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以下,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爆胎的“房杜组合”了。
房玄龄名房乔,字玄龄。房玄龄的出身不错,是个“官五代”。他的老爹就是有隋一代有名的大才子房彦谦。
房玄龄是一个天才,“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幼年时候的他曾经跟随父亲去过京师大兴。当时,正是大隋王朝的上升时期,所有人都认为“天下宁晏”、“国祚方永”。唯独小房却不以为然,反而偷偷地对乃父说了这么一通大逆不道的话,说什么文帝其实没啥德行,废长立幼,自取灭亡。这还不算啥,最最要命的是他说大隋朝“终当内相诛夷,不足保全家国。今虽清平,其亡可翘足而待。”
他老爹听了这番话,伸手就给了小房两巴掌:你个毛孩儿,懂个屁啊,让你再胡说。但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个小毛孩儿的话准得可怕。
十八岁那年,小房中了进士,被朝廷授为羽骑尉,从此进入仕途。人的名树的影,当时的中组部部长(吏部侍郎)高孝基见到他的时候“深相嗟挹”:“哎呀妈呀,我阅人无数,从来没见过像这个娃这样的人。他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高部长是个典型的圆滑政客,嘴儿倒是甜,可他并没有给小房提供什么机会。一直到大业十三年,房玄龄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隰(音习)城尉。
但就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改变房玄龄一生命运的大事儿: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了。
房玄龄敏锐地感到,这是一个出人头地的绝佳契机。当然了,李世民并没有像刘备那样,三顾茅庐来请他。没关系,咱可以毛遂自荐嘛,房玄龄拄着手杖,主动找上了李世民的门。
李世民在识人用人这一块儿确实可圈可点。他一见房玄龄,“便如旧识”,当即“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这一次,房玄龄算是撞了大运,找到了明君。他“罄竭心力,知无不为”,将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了李世民。
最难能可贵的是,房玄龄一心为公,全然没有半点儿私心。多年来,他默默无闻地充当着“才探”的角色,为李世民发现和搜罗了大量的人才,却丝毫不担心长江后浪将他这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每次作战结束后,众人都忙着聚敛财宝珍玩,只有他“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俨然有西汉萧何的风范。有部下若此,实在是领导的幸事啊。
杜如晦,表字克明。和房玄龄一样,此人同样是个“官五代”。史载,“如晦少聪悟,好谈文史”。和房玄龄的遭遇有些雷同,杜如晦在“隋大业中以常调预选”。大隋中组部高孝基部长看到他,同样是惊为天人:“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
看看人家高部长,多会说话,见谁就说谁好。不过,(依小玉之见,)这厮就是个卖嘴皮子的家伙。因为,他同样也没给杜如晦提供什么特别的机会。杜如晦入仕的起点仅仅是滏阳尉。杜如晦完全就没把小小的县尉放在心上。不久之后,他索性辞官不做了,当起了陶渊明第二,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逍遥日子。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渊正式称帝建唐。李世民听说大兴本地有一才子名叫杜如晦,此人足智多谋,便将杜如晦召进府中任兵曹参军。
当时,大唐政权刚刚建立,地方官吏的需求量极大。于是,李渊便就近从各王府的幕僚中挑选人手,调任外地。李世民的秦王府人才济济,所以“被外迁者众”,杜如晦也名列其中。
房玄龄听说这个消息以后,便赶紧来见李世民。他对李世民说:“咱们府中的幕僚虽然被调走很多,但是大都不足珍惜。唯有杜如晦这个人,才智出众,处事果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您只想维持当下的状态,那么他对您来说是无用的;可是,如果您想成就大业,那么就一定要将这个人留下来。”
李世民听了,幡然大悟,还一个劲儿地埋怨房玄龄:“尔不言,几失此人矣!”于是,李世民立刻向李渊上书,终于将杜如晦留在了身边。
从此以后,杜如晦跟随李世民左右,“参赞机戎”,成为李世民智囊集团中的核心人物。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长于决断,两人相得益彰,时人有“房谋杜断”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