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刘黑闼以后,李氏兄弟之间的对立已经摆到了明面儿。眼看着几个儿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李渊也很着急啊,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兄弟们要团结嘛!为了让他们几个消除隔阂,李渊想出了一个点子:让他们几个住在一起。住得近了,交流就多了;交流多了,误会就少了;误会少了,摩擦就少了;摩擦少了,感情就好了。
这是李渊的想法。从动机的角度而言,这个想法很好很强大;但是从务实的角度来看,这个想法完全是一厢情愿。不管怎么样,李渊还是把三个儿子安排到了一起。太子李建成住在东宫,秦王李世民住在西宫的承乾殿,而齐王李元吉则住在武德殿的后院。
空间上的距离是近了,但是心理上的距离却更加遥远了。每天晚上,他们都让自己的手下严密戒备,以防对方会趁机谋害自己。到了白天,情形则更加过分。几拨人偶尔碰到,只是象征性地打个招呼,斗殴用的刀剑弓矢都带得全全的。
要说李渊自己也有问题。当时,天子的命令称为“敕”,太子的命令称为“令”,藩王的命令称为“教”。武德朝的一大怪就是:敕、令、教居然并行,而且,三者的法律效力竟然是相同的。李渊的敕并不比李建成的令效力高,李建成的令的效力和李世民、李元吉的教的效力是一样一样的。
这就出问题了,有的时候,同样一件事儿,可能李渊有一个意见,李建成有一个意见,李世民有一个意见,甚至李元吉都有一个意见。各级官吏若同时接到敕令教,就不知该怎么办了。
后来,大唐帝国的官吏们就形成了一种默契:甭管是谁发布的,谁的命令先到,就按谁的意见办!而李渊居然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官员们的这个做法其实是在将矛盾向上转移,到最后,政令的冲突,就必然会在发令人之间引发纷争。大家都在抓权抓利益,你少抓一点儿,别人就多抓一点儿,都寸步不让。不产生矛盾,那才真是有鬼了呢!
李世民抓权抓得欢,李建成倒还好,不满归不满,毕竟没说什么。可李元吉却坐不住了,他多次怂恿李建成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除掉李世民。李建成听了,直摇头,到不了那种地步。李元吉急了:“你不干,我来干。”
李建成还当他是说着玩儿的。一次,李建成、李世民跟着李渊到齐王府串门儿。李元吉听说李世民要来,就让亲信护军宇文宝埋伏在寝室里面,准备伺机刺杀李世民。说实话,这个刺杀计划的成功概率是非常高的。因为,即便李世民再聪明,警惕性再高,他也不会想到,李元吉的胆子居然这么大,竟敢当着老爹的面儿来杀他。所以,他一定不会有所防备。
果然,李世民确实没什么防备,非常的随意。他和老李都没有发觉。关键时刻,李建成发现了李元吉的阴谋,他当即坚决地制止了这种行为。在李建成看来,兄弟毕竟是兄弟,争权归争权,达到目的就好了,没必要对自己的亲兄弟下毒手。
事后,李元吉气哼哼地质问李建成:“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我能获得什么好处?”李建成却说:“你难道不知道投鼠忌器这个词儿吗?父皇已经上了年纪,如果他受到什么惊吓,咱们做儿子的罪过可就大了”。如此看来,李建成的心目当中还是有父亲的。李元吉见他态度如此坚决,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