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著名的弟子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形成禅宗的主流,其中以南岳、青原两家弘传最盛。
南岳下传形成沩仰、临济两宗;青原下传分为曹洞、称门、法眼三宗,世称“五家”。其中临济、曹洞两宗流传时间最长。临济宗在宋代形成黄龙、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
沩仰宗
沩仰宗属南宗南岳法系,为中国佛教中禅宗五家之一。由于此宗的开创者灵祐和他的弟子慧寂先后在潭州的沩山(在今湖南省宁乡县西)、袁州的仰山(在今江西省宜春县南)举扬一家的宗风,后世就称它为沩仰宗。唐末五代时,本宗颇为繁兴,后来渐衰,乃至与临济宗合并,其间仅150年。
初祖灵祐得法于百丈怀海,住沩山,孤居7年,其后以懒安自百丈处来,学者渐集,常逾1500人,凌驾黄檗之门庭。弟子慧寂承之,在袁州仰山大振法道,其下分西塔、南塔两派,西塔传仰山另一师耽源应真之法脉,南塔则正属沩山法系。
西塔派始自光穆,传资福如宝,再传吉州贞邃与潭州鹿苑;南塔派始自光涌,传芭蕉慧清与清化全怤等。
慧清下有逞州继彻、兴阳清让、幽谷法满等。此外,仰山门下尚有霍山景通、无著文喜等人。本宗在五家法脉中,最早衰微,法系再传仅四五世,宋以后即湮没不传。
据《人天眼目》卷四记载,本宗将主观与客观世界分为三种生,即想生、相生、流注生,并一一加以否定。想生指主观思唯,说所有能思之心皆为杂乱之尘垢,必须远离,方得解脱。
相生指所缘之境,即客观世界,也予以否定。流注生乃说主观与客观世界变化无常,微细流注,从无间断。若能直视而断之,则能证得圆明之智而达自在之境。其修行理论上承道一、怀海“理事如如”之旨,认为万物有情,皆具佛性,人若明心见性,即可成佛。
在禅宗五家中,沩仰宗最先兴起,可也较早衰亡。
临济宗
从曹溪的六祖慧能,历南岳、马祖、百丈、黄檗,一直到临济的义玄,于临济禅院举扬一家,后世称为临济宗。义玄是慧能的六世法孙,又是临济六世孙为石霜之圆禅师。圆禅师以后分杨岐派、黄龙派。
希运少时在家乡福建福清县随师出家。之后参谒名师,得奉新百丈山怀海禅师正传,唐开成年间到宜丰黄檗山驻锡,宣讲自己所悟得的禅宗新法,四方僧侣前往问法者甚多。僧徒义玄跟随希运学法33年,之后住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广为弘扬希运所倡启的禅宗新法。
这种禅宗新法因义玄在临济院举一家宗风而大张天下,后世称之为“临济宗”,而黄檗禅寺也因之成为临济宗祖庭。
与希运同时,另一高僧常观也在宜丰五峰山开法堂。常观与希运同出百丈怀海门下,两人在宜丰互倡禅学。常观虽未创宗派,然而门裔繁衍不衰,黄檗山也成为禅门祖庭。
临济宗传至石霜楚圆门下,又分出了杨岐与黄龙两派。方会为杨岐派的开宗者,因住杨岐山而得名。慧南为黄龙派的开宗者,因其住黄龙山而得名。慧南起初学的是称门宗,后从学临济宗。
在南宋时,因为杨岐派传人大慧宗杲的影响力,使得临济宗一支独秀,成为禅宗与汉传佛教最具代表性的宗派。
1187年,日僧明庵荣西将黄龙派引入日本,使临济宗在日本得到极大发展。1246年我国僧人兰溪道隆东渡日本,又传去杨岐派禅法。
希运继承了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思想,力倡“心即是佛”之说,“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他从这一思想出发,主张“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后世故有“心心相印”一说。
临济义玄上承曹溪六祖惠能,历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黄蘗希运的禅法,以其机锋凌厉、棒喝峻烈的禅风闻名于世。现存《临济录》和《祖堂集》卷十九、《景德传灯录》卷十二等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和禅法。
曹洞宗
曹洞宗是我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由于良价禅师在江西宜丰洞山创宗,其弟子本寂在江西宜黄县的曹山传禅,乃合其师徒所住之山为名,称之为曹洞宗。
曹洞宗源出六祖弟子行思,传希迁,希迁传药山,药山传称岩,称岩传良价禅师。良价禅师住瑞州洞山,洞山传本寂禅师。本寂禅师住抚州曹山,其说立5位君臣以为宗要。5位者,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偏中至,兼中到。君为正位,臣为偏位。正位即空界,偏位即色界。
曹山法系四传之后便断绝。良价另一法嗣道膺一脉绵延趋盛,传到天童正觉时,曹洞宗再度广扬天下,国内许多著名禅林都是由曹洞宗法嗣所创,正所说“今天下举宗者,往往推少林,而少林所宗者盖曹洞也”。
早在良价住持洞山时,便有位叫瓦室能光的日本僧人到洞山参师良价,并在洞山住了30年。朝鲜僧人利严曾嗣法于道膺,归国后在须弥山建广照寺,创须弥山派。13世纪初,日本僧人道元又将曹洞宗传入日本,开立日本曹洞宗。
良价禅学思想的真正形成是在他涉足洞山时,他看到水中映着自己的倒影,顿时“大悟彻悟”,由是作偈语:“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须应凭么会,方得契如如。”
良价认为无需四处去求佛,佛在心中,心即是佛,觉悟不假外求,得道靠顿悟,用不着以打坐息想、起坐拘束其心的终年修行来渐悟。
良价译写了多部禅林经典,除《玄中铭》、《五位君臣颂》、《五位显诀》外,还撰有《宝镜三昧》、《纲要偈》、《新丰吟》。此外还编纂过《大乘经要》一卷。良价的言语经其弟子整理成《曹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各一卷,被曹洞宗信徒视为经典。至于良价的其他诗作及玄言则散见于历代有关宗教的著述中。
良价于唐咸通十年端坐圆寂,唐懿宗敕良价以“悟本禅师”谥号。良价舍利葬洞山,立以石塔,号“慧觉宝塔”,后世俗称“价祖塔”。
称门宗
称门宗,属青原法系,以称门文偃为宗祖。文偃住韶州称门山光泰禅院,后唐长兴元年以后,大振禅风,取其山名为宗派。
在称门文偃的得法弟子中,法系较为兴盛的是德山缘密、双泉师宽、香林澄远、洞山守初等。称门弟子中最上首者为香林澄远,接引学人完全继承了称门风格。香林澄远下有智门光祚,光祚门下得法者甚众,其中以雪窦重显最为出众。
雪窦重显大振宗风,中兴称门,使称门宗在北宋时期宏盛一时,同时也开始与其他宗派相融合。称门宗通过香林一系而延续到了南宋。
及至元初年间,其法脉渐渐无闻。该宗法脉仅延续约200年,这主要是由于其机锋险绝,不容拟议,无路可通,非上等根机者难以悟入的缘故。
称门宗宗风陡峻,以简洁明快、不可拟议的手法破除参禅者的执著,返观自心。称门宗既不像临济那样棒喝峻烈,也不像曹洞宗那样丁宁绵密,而是以激烈言辞,指人迷津,剿绝情识妄想。
禅林中往往以“称门天子”、“称门一曲”表示称门宗风。称门曲原为华夏古曲,曲调艰深,歌者难咏唱,闻者难领受,禅林遂用来转指难于理解的称门宗风。
称门宗接化学人,犹如天子的诏敕,一次即决定万机,不得再问,令人毫无犹豫的余地,因而又有“称门天子”之称。
称门宗的要义与精华集中体现于“称门三句”。文偃曾示众:“函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世缘,作么生承当?”众人无对,遂自答:“一镞破三关。”
函盖乾坤指绝对真理遍布天地之间,函盖整个宇宙;目机铢两指师家为断除学人烦恼妄想,超越语言文字,促使学人内心顿悟;不涉万缘,指师家应机说法,施行活泼无碍的化导。
上述三句是比喻已经达到物我一体的法身佛的至高解脱境界:心性与法身合一,贯通宇宙,保笼万有;心性的智慧之光可洞察一切众生的根机浅深;其境界与外缘无涉,已达无生涅盘。因为达到法身佛的地位,已无主体与客体、物与我的界限,这三句也可以用来描述作为天地万有本源和智慧之本的心性或真如佛性。后来德山缘密吸取称门三句精髓,改其语为“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简称德山三句。
由于它广为称门宗禅人所用,因此习惯上仍称为称门三句,并被誉为称门剑、吹毛剑。实际上,称门三句是一个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并无主次之分。对于理解称门宗禅学思想与禅诗美感特性,称门三句的每一句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法眼宗
法眼宗是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法眼宗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中最后产生的一个宗派。
它历经文益、德韶、延寿三祖,活跃于唐末宋初的五代时期。作为宗派,法眼宗的传承历史不长,但是,它的几位祖师都是吴越地区学修并重的高僧。
法眼宗法眼是一位神秘论者,不过他的神秘不是在于自然和宇宙的不可知,而是在于其生生不已。虽然他对华严的造诣颇深,尤其精于六相的原理和解释,但他却不认为现象界和实体界是统一的。
“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
一、箭锋相拄,说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
二、泯绝有无,说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
三、就身拈出,说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
四、随流得妙,说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般若无知”、“一切现成”的法眼宗风。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称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
《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
黄龙派
黄龙派为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是临济禅的支派,又称黄龙宗。由慧南创立,因其住黄龙山而得名。
慧南,临济下八世,俗姓章,江西广信人。11岁为童行。侍奉信州怀玉寺智銮,随智銮出,路上见祠庙,常杖击火毁而去。
19岁落发受具,先依庐山归宗寺,后依栖贤寺澄諟。继而又依湖北蕲州三角山怀澄学称门宗,受怀澄印证,令分座接物,名振诸方。
临济宗人称峰文悦见之,既赞赏其为人、见识,又叹息其未得“本色钳鎚”。称峰文悦认为怀澄所传道法并非称门正宗,而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死语”。
为了争取慧南,文悦禅师故意邀慧南同游西山,并把话题引到称门宗旨与怀澄所授之旨。文悦禅师乘机阐明己见,说“澄公虽是称门之后,道法异矣”;又说:“称门如九转丹砂,点铁成金。澄公如药汞银,好看不中用,入煅即流失。”慧南听罢大怒,以枕击文悦。
第二天,文悦向慧南赔不是,接着又说:“称门气宇如王,甘‘死语’下乎?澄公有法授人,死语也。死语,其能活人乎?”接着又介绍慧南投石霜楚圆,即慈明禅师。
石霜楚圆见慧南一片恳切之心,便经过一番“面试”,然后接受了慧南的弟子礼。慧南曾献偈说:“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没来由。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以路为仇。”
楚圆以手点“没”字,慧南顿悟,即将“没”字改为“有”,心中暗服楚圆妙密。慧南在楚圆身边受教一个多月后,又前往他方,时年35岁。后来慧南到筠州黄檗山,结庵于溪,名说积翠。江、湖、闽、粤之信徒多有来从者。
慧南主张“真如缘起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真如”派生的,所以“极小同大”,于一毫端,现宝王刹,“极大同小”,可纳须弥山入芥子中。
1036年,慧南又到隆兴黄龙山开法,慧南在此30年,以“击将颓之法鼓,整已坠入玄纲”为己任,法席盛极一时。1069年圆寂,谥普觉禅师,有《黄龙禅师语录》等行世,嗣法弟子有黄龙祖心、宝峰克文、东林常总等,门叶繁茂,形成临济宗黄龙派。
杨崎派
杨崎派,也称杨崎宗,是临济宗一派,其祖庭为江西萍乡市杨崎山普通寺,1041年,为杨崎方会禅师所创。杨崎宗在中华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由于此派的开创者方会在袁州杨崎山举扬一家宗风,后世便称其为杨崎派。
1199年,杨崎宗传入日本,至今为日本佛教大宗之一,信徒过百万人以上。东亚、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台湾地区也广有信徒。
杨崎派发源地为杨崎山,位于江西萍乡上栗县杨崎境内,离城区20余千米,海拔约1000米,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个融合自然风光与宗教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省级重点名胜风景区。
杨崎山古城漉山,翁陵山,杨崎山名称由来已无从考证,传战国时著名哲学家杨为路经此地,山路多崎,迷失方向,凄怆泪下,后人遂以此取名为杨崎山。
杨崎山是我国宗教名山,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中杨崎宗之本山祖庭,始建于713年,祖师乘广禅师开山立广利禅寺。
1041年,方会禅师在此创杨崎宗,并改称其为普通寺,杨崎宗在我国佛教中享有着崇高的地位,并有着深远的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远播日本,至今仍有日本宗教友人前来寻根问祖。
荷泽宗
惠能之后不再传法衣钵,曹溪禅后分为曹溪北宗、曹溪南宗、保唐宗。曹溪北宗即为荷泽宗,曹溪南宗分化出石头宗、洪州宗、保唐宗三支,而以石头、洪州为禅门正宗。
曹溪北宗即为荷泽宗,始于神会大师,承继六祖法脉,又被尊为禅宗七祖,但他的地位不被南宗各派所承认,因荷泽宗在洛阳一带传布,因此又被石头、洪州认为是曹溪禅中的北宗。
神会初受大通神秀的提携,后至曹溪,入大鉴慧能之门,北游增广见闻,受具于长安,复随侍晚年的慧能而嗣其法。
慧能寂后,神会住洛阳荷泽寺,订定西天东土列祖之传承,并为六祖慧能建祖堂。734年在滑台,宣称神秀等人之北宗禅并非达摩正系,只是渐悟之教,主张慧能之南宗禅为禅宗正统。
石头宗
曹溪南宗又分为石头禅和洪州禅。石头禅始于石头希迁法师。希迁法师先于曹溪六祖门下出家为沙弥,后依于六祖门下青原行思,于是成为禅宗大师。
荆州的天皇道悟,澧洲的药山唯俨,潮州的西山大颠,皆出于希迁门下。传说称门宗、法眼宗、曹洞宗都是从石头系统出来的。
洪州禅
洪州禅,又叫洪州宗,与石头宗并列为唐代禅宗两大派系之一,由六祖惠能门下分出。始于南岳怀让禅师,但它的实际开创者,为马祖道一法师。洪州禅下开临济、沩仰两宗。后世以马祖之法系为禅宗之正系,而承继菏泽宗之圭峰宗密则为傍出。
洪州为江西南昌县的通称,其地有马祖道一所住的开元寺、石门山宝峰寺、百丈怀海所住之百丈山大智寿圣寺,及黄龙慧南、晦机所住之黄龙山崇恩寺等名刹。
马祖一向住洪州,大扬禅风,故其门派称洪州宗。主张一切之起心动念、扬眉瞬目等日常生活皆是佛性之显现。其宗风相对于北宗所主张之日常分别动作皆虚妄,及牛头宗之一切皆如梦、本来无事之观点。
宗密认为,洪州禅的根本特点是“触类是道而任心”,而这一特点建立于四卷本《楞伽经》如来藏学说基础上。在现存《马祖道一禅师语录》中,道一本人也曾一再引述《楞伽经》及其思想,以印证自己的禅学。
《楞伽经》把佛性与人心等同,说佛性时用“如来藏”,说人心时用“识藏”,结合为“如来藏的识藏”。但它的重点是在阐述真如佛性论。从慧能开始,因受《金刚经》般若空观影响而转向主观人心的发掘。
马祖道一所做的,是把这两者统一起来。一方面说如来藏佛性,另一方面显示根本空义,同时又突出一心的能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更为直捷的解脱成佛学说。
马祖道一门风盛极,弟子众多。但他最得意的弟子为百丈怀海。在道一圆寂后,百丈怀海承接师位,接引众多学人,对洪州禅学的展开以及洪州禅地位的巩固,作出过重要贡献。
保唐宗
南宗中还有一分支为保唐宗,始于成都保唐寺无住禅师,在四川地区独立发展。它的特点是融合了北宗与南宗的看法。
无住禅师未出家时,跟随居士陈楚璋学顿教法,陈楚璋为五祖弘忍门下老安和尚,即嵩山慧安弟子。无住后从六祖弟子并洲自在受法出家,又从学于净众寺无相(又称金和尚),无相为弘忍门下智诜的再传弟子。
所以宗密认为他是由五祖门下分出的,但保唐宗《历代法宝记》则自认为是从属于六祖曹溪门下。
牛头宗
牛头宗是一种地方性的佛教宗派,其弘化地域大体为有山林禅学风味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牛头山和茅山及其周边地区。其禅师晚年出山弘法,大多在现长江三角洲地带,以杭州、南京为中心。
在中国禅宗的发展过程中,牛头宗其实本不应算入达摩禅的传承之中,其理论受老庄、玄学影响极深,实为极度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对后世禅宗地完全中国化有深厚的影响。
牛头宗的传承为:道信传法融别出牛头一宗,法融为牛头初祖,以下是智严、慧方、法持、智威、慧忠。其实近代以来的研究已经证明,牛头六祖中真正有师承关系的最早也只能从慧方传法持开始。从法持到智威,才逐渐兴起。到了智威以下,出了牛头慧忠,鹤林玄素,而法门大兴,成为与南宗(即慧能所传之禅宗)、北宗(即神秀所传之禅宗)并立的牛头宗。
牛头初祖法融的代表作有:《绝观论》、《心铭》、《净名经私记》、《华严经名相》。从所据之经典上来看,达摩禅以《楞伽经》为主要经典,而牛头禅则主依《般若经》。牛头宗以法融之学为其学说之代表,其基本理论和东山法门是相对立的。
牛头禅的“无心合道”、“无心用功”是从道体来说的。认为道是超越心物,非心境相对所能契合的,不能发现分别观察的必要意义,不能以分别观察为善巧方便,但见心识分别的执障,于是由“无心合道”、“无心用功”发展出一种无方便的方便。
其实,这是受了庄子的影响,庄子说:“玄珠,知识与能力所不能得,却为图像所得。”这与东山之“入道安心要方便”又大异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