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爱寻
有一个旅人走到了沙漠深处,远远地他看到前面有一间土坯房子。他冲进屋里,发现里面有一口压水井,旁边放着一个盛满水的小桶。桶边有一个木牌,上面写着几行字:“为了保证后面来的人都有水喝,请先把这桶水倒入井里,把水压出来,然后再喝,走的时候别忘了把桶压满!”这人犹豫了半天,假如把水倒入井里,万一压不出水怎么办?但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把水倒进井里。
没费多大功夫,清凉的井水从井管里流出来了。
他自己喝了个够,并且把身上的水袋也装满了,最后又按照木牌上说的,把那个桶里压满了水。
后来又有许多人经过这里,都按这种方法做了。
这种方法实行了好几十年,只有付出才能得到,这成为大家公认的规则。
但是有一天,有一个好心的过路人发现了其中的缺陷。
他想,如果准备一个大一点的水桶,那些疲惫的路人就可以避免压水的劳动了。
他进行了雷厉风行的革新,把原来那个小桶扔到一边,取而代之的是从遥远的地方买来的一个大桶。
这种方法使人们得到了很多便利。
但是没实施多久,这个大桶却被淘汰了。
因为后来从这儿经过的人们发现大桶里的水多,足够几个人喝,还够他们路上带的,最后还能剩下不少。
来得容易就丢得容易,人们渐渐养成了浪费的恶习。
更糟糕的是,他们都觉得再从井里压水是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于是那个大桶经常空着,致使后来者无水可用。
人们不禁又怀念起来当年的那个小桶。
就这样,本来造福于大家的大桶被无情地淘汰了,原来那个小桶又恢复使用了。
此后,人们浪费和偷懒的行为完全杜绝了,无水可喝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一个物品常常能改变人们的思维,改变人们的思想。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小看任意一件物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