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4400000083

第83章 欲速则不达

——循序渐进读书法

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

——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

古往今来,但凡研究读书之道的书籍或文章,无不提及“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这种方法也一直为古今中外历代学者所重视和倡导。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书中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所呈现出的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吧!而如果给这个规律以形象的比喻的话,就如同我们平时所进行的登山活动一样。

人们登山时,就是从山脚下开始,经过一步一步的由山脚下循序到山腰,又由山腰渐进至峰顶,最终一览众山。这个登山的过程便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其过程揭示了一个道理:“登峰至极山下起。”

读书也是这个道理。所谓循序,就是遵循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所谓渐进,就是由低层次知识到高层次知识,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读书、求知与深造。循序渐进读书法,既符合知识的结构原理和逻辑体系,也符合人们获得知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发展规律。

我国古代著名的“拔苗助长”的笑话,说的就是一个愚人嫌麦苗长得慢而去将小苗拔高的故事。结果,虽然从表面上看虽然麦苗是高了一些,实质上却使之大伤元气,枯萎而死,最后落得个颗粒无收的下场。这个故事形象地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倘若不遵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受到无情的惩罚。

从人们探求知识的规律来看,也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初人们认为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分子,继而又认识到原子是不可分的最小单位。到后来,又发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获知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物质构成的由外至内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人们认识上的由浅入深的发展。而如果不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必然违反人类认识的规律,那么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及对知识的求知与深造就无从谈起。“循序渐进”的读书原则,是我国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最早提出的。“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是他的一句至理名言。对于读书,他主张“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措之患矣。”针对急于求成者,他还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向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牢。”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时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也提出过读书要循序渐进,应该由近而远,由小而大,由简而繁,由低到高。第一步不搞清楚,就不要去搞第二步。不要好高骛远,不能急于求成。任何一门知识都有其内在逻辑和规律,所以人们读书求知也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那么,如何做到循序而渐进呢?

首先,要打好坚实的基础。

每一门科学都有它的基础知识,都有先修后继书目次序,因此,入门务必先许好它的ABC,遵循科学的学科结构之序,掌握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层次关系,注意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利于按照规律逐步渐进地学习提高。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十四岁起从师学习绘画。他的老师弗罗基俄天天让达芬奇学画蛋。时间一久,达芬奇就不耐烦了,埋怨老师,天天如此的画,能画出什么呢?弗罗基俄于是耐心地开导他:如果你认为画蛋很容易,那就错了。事实上,在一堆蛋中,其形状也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看,投来的光线不一样,画出的蛋也不尽相同。画蛋是基本功,若要成为一名艺术上有成就的画家,就要从基本功学起,而且这个基本功必须学好。

在老师的严格指导下,达芬奇孜孜不倦地苦练基本功,画了3年蛋,为以后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终于使艺术技巧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从而创作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不朽的艺术作品。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打下数学课程的基础,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华罗庚最初自学时,由于基础打的不牢,结果使所学的知识成了“夹生饭”。这个教训使他领悟到,急于求成看似很快,但却容易使基础虚而不牢,不符合读书的辩证法。于是,他就宁肯比在学校里学得慢些,练习做得多些,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才学完高中课程。这个过程看起来似乎学得慢了一些,但“磨刀不误砍柴工”。由于基础学的扎实,所以后来华罗庚到清华大学不久,就听起了研究生的课了。

古今中外众多名家们的成长进一步说明,基础是提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基础不扎实,就是大科学家也难以迈出循序渐进的步伐!打好基础对于获得更多的知识,取得成功,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与渐进。

读书渐进需要有质的提高,同时也需要有量的积累。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是从无到有,由少至多,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必须经过循序渐进、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所创立的关于高级神经系统规律的学说,就是经过了几十年的艰辛劳动,掌握了大量材料,进行逐步长期研究的结果。对此,巴甫洛夫认为:“要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巴甫洛夫在这里如此强调循序渐进,其道理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高深的学问,要从最基础的知识积累渐进而得。

知识积累在循序渐进的读书过程中,作为基础固然十分重要,但我们在知识积累的同时,更要重视知识的渐进与提高。因为积累只是渐进的手段,而不断渐进至学科的顶峰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只有渐进,才能达到质的提高,才能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而且,知识的连贯性与继承性也迫使求知的人读书时必须采取渐进的方式。如果只积累不渐进,就会停滞不前,辛苦积累的知识最终也会成为过时的“知识垃圾”。

例如,我们在学习语言时,最初由语音开始,而及生字,然后学习词组,再学习句子。按照语言知识的有序性,由简至繁,由低层次知识到高层次知识,逐渐提高语言能力直至学会写作文乃至创作出鸿篇巨著。

我国电光源专家蔡祖泉只读过小学三年书,在自学过程中,他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补习了初中数理化及外语的课程,接着,又补习了高中全部课程。在此基础上,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大学的电学课程。就这样,通过依序的渐进,他边学习边实践,最终学有所成,所研究的一个又一个成果在渐进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与之相反,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少年时代曾有过一次难忘的教训。牛顿在学习欧几里德《几何原本》时,认为书中多是一些常识性的内容,便弃而放之,越级跳过。他想走一条捷径,学起高深的《坐标几何学》来。结果,他在接受德利尼奖学金的考试中,成绩一塌糊涂。

从蔡祖泉的成功之路和牛顿的失败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出,不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想一步登天,越级求进,急功近利,必然要尝到失败的苦果。可见,读书遵循渐进的原则在读书提高的过程中有多么重要!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告诫青年朋友说:“你们在想要攀登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往后的东西。”科学家的忠告使我们悟出一个道理,即在读书生活中,务必遵循科学的读书方法,一方已熟,方读一书。

总而言之,循序渐进是一种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由低到高、由简至繁、有系统有步骤的科学读书方法。我们应当学会并正确掌握运用这一方法,使我们读书时做得更好。

读书做学问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必须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才能到达知识的顶峰。

同类推荐
  • “放养”你的孩子:自由教育的72个法则

    “放养”你的孩子:自由教育的72个法则

    本书内容包括:“放养有理”:培养孩子的八种能力情感教育:“放养”的孩子早知大爱生存哲学:给孩子摸爬打滚的空间意志品质:“放”则无畏,迎难而上等。
  • 爸妈送给青春期女儿的私房书

    爸妈送给青春期女儿的私房书

    本书以一个个即将步入青春期或正在经历青春期的女孩的经历为引子,在真诚、坦率但不失尊重的语言里,揭示了青春期女孩生理、心理、情感上的变化和所需要知道的生理及心理知识,让青春期的女孩从容面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学会自我情绪管理,积极快乐地去生活!
  • 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

    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

    父慈子孝是超越时空的自然法则。而子欲养亲不待,则是人生最大的苦痛与遗憾。《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告诉我们:孝顺与行善,不能等待来日,须速从当下。所谓“人不学,不知道”,故《礼记·学记》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教学首重德行的教育,本书便是在新时代落实中华传统德行教育,教人成圣成贤的好教材。
  • 孩子的青春你懂吗?

    孩子的青春你懂吗?

    本书共分为五章,分别从青春期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发展、如何构建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如何打造美丽的校园生活、如何构建健康的性心理发展及如何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几个角度着笔,详细分析了青春期青少年特有的一些心理困惑和问题,以及每个问题的心理根源。针对这些问题与困惑,作者主要从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及心理问题解决两个方面来阐述,并着重讲解了成人应该如何面对青少年的各种问题及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等。
  • 搞定家中小大人

    搞定家中小大人

    本书介绍了还原孩子天性的7个教育法则,还一个与孩子身心匹配的环境,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孩子。
热门推荐
  • 火影之永久的守护

    火影之永久的守护

    从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你。所以,我一定要变强,直到可以守护你!但是最后,你还是伤害了这样的我,可我为什么还是一直坚守着最初的那份执念?烟花再美也只是瞬间,你我的相遇到底是对是错?狗血和无厘头肯定还是有滴~但还请关注到最后,阿里嘎多!
  • 忆江南

    忆江南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晴语】编辑旗下出品首届华语新锐小说大赛第二赛季投票开始希望各位支持《忆江南》http://www.hongxiu.com/sai/index_xrtp.html谢谢哦他与她——她是卑微的小乞丐,而他是落魄的儒雅公子。那时,或者那世——是谁掰断定情的碎玉,郑重的说:“等我回来,我带你去江南看看。”于是她执拗的守在江南,等待。他与她——她是江南最美的歌姬,而他是当朝天子。那时,她的身段惊艳了他的心,他带着慵懒的口气对她说:“你让朕惊喜。”他与她与他——“我哪一点比不过他?”“在我心中,只有他。”绝世,绝美,绝恋……——————————————————————————————————【初见】他们只是路人甲乙,一笑而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相见】她含情脉脉,握着他的手——“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相恨】她迤逦玫红勾金线轻纱长裙,贵不可及——“我原先以为,你一直高高在上,却不想你也有今朝。”【相忘】他又一次拦住她,霸道的像要抢回自己的糖果——“就算你逃几次,我也要把你逮回来,你是我的,永远是我的。”“我是我自己的。”【相爱】“此生只愿娶你一人为妻。”“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最后】一个站在九龙屏风外,一个立在层层纱帐内“你就不肯再见我一面吗?”“我不愿意”于是,阖门。————————————————————————————————一个人的守望,何时成为两个人的相思,仰或是三个人的沦陷?看无情如冰凌的女子妩然一笑占尽满园春色:“妾只求,一生一世一双人。”看明黄位上不苟言笑的帝王字字敲心:“朕不是好人,好人。。。守不住你。”看铁马铮铮,狂傲不羁的男子朗声笑语:“下辈子,我定要娶你做妻”宫闱险恶,人心莫测,这是三位铁血帝王的故事,这是他们书写的传奇。当爱如流沙逝于掌心,浮生梦碎,心愿成空,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疼。
  • 穷奇回梦

    穷奇回梦

    世间霍乱,天界却无端把祸根抛给穷奇;一代凶神,本要归隐,却被他人利用;神魔两届,全部忌惮他的实力。一代杀伐,又将浴血而归。而这场血雨腥风,却在最无力的人间终结
  • 袭风逐月

    袭风逐月

    话说这凤王凰后年轻时候只生了一个蛋,孵出一只小凤凰,凤王凰后希望是女儿,可恨的是小家伙偏偏都选择了男性,于是乎,待小凤凰第二次浴火重生行成人礼时,凤凰夫妻直接将国事丢给他,跑到凡间逍遥自在去了;千年后,一颗白色的小凤凰蛋落在炎谷内的皇宫门口,旁边丢下一张纸条“交给凤王,他妹妹傲琼”,结果小家伙第一次浴火显现性别也是带把的,于是傲琼这么女性化的名字就套在悲催的老二身上;五千年后炎谷皇宫门口一只火红色的小凤凰“扑腾扑腾”折腾,这只小凤凰浴火变成一个女娃,名曰:黎月,于是炎谷炸开了;袭风是龙族太子,自从广茂森林与凤凰公主的一次“邂逅”,自此麻烦缠身,不对盘的两人处处作对,从未停歇;黎月的古灵精怪让下凡的降龙尊者济公看中收为徒弟,返回天庭后将扇子送之,长大的黎月和袭风因为一次一言不和,失手将袭风和他的随从扇入凡间妖狐洞,天上人间,不死不休
  • 月屋漫稿

    月屋漫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揽月华

    揽月华

    他是魔界魔君,万恶的魔头,她是人间神女,世人敬仰的存在。他步步为营,慢慢接近她,只为赢得先机,却不料他早已爱上她。她陷入圈套,迷失自己,到头发现不过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之间没有友情,没有亲情,没有爱情,只有无尽的利用和绝望。”她被缚诛神台,却不恨任何人她以性命做赌,赌他对她的爱“我这一生风光无限,众生敬仰,却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赔上了我这一生。”他与她成亲当日,鲜血铺成喜路,骨骸堆积如城。“你有没有爱过我?”世人皆知尚家神女无情无爱,无伤无痛,冷酷无情如她,绝美残忍是者。多年的陪伴,也换不回已经冰冷的心,长久的守候,也抵不了早已破碎的情。终究是负了你,折磨了自己。
  • 汉末风云之帝国雄心

    汉末风云之帝国雄心

    汉末桓灵,民不聊生。汉失起鹿,天下共逐,男儿在世,当提三尺青芒,兴王业霸道之兵,横扫六合,剿灭八荒,伐尽诸侯,收尽天下猛将谋士,一统九州。
  • 玄幻翎

    玄幻翎

    在东方玄幻世界当中,有着玄幻武侠不一样当中的世界。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 天王水鉴海和尚住金粟语录

    天王水鉴海和尚住金粟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