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武记》是一部记述清代历史的专著吗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29岁中举人,52岁中进士。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不为掌权的保守派官僚所喜,故一生仕途不得志,大部分时间是做地方督抚的幕僚和从事学术著述。
魏源进行清史研究的准备工作,大约始于道光九年左右。这一年他应考清廷礼部考试未中,于是按惯例纳赀任内阁中书。内阁是清廷掌管政令草拟和颁布的机构,故对清政府历代政令、典章制度和文献资料收藏极为丰富。魏源遂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进行有关清史资料的搜集。
《圣武记》是纪事本末体裁吗
《圣武记》凡14卷,为纪事本末体裁。前十卷叙事,分别叙述清初建国、平定三藩、“绥服”蒙古、“戡定”回疆、“抚绥”西藏、“戡定”金川等等,对一事之原因、结果及其中间进行之次序,都叙述得非常清楚。
后四卷是作者的议论,对于练兵之方、整军之策、筹饷之法、应敌之略,以及掌故考证、事功杂述等等,论述尤其详细。
在进行编撰时,魏源掌握了什么关键问题呢?他在《圣武记》中引用嘉庆十五年诏书中的话说:“国家经理大事,当扼其要领;避治症,当究其源。”清中叶以来朝廷的病源在哪里呢?魏源的结论认为在于政治上的因循敷衍之风,所谓“国家承明制,挢明弊,以内政归六部,外政归十七省总督、巡抚,而天子亲览万几,一切取裁之上,百执事拱手受成。”
上无权臣方镇之擅命,下无刺吏令之专制,虽嵬琐之中材,皆得容身养拙于其间。渐摩既久,以推诿为明哲,以因袭为老成,以奉行虚文故事为得体。恶肩荷,恶更张,恶综核名实。故便文畏事窭陋之臣,遇大利大害则动色相戒,却步徐视而不肯身领。自仁庙末年,屡以因循泄沓戒中外,而优游成习,卒莫之反也。魏源在《圣武记》中着重于揭露这方面的问题,希冀清贵族统治者改进吏治,使清王朝富强起来。
《圣武记》的精华表现在哪些章节
《圣武记·武事余记掌故考证》:近人纪皇朝武功七篇,往往言胜不言败,书功不书罪。如三藩之役,顺承郡王、简亲王逗留于楚,贝勒洞鄂失几于陕,总督金光祖、将军舒恕观望于粤;准噶尔之役,蒙古王丹津纵寇于鄂尔昆河,一概不书。即傅尔丹和通泊之败,额楞特喀喇乌苏之败,亦略一及之而不详。
参赞额勒登额逗援于缅甸,温福偾事于金川,巴忠、成德、鄂辉贿和于西藏,恒瑞、黄仕简、任承恩老师于台湾,及柴大纪如何获罪,亦一概不书。因春秋讳内,失昌黎避史谴之遗意,然利钝兵之赏罚国之大枋,有章奏,有上谕,具载官书,何必深没其文,以成疑案。故高宗屡谕史馆,列传直书诸臣功过,敬本此谊,以昭信史。而所见之世,尤倍详于所闻之世,庶几处不讳之朝,存三代之直。
魏源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史学家吗
魏源在编撰《圣武记》时,继承过去史学之优良传统,明确提出记载历史事实时,要本着“功则功,罪则罪,胜则胜,负则负,纪事之文贵从实”的原则,以达到“所以垂法戒之”的目的,指责有些史书在记载史实时每歪曲史实。魏源认为历史书籍中言功不言罪,虽然是孔子《春秋》讳内失,昌黎(韩愈)避史谴之意,但是在他看来,“利钝兵之常事,不须讳言。”
魏源本着史学家的正直和责任感,看到史籍记载中将相们“言功不言败,书功不书罪”,而主张改变这一现象,直书其事,是值得肯定的。
《圣武记》的经典语录主要有哪些
1.自古有不王道之富强,无不富强之王道。
2.言胜不言败,书功不书罪。
3.先王不患时用而唯亟人材。
4.官无不材,则国祯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
5.地不足耕,人不足臣。
6.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7.逆则生,顺则夭矣,逆则圣,顺则狂矣。
8.人不忧患,则智能不成。
9.草木不霜雪,则生意不固。
10.以彼长技,御彼长技。
《圣武记》是一部研究满族人历史的巨著吗
《圣武记》是一部研究满族入关前和在全国建立封建统治政权后,所谓“盛清武功”的重要历史著作,是研究清史的开创性著作。《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是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巨著吗
马端临(1254~1323),字忠与,号竹洲,饶州乐平,即今江西乐平人。元朝史学家。他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家庭,其父马廷鸾任史官多年,有机会博览朝廷保存的经史及当代文献,加上他官拜丞相,常和官吏、名流、学者议论朝政,掌握了第一手史料,为《文献通考》的写作提供极其有利的条件。马端临是马廷鸾的次子,从小天资聪慧,勤奋好学,马端临在有着浓厚读书风气的家庭里,手不释卷,潜心研究,虚心求教,学识有很大长进,为他以后撰着《文献通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1285年,马端临开始撰写《文献通考》,其后用了23年的时间,至1307年才撰写完毕。1322年,官方刊印此书,他奉命校勘,第二年便去逝了。
《文献通考》是从上古到南宋的权威典章吗
《文献通考》348卷,记事上起远古传说时代,下至1224年。按理应写到1279年告一段落,为什么中断于嘉定年间?一说是避免涉及蒙古,唯恐惹祸上身,二则是兵荒马乱,文献不足,道路传闻,不足为信。
全书分出24门,目录卷数依次为:田赋考7卷,钱币考两卷,户口考两卷,职役考两卷,征榷考6卷,市籴考两卷,土贡考一卷,国用考5卷,选举考12卷,学校考7卷,职官考21卷,郊社考23卷,宗庙考15卷,王礼考22卷,乐考21卷,兵考13卷,刑考12卷,经藉考76卷,帝系考10卷,封建考18卷,象纬考17卷,物异考20卷,舆地考9卷,四裔考25卷。其中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特异门是马端临自创,其余19门都是在《通典》的基础上,商析其门类,详加增补的。
《通考》是严格按时代顺序排列的史料吗
《通考》是一部详尽的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史,其中的重点《学校》考一章写的是中国古代教育史。
马端临写《通考》,严格按时代顺序排列史料,这样不仅便于查阅,尤其便于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及阶段。在《学校》考中,以“虞则上庠、下庠,夏则东序、西序,商则右学、左学,周则东胶、虞庠”为开篇,上庠、东序、左学、东胶是太学;下庠、西序、左学、虞庠是小学。“汉兴,高帝尚有干戈,平定四海,未遑庠序之事,至武帝始兴太学。”董仲舒说:“养士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氏之本原也。”武帝设五经博士,置弟子员,百余年后,“传业者寝盛,枝叶繁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
两汉博士皆名儒,而由博士入官者多至公卿。魏时博士,遴选不精,升迁亦难。魏晋学风虚浮,“不能革清谈风俗。”唐太宗增创学馆一千二百间,高丽、百济、新罗诸国元首多遣子弟入国学,学生多达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中国古代的教育事业,从《学校》可看到汉武、唐宗是两个高潮时期。
《学校》考共七卷,专述宋代的约占其篇幅的百分之三十四。《学校》前三卷,有二卷记述宋以前历代太学,有一卷专述宋代太学。《学校·七》大半篇幅记述宋代的郡国乡党之学。宋代书院很多,以白鹿洞、石彭、应天府、岳麓四书院尤为著名,此外还有西京嵩阳书院、江宁府茅山书院。宋初未有州县之学,先有分党之学,“盖州县之学,有司奉诏旨所建也,故或作或辍,不免具文。分党之学,贤士大夫留意斯文者所建也,故前规后随,皆务兴起。”宋代名师首推胡瑗,教学于苏湖间二十余年,出其门下者数千人。是时重辞赋,独胡瑗的“湖学”重经义、治事,培养了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从所占篇幅之多、内容之详、情节之细,足以说明其重点所在。
《文献通考》的经典语录主要有哪些
1.养士莫大乎太学。
2.不敢抒一独之见,标一法外之意。
3.田亩之民,不习战斗,不可以代募兵。
4.贫污之吏,并缘渔猎,足以困百姓。
5.意在精详,故间出论断。
6.国家将兵,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7.时不唐虞,君不尧舜,终不可复行封建。
8.才益乏而智益劣。
9.圣经坚传,终古不朽。
10.役民者逸,役于官者劳。
《通考》是研究历代典章制度的发韧之作吗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记载了从上古时期到宋宁宗嘉定末年的各种典章制度及其沿革。其书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有许多是其它书不能见到的,为研究历代典章制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文献通考》也存在不足,如有失误和遗漏之处、部分考缺乏独创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