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3600000077

第77章 防止创业团队分裂

创业团队的分裂,始终是大家关注却又在遗憾当中无可奈何的事,似乎也只能慨叹一句“共苦易,同甘难”的千古名言而已。然而在大家对着数不胜数的案例出神时,却很少有人将这一规律式的宿命加以归纳,总结出共性,并在进一步分析之后拿出药方——尽管谁都希望能有这样一个药方。而本文不但总结出创业团队从产生到分裂的12个乐章,而且还给出了如何防止创业团队散伙的10招,相信这对创业者会大有裨益。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这句至理名言不知何时开始流传于世,也不知流传了多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无论是征战天下,还是共同创业,甚或是夫妻居家过日子,都免不了落入这世俗的窠臼。本篇就企业创业过程中,共同创业者如何从共吃苦难,到最后的不能同食甘味的变奏过程加以剖析,并寻找到解药,以求对准备共同创业者和创业过程中的人有所警示,并为那些已经品尝了创业整个过程变奏曲者找到心灵的共振。

当今的社会,要创业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一般都是儿个挚友、发小、莫逆之交抱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选定一个项目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奏响人生不屈的乐章;有的是有着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甚至有兄弟、姐妹、夫妻、父子、父女等关系纽带,大家靠着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组成一个创业者团队。无论多么亲密的关系组成的创业团队,一般都从艰苦奋斗起步,到品尝成功果实时停足终结,其例子不胜枚举,俯拾即是。总结分析起来其变奏的过程共分12个乐章。

“创业艰难百战多,断头今日意如何?”陈毅元帅的这首诗篇,道出了所有革命家创业的危难、风险、成本、代价。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创建企业的活动虽然不至于断头,但困难、艰辛、风险、代价也是不小的,白了头发、损了健康、失了娱乐、丢了亲情也大有人在,没有亲身经历过创业的人,无论如何是难知其中酸甜苦辣的。因此,用艰苦卓绝来形容不为过。这也正是许多职业经理人不轻易自己创业的原因。在创业开始时,创业者之间的关系能坚如磐石,大家能咬定青山,患难与共、休戚相关,遇到问题困难,一般不计较个人得失,都会掏出自己的真本事,充分利用自己最优质的资源来为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财富、智能。此时大家也争,但争的是比谁的贡献大,不甘人后,生怕落在别人的后面,被人说本事小,贡献少。

创业在起步时是从原点出发,没有方向、没有量度,大家经过酝酿形成共同的前进方向,开始出发。一旦起步以后,方向、量度全有了,于是沿最初拟定的方向前进了一段时间后,遇到了问题(不遇到问题是不可能的),发现原先拟定的方案和现实相比有一定的不同,完全按原计划前进已不可能,需要补充内容,改变方案中的一部分,需要纠偏后继续前行。于是创业者团队开始了创业历程中的第一次方向改变,大家各有各的思路认识,因为是创业,也没有形成绝对的权威或服从意识,于是大家都抱着积极的心态,争先发表看法,结果总要选定一个方向前进,也许这个方向是团队中的某一个人的,也有可能综合了大家的智能,但无论如何团队中的某一个人或某些人的全部意见或部分意见被否决。然而大家肯定是经过公开讨论,然后集体通过的,求同存异在这个时候是容易做到的。于是这个团队带着组织又前进了,但毕竟不是起步前大家一直公认的方向了。然而,所有的方案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完善,即使经过纠正的方案也有可能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挫折,有其不切实际的一面,因为制订方案时是在过去,执行方案时问题有可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有可能与当初预测的不一致,经过大家求同存异后的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问题来,于是,大家又自然要开始讨论方案,决定企业组织前进的方向,于是,那些在求同存异过程中意见被否决哪怕是被部分否决者,就开始怀疑求同存异后的方案的正确性,并假设要是按当初自己的方法的话,就可能不会有这种结果。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多好的假设都是无济于事的,只能是假设而已。团队中最怕卖这种后悔药的事情,尽管说者毫无恶意,但毕竟于事无补,最好不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利于团结的话”少说或不说。但人们下意识当中,往往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

被发难一方也不甘示弱,甚至反问发难者,为什么当初不坚持自己的方案?于是发难方就接上话了,“不按我的意见做,按你的做了,错了,说说都不行?”于是怨言产生,有时在公开场合,甚至在下属面前公开阐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把领导班子之间的问题暴露出来。

一般人知道了领导不和,最多也只是知道了。但所谓的聪明人知道了,就会利用领导班子之间的不合,达到个人目的;小人知道了,就会传闲话,从中挑唆,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苍蝇盯上了有缝的鸡蛋。

班子之间的裂缝被苍蝇盯了之后,就会孳生出蛹蛆来,组织内部就开始变味,相互之间于是就公开发生口角,产生摩擦,出现心理对抗,遇到问题不加考虑分析,直接提出反对意见,这样相互之间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办事效率开始降下来,甚至双方开始赌气,爱怎么着就怎么着,但过后冷静下来,双方还能够协商取得大致相同意见,形成个曲线方案。

创业团队的分裂,始终是大家关注却又在遗憾当中无可奈何的事,似乎也只能慨叹一句“共苦易,同甘难”的千古名言。然而在大家对着数不胜数的案例出神时,却很少有人将这一规律式的宿命加以归纳,总结出共性,并在进一步分析之后拿出药方——尽管谁都希望能有这样一个药方。

首先,理念上要正确。要坚信组织能够健康发展下去,不要—开始就想着失败,尤其不要用经典的理论“只能共苦,不能共甘”、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过河拆桥等来支配自己的思想,脑子里根本不应有这种想法,有这种想法本身就为失败的结局埋下了种子,就像刚开始学习骑自行车一样,发现前面马路中间有一障碍,于是乎你越不想碰上石头,偏偏最后还是碰上了。因为你的精力集中于失败上,你必然失败。

其次,持续不断地沟通。开始要沟通,遇到问题也要沟通,解决问题时也要沟通,有矛盾时更要沟通,多想有利组织发展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不要在公开场合辩论,不要把矛盾展示给下属。

第三,发现小人钻空子,坚决开除。领导之间的矛盾,不要让下属来评论、解决。

如果双方沟通有困难时,就主动寻找外方的力量,让双方都信得过的好朋友来解铃,但不要露出太明显的痕迹。如果发现组织中的小人利用领导之间的矛盾、分歧达到个人的目的和损害组织利益,那就毫不犹豫地坚决开除,不论他是什么人。

第四,就事论事。当双方矛盾冲突到两个阵营的矛盾时,外力也不能解决时,应停止争论,停止人事波动,就问题来解决问题,不要就人来讨论。

第五,换环境、换心境。双方应出去郊游、散心,不要纠缠在矛盾之中,毕竟双方是莫逆之交、毕竟有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大家撇开工作问题和事业上的矛盾,出去多讨论人生话题、休闲话题,把利益看淡一些。

第六,丑话说在前面。最初创业时就把该说的话说到,该立的字据一定要立到。把最基本的责权利说个明白透彻,尤其股权、利益分配更要说清楚,包括增资、扩股、融资、撤资、人事安排、解散等等。

第七,及时协调立据。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在最初计划周全,事情随时都有可能变化,合作运营过程中,遇到新问题、新矛盾、一定先说清楚、立下字句再行动,千万不要先干再说,因为事情发生后都是朝着自己有利的一方考虑。先干再说,看似快了,其实埋下了祸患的种子,将来就不是速度快慢的问题,而是风起云涌、企业组织有颠覆性的可能。

第八,不要太计较小事。难得糊涂对创业合作的各方都是心灵和组织运转的润滑剂,这与前面讲的丑话在前和及时立据看似矛盾,其实不矛盾,前者讲的是在没有形成事实的情况下的做法,后者是说事实已经形成了就不要太计较,计较也于事无补。其实,过后经常会发现双方的计较毫无实际意义。

第九,不要轻易地考验对方。创业团队合作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考验还会出事,更何况有意考验对方时,对方肯定经不住考验,因为当你考验对方时,对方不知道,只能是顺着你设定的情景运行,结果肯定和你设想的一致——没有经得起考验。如果对方知道你在考验他,那你也肯定考验不出来,因为他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有了设防。这不但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而且还会伤了和气,心理上出现裂痕。所以,既然是合作,就不要动辄考验对方,考验是以不信任为前提的。

第十,一直向前看。创业合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向前看,向前看利益是一致的,因为成功会给大家带来更丰厚的收获;盯住眼前的事情不放,只能是越盯矛盾越多,越盯矛盾越复杂,最后裹步不前;回头看,回忆起合作中的不愉快,会使你伤心,丧失前进的斗志和动力。只有向前看,成功的希望激励着合作的各方摈弃前嫌,勇往直前,抵达成功的彼岸。

同类推荐
  • 做人必须保留的10张底牌

    做人必须保留的10张底牌

    本书从生活中取材,着重在每个人必须保留的10张底牌处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难得糊涂——做一个糊涂的聪明人、低调谨慎——把握好做人的尺度与说话的分寸、锤炼本领——让自己无可替代等。
  • 让学生勤劳俭朴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勤劳俭朴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勤如摇钱树,俭如聚宝盆,勤劳又节俭,富裕长万年”。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中华民族历来以勤俭为美德。崇尚俭朴,提倡廉洁,反对奢侈,摈弃浮华。多少年来,以此修身、齐家、治国,相沿相袭,蔚然成风。早期的经典文献《周易》中,就有这种思想的总结,即“节以制度,不伤材,不害民”;孔子也认为“礼,与其奢也宁俭”、“君子惠而不费”。“克勤克俭,开源节流”这是治家之法宝。勤俭是个人、家庭、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 心灵放松一分钟

    心灵放松一分钟

    《心灵放松一分钟》内容简介:地面不常扫,就不会有一个干净清洁的庭院,落叶越积越多、尘埃越落越厚,庭院便成垃圾场了。人生也如此。一个人如不常清扫自己的心境,久了,财、色、利、赌、贪、懒等等,就会在心灵中、在思想上积重难除,从而迷失了生活的真正意义,也就无从拥有一个宁静宽舒的心境了。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老师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老师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 微微一笑很倾城:你最想要的迷人气质修习课

    微微一笑很倾城:你最想要的迷人气质修习课

    女人的容貌是天生的,但是气质却是可以修炼的。本书结合诸多气质女人的修为,系统地阐述了培养女人气质的方法,既包含优雅举止、良好社交形象等外在气质的培养,又包括自信、律己、理性、独立等内在气质的修炼,帮助女性朋友打造出最迷人的气质。
热门推荐
  • 流年象牙塔

    流年象牙塔

    16岁,安雅的一家被所谓的无权无势而支离破碎,妈妈死于意外,父亲消失多年,这样的她,选择走向成为检察官的道路,19岁考取了中国有名的政法大学——明政,与自己命运紧紧相关的一群人结识,学长成滨海,酒店公子江艾潮,歌舞少年吴畅,同班同学林安然,男孩们有自己的悲哀,女孩有更多的抱负,他们不断的碰撞出,影响人生的乐章。有种最难实现的爱情,叫做父亲的差别;有种最难守住的东西,叫做此刻的感情;有种最痛的觉悟;叫做消失的你。青春会成为流年,象牙塔并不会消失,他们的故事是爱与恨,更多的是有真实的自己。
  • 万宝飞仙

    万宝飞仙

    这是一个真实会死人的游戏。来自东方的剑仙因为一个任务重生西方世界!并且发现了游戏中隐藏的秘密!龙,巨人,法宝,阵法交织在一起!这对你来说是游戏,对我来说是人生!这是一个已众多法宝,阵法压扎西方世界的故事!
  • 逗笑年华之超级插班生

    逗笑年华之超级插班生

    她们是一群超可爱的学生,有欢笑,有泪水,见证着青春的成长。她们有的是青涩,有的是娇美,更有大把的是青春。你能在从中感受到青春的味道吗?那纯真的爱情,那复杂的四角关系,严格说,是六角关系,最后谁才是真正的爱情高手呢?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穿越——未知的绝望

    穿越——未知的绝望

    曾今的杀手,如今仍是杀手,区别在于,内心的黑暗。
  • 凤逆惊天:特工王妃很嚣张

    凤逆惊天:特工王妃很嚣张

    一朝穿越,顶级特工变身为将军府的痴丑幺女,姐妹欺她,打之!后娘欺她,削之!高手欺她,杀之!一朝惊变,绝世风华,风采艳艳,直亮瞎了众人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道暖男痴心恋

    霸道暖男痴心恋

    肖薇故事的女主,从小父亲就家暴,在她初中的时候出了车祸去世了,母亲带着她嫁给了一个值得托付的木匠冯叔,搬到了城里去住,在那里她遇到了人生挚爱——李毅然,自卑冷淡的她像是遇到了阳光雨露,变的开朗活泼,可是高三那年,冯叔得了胃癌,医药费她的学费,只能她自己凑足,她不辞而别去了另一个城市,多年过去了,她重新回到有着自己牵挂自己爱情的城市,而李毅然却变成了她的上司,他追她逃,一切又像是命中注定,他离不开她,而她也离不开他。(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回归的舍利

    回归的舍利

    原以为自己是颗舍利子,到头来才发现,不过是块肾结石。
  • 左宗棠收新疆

    左宗棠收新疆

    没有风,没有月,没有人送行,左宗棠是在一天夜里出京的,慈禧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为新疆军务,他要去兰州作出征的准备。这个刚毅、坚韧、雄心未老的湖南汉子,面对内忧外患,且“兵疲、饷绌、粮乏、运艰”,但信心百倍。
  • Alcibiades II

    Alcibiades II

    The two dialogues which are translated in the second appendix are not mentioned by Aristotle, or by any early authority, and have no claim to be ascribed to Plato. They are examples of Platonic dialogues to be assigned probably to the second or third generation after Pl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