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恩特拉斯·桑独尔
青年作家恩特拉斯·桑独尔(Andras Sandor)曾经写过两本报道匈牙利农民生活的著作:《草原永远幸福》和《从二十四开始》。最近他写了一本描写杜那邦旦尔(Dunapentall)伟大的冶金工厂之建筑工程的小说。下面就是他关于民主匈牙利这个巨大建筑计划的报道文,译自莫斯科出版的1951年第42期法文本《新时代》。
——译 者
从布达佩斯出发,让克赛班尔岛留在我们后面。我们向多瑙河下游行驶,美索福尔德“原野”扩展在西部地方。平原的单调被许多遮盖着豆球花树和白杨树的丘陵切断了。
美索福尔德这片土地往日是作为大地主和修道院的采邑。齐尔芝斯修道院和安洛若拉斯,后来为新近破获的叛贼总主教格罗兹曾经不止一次地当做圣城的,广大的领土就霸占了三亩霍尔特? ?在那边一座漂亮的别墅中住过阴谋分子之一的库拉·哈苟·郭伐克斯。至于那些乡下人,在村子里甚至连房子都没有的,而同着家畜生活在旷野之中。
解放后,土地归还给先前耕作者的手里了。可是,生活并不能一天就改善的。他们不得不像过去那样,走着尘埃和烂泥轮番交替的狭窄道路,这些小路是蜿蜒在各个丘陵之间作为原野上的交通,在这地区内还有不少人从未坐过火车呢!
船顺着水流而下,一个在多瑙河上耸立起黄色的悬崖绝壁的高岗便立刻显示在我们眼前了。这是属于第四纪地层的黄土,对面,在我们左边遮盖着未经采伐过的森林的岛屿接连地出现其后,在东边河岸上,基康萨匈牙利大平原开始了,潘多菲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
杜那邦旦尔是位于高岗西北的一个斜坡上;在这村镇的上方,从前是扩展着多灰尘的大荒原和农作物被风吹得都摇摇欲坠的田野。
我说“扩展”是因为那块不毛之地的荒原已经改变了它原来的样子。它给发动机和铁屑的声音主宰着了。有的人在画公路线,有人在筑铁路,掘岩机的轮齿在矿山里轧轧作响,牵引车吼了一声,你就可以看见运输车的行列驶动起来了。在高岗上面,在多瑙河畔,已经竖立起工厂建筑物的棚架和新城市的主要建筑物。杜那邦旦尔是共和国大工厂建筑的中心地点,伟大的多瑙河冶金工厂将在这里建立起来。
民主匈牙利第一个五年计划预定要改造所有的工业。机器的制造包括的范围是很广的,使农业机械化,大力地发展轻工业,因此需要钢铁,多瑙河冶金工厂供给的铸铁量将超过1949年所有匈牙利冶金厂出产的1/3。它在匈牙利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将担负起最重要的任务。
我们的人民还从未经历过像这样大规模的建筑。在建造工厂的计划上,地点选择上,设计图纸上,苏联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选取杜那邦旦尔这地点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工厂需要水,而多瑙河是匈牙利水量很丰富的一条河,也是一条用来运输铁矿和煤炭最出色的航路,并且杜那邦旦尔离国家工业中心的布达佩斯仅七十公里。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建造两座熔矿炉,过后再建两座。本着最近几年将产生四座达到各125吨容量的马丁炉,要求在最近这几年内建成并生产,接着再建四座。工厂中也将配备两所生产精细品质的金属薄板制造场。
一座装饰品工厂,几个化学品制造工厂,一个中央理化试验所,几个即时分析实验室和一座耐火炼瓦厂,这就是建筑部所开的一张不完全的计划书。电站每年将提供电量3亿瓦,电力足以输送到全国各地。
工厂每分钟要消费250平方米的水,水位必须提高到60米的水准上,这项工程将由预定好的一座有规模的抽水站来完成。排出的水便用来灌溉附近的农田。
工厂范围之大可以从它内部交通路线之长度上来判断:60公里的铁路和十多公里的公路!
一座城市正在规划和建筑之中。他第一期须完成15000—20000所房屋,而第二期,则是35000—40000所。工厂和城市的面积总共有400公顷。
西北风经常吹向杜那邦旦尔,城市便被定位在工业建筑物的北边,它的中间将隔离着一片广阔的种植林地带。
在高岗下面,在多瑙河的一个小湾里,建造起匈牙利最大的一座码头。一条3公里长的输送索道和一条铁路支线将用来为工厂运输铁矿和煤炭。一条新的铁路线连接杜那邦旦尔到萨尔卜加尔和布达佩斯。40亿福林是用来建造多瑙河冶金工厂、城市等项目的总投资。
倡
倡
倡
当船只靠近杜那邦旦尔时,可以看见突出在高岗上的新城市的侧面:夜晚,无数的火光照耀着这个地区,竖起鹰架的自来水蓄水池的圆塔耸立在险阻的岩石上面,到处都是举起铁臂膀的巨型起重机。
1950年5月,建筑者们从这儿上岸时,起初碰到过不少困难,由黄土构成的滑而易碎的土地遇着雨水很快就会被渗透而变成烂泥浆,这样的路面是使他们感到最艰辛的。其次,既没有道路,又缺乏住所,参建工人数也不够? ?
1950年秋天,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号召青年来代替年纪大的工人到第一线去建造工厂。劳动青年工会便热烈地响应这个号召,就有几千人前往杜那邦旦尔,他们用自己拼命地工作的榜样力量来带动了全体的职工。
到了冬天,以但索·奥拉乔斯为首的青年工作队为了建筑码头而清除地面上的障碍物。有的人砍树木,有的人截枝条,严寒和冷风都阻止不住这些年轻人,清除的计划被实现了,般拉·伏齐尔,一位斯达哈诺夫式的泥工,采用了苏联泥工麦克西孟柯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教给他的同伴们。由乔奇·斯萨卜领导的补助工作队用三和土砌成了机器工厂建筑物的基础,他们第一次项目的作业在44小时内完成,第二次同样项目的作业花了36小时,而后来的三次都只花了18小时。
乔奇·斯萨卜从前是安洛若提斯村的一个农民。多瑙河畔宏大的建筑工程为他展现了新的眼界,并改变了他整个的生机,正像附近村庄中无数的乡下人那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派尔·赖索,20岁,从蓬索都尔来的。往日也是个农民,在工作场中他学会了阅读和写作,在和平公约上,他第一次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游击队员,是优秀的青年团体之一,来自靠近南斯拉夫国境的一个村庄。有好几位队员,而尤其是它的队长乔日夫·麦督拉,曾经在丛林中跟南斯拉夫人民并肩作战过。1949年,铁托匪帮处死了这些游击队员,前任的队长,队里便决定在多瑙河的那些工作场中用劳动的战绩来报答这桩恶极的罪行。队员们打算读好冶金讲义,将来在自己动手建造的工厂里做工。
从普通的泥工到工厂的领导者,项勃柳·布洛弗兹基,从前布达佩斯一个工厂中做过翻砂工人,全体都被一个共同的意念激励着:要赶快把多瑙河畔这伟大的工厂和新兴的城市尽善尽美地建筑起来。
倡
倡
倡
冶金学者们将来的城市,从现在起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明显的轮廓了。像资本主义者的城市中丑化工人区域的那些汗陋不堪的房子,这里是不会有的,住宅之间都隔以方形的广场和花坛。中心的地段留着为建造公共大建筑物;侧角上有座高塔式的市参议会大厦,规模宏大的综合医院,容纳上千观众的电影院和文化宫,这里是四通八达的主要交通道路的集合点。在林荫路的两旁将建筑起五层楼漂亮的房子。
为了照顾孩子们,整顿住宅间的方形广场。一座面包制造厂,一个烹饪所和一个洗浴馆都建设在城市的西郊。城里将配置博物馆和图书馆,在多瑙河畔,准备建造一个海滨和几个航海俱乐部。沿着多瑙河岸边将建筑一条两旁植树的宽畅道路。
计划中房屋是建造成各式各样的,在主要的林荫大路上造五层楼,其他的街道上则三层或二层楼,屋顶是平形的或圆锥形的,房间里一律装置现代式安乐设备。整个城市的照明和取暖由工厂电力站供给。
上千的住宅已经准备好了。一个大商店,三家宾馆,一座咖啡馆和好几所音乐厅及俱乐部也开始营业了。
在从前的匈牙利,填泥工人是被认为最低等的人。他们甚至连坐火车的钱都没有,经常地被节约到推着他们的独轮车艰难地从这个工厂步行到那个工厂。但是现在他们生活得怎样呢?请看从索莫奇行政区到杜那邦旦尔来的普通填泥工人杭达尔·安尔·斯若兹。
他的一队人都住在一个宽敞而明亮的公共宿舍里。做完了工作之后,洗了个热水澡,换上了衣服,这些填泥工人便到商店里去购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晚餐后,有些人上俱乐部去,找朋友们谈天,出席学习会或娱乐团体,另一些人则参加劳动青年俱乐部所组织的足球赛或文艺座谈会。正如我们所看见的,这是一种有变化有趣味的生活。
杭达尔·安尔·斯若兹每月总有两次回家去看他的爱人和孩子,每次回去在乡村里都住上一天。上次,他送给他孩子一辆小脚踏车,这种礼物,在自己小的时候,他是连做梦都梦想不到的。
倡
倡
倡
在这些工厂里,过去一年来做工的人数就有四千,目前已将近上万人了,而明年会增加到35000人。所有的工作都展示出一种非常进步的机械化的时代特征,在这里面,苏联的帮助是难于估计的,那些运输机、掘岩机、牵引车、起重机以及用十米计数的或用百米计数的其他机器都刻着苏联工厂的标记,使那些从前不毛之地的平原要改变模样就变得容易多了。
多瑙河畔这伟大的冶金工厂,是匈牙利人民值得自豪的,是为了争取世界持久和平及奠定社会主义基础的一种公共的大型企业。
1951年10月脱稿于杜那邦旦尔
译于1952年1月24日重庆磁器口
原刊于20世纪50年代初报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