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0800000024

第24章 禅诗

东晋以后,我国文人开始比较普遍地接受佛教,于此,诗与禅也就逐渐结下了不解之缘。

特别是唐代以后,禅宗大兴,以诗明禅、以禅入诗蔚然成风,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两宋以禅喻诗的诗论。

什么是禅诗

禅诗或称佛教诗歌,就是旨在表现禅悟这种佛教主观精神活动的诗歌创作,包括一切具有禅理、禅趣的诗歌作品。自从佛教在汉晋之际从印度传入,这类诗歌就应运而生。

不但许多僧人写,许多崇佛的人,包括许多名诗人也写。据粗略统计,其数量达30000首之多,是我国古代诗歌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诗歌园地中的又一朵奇葩,许多优秀禅诗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

禅诗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禅理诗,内有一般的佛理诗,还有中国佛教禅宗特有的示法诗、开悟诗和倾古诗等。这部分禅诗的特色是富于哲理和智慧,有深刻的辨证思维。

另一部分则是反映僧人和文人修行悟道的生活的诗,诸如山居诗、佛寺诗和游方诗等。这部分禅诗的主要特色是表现了空澄、静寂、圣洁的禅境和心境。

这些诗多写佛寺山居,多描写幽深峭曲、洁净无尘、超凡脱俗的山林风光胜景,多表现僧人或文人空诸所有、万虑全消、淡泊宁静的心境。

禅诗与习禅

诗与禅原本分属不同的意识形态。诗属艺术,禅属宗教。前者缘情,后者体道。诗缘文字,禅离文字。炽烈的诗情与宁静的道性似乎是难以相融,然而事实上诗与禅恰恰相互渗透,并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

后人常说的“诗禅一致,等无差别”。诗情、诗思与禅趣、禅机本来就容易交融。特别是到我国唐代时期,受社会诗歌繁荣风气的影响,禅僧们在开悟、示法以及一般商量问答时都常用诗偈,这就更进一步说明了禅与文学的紧密联系。

从诗歌创作上看传统上的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但不论是言志还是缘情,用的都是心灵的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禅宗“见性”理论必然影响到诗坛。

我国禅宗具有浓厚的文学性质,在禅宗文献中饱含了相当多的文学成分,可以说,禅宗的发展与文学有密切的关系,相互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文学中的禅,在我国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上都具有独特的、重要的表现。我国禅宗文化更鲜明的反映出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特色。

禅宗的理论核心是“见性”说,即众生的自性本净,圆满具足;间自本性,直了成佛;只需“自身自性自度”,不需向外驰求。

这是自部派佛教“心性本净”说和大乘佛教“悉有佛性”论及“如来藏”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佛家心性学说与中国传统的人性论相融合的产物。禅宗的这一理论思想必然与文学结下了不解的渊源。

唐代诗歌的创作自初唐至盛唐逐步繁荣,形成了百花竟盛的局面,这与禅宗的发展暗相呼应,表明二者在思想背景上有共同之处。

盛唐诗人中热衷于禅的不在少数,如王维、杜甫、李白等。他们无论是在诗人习禅还是从诗禅结合上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王维的禅诗

唐代既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这就促成了禅诗创作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诗人,创作了大量的禅诗。其中最著名者首推王维。

在我国诗史上,王维是以“诗佛”著称,在他生前,友人就评价他“当代诗匠,又精禅理”。“似禅”、“入禅”乃是后人评价他的诗歌的话头。

在盛唐繁荣的诗坛上,王维诗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而取得了特殊的成就,对当时及后代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王维的少年时代,正是“东山法门”在中原兴盛、广为流传的时期。其母崔氏,“师于大照禅师30余岁,驰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母亲的对他的影响很深,且他和当时的禅师多有紧密的联系,如裴迪、崔兴宗更是与他一起习禅的人。

王维热心习禅,与他的个人遭际和个性都有关系。他生逢“开元之治”,和当时的读书人一样,有志于以自己的政能才干效力于朝廷。

这种豪情壮志,在他早年写的意气风发的作品中时有展现。但他的仕途很不顺利,特别是对他有提拔知遇之恩的著名宰相张九龄被罢相,给了他很大的打击。

王维40多岁后热衷于参禅习佛。他表示:“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他于是到空门去寻求寄托。他的性格又比较软弱,不那么坚定地执著于原则,后半生选择了也官也隐的道路。其实,他取号“摩诘”,显然是表示对摩诘居士的敬仰。

《旧唐书》本传说他“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差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他在《山中寄诸弟妹》中也说到“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他所结交的朋友有许多都是“禅门”中人。

可以看出,王维在新兴禅宗形成为强大的社会潮流的时代背景下,受到了强烈的影响。促使他用禅宗的思想见解去领悟生命,感悟社会动态。

不少学者认为,禅宗的影响表现在王维诗中主要有三个方面:以禅语入诗,以禅趣入诗,以禅法入诗。

以诗明禅的发展

佛教传入中土,影响于中华学术的有两点:一为玄理的契合;一为文字的表现。

从佛教方面看,东晋以后出现了不少能诗文的僧人。他们常以诗“咏歌至道”,“降其迹而适性”,一时间警策群迷,以诗明禅成为他们创作的主要内容。但由早期佛教诗人的诗到禅僧所作的诗,发展上显然有不同的形态。这种形态的变化正与禅思想的发展相关联。

早在晋代,支遁、慧远等人就写出了一些表现禅理的诗。他们写出了一种内心体验,对于诗歌抒情表现的手法方面,是有一定艺术价值的。

到了禅宗出现,诗、禅关系出现了根本变化。由于禅变成了一种生活体验,变成了心性体察,变成了人生方式,诗意与禅意也就能一致起来。不过在具体表现上仍可明显区分为两种类型。

禅作为宗教意识,有其理论内容,禅宗的心性理论自成体系,但它是教外别传的宗教,并利用不立文字的文字,它要用象征的、比喻的、暗示的语言来表现禅理,因此也利用诗的形式。这样就产生了许多表现禅的思想的诗偈。

这些诗偈在形式上是佛典偈颂的发展,但由于它们更具有艺术性,因此更像哲理诗。例如记录在《坛经》中的神秀和慧能的示法偈就是表现精粹和深刻的哲理的作品。后出的僧粲所作的《信心铭》、永嘉玄觉所作的《证道歌》、丹霞所作的《玩珠吟》、懒残和尚所作的《乐道歌》,也都是以形象和比喻表达对禅的理解。

到了晚唐五代后“五家七宗”一出,禅就更向哲理化发展,盛行斗机锋的文字禅,禅师们写了不少开悟偈、示法偈、传法偈。

这些表现禅思想的偈颂,还是以理念为中心。其中有许多意境鲜明、韵味悠长的佳作,把它们当作哲理诗来看的话,是有一定价值的,对以后诗歌的发展特别是对宋诗的哲理化也有一定地影响。

它们在艺术上更有特色,也更有创造性,是表现禅生活的诗。因为禅师们把禅当作生活,“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他们利用诗来描述自己的体验,抒发自己的情志,就把那种任运随缘、无所挂碍的自由自在的人生情趣生动亲切地表现出来了。

代表性的诗作是中唐时期寒山尊者与拾得尊者的诗。另外还有其他人的创作,如道吾《乐道歌》、栖蟾《牧童》等等。它们可以说是把诗与禅融而为一了。

到了晚唐以后,在诗僧中像寒山这样的诗就少了。这是因为禅宗走向了衰落,走向了形式化,那种开阔自由的精神已不复存在了。所以,如果统观我国诗歌以诗明禅的诸形态,那种表现禅生活的作品的诗歌境界最高,也最有价值。

同类推荐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热门推荐
  • 妖孽王妃别想逃

    妖孽王妃别想逃

    她,原来是21世纪的一名金牌特工,一次失手,使她穿越到了一名废材身上。天知道啊,她哪里是废材啊,而是一个天才到不能在天才的人。这个人呢,上一世还是神女,天咕噜啊,谁能告诉我,我为什么这么幸运啊!是死是活,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 逆世界之羁绊

    逆世界之羁绊

    当重力分为上下层,上层与下层只能抬头相视,上层的你是否还记得下层的我,我会找到你,唤醒我们之间的羁绊。
  • 倾城天下,绝色冥妃

    倾城天下,绝色冥妃

    众美男齐聚,只为争一争,她的笑颜。她是冥蝶楼的主人,生来就没有亲人,她只把他们当做亲人,只因体质与身份的不同,将掀起一场风波…………
  • 古兰德的歌谣

    古兰德的歌谣

    渴求古老之血。畏惧古老之血。黎明的钟声响起,塞壬的歌声撩拨。那是诅咒之歌。那是苍白之歌。那是黯淡的伤疤。古兰德之歌。
  •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面向大学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欣赏、评判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整体文化修养,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大学语文课程的重心,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培植和文化修养的进一步提高上。应该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吸收文化精华,得到思想熏陶,提高综合素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无论是体例的设立,还是篇目的选定,都遵循着“求精”、“求新”的原则,力求探索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
  • 网络写手在异世界

    网络写手在异世界

    编排跳舞时间,本文纯属娱乐如有巧合,纯属意(zi)外(ran)发现写在评论区里有些人看着不是很方便,尤其想看前面的。所以打算整理后发表出来,后面的故事大概3~4天会有2500字左右的一章吧,觉得慢,就在这里一点点看吧,我只是打酱油的,不是专业写手,没有存稿,更没有提纲,全是现编的。PS:暂定书名(网络写手在异世界),到时新书区可能会有,也可以试着搜搜看,票和推荐不是重点,大家娱乐为主。不出意外准备写到五大封笔!
  • 譬如朝露:自然卷

    譬如朝露:自然卷

    本书作者鲍尔吉·原野是继老舍、萧乾之后最优秀的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他将细腻、洗练优美于一炉,诗意斐然。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山川、河流、草地鲜花在他的笔下灵光闪动,浑然天成、富有诗意。作者将生活的感悟通过幽默、生动的语句融入作品中,感怀之情跃然纸上,令人深省,感叹不已。他是席慕容“最喜爱的大陆作家”。读者在文字中读到“玉散文”,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和天人合一的享受。
  • 花开又香

    花开又香

    我喜欢阳光,喜欢它的温暖和明亮。正如你暖暖的一直温馨到我的心底。爱上你就等于爱上阳光。
  • 三世未央

    三世未央

    最开始爱的纯情,却在一次次的阴谋,掠夺,杀戮中,变得暗黑。最后身处其中的他们,是该选择相信呢,还是决绝的背弃呢?
  • 望苍天

    望苍天

    苍天不予勤为径事事无休何处归可能一个人走的久了,就会感到孤单。可能一个人失去了,才能感到可贵。强者,不一定要强身,但一定是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