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4400000051

第51章 “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

——薄厚互返读书法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并把它的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到不良之处的一切。

——爱因斯坦(美籍德国物理学家)

古往今来,凡是学有所成者都很重视读书之道与学习方法。其中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不仅善于学习,而且在实践中还总结归纳出一套符合读书规律的读书学习方法,这就是“薄厚互返”读书法。

“薄厚互返”读书法,即“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其实质就是读书学习时所要经过的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由薄到厚”,是指打好基础,积累知识。对于基本的东西要学深、学透,弄明白概念、定理以及相关问题。这样,一本不太厚的书无形中就增加了许多内容而变“厚”。第二个过程,是“由厚到薄”也是读书学习的重要一步,是指将“由薄到厚”而得的基础知识积极消化、提炼,从而“厚积而薄发”并有所突破。

当我们打开一本书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是接受新知识、学习积累的开始。因此,面对新知识,就要求我们对于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章节都要搞清楚,弄得明明白白。例如某一个定理,其已知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在证明中是否涉及到其他概念和结论等等。如果又遇到别的概念和结论,还应该把它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斟字酌句,深思熟虑,并追根求源。对不懂的环节或问题,更应该注上标记,加上注解。这样一来,就会觉得学了许多东西,使本来一本不厚的书,读完之后,内容不知道增加了多少,书也因而变得更厚了。

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从十一岁开始,用整整四十五年的时间,读完了一部《资治通鉴》。他在读书时不仅仅是抄写,而且在读的同时再加上释解批注,补充参考材料。这样,不仅从外观上书变厚了,更重要的是从内容的充实上使书越读越厚了。因此,世人称赞他“越读越厚不嫌多”。从顾炎武的读书过程来看,“由薄到厚”不仅是指形式上的加“厚”,而且是指读书内容实质上的加“厚”,是基础知识积累的加“厚”。通过这个加“厚”的过程,使基础更稳固,积累更丰富。

当然,在读书过程中,虽然“由薄到厚”,基础的“厚”很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但仅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雄厚”的基础知识还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最后目的。如果读书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那么学习上是不会有长足的进步和提高的。要真正的学会、学懂,还必须经过“由厚到薄”的过程。即在“由薄到厚”的基础上再返回来“由厚到薄”。

那么如何将“厚”书读到“薄”呢?

对此,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根据自己读书的实践体会曾说过:“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并把它的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到不良之处的一切。”这样边读边抛,不断去粗取精,就会使书本越读越薄,从而达到把握要点,领会精髓,吸取其有益的知识核心的目的。

有一次,爱因斯坦读完一本几何教科书,立即清楚地讲出了书中的要点。有人惊讶地问他是怎样读这本书的?他说:抓住书的骨肉,抛掉书的皮毛,这不就是把一本厚厚的书读“薄”了吗?

凡是一本书,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文艺作品以及其他方面的书籍,都有一个中心课题。围绕这个中心,通过文学的表述,将段落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一本书。但一本书往往结构完整,篇章衔接,不可避免地会重复一些你已经掌握的知识,或是一些对你来说可有可无的“水分”。如果在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排掉这些“水分”,那么书不就会“由厚变薄”了吗?

“由厚到薄”其实是一个消化、吸收、提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消化——从读书到有效储存的第一步。二是简化——在消化材料的基础上借助思维,加以概括抽象,如图表、中心句、关键词。经过这些重要的融会贯通的环节,就可以把一本厚书读薄了。三是序列化——把新近汲收的知识,嵌入已经储存的体系,不仅蕴含着潜在功效,同时也把许多部加在一起很厚的书读“薄”了。

其实,“由厚到薄”的读书过程就是要求读书者不仅要把个别的概念、个别的定理弄明白,更重要的是应该把其中的精髓咀嚼、消化、吸收、简约化、系统化。只要抓住书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组织整理,反复推敲,通过自己的分析,提出关键性问题,形成对问题的看法,并融会贯通,就能达到将书读到“薄”的效果。到那个时候,先前“由薄到厚”积累的丰富的知识储备才算是真正巩固,那些“薄”而“精”和知识精华,最终会成为你受用终生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感到就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就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是学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在这里,数学家华罗庚将“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的互返作了精辟的阐述,强调了只有把握住书中精神实质,抓住要点,经过消化、提炼,才能将书读“薄”,使知识升华。同时,科学家的精辟阐述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并给人以启迪,即:你读到“薄”的书愈多,你的知识领域就愈广,你的学识水平也就愈高。

“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能为前者的释放创造条件。没有前者“由薄到厚”的第一步,就不能有“由厚到薄”的进一步。如果只做到前者的第一步,而不能达到后者“由厚到薄”的,第二步,就只能做个储存知识“仓库”,而不能认为真正学懂了。

也许按照上述这样薄厚互返的方法读书,有人读书会觉得慢了一些,其实不然。开始的时候可能慢些,但如果真正掌握好、运用好,在同一类书中只要集中精力攻读一本。再看其余的几本书,就会感觉到:原来“这”一部分自己已经明白,而“那”一部分实际和第一本读的书相同。这样,其他同类书中真正需要你去学习掌握的东西就剩下那么一点点了,所以读起来也就快多了。

“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的互返学习,是数学家华罗庚在读书实践中总结归纳出的符合规律的一种读书方法。它对于有志成才的青年朋友们来说,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手段。

以“由薄到厚”之积累,求“由厚到薄”之精髓,得“事半功倍”之成效。

4.合理安排,突出重点

——30——3——30读书法

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斯宾塞(英国哲学家)

读书需要时间,没有时间不能读书,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目前,美国正流行一种叫做“30——3——30”的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法的含义是把文章分为三类:分别用30秒、3分钟、30分钟时间读完。

我们都知道,时间是一维的,具有不可往返性。因此,时间显得特别的宝贵,所以我们读书时要善于利用时间。以读报纸例吧,首先用30秒的时间去看报纸的标题,如果认为文章对自己无价值或不感兴趣,那么就算读完了,要想稍微深入一点了解文章内容,就再用3分钟的时间看内容提要,或粗读、略读全文;若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文章详细内容,则再用30分钟时间通读全文,或精读重点段落。

这种读书方法带有较强的读书意识,要求每个人阅读时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与背景,科学地安排时间,有选择地进行阅读。

比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一本书拿过来,里边的内容不一定都必须你去精读一遍,这就需要你用“30秒钟、3分钟、30分钟读书法”合理安排、有步骤地阅读有关书籍。先用30秒钟的时间把书的目录大概看一遍;再用3分钟挑选出你想要了解的标题;最后,把需要你去深入理解、斟酌的内容再用30分钟或更长一点的时间精读一遍。在当今书籍、报刊众多的情况下,这种阅读方法尤其显得重要。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利用时间的能手。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省时间。

30秒钟——3分钟——30分钟这种读书方法和泛读法关系较为密切。泛读法通常指为了概括地了解文章或片断的主要内容而进行的一种快速读书法。它与略读法一样,常常与精读法相对而言。

泛读法它只要求从文章整体着眼,在跳跃式的阅读中把握表达中心思想的主要句子,不必依次去读每一个句子,更用不着咬文嚼字,这时就可以用3分钟的时间去读。一旦对文章或片断有了一个概括的认识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否有必要、有兴趣或仔细地阅读全篇,这时再用30分钟的时间。这种时间分配的阅读方法,注意力必须要高度集中。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在大量的文字信息中捕捉到必要的信息。

中学生读书看报,往往不分良莠,不考虑知识的价值,一律从头至尾看下去,得来的知识是杂乱无章的。譬如看报,各个版面的内容不同,哪些是自己急需的,哪些是自己暂时还不需要的,哪些是自己不需要的,首先要用最快的时间30秒钟扫读一番;再以标题、重点语、图表等为主要阅读对象用3分钟的时间阅读找出是否有必要精读的、有必要详细了解的,再用30分钟去详细阅读一遍,挑选出值得你去深入研究的重要信息。这种读书法不至于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内容费时太多。因此运用30——3——30阅读法,对于我们每个读书看报的人,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同类推荐
  • 婴幼儿安全营养全书

    婴幼儿安全营养全书

    本书共分四章指导读者如何为孩子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营养,内容包括:营养均衡是身体健康的基石、饮食习惯是发育的关键、饮食营养左右健康等。
  • 101个帮助孩子成长的故事

    101个帮助孩子成长的故事

    呈现在你面前的是这样一本书,它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人生处世的哲理,它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成功做人、改变命运的智慧之门:它有利于拓畏孩子的视野,帮助孩子定位自我,陶冶孩子的心灵;为孩子们的生活勾画蓝图,塑造行之有效的行为模式;帮助孩子们挖掘自身的潜力,让他们更加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把握自己的命运。适于广大青少年、家长和中小学教师阅读。
  • 孩子不自立父母怎么办: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50个对策

    孩子不自立父母怎么办: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50个对策

    现在许多孩子不能自立,其责任更多在于父母,因为父母过于娇惯孩子。不自立的孩子无法面对社会的纷繁芜杂,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所以,从现在开始打破为孩子建立的“安全圈”,开始培养孩子多方面自立的能力。本书列举了50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让孩子成长为独立自强、身心健康的人。
  • 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做成功爸爸的12堂亲子教养课

    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做成功爸爸的12堂亲子教养课

    爸爸是和子女关系密切的人。爸爸的品德和行为也会直接反映到孩子身上,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性格的塑造、人格的完善、情商的提升等都发挥着重大作用。本书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辅以量生动翔实的案例说明,提出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可谓一个成功爸爸亲子教育的必读书。
  • 上班族妈妈的教子宝典

    上班族妈妈的教子宝典

    《上班族妈妈的教子宝典》将告诉您怎样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如何培养成长中的孩子、与他们一起成长;如何做一个他们心目中既专注于工作,生活中又体贴入微的,给予他们健康的精神生活和成长环境的上班族妈妈。《上班族妈妈的教子宝典》由李建勇等编著。
热门推荐
  • 洛乞传

    洛乞传

    洛氏家族,万年根基,纵然外界改朝换代,不问世事,遵循先祖族规隐族修行。仅凭一先祖布置大阵瞒过了万千年代。世俗之人无一得知。族内有先祖留下两大修仙宝简,族人唯一目标就是修炼宝简飞升成仙,成就长生不老之身。只是,现如今族内由于天地灵气匮乏,成仙之人少之又少,从开始的全族和睦到如今的勾心斗角。而故事就从洛乞出身开始......
  • 粉袖末同

    粉袖末同

    男同偶遇奇缘,断袖纯爱之恋,悟到参禅以寻解脱,终落得遗世独立而羽化登仙
  • 月斜天涯

    月斜天涯

    生若为人,最悲哀之事,便是出生于帝王之家。那些帝王之家的子嗣人,当朝代更迭之时应该如何自处?她本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孩,不了解自己的身世,身边没有任何亲人,成长的唯一意义就是被当做工具。十几年后行动开始,当执子之手只是一场阴谋的序幕,身为帝王子嗣的他,自以为行事谨慎,却在情关上折了腰,险些丢了性命……
  • 天下第一媒

    天下第一媒

    客官,来呀来呀!说说你看上谁家的小娘子了?我跟你讲嗷,找媒婆还是要找我们这种专业的,快捷、可靠!啥?你非要等宋大娘?客官,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宋大娘的水平不错,可我的业务水准也是不错的呀。你嫌我年纪小?哎呦,客官,我跟你讲,你不能这么死板的你知道嘛?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能勾搭小男女,走南闯北阅人无数牵丝搭线这是我的长处啊。而且这宋大娘都把这店交给了我,不然我怎么开的门呢?这就是宋大娘对我的信任啊,你就要相信前辈们的眼光。更何况咱们都是年轻人,年轻人要相互给机会的呀。方珠儿!你又偷我钥匙!你给我等着!嘿嘿。
  • 赛尔号之战神决裂

    赛尔号之战神决裂

    有时,再坚固的友谊也会一触即破,在强大的队伍也会支离破碎。回忆,力量,友谊,背叛。到底是什么,让他,变得冷酷,无情。血红色的眼睛充满的怨恨,死死的瞪着自己的朋友战神决裂,谁会活到最后?
  • 查理九世之魔心之音

    查理九世之魔心之音

    多多和狼王少年的冒险又开始了,但这中间有多出了一个唐晓翼的妹妹--唐晓雪这个女孩,带着他们进入风雨之森,然后又误跌误撞的进入了一个魔幻世界。然后又进行了他们的冒险。
  • 东南枝攻略

    东南枝攻略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皆搅基。我叫东南枝,是一个直男,却生活在基佬之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万古双帝

    万古双帝

    楚子凡穿越了,而且还是带着妹妹一起穿越的!没有老爷爷,没有戒指,但我有天才妹妹!最关键的是随身带着个时刻想着要自己命的恶魔小正太!
  • 上官复兴录

    上官复兴录

    上官家族是华夏南方的一个古老部族,源于隋唐,兴于近现代,二十年前不知什么原因,家族没落,上官文博作为家族第二十二代上官浩云之子,一路乘风破浪,把整个华夏和家族带至世界巅峰,一路走来,美女,权利斗争,种陷阱纷至沓来,上官文博将怎样面对,请读友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