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4500000043

第43章 漫话九九重阳诗

在我国古代视“九”为阳数,因而称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重九,将重阳作为节日的民间习俗,已经很古远了。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一等,究竟始于何朝何代何年,已无法考证。我们现在所能见到有关重阳节由来的资料是南朝吴均编撰的《续齐谐记》中的一则志怪故事;东汉时,“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作彩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房曰:‘代之矣!’”后人就据此作为重阳节的开端。

费长房在《后汉书》中有传,谓其有驱神役鬼之能,是半人半仙的方士。尽管《续齐谐记》所记率皆神怪诞妄之说,但其中有一些小故事,如织女渡河、端午作粽祭屈原、重阳登高、三月三日曲水流觞等等传说,都是有关古代民俗的材料,值得参考。其故事虽以鬼怪虚妄之情节铺陈成文,但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人的行为,很可能是以现实民俗为基础的。

果然如此,建安时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这段话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重阳节”始于后汉当无异议;二是九九登高饮宴,是人们赞赏“九九”即“久久”之意,剔除了荒诞不经之谈。这才是重阳节能成为一种民间习俗,而代代相传的根本原因。当然,“令家人各作彩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的影响,也是长期存在的。

《晋书·孟嘉传》载:“九月九日,温游龙山,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这段记载也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九九登高之民俗,第一次见诸于正史;二是“风吹落帽”一语,已成为后世重阳诗中的一典,唐人杜甫就有“羞将短发还吹帽”句。

随着重阳登高这一习俗的形成,产生“重阳诗”的客观条件业已成熟。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年)第一首“重阳诗”问世了,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陶渊明的《己酉岁九月九日》:“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本诗是陶渊明辞泽令后归田初所作,时值暮秋,因此诗中也多是抒发感时悲秋之情怀。晋恭帝元熙元年(419)第二首“重阳诗”问世。作者虽与第一首同为一人,但此诗的意境与情趣较第一首要幽深得多。这首题为《九日闲居》的诗,前有小序,道出此诗旨趣,应一谈。“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与言。”诗序记这诗题为有菊无酒而作。《南史·陶潜传》说:“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江州刺史王宏送酒,即便就酌,醉而后归。”这无疑是重阳诗的一段佳话。原诗较长,不赘录。南朝宋武帝时(420-422),由述祖德、谢瞻写的《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同题诗各一首。其内容均为对宋武帝刘裕歌功颂德,阿谀奉承之语,无甚可取之处。但其系早期“重阳诗”,故此一提。之后南朝将归隋之前,江总有一首五绝《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心逐南云逝,身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思乡之作,直切感人。后两句堪称佳句,唐时有诗人将此化用。

从第一首重阳诗问世,到隋末的二百多年间,我们只看到了上述所列五首重阳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种民间习俗,从它的出现到全民族的认同,是需要经过很多年的发展,演变和传播的。

到了唐代、随着中央集权的巩固与加强,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重阳节这天,登高,饮菊花酒,佩带茱萸,已成为普通人的时俗。更是骚人墨客登高会友衔觞赋诗、赏心悦目、以乐其志的一大雅事。因而也就留下不少以重阳节为题材的诗篇。在《全唐诗》中仅杜甫、白居易、李白等三人就有二十八首。其他如韦应物、刘长卿、岑参、高适、杜牧、刘禹锡、王维等人也均在二首以上。在这些诗篇中,传世之佳作甚多,如杜甫的《登高》一诗:“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江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困苦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日长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的漂泊,居无定所;穷困潦倒,老疾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悲壮,感人肺腑。被后人视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在唐人众多重阳诗中,还是首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千百年来最为读者所喜爱,不令凡是介绍唐诗的选本、诗话和鉴赏辞书等,无不收录此诗,而且还被选入当代中学语文课本。据说日本国小学课本中也收有此诗。“每逢佳节倍思亲”句,已成为千古格言式的佳句,妇孺皆知。这首抒情小诗,感情真切,蕴涵丰富,明白如话,人人皆解。

我们在说到唐人重阳诗时,尚有一佳作不能弃之不提。唐高宗上元二元(公元675年),洪州都督阎伯屿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时,在滕王阁上宴集宾客幕僚,年仅二十八岁的王勃适逢其会,当众写下了《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后人简称《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诗不用说了,就是《滕王阁序》既是重阳节登高之作,而又是韵文,我们将它与重阳诗一起来谈论,应该是在情在理之中。在唐代,已将重阳登高的风气传到了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地。

宋以后有关重阳节的民俗,继续沿袭和发展,以重阳为题材的诗歌,时时可见。在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竣工的“避暑山庄”庞大建筑群中,有康熙以四字题名的三十六景,其中第九景为“四面云山”。是清帝每岁重阳节登高之处。清朝皇帝每岁重阳都要登高,可见那时重阳节已成为全国各民族共同的节日。

由于诸多因素所致,古典诗词中的重阳之作,大多是抒发作者冷漠孤寂、凄楚悲凉、悲秋苦疾、离愁别绪等郁郁寡欢的情结。我们读这些作品,一方面可以获得艺术上的美感,精神上的享受;另一方面,今日的老年朋友也极易对其消沉情绪产生共鸣。在此“今又重阳”之际,还是让我们来读读毛泽东在前线马背上吟诵出的《采桑子·重阳》吧:“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和12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彭德怀率红五军来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并成立中共湘赣边区特委,湘赣边区工农兵政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为武装夺取政权,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一唯一正确的道路。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于1929年10月浴血奋战的前线,满怀革命豪情,写下了这两句诗,“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和“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即是对如诗如画的绚丽秋光的赞美、惊叹,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江山的无限情怀,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勇气和信心。

这首词,毛泽东同志一扫千百年来重阳诗中那种消极颓废的思想情调,为重阳这种题材开拓出完全崭新的境界,开创了一代词风。作为老年人,在重阳老年节吟诵《采桑子·重阳》会给人以无尽地情思与遐想……

自从1840年以来的100多年间,各种战争不断,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哪里还顾得上什么重阳节。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稳定,形成了太平盛世的大好局面。现在我国将老年节定在九九重阳节这一天,其意义将是非常深远的。它不仅使具有丰厚传统文化底蕴的这一古老的民俗,焕发了青春,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而且,“九九”的谐音为“久久”,这也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祝愿老人们健康长寿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推动了包括青年人在内的全民性登山健身活动。

《抚顺老干部生活》1995年第11期

同类推荐
  • 活着就有眷恋

    活着就有眷恋

    《活着就有眷恋》是一本散文随笔集,辑录了作者十年来所写的散文、随笔、创作谈以及演讲集等,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审视、对生命的悲情感悟、行走的经历以及读写心得。文字清新、生动、隽永,充满浪漫的抒情性。一卷在手,如同与作者同行,听她娓娓道来一路的山川风光及内心的觉醒、感受,创作的艰辛与欢愉,以及,对文学、对小说的独特理解和痴迷的热爱。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
  •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本书是著名旅日工程师、作家萨苏在2011年的最新力作。作者用中国人独有的乐天情怀和京味调侃,爆料自己初到日本的各种笑话,与妻子上演的国际文化“冷幽默”,以及自己经历过的各种趣事。用真实细腻的笔触,描述草根的动人生活情境,让日本再也没有隐私,展现日本从未有过的阳光面。
  • 唐代咏史组诗考论

    唐代咏史组诗考论

    西安为汉、唐古都,南京为六朝古都,有志于研究古代文史之青年学子,颇多负笈于这两个历史文化名城,拜师访友,探胜寻幽,学业有成,蜚声士林。赵君望秦获文献学硕士学位于西安,在教学、科研两方面均有显着成绩,其所着《唐代咏史组诗考论》即将出版。我素主张文史结合,今观赵君书稿,甚合我心,故不辞衰朽,欣然握笔……
  •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朝崇祯年间和清朝顺冶年间,合称为“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重要的因革时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进行了整体研究,考察了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心态,考察了时代、地域、作家、作品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各种体裁各个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规律都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银色航道

    银色航道

    故事从发生在早已被地球湮灭的千年古城开始,预示着海平面以下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可能。海洋,它拥有破坏陆地和建造陆地的力量,同样的,它也孕育了无数生灵。假如,我们把时间轴推回至四、五百年前,而划分这片大陆的航海者们能了解他们已改变世界的进程?若是二、三千年前,国王们是否体会他们骄傲的战绩史是日后生灵涂炭的榜样?若是四、五万年前,人类又是否还处于穴居和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最初文明的家园,万物众神的信仰,海盗水手的引航,地球蕴含的奥秘,深海人鱼的呼唤。险情一触即发,谁将留下,谁又将被大海扼死在怀抱之中?
  • 我愿意永远陪着你

    我愿意永远陪着你

    天文与露予两人在高中三年间的酸甜苦辣,他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情侣,一对不可思议的情侣······
  • 两汉刊误补遗

    两汉刊误补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们是天生一对

    我们是天生一对

    “你觉得我喜欢你?别想了,我根本不喜欢你。”莫尘逸甩开她的手,头也不回地走。可又是谁,对谁的爱持续了六年。“我讨厌你,我永远也不想见到你!”可一天之后,又是谁抱住他的腰不让他走“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不该说那样的话”
  • 梦魇桃花

    梦魇桃花

    最近,我每晚都做奇怪的梦,梦中有一个俏丽的女人,和我做一些羞耻的事。后来,我差点出了车祸,黄伯告诉我,我被女鬼缠身了。为了摆脱女鬼,我去一座深山上找过老道士,可是后来,我却发现我竟然爱上了这个女鬼……
  • 似水流年谁的伤

    似水流年谁的伤

    曾经,她以为幸福很近,因为有他在身边,他说会给她一辈子的幸福,她不知道一辈子是多长,却异常的满足,她天真的以为,这便是天长地久!可是,有一天,他却把别人拥入了怀中,这时,她才猛然惊醒,原来没有谁真的能给谁一辈子的幸福,诺言,只不过是最华丽的谎言,可笑的是,她居然认了真,把自己的一生当成了赌注,这场赌局,她一败涂地。不发一言的转身离开,从此,天涯陌路!没有永远的永远,似水流年易逝易远,当一切尘埃落定,究竟是谁赢得了这场爱情赌局?又是谁欠了谁一生的幸福?
  • 总裁的第二夫人

    总裁的第二夫人

    区再玲,敢爱敢恨,雪颜集团董事长区生的女儿。她曾与厉殃是公认的郎才女貌,被现实的无奈给打破。厉殃和区再玲的爱情是怎样的虐心?区再玲又和宁夏是怎样较量的?最后看霸道的总裁是怎样让区再玲成为他幸福的第二夫人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那就做陌生人好了

    那就做陌生人好了

    喜欢只是一瞬间的事儿,一个转身,错过的,是满满的青春,只有撕心裂肺的痛楚
  • 泣情珠

    泣情珠

    她只是一个小鱼妖,与他相遇在忘川河畔……??奈何桥上,孟婆依然在给来来往往要轮回的魂递上一碗澄澈的孟婆汤,彼岸花依旧开得那样的妖艳,依旧没有注意到在默默衬托她的叶。??三生石上,那句抹不掉的狠话,依旧深深地刻着。?她倚着三生石,用那细长而又白皙的手,轻轻拂过那不变的狠话,泪早已化成珠,“啪”滚落地上……那是人鱼族有情时才所化。??可她何时有过情呢?????他是天上万仙尊敬的帝君,?可他失去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她,在奈何桥苦苦等待。?而她早已把他忘记。回望,奈何桥上,白衣诀诀的他……命运早在前世相缠,而今生,将再续……
  • 傻完了就该长大

    傻完了就该长大

    “记录一些青春的短篇集,旧时光的我们傻完了,就会长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