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田径竞赛的竞争性越来越激烈,训练水平越来越接近,运动员运动潜能的发挥不仅仅是体力和运动技术的较量,更重要的是竞赛心理的较量。“技术是银牌,心理是金牌”。特别是运动水平接近的运动员,竞赛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因素的作用,取决于运动员当时的情绪、心理状态及意志毅力。本文通过对田径运动员的紧张情绪、恐惧心理及意志毅力进行分析和探讨,寻求控制和消除田径运动员的紧张情绪、恐惧心理的方法,培养和训练田径运动员的意志毅力。
关键词:心理训练 心理状态 意志毅力 专项训练 紧张情绪 恐惧心理 自我调节
在现阶段田径竞赛中,由于田径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极端接近,运动成绩不相上下,在竞赛中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运动员当时的竞技状态。作为教练员,为了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最佳的竞技状态和在运动竞赛中取得成功。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针对运动员实施心理训练和进行心理调节,促使运动员的竞赛心理出现良性的反应。
一、田径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特点
作为一名田径教练员,不了解运动员在田径比赛中要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特点,是不可能训练出一个好的田径运动员的。如果不分主次,在训练和比赛中抓不到要害,同样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田径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特点有:
①平衡感觉;②用力感觉;③宽度感觉;④动作的稳定性;⑤操作思维能力;⑥视深度知觉。
其中,用力感觉、动作的稳定性、操作思维能力是最为主要的。然而这些心理特点完全受运动员当时的情绪和心理来支配。
二、田径运动员的心理储备
作为一名教练员,必须十分了解田径运动员应具备哪些心理储备,才能在训练中有的放矢。田径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储备主要有:
1.具备良好适宜的心理状态。
2.具备良好的专项素质。
3.具备坚强的意志毅力。
4.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
良好的适宜心理状态和良好的专项素质是创造成绩的前提条件,坚强的意志品质是战胜对手、获得成功的具体表现,是夺取胜利的必要的心理储备,无论参加什么样的比赛,意志脆弱者,未上场便先输了士气,最后注定是以失败而告终。高尚的思想品质,是参赛的动机,是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三、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对于田径运动员来说,在比赛中最大限度地造成心理障碍的有三种:① 情绪;② 恐惧心理;③ 意志毅力。这三种心理直接支配着一个田径运动员对自己所参赛的项目的完成,下面逐一分析,并提出一些心理训练见解,供大家参考,共同研究。
(一)田径运动员赛前情绪的产生及控制
任何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都要求有适宜的情绪支配。情绪过于紧张,会降低肌肉的协调性,影响运动员的速度节奏和用力感觉,平衡控制能力、应变能力都明显降低,阻碍肌肉工作效率的提高。情绪过分低落,会降低参赛的欲望,是竞赛动机不明确的表现,不可能产生应有的比赛心理应激水平。下面分析紧张情绪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或消除的方法。产生紧张情绪的原因有:
1.自己考虑比赛的结果过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想赢是运动员共同的心理特点,但是,如果过于考虑胜负,自然会给自己施加压力,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弄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过早、大量地消耗心理能量,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2.不恰当的社会舆论,对运动员提出过高的比赛目标。目标过高,舆论过大,会增加运动员的思想负担,紧张情绪随之而产生。
3.运动员缺乏比赛经验,缺少赛前情报,不理解对手的技术、战术情况,也是引起和产生紧张情绪的原因之一。
产生紧张情绪的具体表现很多,并且产生紧张情绪的往往是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占比例大。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可能过多考虑名利、得失和周围的各种压力,因此,出现明显紧张情绪;而水平低的运动员新手,往往不敢去考虑名利及名次,更不可能去考虑由此而产生的影响,因此,产生紧张情绪的比例很小。那么,如何控制或消除这些紧张情绪的影响呢?
由于紧张情绪是自我施加压力而造成的,因此,要达到消除的目的,我认为主要是靠自己,必须加强自我控制,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进行自我解脱,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对比赛意义的认识,不要过多考虑比赛的输赢、名利、得失,消除患得患失心理,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从个人名利包袱下解脱出来。在比赛中尽力而为,只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教练,对得起领导,对得起家乡父老就可以了。不能强求一定要超水平发挥,一定要破纪录。
2.通过自我暗示的形式,轻松身心,进行自我调节。在赛前出现紧张情绪时,可以这样暗示自己:“我感到自己比别人镇定,我精神比别人集中,我完全相信自己”等。语句要简洁而十分肯定,方式要多次重复;可默念,可低声地念,也可大声地自言自语,如能轻松自己、愉悦身心就达到了目的。赛前也可通过回顾以前成功的情景,增强自信心,消除紧张情绪。
3.教练员在实施赛前训练计划时,可采用多种训练手段,强化运动员的赛前情绪,提高抗紧张情绪的能力,可组织或安排运动员参加赛前举行的模拟比赛,提高适应能力,达到心理稳定及平衡。赛前也可通过听节奏性强的或是自己喜爱的音乐,可看看自己喜爱的书刊、杂志,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玩玩扑克等以达到缓和心理的平衡与稳定。
赛前情绪是关系到运动员比赛效果的重要因素,并且,外部表现十分明显。作为一个教练员,必须善于观察和琢磨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及时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和方法,以免让其感染,影响到其他运动员,尽可能使每一个运动员有良好的情绪和充沛的精力参加每一个项目和每一个赛次的竞赛。
(二)田径运动员的意志训练
一个田径运动员,意志训练特别重要,意志的强弱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意志坚强者,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包括伤痛、疲劳、不明显的落后等)而最后夺取胜利。意志薄弱者,可明显看出是体力不支,眼看着对手超越自己。因此,顽强、勇敢、果断、自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在比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和困难的重要保证,它能使运动员在最困难的时候坚信自己,并采取果断措施,顽强拼搏,坚持到底,最后夺取胜利。水平高的运动员,具有较顽强的意志品质,战胜对手的能力强,如2001 年的黄灿辉同学,在400 米比赛中,预赛时以53″7 的成绩进入决赛,预赛成绩第四,在决赛中曾一度落后对手,最后凭意志毅力战胜对手,以52″6 的成绩夺冠。水平低的运动员,其意志品质比较脆弱,往往是在紧要关头失败。那么,怎样培养和训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呢?
1.根据运动员的比赛项目特点,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
不同的比赛项目,其运动特点不相同。所以应具备的意志品质也不同。然而,意志品质又是在比赛中才能表现出来的,受严格的竞赛规则规定,受特定的时间、空间所限制,因此,要根据比赛项目的特点来培养、训练运动员的意志毅力,要培养运动员在下雨、逆风、受轻伤或疲劳等条件下克服困难,赛出水平的意志品质。作为一名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获取胜利,要想战胜对手,就必须首先战胜自己,配合教练培养、训练自己顽强的意志品质。如在训练速度耐力时,可多加强300 米、500 米的训练,教练员要提醒运动员,最后100 米要顶住,不能放松,要全力冲过终点,要具备比规定距离多跑几米的思想意识,教练员可通过计全程和最后100 米的时间,以时间衡量训练的效果。
2.运动员可以掌握自我鼓励的方法
人的意志是以语言为信号提醒自己的,并通过调节指挥自己从事一系列动作的,同样,运动员也可在比赛中充分利用语言作自我鼓励,增强自己的战斗力。例如,在比赛中自己为自己加油,自己提醒自己一定要镇定些,坚持下去等。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并且在比赛中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3.根据比赛的安排和运动员个性特点,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都希望比赛的安排符合自己的一般习惯。比如,十分不希望在自己的休息时间安排有赛事,希望参加比赛的时间与自己每天训练的时间相符。这就要求教练员在获取比赛信息后,在赛前训练中,对运动员采取针对性的训练,加强克服这些旧习惯。比如:赛前获知休息时间里安排有赛事,在赛前训练中利用休息时间来训练等。
4.培养运动员的高度责任感
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是建立在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感的基础上的,作为一名运动员,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所在的集体负责,对教练员、对领导负责,在训练和比赛中培养自己高度的责任感。
5.运用潜意识训练,增加破纪录几率
运用现代心理学训练成果,针对运动员个人特点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提升运动员创造最佳成绩和破纪录的能力。
四、实施心理训练和进行心理调节,运动员创造了辉煌成绩
近年来,在训练田径运动员时,本人对运动员实施了心理训练和进行心理调节,所训练的田径运动员,大部分在市、区比赛中有超水平的发挥,充分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状态。我校初中组田径队,多次夺得区团体总分前三名,市团体总分前六名。
近年来,我校田径队的运动员有陈伟根、麦志强、陈志伟、陈锡泰、黄楚贵、陈文斌、麦淑欣、唐德昌、朱小确、黄灿辉、林飘等17 人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有8 人11 次打破区中学生初中组最高纪录。有3 人3 次打破市中学生初中组最高纪录。有 20 多名优秀运动员被市、区重点高中破格录取。
五、结论
1.训练一名田径运动员,除了训练好田径运动员本身应有的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充分调整好运动员最佳的竞技心理状态,通过上述的分析和实践,得出结论:“技术是银牌,心理是金牌”。
2.通过有效的心理训练,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体能、智能及最佳技术水平,能创造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