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4400000071

第71章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读书法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复孜孜,书我不相属。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惟珠玉。

——叶圣陶(中国当代教育家)

每当我们提起《桃花源记》这篇精美的散文时,便会立刻想到它的作者陶渊明。陶渊明是东晋的大诗人,他不仅诗作得好,散文写得美,而且在读书方法上也有独到之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后来人们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取其精髓,总结为“不求甚解”读书法。

对“不求甚解”读书法,历来褒贬不一。有的认为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有的则认为这种读书方法是提倡粗枝大叶的作风,是在误人子弟。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理解“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实质呢?

《辞海》对“不求甚解”有两种解释:一是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原意是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一是“今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显然,陶渊明的“不求甚解”不属于这种不认真。

首先,我们应当指出,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是建立在“好读书”的前提之下的。因为只有“好读书”,方可谈“不求甚解”;否则,“不好读书”就谈不上“求甚解”或“不求甚解”了。

另外,我们在理解这一问题时,还要与当时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看。陶渊明所谓的“好读书”,主要是指读经史典籍。由于在那个时代学术界盛行训诂(训诂就是对古书字句的解释),而汉代的经学家所作的注释,连篇累牍,空洞繁琐,离题万里。更有甚者,可将解释几个字的文章,写成洋洋二三万字。这种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解释,对读书不仅无益,反而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才提出读书的“不求甚解”方法。

其次,陶渊明的“不求甚解”,也不是提倡马马虎虎,漫不经心。而是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求“会意”。“会意”就是领会书中的精神实质,而不是死抠皮毛上的东西,在文字上钻牛角尖,他所提倡读书的要诀,全在会意。所以,在读书领会其精蕴时,竟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从此不难看出,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法,与不认真绝不能混为一谈。其用意是在博览群书时,明白它的意思就可以了,不必去咬文嚼字,死抠不放;暂时弄不懂的,可先放一放,在读其他书的时候,可能一下就弄懂了以前不懂的东西,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把书读活了。

南宋的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的读书方法与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有相似之处。他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当代学者邓拓对此的解释是:这就是所谓的“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这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抠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地方也就懂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年轻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邓拓对“不求甚解”读书法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个子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到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

总之,“不求甚解”读书法,是陶渊明、陆九渊等人在大量阅读之中,积累了丰富的阅读经验之后,总结出的一种深刻、辨证的读书方法。我们既不能断章取义,偏颇地理解它,更不能从贬义的角度把它理解成“不认真”或“不求甚解”。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爆炸的书海茫茫,知识更新的时代,如果每本书都要一丝不苟地去读,那么要读到什么时候呢?所以,我们认为“不求甚解”读书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它能帮助人们从浩瀚的信息中迅速地提取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

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此,虽然介绍了“不求甚解”读书法的许多可取之处,但不妨还要提醒一点,选择读书方法一定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读书的对象来选择。比如:中、小学的学生,他们的个人理解能力有限,在学习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时,就要采取一丝不苟的态度,不懂不要装懂,要勤学、多问,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而在读课外读物时,可采用“不求甚解”读书法。其步骤和要点是:浏览、存疑和会意。

浏览。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广泛浏览各学科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吸取新信息,这样不但增长了新知识,而且也有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

存疑。在浏览的过程中,会碰到不能理解的问题,因为,即使好读书的人,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书一看就懂,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先放一下,待以后再解决。一旦有机会弄明白了,那种高兴的心情,连饭都可以忘记吃了。这样可提高读书的兴趣。

会意。就是领悟。从存疑到领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读书时要带着问题读,随着理论水平的提高,知识面的扩大和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就可以加速到达会意的境地。这就是“不求甚解”读书法的本意所在。

在采用“不求甚解”读书法时,一定要理解其真正含义,避免片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更快地吸取到更多的新知识。

同类推荐
  • 孩子遇挫折父母怎么办: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50个对策

    孩子遇挫折父母怎么办: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50个对策

    为了使家长在孩子遭遇挫折时能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我们在对大量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孩子遇挫折,父母怎么办》一书。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了一些最常见的问题的片断,比如说考试紧张、被同学猜疑、早恋、与家长有代沟、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学习没有动力、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合群等等,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刻地分析了孩子遭遇挫折的种种原因,指出了教育孩子的科学理念,希望为父母们开辟一条能够轻松正确地应对孩子问题的捷径。
  •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孩子的素质教育,一刻不能放松!著名教育大家陶行知语:“要理解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他们自由飞翔!
  • 这样带孩子就对了

    这样带孩子就对了

    这是一部关于亲子教育、游学教育的作品,书中记录了一对专攻教育的博士爸妈和两位女儿一家人在美国壮游一年的生活及一双女儿在美国小学的读书生活。除了描述父母如何协助孩子克服在新环境中面临的一切新事物、分享亲子观念转换与何时放手让孩子学习自主的历程,还通过对女儿美国一年的学校生活点点滴滴的叙述,呈现了美国小学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校生活等方面与台湾地区的不同,如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而非成人附属品来尊重的理念、自由而弹性的作业方式、对阅读课程的重视等,并对东西方的教育体制及其优缺点做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东方式教育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不乏借鉴意义。
  •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中学生)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中学生)

    本书分为三部分,主要内容为0~3岁乳婴儿的家庭养育、3~6岁幼儿的家庭教育、婴幼儿行为异常案例分析及治疗。
  • 宝宝培育100分

    宝宝培育100分

    本书主要讲述科学的育养方法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如果养育的方法不科学,将会给宝宝的身体发育带来不利的影响。
热门推荐
  • 佛说菩萨十住经一卷

    佛说菩萨十住经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润糖水

    清润糖水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普通大众的有益参考书。轻松快乐入厨房,美味营养又健康。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就地取材,为你呈上飘香扑鼻的美食。
  • 成语

    成语

    一群异能者靠着【成语词典】,穿越到各个成语世界,努力修炼成长的爆笑故事。每天十二点前更新一章;下午六点更新一章。如有催更爆发等情况,晚上九点会加更一章。
  • 秘本种子金丹

    秘本种子金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之女配心愿完成系统

    快穿之女配心愿完成系统

    楼伊一表示毫无压力—不就是平息女配的怒气顺带完成她们的心愿吗?不就是美男丛中过叶不沾身吗?这都不是事!(对于简介我尽力了ToT)
  • 夏末秋初悔今朝

    夏末秋初悔今朝

    若时光可以倒流,只愿让时间停在有你的地方—MAKY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作品灵感全部来自平时看的电视剧,若果有人抄袭,麻烦告诉我,我去开撕!
  • 默默守护的天使之王源

    默默守护的天使之王源

    有些人看看起来并不般配,但偏偏早已是命中注??
  • 春江花月半时秋

    春江花月半时秋

    她是幽岚阁阁主,却在竹林中巧遇他,是精心安排还是无意而为?深入宫廷为妃,为的是报恩还是复仇?
  • 宠爱无度:首席请让开

    宠爱无度:首席请让开

    三年前,他们是大学同学,相识,相知,相爱,羡煞旁人……没有预兆的那天,他阴霾的说:“钟佳怡,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你给我滚,滚……”三年后,世界真小,她没有想到,会再一次遇见他,心再次悸动。他还是那么地帅,褪去了过往的青涩,就是个完美男人,成熟,稳重,风度翩翩。最熟悉的陌生人,再见也只是陌路人吗?命运弄人,他是她继父女儿的男朋友,为了避免尴尬,她避而远之。可他却三番四次羞辱她,招惹她,只因为她当年对他的伤害和欺骗……“你要折磨我到什么时候,才肯放过我?”她哭着问他。“一辈子!”一辈子时间太长也太短。太长不够支撑兑现誓言,太短是因为我遇到你的时候,忍不住沉沦了心,再也看不到别人。
  •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