱系中便出现了专门供役使的神灵。他们在法术中,被应时差遣,并执行以各类任务。

在理论上,各类神灵都听命于三清、玉皇和四御,道士得三清行持符命时,方才可召役诸神。前面所说过的星君和山川之神都在召役之列。不过,在召役的神将中,还有一部分充当着护法神的角色,他们的职责是维护仙界秩序,保佑道观安宁,同时也常行纠察之职即对道众平时的表现行监督之职。

这些神灵,被称为道教神仙谱系中的护法神将,多来自于民间传说、神话传奇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

(1)由人到神的关圣帝君

在中国历史上,关羽是个失败的武将,他曾为蜀汉大将,镇守荆州,但因没贯彻军师诸葛亮的战略方针,而遭到孙吴的暗算,最后,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哀结局。然而,在道教神界中,他却被扶摇直上,三教并尊,四朝共封,一摇身变成了个显赫的成功的神将。

事实上,关羽是个非常独特的人物,不仅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尊崇,而且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崇拜。如此一介武夫,能得此尊崇待遇,大概也只有孔子、老子等哲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了。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河东人。正史记载中其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一名重要武将,不过关于他的种种最深入人心的还是《三国演义》中那个义薄云天的武将。

据记载,年轻时的关羽长得仪表堂堂,美髯飘洒,却因年少气盛在家乡殴伤人命,而亡命于天涯。后因缘际会,在涿州和后来的蜀汉之主刘备相识。之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立下匡复汉室的鸿鹄之志。此后,关羽忠心耿耿地追随于刘备,十八路联军讨伐董卓时,关羽在虎牢关前大显神威,温酒斩了董卓的大将华雄。至此,一战成名。

其后关羽随着命运多舛的刘备转战四方。刘备在徐州兵败之时,关羽保护着两位嫂子——刘备的一妻一妾突围不成,而被曹军围困,不得已关羽投降于曹操,但约法三章,“降汉不降曹”。

曹操因倾慕关羽的武艺和人品,而一心想让其完全忠于自己,便极力招纳关羽,五日一大宴,三日一小宴,上马金,下马银,甚至把素有“天下第一神骏”之称的赤兔马也赠给了他,然而,关羽的心却依然在故主刘备那儿。所以,当他打听到刘备在河北袁绍处,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保着兄嫂找到了刘备。这是关羽一生最受人推崇的一段,他极重桃园结义之情,心念故主的行为,被当成忠义的典范而被后世广泛崇敬。

不过,关羽的后半生却远没有前半生那么精彩,但也并非乏善可陈。赤壁大战时,关羽奉军师诸葛亮之命埋伏在华容道,当曹操狼狈逃窜而来时,关羽义释曹操,为鼎足三分留下伏笔。关羽在长沙城下和老黄忠恶斗数日,但因黄忠的战马体力不支,在两军阵前马失前蹄,然关羽就是不愿占便宜,而放了黄忠,最后促成了魏延献城而降。刘备西征蜀地,关羽留在荆州镇守后方。吴国一直认为自己在赤壁大战中出兵出钱粮,而荆州却被刘备强行借走,便一心想要夺回荆州。于是,在东吴的都督鲁肃设下了鸿门宴,关羽单刀赴会,却可以过人的胆略和威仪震慑了严阵以待的吴军将士,全身而返。

西川初定之后,关羽奉命出兵北伐,连胜曹军曹仁、于禁、庞德等大将,水淹七军,连曹操都欲迁都以避其锋芒。后由于东吴出兵,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偷袭荆州,关羽后路被断,困守麦城。他带着一些心腹将校往西川突围,在接近蜀境时却不幸中了埋伏,又因其不屈而死,终年五十六岁。

关羽生前曾被封为汉寿亭侯,死后也不过被蜀汉谥为一个微带贬义的“壮缪侯”。故而,在他死后的数百年间,关羽作为一名普通的武将知名度并不高,《三国志》里关于他生平的记述也只区区一千多字而已。

关羽的知名度是被一位僧人发掘出来的。南北朝南陈年间,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颉云游四方,在经过湖北当阳时,忽在遥望玉泉山上时发现其上覆盖着紫气,知此山定有灵异,于是来到玉泉山,并夜宿于此。此间,有一美髯飘洒之神人前来和他倾谈,并自称乃是汉将军关羽,感念智颉弘扬佛法之心,愿意将此山作为道场,自己则愿意于此护持佛法。智颉由此将历史人物关羽奉为天台宗的护法神灵加以尊崇。因此历史武将关羽摇身一变成为佛教护法。

而道教原本就有将历史人物吸纳为道教神仙的传统,见关羽具有如此之大的号召力,当然不甘示弱。故而,在北宋年间,龙虎山的张天师便将关羽当成本派的护法天将。

自此后,有关关羽驱除邪魔、造福百姓的传说,遂也在民间有着多个版本流传,且不绝。譬如,在宋元《说三分》、《三国志平话》等话本中,关羽俨然以一个武神的面目出现,并于飕然之间成为人们心目中忠义而英勇的战斗英雄。据说,北宋的亡国之君、信奉道教的徽宗皇帝,因希望借助道教的神仙摆脱国家的内忧外患,而将希望就寄托在英勇而忠义的关羽身上。宋徽屡次敕封关羽,“忠惠公”、“崇宁真君”、“武安王”、“义勇武安王”等称号。

北宋灭亡之后,南宋依然生存在强大的武力威胁之下,故而,南宋的君主便沿袭北宋末年的传统,而屡次敕封关羽。南宋初年,更有人把《劝勇文》张贴关羽庙中,以期借助关羽的威名鼓励人们不要惧怕金兵,奋勇杀敌。

在创作于明初的《三国演义》里,关羽便得到了浓墨重彩的描绘。随着《三国演义》一书的风行,关羽作为忠义化身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至明朝时,帝王对他的敕封更是比比皆是,例如将其敕封为“协天大帝”、“三界伏魔大帝”。满清入关之后,照样对这位汉族的武神崇敬有加,在清入关后的十位皇帝中先后有八位帝王敕封过关羽。

关帝圣君的神格化由此达到了巅峰。

此外,官方敕封下的结果就是遍布各地的关帝庙的兴建。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在北京为关羽修庙。到了清代,雍正皇帝敕命天下各处州府都必须设立供奉关羽的武庙。纵观明清时期,北京城内外就有200多处关帝庙,各地的关帝庙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在众多庙宇中,关帝庙的数量可谓名列前茅。而关羽也取代了姜太公,成了“武圣”。

由于关羽身上显示出来的“忠义”,使得他在民间也很受推崇,帮会或者秘密组织常常将其供奉关以示明“忠义”。另外,关羽还是民间的财神和保护神,现在南方一带还有许多商业场所的门口在供奉着一尊手提大刀、威风凛凛的关羽神像。

在中国民间年画中,有一幅画包括了天地诸神、三界诸神,在如此众多的神仙中,关羽却是被放在正中的,而且画得和玉帝同样大。由此可见,关羽在民间信仰中的位置。

(2)天宫第一战神二郎神

二郎神得以在民间家喻户晓,还要归功于《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天宫那一段。孙悟空一条金箍棒打得各路神仙七零八落,竟是连一向神勇的哪吒三太子也抵挡不住,败下阵来,然最后却被胜自己一筹的二郎神给制服了。

二郎神,由此在民间被赋予了一个“天宫第一战神”的称号。

二郎神的信仰起源于蜀地。二郎神又被称为灌口二郎神,为道教中的水神。关于其来历,可谓众说纷呈。

一种说法认为:二郎神是战国时秦国的李冰。

战国时代,李冰任秦国的蜀郡太守一职。秦孝文王时,他带领老百姓建造了都江堰,使川西平原的千里良田得到灌溉,蜀郡因此变成千里沃野。后世百姓感戴其恩德,故立庙祭祀,并将其视为护佑之神。

宋朝时,皇帝下诏修建李冰庙,并封其为“广济王”,并每年都对其进行祭祀。

一种说法认为:二郎神为李冰的次子李二郎。宋代朱熹如是说:蜀中灌口二郎庙,是因为李冰建造都江堰有功而立庙,二郎神乃李冰的第二子。

在清代的书中:二郎神也是以李冰之子的身份出现,蜀人都供奉他,将其称为川主。他的塑像俊雅,侍从者擎鹰牵犬。

据记载,李冰之子曾经除去都江中的孽蛟。关于此点,在民间也多有传说。时年,李冰为秦国的蜀郡守,其子李二郎随其来到蜀郡。当时的蜀郡经常闹水灾,李冰便命李二郎各处寻找水灾的根源以便根治。李二郎跋山涉水,寒来暑往,历尽艰辛,却仍没有结果。一天,李二郎在经过一处山林时,突有猛虎出来挡道。李二郎于是射杀了猛虎。正在捕杀猛虎的七位猎人因敬佩二郎的武艺,便愿意和其一起寻找水灾的源头。当他们来到灌县附近的一条小河边时,忽然听见附近的茅屋里传出哭声,原来是一个老婆婆在伤心地哭泣。李二郎上前询问,才知道她的小孙子要被当成祭品,祭献给水怪孽龙。

李二郎一听之下,便明白了水患的根源原来在此。于是,马上和七人赶回去禀明李冰。李冰听后,便传授给他们擒龙的办法,众人依计而行。

到了祭祀孽龙那天,李二郎手持三尖两刃刀,和七个朋友一起来到江神庙,埋伏在神座后面。很快,风雨大作,一条孽龙飞入庙内攫取祭物。说时迟,那时快,二郎带着七位朋友一齐抢出,迎着孽龙进行了一场恶战。孽龙虽然厉害,但李二郎更加神勇异常,—把三尖两刃刀上下翻飞着,渐渐地孽龙便抵挡不住了,只好虚晃一招,窜出庙去。这时百姓都来相助,锣鼓喧天,人声如潮。孽龙心生了畏惧,立马潜入水中,李二郎等人也一起跃入水中,孽龙只好再逃窜到岸上,李二郎等人又上岸紧追不舍。不一会儿,孽龙就走投无路了,终被李二郎擒获。李二郎等人经过激烈的搏斗都非常疲惫,于是下山歇息,便将孽龙放在河中。谁知河中有个龙洞,直通大河,孽龙乘机入洞逃走。李二郎发现之后,大惊道:“孽龙逃走了。”于是,几人又急忙再次追捕孽龙,终于在江堰上追上孽龙,并用铁链将它锁在伏龙观石柱下的深潭中,从此水患绝迹。

这便是民间流传的李二郎除孽龙的故事。百姓为纪念他的功绩,在祭祀李冰的崇德庙里,也将李冰之子李二郎的神像作为陪祀进行供奉。

五代之后,李冰父子都被敕封为王。宋代蜀地的百姓,还在都江堰附近的灌口建立了二郎神庙,以示对其进行崇敬的供奉。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二郎神为隋朝道士赵昱。赵昱曾经当过蜀郡嘉州太守,当时在他任职之际,听说自己镇守下的嘉州有蛟龙为患,勃然大怒,并亲自仗利剑入水,和蛟龙搏斗,终于除去蛟龙。赵昱离任后,有一次当地爆发了大洪水,这时便有人看见赵昱威风凛凛地骑着白马,手执弹弓,牵着猎犬,从江上穿过,而洪水便立马随之退去。蜀人因感恩于这位为民除害的太守,便在灌口建庙纪念他,并将其称之为“灌口二郎”。

还有人认为:二郎神原籍印度,为外来的神仙,即赫赫有名的托塔天王的二儿子独健。

据说,在唐朝天宝年间,大食、康居等五国联兵进犯唐朝安西,安西守将便紧急向朝廷请求救兵。然而,路途遥远,援军一时也抵达不了。唐玄宗情急之下,便让高僧不空作法,请毗沙门天王神兵来援助。不空和尚果然厉害,法事做到一半,就见天空中出现了一位威风凛凛的神将,并率领着两三百神兵立于道场。不空和尚说:“此人即为毗沙门天王的儿子二郎独健,他将领兵前往安西增援,特来向皇上辞行。”不久,安西便传来捷报,说二郎空中显圣,惊退敌军,夜间又有神鼠把敌军弓箭上的弓弦以及兵械悉数咬坏,敌军不甚作战只得仓皇逃走。从此二郎独健名衔显赫起来。另外,皇帝还下旨要各州县都建立天王庙,将为朝廷立过战功的二郎独健和那只神鼠供奉其中。在元朝杂剧中,神鼠变成了神犬,故而,在《西游记》中我们看到的二郎神的身边是一只哮天犬。

虽然二郎神在明清两朝中只是在民间受到信仰,但是,在宋朝时他可是一位显赫的大神,名为“清源妙道真君”,曾受到皇帝的册封,而列入国家级别的祭祀,并被供奉在国家认可的大型道观庙宇内。

在宋朝时期,二郎神是和玄武真君并为宋朝尊崇的武神的。当时,宋朝国力虽强,但是军队并不强大,因此,朝廷上下每逢战事便会祈求于神仙保佑,其中又以二郎神和玄武真君最为灵验,所以,当时的二郎神受到举国上下的尊崇。

斗转星移,两位武神的地位却大相径庭。明朝时,由于明成祖朱棣极为推崇玄武,并为其修武当山,玄武由此从武神一跃成为真武大帝。二郎神却没有这样的福气。而另一位武神关羽的地位也较其大大提高,并被敕封为大帝,现在南方一带的酒楼和一些经营场所门前还都供奉着关羽的神像,并借以其避邪祈福。而在明朝之前,那个位置原本是属于二郎神的。

也只有老百姓依然故我地喜爱着二郎神,民间把灌口二郎神当成水神,并在各地建立二郎神庙。而且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廿四,民间都会举行祭赛,纪念灌口二郎神。

二郎神除了作为水神出现,在文学著作和民间传说中也开始频频出现。让二郎神深入人心的是两部古典名著——《西游记》和《封神演义》。

在《西游记》中,二郎神是玉皇大帝的外甥,他“听宣不听调”。在孙猴子大闹天宫后,玉皇大帝走投无路,只好派太白金星到灌口请二郎神。神通广大的一妖一神战在一起,直打得天昏地暗,最终二郎神以七十三变而胜了拥有七十二变之神通的孙悟空。在《封神演义》中,二郎神则是助姜太公伐纣的一员猛将。

可惜的是,在著名的“沉香救母”神话传说中,他却成了无情无义的舅舅。

相传,二郎神的妹妹三圣母在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与殿前金童互相笑了一下,而被玉帝以轻薄之罪贬到西岳庙旁的雪映宫中。金童也被打下凡间。

下凡的金童,托生在一个姓刘的家中,名为刘玺,宇彦昌。刘玺聪明好读,20岁时他便中了秀才。一年,刘玺上京继续赶考,路过华阴时,因闻听三圣母十分灵验,便进庙求签,想问问前程如何。当他望着三圣母秀丽端庄的塑像时,不禁肃然起敬,恭恭敬敬地摇摇签筒。事不凑巧,恰逢三圣母外出赴宴,看门童子不敢贸然赐签,致使虔诚的刘玺连抽了三道签,都是白板空签。满腹希望化为乌有的刘玺,全身瘫软。后来,他缓了缓神后,便提笔在墙上写道“刘玺提笔气满腔,怒怨圣母三娘娘。连抽三签无灵验,枉受香烟在此间。”写罢,扬长而去。

再说,三圣母赴宴完毕,脚踏祥云,高高兴兴地回到宫里。看门童子侍奉之后,便将刚才的事情讲给了她听。她定睛看了看墙上的提诗,又羞又怒,不由骂道:“胆大的狂生,竟敢如此,不给他点教训,他怎知我厉害呢!”于是,便唤来风伯、雨师,兴起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当时,刘玺正在赶路,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四起,雷鸣电闪,大雨倾盆。一软弱书生怎经得起如此风吹雨浇,踉踉跄跄,挣扎前行,终因雨大路滑,体力不支,倒在泥水之中。这时,三圣母透过云层,看到刘玺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便起了爱慕之心,点化了一座山庄与刘玺结为夫妻。

不久,性情火暴的二郎神得知三圣母下嫁给刘玺,并怀有身孕的消息,顿觉妹妹此举大伤体面,于是,便提起三刃两尖刀,匆匆向华山脚下的雪映宫奔去。三圣母见二郎神来势很凶,便急忙施礼问安,端茶让座。可是,二郎神却并不买账,而是破口大骂三圣母不知羞耻,私配凡人,违犯天条,有失仙体。末了,还把她压在华山西峰顶上的一块大石头下面。

刘玺在和三圣母结为夫妇后,便继续上京赶考并中了进士,做了洛州知县。关于三圣母的事情是一无所知。可怜三圣母在那块石头下,受尽了各种苦难,并生下了一个男孩起名沉香。她怕二郎神害了沉香,便包好婴儿,写了份血书,让最亲近的丫环把孩子送往洛州。长大后的沉香,在得知母亲被困华山的消息后,决心到华山救出母亲。在吕洞宾的帮助下,沉香制服了二郎神身边那厉害的哮天犬和神鹰,得到了救母的开山钥匙——一柄闪闪发光的月牙斧。然后,他用那把钥匙将峰顶劈开一道缝,救出了三圣母。刘玺在洛州听说沉香救出了三圣母,便弃官来到华山。如此,一家人得以团聚。

今天人们熟悉的二郎神,是这样一副打扮:身披锁子黄金甲,白面微须,有三只眼,使一把三尖两刃刀,身后跟着哮天犬,部下有梅山六兄弟和一千二百草头神。

此外,二郎腿的说法也跟二郎神有关,原来灌口二郎神像是坐姿,他的右脚搁在左腿上,这也就是“二郎腿”的起源。

(3)道教护法神代表王灵官

和佛教的寺院一样,道观的山门内也供奉着一位凶猛的护法,他就是灵宫殿内的护法神将王灵官。

王灵官为道教常见的护法神,他常以狰狞面目示人,红面赤须,三目怒睁,手执钢鞭,脚踩风火轮。其形象之威猛,让人一看之下顿生敬畏之情。和佛教的韦驮颇有些相似之处,在道教中,他被赋予镇守道观的任务。位居道教护法三十六天君之首,因此又被尊称为“王天君”:还因他是雷部十二雷门之首,故而也被称作“雷声应化大天尊”。

在神话传说中,王灵官是镇恶降魔的神将,其武艺高强,且神通广大。例如:在《西游记》中,孙猴子大闹天宫,打败了天界众多勇猛的神将,无人能敌。然在灵霄宝殿与前来抵挡他的王灵官交手时,却大战了几十回合。由此可见,王灵官在天界也算是个硬手。

据记载,王灵官为宋徽宗时人,原名王善。也有说他是唐太宗时期的王恶,为宋代道士萨守坚的弟子。《三教搜神大全》中如是说:王恶字秉诚,父母早逝,为孤儿,没人供他上学。但他从小臂力过人,性情刚强、粗暴而直爽,而且每次遇见市井中不平之事,都要上前去管一管。并且还专门和那些横行霸道的人作对,当地人都很佩服他。当地有一座古庙,江怪常在此兴风作浪,于是,王恶将其用火点燃了。没想到,就在此时忽然怪风大作,江怪兴起妖法,幸好萨真人从此经过,遂作法灭了妖怪,地方才得以平安。王恶从此便跟随萨真人修道。

《列仙传》中记载的故事则更加富有戏剧性:说王恶和萨真人还有一段过节。王灵官本为湘阴的城隍。萨真人得道之后路过湘阴,投宿于城隍庙内。一天,王灵官梦见城隍说:“有个姓萨的住在庙里,弄得我挺不方便,请帮我赶走。”于是,天一亮,王灵官便带人赶到城隍庙,一看,果然有个道士在此投宿,便把萨真人给赶走了。

萨真人自是被气得火冒三丈,悻悻而去。没走多远,正巧遇上几个人抬着一头猪到庙里还愿,于是心生一计,拿出一把香,央求那些人帮他烧烧香。那些人在还愿之后,便遵那萨真人的愿望把香烧着了,不料突然天降雷火,城隍庙转眼就被烧了个精光。原来,这是愤愤不平的萨真人玩的法术。城隍老爷因此而被弄得无处安身。

烧毁城隍庙后,萨真人便云游四海去了。但是,事情还没完,十多年后的某一天,萨真人正在江边洗手,水中突然出现了一员穿着黄袍金甲的神将。该神将一手拿着火轮,一手拿着钢鞭,高声喊道:“吾乃先天大将火车灵官王,长年护卫灵霄殿,后奉玉帝之命,在湘阴享受庙食,惩治四方恶业。自真人焚城隍庙之后,吾暗中跟随真人十二年,今见真人功行已高,不日将供职天庭,吾愿为部将,奉行法旨。”

原来这位城隍来头不小,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御前大将,专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的王灵官。萨真人在将他的城隍庙烧毁之后,王灵官便去玉帝那告了他一状:“谁没干过一点出格的事情,但这萨守坚未免欺人太甚,竟然把我的庙给烧了!”玉帝听后,便赐给他第三只眼和金鞭,准许他暗中跟随萨真人,用那只慧眼详查,一旦萨真人稍有过失,就可取金鞭报仇。

谁知在十二年间,萨真人竟没有丝毫过错。王灵官对萨真人的道行大为佩服,遂便拜其为师,并将自己的名字由王恶改为王善。

据史书记载:王灵官后来声名大振,得益于明永乐年间杭州的一个叫周思得的道士。周道士善于运用灵官法术,在北京名噪一时。相传,周思得的灵官法可以预知祸福,永乐皇帝朱棣屡试不爽。以至于“招弭祓除,神鬼示,知时雨,远罪疾,无所不能”。

所以,永乐皇帝在紫禁城的西边建了一处天将庙及祖师殿,以供奉萨真人和王灵官。宣德年间,明宣宗将此庙改为火德观,并封萨真人为崇思真君、王灵官为隆恩真君,又在观内建崇思殿、隆恩殿。到了成化年间,明宪宗进一步改观为宫,称其为“显灵宫”,并四季为两位神祇更换袍服,三年一小焚化,十年一大焚化,珠玉锦绮,所费不惜。而且,还在每年的万寿圣节(皇帝生日)、正旦、冬至及二真君示现之日,委派官员前去祭奠。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趋之”,因着最高统治者笃信王灵官,故而民间王灵官崇拜之风也开始盛行。

另外,永乐帝和王灵官还有一段被后人所津津乐道的趣事。相传,永乐皇帝偶然间得了一个世代相传的王灵官藤像,便将其置之寝宫,朝夕祭拜,如对宾客。更将其视为自己南征北战中的保护神,所以,每次出征时都要带上这个藤像而作为辟佑自己及大军的神祇。

据说,朱棣在第五次出征漠北时,当明军攻打到金川河畔时,这个藤像突然变得极其沉重,以至于士兵都无法抬动它了。永乐帝于是对着其祷告,竟神奇地得到“上帝有界,止于此”的答复。果然,朱棣很快就染上重病,不能前进,最后,崩于返京途中。

明、清两代,全国各地都建有许多的灵官庙,很多道教宫观还专门修建了灵宫殿,并为此塑造了许多形象不尽相同的灵官像。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北京白云观、天津娘娘宫、武汉长春观、苏州玄妙观以及武当山元和观中的王灵官。

此外,因为王灵官曾被封为“玉枢火府天将”,人们又把他看成是火神,所以有的灵官就像是一副火神的模样。有的火神庙中也供奉着王灵官。

王灵官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纠察天上人间,除邪祛恶,不遗余力。故而,被人们赞誉为“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的神祇。(4)智慧女神斗姆元君

在我国古代,北斗七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赋予其人格化,并加以供奉膜拜。北斗七星被人格化之后,自然需要一位母亲,如此,斗姆女神因此而出现。

斗姆又称斗姆元君、斗姥。所谓“斗”就是北斗七星。而“姆”便就是母亲。合起来的话,“斗姆”不仅是北斗七星的母亲,还是诸多星星的母亲。故而,在神仙谱系中有着至为崇高的地位。在道教中,斗姆则是作为一位智慧女神出现的。

据道书说:“斗姆坐在自己的宝座上修炼精魄,九转丹成。灵丹放出奇妙的光明,遍照着整个洞府。忽一瞬间,就从光明中化生出九朵含苞的金莲,后经过七个昼夜,化成九所大宝楼阁。楼阁中真气凝结成九个字,九个道体便从九个字中诞生,他们分别是天皇、紫微、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其间天皇和紫微即为神仙谱系中的勾陈大帝和紫微大帝,其余七个则就是北斗七星。由此,可见其在道教神仙谱系中的身份地位是多么的至高无上。

斗姆的职责颇有些类似药王,其掌管着医药治疗,保全着产妇的胎育,驱除着黑暗和邪恶,说白了就是掌管生的女神。

据《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奉命延生心经》说:“斗姆玉池白化现金身,生九苞,放光明,毫光闪闪飞上天庭。左太阳,右太阴。东斗启明星,西斗号长庚。南有箕星注福寿,北斗七元注长生。紫微主,玉皇尊,二十八宿镇乾坤。十二宫辰安天下,四圣天君把天门,三元三晶三官帝,四圣四府四天丁。周无诸斗府,河汉众星真。生天生地生万物,保家保国保皇民。百万雷兵常拥护,五千甲将尽随行。”可见,拥有着无比智慧的斗姆,真的是法力无边,声威赫赫。

对此,经中还言:“其‘能阳能雨能变化,救灾救难救刀兵。祠嗣就生麒麟子,祈名金榜就题名,商贾者利加增,祈求父母得长生,子孙得荣盛,夫妇寿康宁,万邪自皈正,诸恶化为尘’。”斗姆如此有求必应的特质,真有点像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那么,她可以得到人们无比虔诚的信仰及膜拜便也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情了。

另外,因着道教的朝斗法科均以斗姆为主神,所以民间又尊称她为“斗母”。在各地的道观中,也均供奉着她的神像,其圣诞日为农历的九月初九。

(5)从战神到和平使者的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是道教最为重要的神仙,起源于人类对星辰的崇拜。太白和金星,其实是同一颗星。即天空中最明亮的星斗,也是最后消失的一颗星,太白金星就是由其幻化而来。

金星又叫太白星,是太阳系中接近太阳的第二颗行星,亦是行星中离地球第二近的一颗星球。金星的亮度非常高,仅弱于太阳和月亮,是星辰中最早出现、最晚消失的一颗星。其早晨出现在东方时叫“启明”,晚上出现在西方时叫“长庚”。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十分发达,所以,很早就知道这两颗星是一颗星。《尔雅?释天》中说:“明星谓之启明。”东晋郭璞注释道:“太白星也,晨见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太白。”

由于其在夜空中最为引人注目,因此,它还拥有了众多的名字。古人所言的太白星、亮星、启明星、长庚星均指的金星。古代典籍认为:“太白者,四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将军之象也。”按此说法,后来金星还有白帝子、太白金星之名。

金星为五曜之一。五曜,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也就是东方岁星(木星)、南方荧惑(火星)、中央镇星(土星)、西方太白(金星)、北方辰星(水星)。《史记?天官书?论》说:“水、火、金、木、镇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由此可见,五星在很早时就已经升为神祇。

事实上,金星在早期道教神祇中的地位很高,位列三清之下。据记载,金星成为神祗之后,最初为一位女神的形象。在著名的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中,金星就作女神状,身穿黄色衣裳,头戴鸡冠,弹奏着琵琶。道教言,这个形象是依据佛经及道经而来的。

到明代时,太白金星的形象才由女相完全演变为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神仙,其经常奉玉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因而,其还被尊称为“西方巡使”。

在古典小说中,太白金星是经常出现的一个神祇,其赋予给他的天官职位类似于吏部尚书。比如,在《西游记》中,太白金星就是以天宫吏部尚书的身份,两次来到花果山宣旨,安排孙猴子到天上任职,先是弼马温,后是齐天大圣。不过,其始终扮演的是一个和事佬的角色。

其实,在上古时期,金星的形象是一个与和事佬截然相反的战神。据《汉书?天文志》记载:太白金星为战争的征兆。那时,只要金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发生变化,这肯定就会和用兵征战有关。因此,古代的将帅在用兵之前一定会观察金星的位置,以此来决定重大战争的行动。

史书中,史官们也常常把金星的运行位置和战争联系在一起,譬如三国时蜀魏两国进行的一次战争。三国魏明帝太和四年十一月壬戌,太白犯岁星,魏国的天文司占卜说:“太白犯五星,有大兵。犯列宿,为小兵。”次年,一切应验:蜀国的诸葛亮果真率大军入侵天水,而魏国也适时派大将军司马懿领兵抵挡。

数千年来,在金星众多的传说中,除了杀气重重的战争及慈眉善目的和事佬与之相随外,其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的传说也被世人谈论得津津乐道。

传说金星在天上犯了过错,被贬到凡间,托生于李家。因此,李白的出生便被赋予了极深的传奇色彩。话说李白的母亲受孕之初,便梦见了太白金星入怀而有孕,因此就给孩子取名李白,字太白。

李白长大后确实颇具仙气,他的诗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笔落处地动山摇。他容貌飘逸,号称“谪仙人”。他一生喜欢学道,一身仙气,因此后世将其尊为“诗仙”。

(6)文人的保护神文昌帝君

在天界,北辰星神如同人间的帝王,那么他的身边必定会有各具神通的臣子来辅佐于他。其中,素有“文星”之称的文昌帝君就是其间的一个。

古时,十年寒窗苦读下的读书人,最后都想在科举时考取状元,抑或者一官半职的。而当时的科举考试中存在着各种不可测因素,因而他们一般都会向神灵祈祷以求保佑。文昌帝君就这样应运而生。

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梓潼君”、“文昌君”。他的崇拜起源于古代星辰崇拜,由六颗星组成。道教认为北斗的第四星为文曲星,因而将文曲星上面的六颗星合称为“文昌宫”。并将其尊为主宰功名利禄之神,又称“文星”。在民间帝王观念里,则将文昌帝君视为国家兴旺的标示,认为文昌星如果明亮,则国家将文运昌盛。由此,文昌帝君不仅在道教神祇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在民间他依然拥有极其受尊崇的地位。老百姓均将其视为主学问、文章、科举士子之神。

关于这个主尊世间功名利禄的神祇,他的传说亦颇多。

据典籍记载:文昌君乃黄帝之子,名挥,转世曾为名医、诤臣。汉初时,转世为汉高祖之子赵王如意,但不幸在残酷的宫廷政争中被吕后所杀,然死后冤魂不散,故而化为一条蛇。此时,吕后也转世为蜀郡邛池令。他因怨恨吕后,遂借海水作暴雨,水淹了邛池县。只是,在这场复仇的行动中邛池县的百姓无辜尽数灭亡,他因此而种下了极大的杀业。之后便被罚为邛池龙,浑身布满了热沙小虫,日夜不停地咬啮,痛苦难堪。直到后来遇见文殊菩萨,其皈依了菩萨,才解脱此苦。后又屡经转世,天庭因念他世代为儒生,专注于经典,终令他司职天曹桂籍,掌管举子科考仕途之事。

另一典籍中载:文昌帝君又名为“梓潼帝君”。梓潼神原为最早的一个四川地方神

,也就是晋代的张亚子。张亚子风流倜傥,淡泊于功名,喜好道术,并且对母亲十分孝顺,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当地官员闻说他孝顺之名,遂向朝廷推荐。但张亚子却在做了官之后,很快就不幸战死沙场了。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便修建了一座“亚子祠”,并把他当成雷神祭祀。由于其屡次显灵,故逐渐成为梓潼的重要地方神。

据说,唐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因避战乱而逃往蜀地,当时就是梓潼神显灵护驾的。故而落难天子感激涕零之时将他加封为“梓潼神”。后来唐僖宗也步唐玄宗后尘,加封其为“济顺王”。

“梓潼神”因得到唐天子的推崇,地位很快得到提高,迅速从地方神变成全国性的神祇。宋元时期,梓潼神附身在一个道士身上,写就了一本《清河内传》。其间详细

地记载了其世代转世之事,并说玉皇大帝命自己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等等。这是一本以梓潼神口吻写就的自传体。

到了元朝,皇帝亲封梓潼神为“辅文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文昌帝君”。至此,梓潼神以文昌帝君之名存在于道教神仙谱系之中。

现在四川梓潼县城北的七曲山上,坐落着一座文昌宫,当地人称其为“大庙”。这座文昌宫规模宏大,其间就供奉着一座铁铸文昌帝君像,这尊铁铸神像,高丈余,重达千斤,十分的威严。

关于这座文昌宫还有一则这样的趣事:明末,张献忠占领蜀地,领兵路过梓潼文昌宫,见庙内供奉着梓潼帝君张亚子,大喜道,你姓张,咱也姓张,咱与你联了宗吧。于是,张献忠当即把文昌宫改成“太庙”。后来以讹传讹,“太庙”被叫做了“大庙”。

过去民间有三大劝善书:即《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帝觉世真经》,这三篇经文在奉劝世人行善积德的同时,也成为对道教经文影响很大的典籍。

(7)天界护法神将之首真武大帝

在最初,真武大帝原为普通的一员护法神将,后来,由于当时帝王的推崇而一跃成为帝君的。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大帝、玄武大帝等,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在道教中,他的地位十分显赫,现今武当山还将其信奉为主神。传其为玉帝退位后继任的第三代天帝,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世为伏羲,师从于如来,另又为龙身,故被后世视为中华之祖龙。

关于他的崇拜,也是源于我国古代的星辰崇拜。古人将黄道的星宿划分为二十八宿,并按照方位又分为四组,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玄武便为北方七宿的总称,七宿即斗、牛、女、虚、危、室、壁,其排列的图形宛如龟蛇,于是人们便把龟蛇当做玄武的象征。玄武主司风雨,按照五行学说,北方属水,其色黑,“玄”就是黑的意思。龟有甲,能抵御侵害,故称之为“武”。

在最初的星辰崇拜中,玄武只是作为四方守护神之一的形象出现的,和青龙、白虎、朱雀并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帝王的尊崇,玄武逐渐变得重要起来。

隋唐时,道教出现了四圣真君:天蓬元帅、天猷元帅,真武(玄武)将军、黑煞将军,此真武将军就是真武大帝的前身。

到了唐宋两朝,因帝王上下都极为信奉道教,而真武也屡次受到敕封,因此真武大帝在帝王的极力推崇下,成为神仙谱系中最为重要的大神,并得到了广大人们的尊崇,各地也陆续兴建了许多供奉其的庙宇、宫观。

唐宋之后,道教根据“北方黑帝,体为玄武”之说,将真武大帝尊为掌管北方天界的重要神祇,号曰“佑圣真武天尊”、“荡魔天尊”、“祖师北极真武玄天仁威上帝”。

明朝初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赶走侄子建文帝,做了皇位。据说,在燕王从北方起兵往南攻打的时候,那许多的胜利战役,都曾得到真武大帝的显灵相助。所以,朱棣登基成为永乐帝之后,当即下诏敕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永乐十年,朱棣又命隆平侯张信率军民二十余万人大规模修缮武当山宫观群,并在天柱峰顶修建了一座专门供奉真武大帝神像的“金殿”。至此,武当山真武大帝的香火达到了鼎盛,人们对其的信仰也达到了顶峰,随之而来的,就是宫廷和民间都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庙。真武大帝由此成为北方极其重要的大神,北方壬癸水,皇宫内院均以建真武庙来示防火之意。

真武成为北方大神后,人们对他奉祀规格也相应地提高了。真武大帝的侍从除龟蛇二将、金童玉女,增加至三十六神将、五百灵官等。这三十六神将多为神话或历史人物,比如关公、王灵官,温琼等。不过,那些灵官的来历则庞杂了许多,在五百灵官中除了王灵官、温、赵、马元帅,雷部的邓、辛、张、陶、庞、刘、毕,以及天罡、地煞、天干、地支,日游、夜游、八卦八方主者、五斗掌军、飞天神将外,道教还将一些老百姓熟悉的名将收归其中,比如岳飞为精忠报国岳帅,关公为水宫降魔关元帅,薛仁贵为征辽护国薛元帅,尉迟恭为西天门下尉迟元帅,张巡为忠义配享天王,吕布为虎牢威武元帅,赵云为常胜将军等。

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慑,其身长百尺,披散着头发,金锁甲胄,脚下踏着五色灵龟,按剑而立,眼如电光,身边侍立着龟蛇二将及记录着三界功过善恶的金童玉女。

道经如是说: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之净乐国,乃国王之子。净乐国善胜王后梦见自己吞日而孕,怀胎十四个月之后,生下一王子,国王和王后喜爱至极,并将他命名为“太玄”。太玄很小就显露出聪颖的天资,十岁时,便可读各种书籍至过目不忘。国王和王后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然而,太玄只喜道术,且一心向道,并发誓要扫尽妖魔。

太玄十四岁那年,净乐国国泰民安,举国欢庆上元节。太玄玩心大盛,在侍从的陪伴下也出宫观赏花灯。上元之夜,街道热闹非凡,各色人等将世间百态淋漓尽致地悉数展现。尤其是那些官宦富贵,其纵情声色的丑态,让太玄顿觉红尘万丈之感。然而,世人皆醉仍怡然自得其中。太玄目睹这一切后,便生了出世之念头。

自此后,太玄求师访道,一心修炼成仙。有一次,他在山中巧遇紫虚元君。紫虚元君见他性好清虚,仙缘颇深,又有除妖降魔之志,便把“无极上道”传给了他。可是,在锦衣玉食的王宫中又岂能修炼成正果呢?

有一天,太玄正在静室苦修,紫虚元君突然出现,并对他说:“这皇宫内院,是为温柔富贵乡,难以修炼有成啊!”

太玄听了,毅然决然地对紫虚元君道:“师父,弟子知在宫中修炼并非长久之计,早有归隐之心。今弟子已满十五岁,尽可向父王母后说明,云游四方,寻访仙山。”

紫虚元君见其归道之心果然似磐石般坚韧,大感欣慰,于是指点其说:“西方为金,与你心性不合,你应越海东游,寻访一座大山,那山自乾兑起,水出震宫,山势广阔,自有太极,是你修炼的最佳去处。”

顿了一下,紫虚元君接着又说:“你若找到此山,要毫不犹豫地隐居于此,择众峰之中高耸入云者而居,如此便可上得天河。”说罢,紫虚元君飘然而去。

太玄按照紫虚元君的吩咐越海东游,果然有一座祥云笼罩的大山。细细打量下,于绵延起伏的群峰中,也果然有一座山峰高耸入云。太玄于是遵师嘱隐居于此处修炼。此地果然地灵人杰,太玄在山中苦修了四十二年后,终修成了道法。玉帝令他镇守北方,统摄玄武之位,镇妖降魔,济世度人,并将此山命名为武当山。这也是为何武当派一直尊奉其为第一主神的缘由。

在道教的神祇中,真武大帝担负着除妖降魔之职。据说,当年酆都六洞天的魔鬼作恶,致使瘟疫横行,百姓深受荼毒。天帝便敕命虚、危二宿托精变化为真武之神,统领天兵天将在酆都山收服群魔,为民除害。荡平群魔之后,真武受封为“北极总统玄天大将”。

真武大帝的职责既然是镇妖降魔,那么,便免不了要开杀戒,就算是妖魔,杀得太多,照样要种下杀业。因此,就有了真武的前身是屠夫、在观音菩萨的点化下悔罪的故事。

传说真武大帝原是一个屠夫,观音菩萨为了劝其归善,于是化身为一个老太婆在溪边洗衣服。屠夫见老婆婆年迈力衰还在漂洗,非常同情她,便过去帮老婆婆洗,谁知他越洗衣服越脏。老婆婆在一旁笑道:“你这一双手沾满血腥,怎能洗净衣服呢?”这句话如醍醐灌顶,他顿时醒悟过来,明白自己杀生太多,罪孽深重,决心悔罪,于是,拿起那把杀生无数的屠刀割开了自己的肚皮,取出五脏六腑抛向大海。观音见屠夫放下屠刀,一心向善,便度他上天。成仙之后,他即被玉帝封为“玄灭上帝”。

谁知,屠夫剖腹后抛掷到海里的五脏六腑又化身为龟蛇二妖,兴风作浪,为害四方。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真武大帝便被委派到凡间降妖。真武大帝降伏了龟蛇二妖后,将他们收为水火二将。所以,真武大帝的神像多为脚踩龟蛇的造型。民间把真武大帝奉为屠宰行业的祖师爷,大概也是典出于此吧!

农历三月初三是真武大帝的诞辰,各地真武庙均有奉祀祝诞祭典,尤以武当山进香朝拜者最为盛。

(8)各镇一方的五岳大帝

在地球上,五岳就像五根天柱一般,震慑着神州一方。其尊崇的地位,使得各山都成为神仙的居住之地,而于此居住的神仙也成为神仙谱系中最为重要的神祇。

道教的“太上老君”老子在《道德经》中如是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正是由于这种思想,道教对名山大川极为重视,认为在此修炼可以羽化登仙。因此,历代名道都选择一处清静的山林幽居修炼。道经更云:“为道者必入山林。”而修建宫观时,也多精心挑选清幽之地建构。因着上述各种因素,在道教中,名山大川的地位更为重要。

其实,不单单道教如此,在远古时候,古人的自然崇拜中就包含了山川崇拜。对于古人来说,高耸而广阔的山川是非常神秘的。所以,他们对山川感到既崇敬又恐惧,认为山川都有神灵。

道教创立之后,五岳便成为道教的洞天福地:东岳泰山为蓬玄太空洞天,南岳衡山为朱陵太虚洞天,西岳华山为太极总仙洞天,北岳恒山为太乙总玄洞天,中岳嵩山为上圣司真洞天,每座山上都有神仙居住。

唐朝时,先后敕封中岳神为中天王,西岳神为金天王,东岳神为天齐王,南岳神为司天王,北岳神为安天王。宋代时,帝王们进一步将五岳神从王加封为帝,敕封东岳为天齐仁圣帝,南岳为司天昭圣帝,西岳为金天顺圣帝,北岳为安天王圣帝,中岳为中天王崇圣帝。

元代时,帝王延续着前朝对五岳的尊崇。明朝时,开国君主朱元璋将五岳大帝改称五岳神。至此,五岳之神成为全国性的神祇,并深受民间的尊崇。

五岳之中的南岳为衡山,但在唐以前,安徽的天柱山、霍山都曾经为南岳。唐之后才确定湖南的衡山为南岳。道经说:南岳神名叫崇覃,为庆华庄生真君,乃东华帝君的长子。南岳大帝主宰南方之地,身兼总督鳞甲水族变化等事务。侍从南岳仙官十二人,带领仙人七万七百人,身穿红光衣袍,头戴九丹日精之冠。霍山为南岳大帝之太子,青城山为其丈人,庐山为使者。

在古代,还有南岳主兵的说法。据一些典籍载:朝廷每当遇到征战之事,就派遣官员前去祭祀南岳神祇。古时全国各地都有南岳庙,其中以湖南衡山的南岳大庙最为著名。

西岳大帝以华山为主,终南、太白二山为副,岳神姓羌。也有典籍认为:“西方华山君神,姓诰名郁狩。西岳华阴将军,姓邹名尚。一云华山君浩吴元仓。”

至于西岳大帝的神职,道经云:“少吴为白帝,治西岳。上应并鬼之精,下镇秦之分野。”或云:“元始曰皋陶是西岳所化,敕为素元耀魄大明真君,主管世界珍宝五金之属,陶铸坑冶,兼羽毛禽之类。”

五行中西方属金,白色,故西岳大帝身穿白袍,戴太初九流之冠,佩开天通真之印,乘白龙,领仙官玉女四千一百人。唐玄宗封西岳神为“金天王”。

北岳大帝在五岳中地位较低,其山指山西浑源县的恒山。但在清以前,帝王所祀的北岳并不是恒山,而是河北大茂山。原因在于舜去祭祀恒山时,走到河北曲阳县的大茂山天下起了大雪,无法再向北行走,加之大茂山不时又有石头飞坠而下,于是舜就在大茂山祭祀一番,不再往北去祭祀恒山了。后来,舜干脆在大茂山立曲阳庙,将大茂山作为北岳祭祀起来,直到清顺治年间,才改祀北岳恒山于山西浑源州。

关于北岳大帝的来历,向来说法不一。典籍曰:颛顼氏为黑帝,治太恒山。

或曰:北方恒山君神,名登僧。如此等等。其神职:主管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等大河,兼管虎豹走兽之类蛇蛀昆虫等属。

道教中,对北岳大帝十分尊崇。因五行中北方属水,为黑色,故北岳大帝穿元旒之袍,戴太真冥冥之冠,佩长津悟真之印,乘黑龙,领仙人玉女七千人。宋真宗时,迫尊北岳大帝为安天玄圣帝,配祀静明皇后。

在五岳信仰中,对中岳的信仰起源最早,《山海经》中就有对其的描述:嵩山、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神皆神面三首,其从属皆猪身人面。可见最早中岳神的形象为半人半兽,这种形象也符合早期人类自然崇拜的特点。

中岳主要由太室、少室两山组成,因邻近洛水和古都洛阳,在五岳中地位较高,因而赢得古代帝王的尊崇,在五岳中率先得到帝王封祀。中岳大帝名曰恽善,主宰土地山川陵谷,兼管牛羊稻谷等。

道教吸收了中岳大帝的信仰,五行中央属土,黄色,因此中岳大帝统领仙官玉女三万人,服黄素之袍,戴黄玉太乙之冠,佩神宗阳和之印,乘黄龙,从群官,并说中岳为五土之主。

中岳在武则天当政时极受推崇。据史料记载:武则天登基之后,有人自称在洛水得到一块瑞石,献给武则天。瑞石上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武则天于是加封洛水之神,又因嵩山和洛水相距很近,故又封嵩山为神岳,封嵩山山神为天王,下令建造中天王神庙。自此,武则天对嵩山青睐有加,陆续加封嵩山为“神岳”,还亲自登嵩山封礼。

也许是因为武则天篡夺了李唐江山,为了显示自己受命于上天,不惜借此事大做文章,给后世留下了“登峰造极”的成语。嵩山也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崇。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 五百罗汉之谜

    五百罗汉之谜

    《全彩五百罗汉之谜》由云一编著,以罗汉为开端,从介绍罗汉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传承,洋洋洒洒间。带出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的相应解释,最后具化为佛陀、菩萨、僧信、与佛结缘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个个佛教典故来深入浅出地诠释深奥佛法的传布、佛教宗派的发展与传承。本书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筛选,精心构建了一座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桥。
  • 零点星光

    零点星光

    本书内容包括夏季的川藏线、川藏茶马古道、草原明珠理塘、天地巴塘、巴塘弦子、英雄格萨尔等,展现了青藏线的旖旎风光,追溯了佛教源流,介绍了藏民的神秘习俗。
热门推荐
  • 邪王绝宠:逆天神医小姐

    邪王绝宠:逆天神医小姐

    她以倾城之姿惑天下,她以倾城之力撼天下。他以绝世之容迷天下,他以绝世之爱感天下。他一生的爱只会给她一个人,她一世的情只会完全交付于他。他们是可以将后背交给对方的战友。他们共同拜师,共同杀敌,共同站在这世界之巅。他宠她,爱她,他是南阳帝国堂堂宸王殿下,却爱她爱到无法自拔。她躲他,避他,她是21世纪佣兵之王,穿越到此,冷心冷情。可当坚硬的磐石遇到一颗只为它而跳动的心呢?他与她,强强相撞,是千年寒冰雨遇烈火,还是千年烈火遇寒冰?
  • 卿世倾城

    卿世倾城

    南宫韵墨,堂堂21世纪的跆拳道冠军,就这么糊涂的穿了!那个妖孽,说话好好说,别动手动脚的哈。【片段一】:南宫韵墨霸气道:“对我真心的人,我,南宫韵墨,一定会真心对待,对于那些小人,在这之前,好好留着你的命,等我来收。”且看,南宫韵墨如何和男主袖手天下,白头偕老,恩恩爱爱。【片段二】:周围一片白雪皑皑,梅花点上粉黛。洛潇凌吹着玉石笛子,笛声时高时低。南宫韵墨微微一笑,芊芊玉手弹奏着他送她的古琴。琴箫声无比清脆动人,默契。可以看出是一对相恋很久的璧人。
  • 激情与迷茫

    激情与迷茫

    故事发生在1992年的北京。这一年,令赵宇记忆犹新,7月,带着工商管理与建筑双学位大学毕业,当然,还有一腔人手一份的青春热血,他被分配到一个建筑设计院,与其自由恋有的女朋友柳燕同时毕业,被分配到一个服装厂当设计助理,两人决定随波逐流,漂向小康。
  • 边伯贤之一个时空的守候

    边伯贤之一个时空的守候

    终于回来了啊……可是,缺了个人,很重要的人。不会再原谅你了,除非把她带回来!“名流舞会这种东西,你怎么有资格?”“别太得寸进尺,不是在别人面前一副傻白甜的样子么?”“走着瞧吧!”转换为了第三人称哦!而且本次第二部主要是和雪浅的撕逼大战哦~~~男配会出现的少一点,主要是家庭和伯贤以及和女三的撕逼~~~
  • 到手擒来:重生之王妃太逆天

    到手擒来:重生之王妃太逆天

    被世人唾弃不能修炼的废物,任人踩在脚下却一声不吭承受这一切。她浴血归来,痴傻王爷?我不稀罕,看小王爷如何一步步吃掉她......
  • 三生道

    三生道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道;道泽天下。在这个故事里:有一尊道门,一座道山,和一个少年。---《道门》
  • 仙武双修的海提

    仙武双修的海提

    简介:嗯——,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地球宅男魂穿到舰娘世界,有一个仙武双修系统,加入深海阵营当一个深海提督的故事(就是指,一群“船”与一个超级深井冰一起为生活打拼的故事)。本书世界观嘛,舰c和舰n(也就是舰r)吧,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
  • 降妖伏魔记之上古六大神器

    降妖伏魔记之上古六大神器

    三千年前一场大战先天至宝伏魔天雷剑掉入凡间,战神龙阳下凡应劫,人名寒若冥因为命运的捉弄,诺冥糊里糊涂当上了阴阳先生行走在诡异的玄术江湖,捉鬼,斗僵尸,战魔尊完成三千年前的那场未完的战斗。
  • 全城热恋:大神求放过

    全城热恋:大神求放过

    陆锦声这辈子最后悔的应该是上了邢泊将的贼船,不仅被叫去队里研究副本攻略,还经常被威逼利诱吃豆腐。当大大小小的比赛获奖后,她作为军师不得不上去发表感言,陆锦声暴躁掀桌,这不是队长做的事吗!让她来干嘛!每每两人窝在沙发上看电视里她的发言时,邢泊将总会将她搂在怀里摩挲她的头发:“被采访的感觉怎么样?感动不感动?”陆锦声笑容渐渐僵硬。“不敢动,不敢动。”神啊,她想辞职!【不是免费文】【1v1】
  • 玉燕姻缘全传

    玉燕姻缘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