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
“富而无骄”,有地位、有财富,成功了不骄傲。本来这个修养很难,并不是很容易,但是比较起来还是容易。古今中外有些人因为地位高了,风度蛮好;风度好是外形的,外形过得去,看不出骄傲来,已经了不起,但是内心到底还有一点觉得自己了不起。
有许多人想不骄傲,很难做到。富贵了,地位高了会骄傲;有钱会骄傲;年龄大了也会骄傲,认为自己多吃了几十年饭,年轻小伙子就不行,其实多吃了几十年饭,不一定吃得对;学问高了也会骄傲。所以要修养到“无骄”,实在不容易。不过在比较上,富而无骄和贫而无怨,两者之间,还是无骄容易一点。
“贫而无怨”的贫并不一定是经济环境的穷;不得志也是贫;没有知识的人看到有知识的人,就觉得有知识的人富有;“才”也是财产,有很多人是知识的贫穷。庄子就曾经提到,眼睛看不见的瞎子,耳朵听不见的聋子,只是外在的生理的;知识上的瞎子,知识上的聋子,就不可救药。所以贫并不一定指没有钱,各种贫乏都包括在内。人贫了就会有怨,所谓怨天尤人,就牢骚多,人穷气大,所以教人做到“安贫乐道”。这是中国文化中,一个知识分子的基本大原则。但是真正的贫而能安,太不容易。
现在有人拿“安贫乐道,知足常乐”这句话,批评中国文化,说中国的不进步,就受了这种思想的影响。这种批评不一定对,“安贫乐道”与“知足常乐”,是个人的修养,而且也少有人真正修养到。我们当然更不能说中国这个民族,因为这两项修养,就不图进取。事实上没这个意思,中国文化还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鼓舞人的名言,我们不可只抓到一点,就犯以偏概全的错误。这两句话,是对自己做人做事的一个尺码,一个考验。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拿这句话并不是说,我们觉得自己哪里贫穷,贫穷与否取决于外界的比较和自己的所需,人经常会说,“我要有很多很多钱,或者要有很多很多爱,要有个自己爱的并且爱自己的人在身边,我就满足了”类似的话。相对很多人来说,也许这辈子都难以达成一些小小的愿望,终其一生,郁郁而终。欲求不满,总是件痛苦的事情。当自己得不到时,就对自己说,心小一点。当自己可以抓住时,告诉自己,该把五指张开一些。于是,一米一米,一寸一寸的,慢慢清晰,慢慢分明起来。人来分类的话有两种,一种是有余的,一种是不足的。但是每个人都具有两种相同的感觉,感觉幸福,而又不断追求。
劝慰一个人,总要不免提及到,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情,这并不是说我们不知道世事无常,世道险恶,而是我们懂得珍惜,去享受美好的,去捕捉一个好的心情。孔子把人心看透了,才有这句地道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