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0800000020

第20章 丛林清规

佛教作为一个宗教的团体,僧人又作为修行者的表率,自然也是应该有其自身的管理制度的。在僧人们聚集居住的“丛林”之处,其“清规”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佛陀时代的一些戒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完善的“丛林清规”是与我国汉传佛教有关的行政、人事、财会、宗教活动的管理办法大全。

丛林,本来是指禅宗寺院,故也称为禅林。但后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也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之为“丛林”,故从近代以来,丛林便被当作佛寺的代名词。

根据其规模大小、财产属性和住持的传承方式,分为十方丛林和子孙丛林两类。规模较大、财产属僧团共同所有、住持系公请诸方名宿大德担当的丛林,被称为十方丛林。

什么是丛林

丛林,就是大寺院。简明地说,就是僧众聚合在一起的修道之处。自汉末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开始,直至隋朝,各地建起了许许多多寺院。据《法苑珠林》记载:“隋代二君四十七年,寺有三千九百八十五所。”

唐宋以来,创建寺院要向朝廷申请,得到许可方准兴建。寺院的名称也由朝廷颁发。《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天下寺有定数,每寺立三纲,以行业高者充之。”又注称:“每寺上座一人,寺主一人,都维那一人。”

我国禅宗从曹溪慧能后,四传至于怀海,百余年间禅徒只以道相授受,多岩居穴处,或寄住律宗寺院。到了唐贞元、元和年间,禅宗日盛,宗匠常聚徒多人于一处,修禅办道。

江西奉新百丈山怀海以禅众聚处,尊卑不分,因为说法住持未合规制,于是折衷大小乘经律,创意别立禅居,此即丛林之始。丛林的意义,旧说是取喻于草木之不乱生乱长,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称等。

丛林规模开始不大,至唐末五代之间,南方有所发展。如洪諲住浙江径山,道膺住江西称居山,僧众多至千数;义存住福州雪峰,冬夏禅徒更不减1500人。

至宋代时,丛林建置益臻完备,禅众也以集中居住为常,凡名德住持的丛林,都有千人以上。如宋太祖建隆二年,延寿自杭州灵隐移住同地永明寺,学侣多至2000人。

北方丛林,也始盛于宋代。宋仁宗皇祐元年,内侍李允宁施住宅创兴禅席,宋仁宗给予寺额为十方净因禅院。庐山圆通寺怀琏应命为住持,禅道大弘于汴京。

神宗元丰五年,又命京师大相国寺,创立慧林、智海二大禅院,后都成为京师有名的禅林。至徽宗崇宁二年,宗赜集《禅苑清规》时,丛林制度已灿然大备。

宋室南渡以后,禅宗名僧辈出,所居丛林,皆极一时之盛。如克勤所住江西称居山、宗杲所住浙江径山、正觉所住泗州普照寺及明州天童寺,清了所住真州长芦崇福寺等,其住众常至千人以上。

史弥远因而请定江南禅寺为五山十刹,俾拾级而登,于是丛林制度遂遍行于江南,迄后世不衰。

什么是清规

清规是我国禅宗寺院组织的规程和寺众日常行事的章则,也可说是中世以来禅林创行的僧制。

本来我国佛教从东晋道安首创僧尼规范三例以后,即随时有在戒律之外别立禁约之举,如支遁立众僧集仪度,慧远立法社节度,乃至梁武帝造光宅寺于金陵,命法称为寺主,创立僧制,用为后范,皆是其例。

现代禅宗所遵守的清规于禅宗丛林之后产生。因为我国禅宗自达摩东来后300年中,禅僧大部分住在律院或岩穴、树下,没有自己的寺院修行场所。

直至唐朝“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才开始建立禅宗自己的寺院,百丈怀海参照大小乘经律,制定丛林规矩,撰《清规》2卷,广为流传,世称古规、古清规、百丈清规,这是禅宗清规的开始,从此以后天下丛林都根据这一类制度作为寺院生活的仪则。

什么是百丈清规

《百丈清规》是指由禅宗六祖慧能三世的徒弟百丈怀海制定的丛林规范。

禅宗形成初期,禅林尚无制度、仪式,故该清规设有法堂、僧堂、方丈等制度,又规定众僧分别担任东序、寮元、堂主、化主等各种职务,为八、九世纪间中国禅宗关于禅门管理之必要规范。

《百丈清规》分上、下两卷,计有九章。卷上有祝厘章第一、报恩章第二、报本章第三、尊祖章第四、住持章第五。卷下有两序章第六、大众章第七、节腊章第八、法器章第九。

《百丈清规》的最可贵处在于寺院经济方面的规定:僧众应饮食随宜,务于勤俭,全体僧人均须参加劳动,“上下均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可以说,《百丈清规》是中国禅宗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禅历久不衰的一个保障。

《百丈清规》流行至北宋,历时既久,沿革自多,未免混乱,故崇宁以后,历有增订。现可考见的,在崇宁二年有真定宗赜搜集诸方行法,重编的《禅苑清规》10卷,也称《崇宁清规》,百丈之作乃被称为“古规”。

后至南宋咸淳十年,又有金华唯勉悉假诸本,参异存同,编成《丛林校定清规总要》2卷,又称《咸淳清规》。

再后至元代至大四年,东林戈咸又参考诸方规则,改定门类编次,并详叙职事位次高下等,成《禅林备用清规》10卷,又称《至大清规》。这些虽是比较通行的版本,但不能使诸方统一而毫无增损。

因此,元顺帝元统三年,更由朝廷命江西百丈山住持德辉重辑定本,并由金陵大龙翔集庆寺住持大泝等校正。德辉乃取《崇宁》、《咸淳》、《至大》三本荟萃参同,重新诠次,又删繁补缺,折衷得失。此本即名《敕修百丈清规》,颁行全国,共同遵守。

什么是五大堂口

近现代丛林,基本设置有五部分,即所说的“五大堂口”,其中包括:

禅堂:禅堂是丛林的核心,专指坐禅的道场。

客堂:客堂为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负责对外联络以及宾客、居士、称游僧的接待,本寺院各堂口的协调,僧众的考勤和纪律,各殿堂的管理,以及寺院的消防、治安等。

库房:库房总管僧众生活和佛事的必需品,如粮食、物品、法器、香烛等,还管理山林、田庄,以及殿堂、房舍的修缮等。

大寮:大寮为寺院的生活区,负责供应僧众的斋饭,主要由斋堂和僧厨组成。

衣钵寮:衣钵寮是方丈和尚的事务机构,直接为方丈办事。

什么是戒腊

戒腊,就是受过具足戒的僧人,经过从阴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的结夏安居后,受戒的年龄就算增长一岁,被佛教称为“一腊”。

通俗地讲,戒腊即是加入僧籍的年数,相当于在家人的工龄。戒腊最长的僧人称为“上座”,在丛林中备受尊敬,其发言常常较有权威性。

丛林的制度

丛林制度,最初只有方丈、法堂、僧堂和寮舍。以住持为一众之主,非高其位则其道不严,故尊为长老,居于方丈。不立佛殿,唯建法堂。

所集禅众无论多少,尽入僧堂,依受戒先后腊次安排。行普请法,无论上下,均令参加生产劳动以自给。又置十务,说之寮舍;每舍任用首领一人,管理多人事务,令各司其局。

在这以前寺院的首脑为三纲:即上座、寺主、维那,都是领导大众维持纲纪的职僧。上座以年德俱高,都由朝廷任命。如姚秦、元魏,常有命令补上座。

唐道宣也曾被命为西明寺上座,其位居寺主、维那之上。寺主知一寺之事。如后周陟岵寺、隋大兴善寺等皆有寺主。维那意为次第,说知僧事之次第,或称为悦众;但后世常以悦众为维那之副,其职有数人,以大、二、三、四等之别。

至于丛林古规的职事,则有首座、殿主、藏主、庄主、典座、维那、监院、侍者等名目。如黄檗希运在池州南泉寺为首座、遵布衲为湖南药山殿主、雪窦重显为南岳福严寺藏主、南泉普愿于庄上为庄主、沩山灵祐在江西百丈山为典座、克宾于河北魏府兴化寺为维那、玄则在法眼会下为监院、兴化存奖为临济义玄侍者等。

后世丛林组织日渐庞大,各寺家风不同,为住持者多因时制宜、自立职事,名目层出不穷。宋宗赜《禅苑清规》的序文说:“庄严佛社,建立法幢,佛事门中,阙一不可。岂立法之贵繁,盖随机而设教。”

《禅苑清规》所载的丛林职事名目有23种。宗赜还撰了一篇《龟镜文》,概括地说明了设立各种职事的必要性。

文中称:“丛林之设要之本为众僧,是以开示众僧故有长老,表仪众僧故有首座,荷负众僧故有监院,调和众僧故有维那,供养众僧故有典座,为众僧作务故有直岁,为众僧出纳故有库头,为众僧主典翰墨故有书状,为众僧守护圣教故有藏主,为众僧迎待故有知客,为众僧召请故有侍者,为众僧看守衣钵故有寮主,为众僧供侍汤药故有堂主,为众僧洗濯故有浴主,为众僧御寒故有炭头,为众僧乞丐故有街坊化主,为众僧执劳故有园头、磨头、庄主,为众僧涤除故有净头,为众僧给侍故有净人。”

以上制度,自宋以来通行甚久,少有更改。至于今日可行的,则根据元代《敕修百丈清规》更有增益,且分成东西两序。

东序序职有都监、监院等21员,列职有化主、库头等26员;西序序职有首座、西堂等12员;列职有殿主、寮元等21员。细分职别可达80种,可说繁杂。

丛林的职务

丛林职事人员之多寡,各依其规模建制大小而定。方丈为禅林正寝、住持所居之处,故称寺主为方丈,他为全寺诸堂之头,故又称堂头和尚。

西序的重要职员,则为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知藏、藏主、知客、寮元等。

东序为监院、副寺、维那、悦众、侍者、庄主等,是一般丛林所常设的。此外,列职各专一务者,还有饭头、菜头、火头、水头、碗头、钟头、鼓头、门头、园头、浴头、圊头、塔头、树头、柴头、磨头、茶头、炭头、炉头、锅头、桶头、灯头、巡山、夜巡、香灯、司水、照客、听用等。

以上各种职事名称,以等级分,可统称为知事人员、主事人员和头事人员。

规模较小的丛林,即以主事兼知事。规模较大的丛林,则有很完备的组织。方丈之下有库房、客堂、维那寮、衣钵寮四堂口,是为丛林的基本组织,重要寺务由住持会同首座等班首与四堂口首领共议进行。

此外,有首座寮以处上座名宿,有侍者寮以处初学新参,有行者寮以处杂务行者和童行,有众寮以临时接待过往禅衲。又有蒙堂以处知事职僧以上退职人员,有单寮以处副寺以下退职人员,有延寿堂以处老病僧人,有庄田以供禅众从事生产。各堂又各立规约以资遵守。

僧人的职务如何分配

佛教丛林僧人众多,机构庞大,由此寺院的日常事务也必然繁杂,这些众多的事务基本都是由执事来办理。这些执事,有列职与序职之分。列职相当于职务,侧重按办事能力和工作需要列其职别。序职相似于职称,侧重按出家资历和修持功夫定其位次。

列职和序职又可分为东序和西序,其原来的意图可能是:东为主位,西为宾位,故将直接为住持工作的丛林执事待以主礼,列在东序;将辅助住持工作的执事待以宾礼,列在西序。

序职分为:

西序——座元、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藏主、僧值、知藏、知客、参头、司水;

东序——维那、悦众、祖侍、烧香、记录、衣钵、汤药、侍者、清众、知客、行者、香灯;

列职分为:

东序——都监、监院、副寺、库司、监收、庄主、磨头、寮头、殿主、钟头、鼓头、夜巡;

西序——典座、贴案、饭头、菜头、水头、火头、茶头、行堂、门头、园头、圊头、照客。

僧人序职的高低与其戒腊的长短一般是互为关联的。同时,序职的授予是在佛教修持的实践中获得的。修持成就越大,序职越高。

一般说来,只有住在称水堂的僧人没有序职。他们在别的寺院可能有序职,但是,到了一座新的寺院,原有的序职却不予承认。另一方面,在本寺的序职相对是永久性的。比如,一位烧香出外参学20年后回到本寺院,仍给他保留着烧香的序职。

列职一般比序职后获得。在受了戒的僧人中,起初大多充任寺院的下役工作。由于其工作实在是一种苦行的原因,故被称为“行单”。

这些人包括在称水堂、厨房、磨房、菜园做苦力的僧众。行单至少在禅堂修满一期后方可任职。列职的变动很大,有时任期只有半年,并可随缺随补。当任期结束以后,每位执事都得辞职,但他辞去的是列职而非序职。序职仍旧保存,或者随着新列职的授予,序职也相应升迁。

丛林的每位僧人,都有各自的序职和列职。序职为四大班首的,其列职可能是都监、监院或副寺;序职为书记的,其列职多半为四堂口的负责人;序职为烧香的,列职一般为库头、监收等。

僧人如何退职

僧人的退职,也就是指俗世的辞职。每年的正月初八,丛林的八大执事都一齐到方丈那里向大和尚顶礼,说明本期任职已满,请求更换,特来退职。

大和尚回答:“退职不过是老祖遗规,师父们办事历练老成,依旧发心吧!请回。”

然后,执事们又分别对管他们的维那、知客、监院、典座、衣钵顶礼,说明本期任职已满,请求更换,特来退职。首领们大致都说:“退职不过是常住遗规,恐师父们嫌辛苦,暂且公务数天,慢慢计议,有人再换。现在还是继续发心吧。”

什么叫圆职

寺院的圆职,类似于俗世的表彰大会。每年的正月十二,方丈和尚举行茶会,请丛林的八大执事及序职在书记以上的执事参加。对他们在本任期内的成绩给予表彰,希望他们在新请职之前继续代职,并要他们转告所管堂口的其他执事也继续代职。

僧人职务的升迁

僧人职务的升迁,主要依据僧人的修行、戒腊和工作成绩。在请职前,方丈召集丛林的四大班首、八大执事等出席“议职”会议。

由方丈提出升至书记以上的升序者名单,由监院、知客等提出升至书记以下的升序者名单,由维那提出住禅堂坐禅僧人名单。任何出席者都可以对所有升序名单提出异议,不发言即表示默认。

在议职以后,知客将所任命的序职及列职都登入号簿,包括每一常住僧人的法名、籍贯、年龄、剃度师名、剃度地点及时间、受戒寺院及戒腊等。所有这些,以后都要记入《万年簿》中,这也是寺院的一件大事。

丛林各执事不是每期都能升序。一般地讲,只给执事重任一两期、高级执事要重任两期以上才能升序。若执事把工作搞得很糟,或犯了寺规,他便只好以主动离寺为自罚,否则由监院、都监甚至方丈亲自命其离开寺院。

关于升职的具体的做法,在一些小说、电影、电视中也有体现。如《水浒传》第六回,讲到鲁智深由五台山文殊院智真长老推荐到开封大相国寺后,鲁智深对大相国寺方丈智清长老说,要讨个都监、监院做做。

相国寺的首座、知客就对鲁智深说道:“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会管待往来客官僧众。至如维那、侍者、书记、首座,这都是清职,不容易做得。都监、监院、提点、院主,这个都是掌管常住财物。你才到的清众,怎便得到上等职事。还有那管藏的,唤作藏主;管殿的,唤作殿主;管阁的,唤作阁主;管化缘的,唤作缘主;管浴堂的,唤作浴主。这个都是主事人员,中等职事。还有那管塔的塔头,管饭的饭头,管茶的茶头,管东厕的净头,与这管菜园的菜头。这个都是头事人员,末等职事。假如师兄你管了一年菜园好,便升你做个塔头;又管了一年好,升你做个浴主;又一年好,才做监院。”

后来鲁智深就去看菜园,做个菜头,然后就发生了在菜园里倒拔垂杨柳的故事。

什么是结夏安居

结夏安居是指从阴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这段时间僧人们禁止外出,而是在寺内坐禅修学,接受信众们的供养。

佛制结夏安居一是出于养生护生的慈悲胸怀。因为夏天路上多虫蚊,如果出门可能会踏伤虫蚁。另外由于夏日天热汗多,出外化缘,披衣汗流,有失威仪,故禁足不出。同时夏热,妇女穿衣不威仪,僧人化缘也不方便,所以要结夏安居。

结夏安居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佛教的礼仪。学习的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聆听方丈、四大班首等的开导,聆听本堂法师或外地高僧讲经;二是学习戒律和日常礼仪,懂得佛门规矩,便于弘法利生;三是学习参禅打坐,诵经持咒,敲打唱诵及念普佛、放焰口等各种佛事。

到了农历七月十五,即结夏安居圆满的解制日,丛林寺院的僧尼们都在各自安居处集合一堂,当着大众,自由检查自己所犯的过失,也可以揭示别人的过失。

僧众之间完全处于平等地位,互相批评,共同忏悔,求得个人和僧团的清净。这种活动称为“自恣”,这天叫作“自恣日”,又称“佛欢喜日”。

自恣后,受戒的年龄即算增长一岁或一腊,并以此来计算戒腊的长短。因此,结夏安居坐禅也称为“坐腊”。

什么是僧人的结冬

根据我国佛教的特色,以及我国气候冬天寒冷,僧尼不宜外出等原因,我国汉地佛教丛林又按照夏安居制度制定了冬安居制度。

在每年从农历十月十五至次年正月十五期间,丛林中也结制安居,称为结冬。这是仿照结夏制度集合江湖衲僧来专修禅法的,故名为“江湖会”。

清代以来,丛林曾有只结冬而不结夏的反常现象,后经纠正,仍以结冬坐禅、结夏讲经学律等为惯例。近代著名丛林如宁波天童寺等都实行这样“冬参夏讲”的制度。

所以冬安居的主要内容是参禅打坐。这是修习禅定功夫,求得开悟证道的重要门径。这时,各大丛林,特别是全国著名的禅林,有许多各地的称水僧前来专修禅法。

丛林清规里的安单

凡曾受具足戒的比丘,衣钵戒牒俱全的游方到寺,都可挂搭,暂住于旦过寮。如挂搭已久,知其行履可以共住的,即送入禅堂,名为安单,从此成为清众,随同结夏。

一般丛林都从农历四月初一起,照规入夏,禁止游方,锁旦过寮。至农历八月初一,开寮重新接众。又丛林安单也分春冬两期,春期自正月十六起至七月十五止,冬期自七月十六起,至次年正月十五止。在正月、七月期头进禅堂者,名为大进堂。

僧人如何请职

所说“请职”,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每年一次的“聘任”僧人担任职事的仪式。有的寺院每年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分别进行两次请职。

现在大部分寺院都是每年一次“请职”,有的寺院考虑新年期间活动繁忙,不易交接更替,就放在七月十五,即佛教夏季“安夏”后,寺院内活动相对少一些的时候进行请职。

请职那天,有一系列庄重的仪式。早斋时,斋堂门口即挂出方丈手谕的“请职”牌示。僧众斋毕回禅堂,序板响过两阵,维那便带领僧众到客堂。

维那与知客见礼后问:“知客师敲动祖师犍椎有何胜因?”

知客回答说:“大众师慈悲,请师父们到客堂非为别事,大和尚与师父们请了职。与师父们道喜!”于是,知客将方丈和尚送来的“请职”牌示宣读了一遍。并由知客执牌,带领新请职师们去回复方丈。

大家向方丈顶礼后,方丈说:“把师父们大材小用了。”随后,新请职师回禅堂等待送位。若新请职师中有班首,由方丈送位;若没有班首,则由知客、维那送位。知客送西序,维那送东序。送位毕,同礼一拜。新请职师上方丈谢职。

两边知客高呼:“书记师、藏主师、知藏师、参头师、知檀师、知浴师送位!”

东边僧值高呼:“悦众师、烧香师、记录师、书状师、侍者师送位!”

知客又呼:“引请职师出位,展具顶礼和尚三拜!”敲引磬、接称板、归位、用斋。

晚课,在大殿送位。晚课后,知客师领新请职师巡寮,对前任执事师示敬。巡寮毕,序板三通,寺院大众诸师向新请职师道喜。请职仪式结束。

什么是挂单

挂单指行脚僧到寺院投宿。单,指僧堂里的名单;行脚僧把自己的衣挂在名单之下,故称挂单。在夏安居和冬安居以外的时间,僧人们可以带上自己的衣单行李和戒牒等外出称游,到其他寺院挂单。这些僧人,被称为“称游僧”、“行脚僧”或“挂单和尚”。

正如俗世中的人出远门要告知家里人一样,僧人出去称游也必须在正月十六以前,向寺院所属堂口的负责人请假。再由监院、知客、维那等开单注名,呈方丈审阅。

正月十六,请假僧即收拾好衣单行李,分别向方丈、客堂、禅堂、僧值寮及有关师承告假出堂。本堂口的僧众都来帮挑行担,礼送出山门。

僧人如何挂单

称游僧到其他寺院挂单,并不是进去就可安住,这其中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他要先将衣单放在客堂门口的左边,然后起左脚跨过门槛,坐在靠左墙的横凳上。

在等待客堂来人时,可随时看到自己的衣单。如果衣单是放在课堂的右边,则依例反之。

坐的姿势,是将双脚在前成八字形。知客师一进门,挂单僧便站起来合掌行礼,向堂中佛像顶礼三拜。

在第三拜起身时说:“顶礼知客师!”又在佛像前一拜,然后坐回横凳上。

知客师询问他的名字,剃度师、戒和尚的名字,出家、受戒的寺院,最近的行止及许多应该了解的问题,以消除他是否是一个善良、真实比丘的任何疑问。若他回答不得体或支吾其词,知客师就要求看他的戒牒,进一步辨别真伪。

知客师询问毕,再问这位称水僧以后的打算。如果他只住一两夜,便说“打扰常住”;如果他希望住一段时间,便说“亲近常住”。最后送单,知客师便领他到称水堂。

到了称水堂,称水僧先将衣单放在堂外,再进伽蓝殿对伽蓝菩萨问讯或顶礼,作为向称水堂的寮元示敬。见过寮元后,称水僧即被领到寮房。这里沿墙架设着铺位。称水僧按其年龄被安排到一个空着的铺位上。年轻僧人住东边,年老僧人住西边。

住称水堂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愿意住多久就可住多久。但必须符合规约:每天早晚随众上殿、过堂,并由寮元率领坐禅。其余时间,只要得到寮元的允许,白天也可以外出。如果称水堂住满了僧人,客堂外即挂上“止单”的牌示。

挂单僧在称水堂住了一段时间或相当长的时间,如果愿意长住这座寺院的,根据本人的口头申请,寺院多方审查,认为可以共住的,即送入禅堂,就是“安单”。此后,他就是寺院的清众,随同大家一起结夏安居。

事实上,僧人的这种挂单,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得回答出知客师提出的问题。来果法师当年在挂单上就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来果法师自幼便深爱佛教,后来打算出家,由于难找到合适的老师,他就自己剃度,然后到宝华山挂单受戒。可是到了宝华山后,当知客师问他有无戒费、有无号条等事情时,他都回答“没有”,当问他是新戒还是老戒时,他也不知新戒老戒为何物。

知客见他头上有几块疤,又见他的话不对题,便怀疑他是来抢劫的,就让他去磨坊住,并嘱咐其他人:“你们大家留心谨防,这肯定不是好人。”

众人都用白眼看他,笨重污秽的事情就命令他去做。由于旅途的劳累以及受到了虐待,来果身患重病,他睡在磨坊里,咳血七昼夜,奄奄一息。

同戒者教他溜单,他不知溜单是犯严重清规,第二天吃完早饭,他将衲袄用藤一捆,背到肩上,正好碾磨头看见了他,就问:“你做啥去?”他直接就说:“溜单。”他出来了以后,碾磨头追来,带一茨条,打了他一顿,然后提着耳朵将他拖回,这时他才知道溜单一事,不能让别人知道。

由此可见,挂单是有严格规定的,白天外出都要得到寮元的允许,更不能偷偷的溜掉。

什么是贴单

此为一寺职事及常住人员名单的公布,于每年农历十月十五举行。

事先客堂与维那将閤寺人员戒腊久近开具清单,送与住持,写成单票。十四日,客堂挂“贴单”牌,至十五日,住持入堂说法,为首座贴单,其余由维那贴,以职事大小,戒腊先后为序,再各按名位顺次送单。

凡单上有名的,都是一寺常住的成员。

何为打七

“打七”指在七日之中,除必要的饮食睡眠之外,专心参究或专心持名,是佛教禅宗和净土宗的主要修行方式,所以又有“打禅七”和“打净七”之分。

禅宗的打七称为“打禅七”,是冬安居中的重要行事,也是冬天进行的参禅活动。打七是以七日为一个周期,在七日之中,专心参究,称为一七,如此直到第七个七日,称为“七七”。这样打七从阴历十月十五日起,到腊月八日止,共包括七七四十九天。每打一七的开始和结束,称为起七和解七,各有规定之仪式。

打禅七主要是坐禅,坐禅是以燃香来计算时间的,故又叫“坐香”。平日坐香,早斋前后、午斋后、晚间各一次,共4次;打七期间,必须延长时间,叫作“加香”,共为6次。每坐完一支香的时间,再行香一会儿。

行香又叫“跑香”,即是僧众在坐香之间的跑步活动。行香的方法是,僧众围绕着禅堂中心的佛龛作小跑,四大班首、八大执事跑外圈。跑时决不能错圈、碰撞、踩草鞋,否则是要挨香板的。

在打七期间,为了保证参禅,克期取证,禅堂僧众不但不出坡干活,连早晚课诵也不参加。其他事情更不能打岔,直至“七七”期满。

净土宗打七叫做“打净七”,又叫“打佛七”,一般是在冬安居中举行打七仪式。“净七”通常也是打七七四十九天。净土宗以专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祈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目的。所以,他们的修行仪式是在七日之中,以念佛、拜诵为主,伴以引磬、木鱼之声。

什么是普请

即普遍邀约大众劳作的制度,也称出坡。此制在唐代即已行于各地,如开成四年九月二十八日,据日僧圆仁入唐巡礼至山东赤山院记载目睹的情形说:当院始收蔓菁萝卜,院中上座等尽出拣叶;如库头无柴时,院中僧等不论多少,尽出担柴去。

不过此种制度原来由于倡导农禅,凡耕作摘茶等作务都以普请为之。后世普请只限于轻微劳动,如四月佛诞摘花、六月晒藏、晒荐、平时园中摘菜、溪边搬柴以及节前寺舍扫除等,皆偶一为之而已。

直至今天,始见恢复原来的精神,已有丛林以劳动为佛事之一的新制。

什么是岁计

俗世所称的算账,在寺院称为计岁。计岁原行于岁末,由住持审查各种簿册。

当代寺院的财经管理更加细致和科学化,经管财会账务的僧人,除按时做好年终财务报告外,每月还要举行一次汇报。由住持召集四大班首、八大执事及有关人员,在方丈客堂面前对上月的财务报表当众公布,予以通过。

如何惩罚违规的僧人

寺院惩罚违规的僧人,也叫作肃众。对违反清规的僧人寺院会依据所犯过失轻重而进行惩罚,轻者被罚油、罚香、跪香、杖责等,重者则被驱逐出寺院,永远不得再入佛门。

肃众时,客堂先鸣序板三阵,召集全寺僧众,请来住持,由知客宣布僧人所犯过失,听候住持发落,并以“白四羯摩”的形式,征求全寺僧众对处罚的意见。

对错打钟板犍椎、错挂衣单钵盂、毁损法器物件的僧人,多采取轻罚。被处以跪香者,必须按规定地点跪在点燃的香前,直至一支香或几支香燃尽后方许起身。跪香时,要求腰板挺直,双手合掌,不可东张西望,否则将被监视的僧人杖责。

重罚主要是用于处分那些犯有偷盗、斗殴、酗酒及破杀戒、色戒的僧人,寺院将其“留寺察看”或赶出山门,被称为“摈罚”。

根据僧人所犯过失的大小,所受处罚被分为三种类型:

一、默摈。即被处分的僧人,限其人身自由,令做苦重之活,从此不得与任何人说话,实际上等于将其摒于寺院生活之外。

二、摈出,又叫“迁单”。即强迫犯有过失的僧人离开寺院,待其真诚忏悔、取得僧众谅解后再回本堂。

三、灭摈,又叫“击鼓迁单”。这是对犯大过失的僧人的处罚,即从寺院中灭除此僧之名。一般作法为:烧毁其衣钵戒牒,贴摈条于山门,鸣大鼓三通,以杖将其从寺院偏门轰逐出去,以维护佛门的尊严与圣洁。

僧人不仅要遵守佛门清规,同时也要遵守国家法律。《百丈清规》规定:“刑名重罪,例属有司。”即僧人犯了国法,同样按法律制裁,这就远远超过了肃众的范围。

寺院如何开会

寺院处理各种僧事时,如决定大型的法会、传戒、营造,重大的财务支出、人事变动,对僧人的处分等时,皆以羯摩法来解决。

羯摩法相当于僧团会议,它往往由寺院住持召集主要班首执事,乃至扩大至清净比丘参加。通常所说的“僧事僧断”,也就是靠羯摩法,以僧团大众的意愿来解决寺庙中的各种事务。

羯摩法分为三种:

一、白一羯摩,即是对于不必征求同意的事项,只要向大家宣告一遍就成,又叫“单白羯摩”。白,告白之意。

二、白二羯摩,即是对于有些较重要的事项,先宣告一遍,再宣告一遍,征求大家的同意。

三、白四羯摩,即是对于最重要的事项,先宣告一遍,再作三番宣告;每告白一遍,即征求一次意见。如果一白三羯摩了,众皆默然,便表示对此事项无异议,于是宣布羯摩如法,议案成立。

佛教的羯摩法,只要有一人持异议,便是僧不和合,羯摩不成。这时,只有采取“灭诤羯摩”,行黑白筹表决,以多数取胜。

在羯摩法中也有规定:凡是如法如律的羯摩,便不许可以无理取闹而横加破坏。若有一人破坏,僧团便可对他一人作羯摩。如有4人以上的小集团破坏,便获破羯摩僧罪。

羯摩法是一种特有的议事法或会议法,在佛教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榜状牌示

丛林行事通知的方法。通常有知单、贴榜、书状和牌示等。

如住持宴请首座或远来尊宿等茶汤,皆开列名单,由侍者报知,说之知单。方丈、库司招待大众茶汤的请柬则用榜,首座请柬用状。

方丈请首座,榜贴于僧堂前东边牌上,库司请首座,榜贴于西边牌上。首座请下头首茶,状贴于僧堂前下间板上。丛林从来最重茶礼,有谢茶不谢食之说。又丛林行政性的通知,用挂牌方式传达,名为牌示。

挂牌的地点随各种行事而不同。如结夏、诵戒、请职、贴单、普佛等牌示,皆挂斋堂前;上堂、秉拂、祈请、祷雨,挂大殿前;起七、解七,挂禅堂前;升座、免礼等,挂内韦驮殿前。

僧人应遵守的信条

百丈禅师制定的《丛林要则》20条,为丛林清规制度作了简要、通俗的说明: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力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接,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要。待客以诚实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遇险以平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进入禅堂要注意的事项

有禅堂专指坐禅的道场,也可叫作或称堂,是禅宗丛林的主要堂宇。堂中设一圆龛,正中安奉圣僧像。圣僧之像不定,或以乔陈如、宾头卢为圣僧,或以文殊师利及大迦叶为圣僧。禅堂内设长连床,施椸架以挂道具。

各地丛林寺院都根据自身的特点,订有《禅堂规约》以作为僧众行、住、坐卧及坐禅拜佛的仪规标准。四川宝光寺的“禅堂规约”是这样规定的:

一、凡上堂小参,各搭衣持具。齐集法堂,次第而立,不得参差,违者罚。

二、钟板错乱,必当巡寮;引、鱼错乱,跪香;散香落地,参堂;一切犍椎参差者罚。

三、无事窜位,言谈语笑,粗皮旷野者罚。

四、坐香不到及失误,巡香散香者罚。

五、不顾本参,乱逞机锋及出坡不随众者罚。

六、堂中出入,次第而行,威仪齐整,有失次序者罚。

七、大小事务,不白执事,堂中出入,不遵规谏者罚。

八、经行纵横,语言戏舞及草覆作声者罚。

九、闯静惊静,静中嬉笑,东张西望,翻眼弄皮者罚。

十、巡香被警策,以公报私,故打者罚。

十一、二策昏沉如故者,立参;三策如故者,跪参;倘故纵昏沉者罚。

十二、私行向外,不着袍子,窜寮吃烟,闲谈杂话者罚。

十三、盗取堂内银钱,衣物等件,重则烧单,轻则笞罚。

十四、失物等项,捡者当白职事,原交失者认取,私自隐匿者重罚。

十五、小恙给假三日,重病出堂调养,慎无妨众,违者罚。

十六、制期未满期,不许出堂。出堂及私应经忏者罚,私逃单者出院挂牌。

十七、除客、病外,私造饮食,司职不尽职者罚。

十八、有事他出,归期违限者罚。

十九、破根本大戒者,不许共住。

二十、私自化缘入已,错昧因果者,不许共住。

二十一、谈论国事,心游世俗者,不许共住。

二十二、私收徒众及合僧者,不许共住。

二十三、恶口骂詈,交拳厮打者,不许共住。

二十四、有犯清规,不遵议罚者,不许共住。

以上条约,各宜遵守。如有违犯者,决不循情。切宜珍重,凛之慎之。

钟鼓法器

此为丛林号令所寄,鸣扣各有常度。凡禅堂坐参、佛殿诵念、食堂斋粥、升堂集众、普请巡寮、入浴送亡等一切行事,都依钟鼓等号令进行。

如集众上殿则僧堂鸣钟,长老升堂则法堂击鼓,报众同赴。普请则开梆、催板,新住持入院则钟鼓齐鸣。凡止静、开静、念诵、斋粥等行事,从朝到暮,钟鼓交参,遂形成丛林一定的礼法。

佛教如何传法

衣钵是指僧人的袈裟和吃饭用的食器。初祖达摩至五祖弘忍皆以衣钵作为传法的信物,谁得到师父的衣钵,便成为他的衣钵继承人,也就是得到了真法。故传法也叫传衣、传衣钵。尽管六祖慧能以后不再传衣钵,但后世僧人接受佛法仍叫衣钵相传。

按佛门规定,只有接了法的僧人才能担当住持。方丈和尚在位期间,可将佛法传给他经过严格选拔、优秀合格、值得信赖的僧人。

当年,五祖弘忍禅师为了选拔衣钵传人,就让徒弟们作诗,以测试他们悟道的深浅。五祖传法以后,为遵承禅宗五祖弘忍传法至六祖慧能之遗制,佛法的授受皆秘密进行。最多有一位引礼师、证法师及圣僧参加。传法程序为:

在方丈和尚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设置佛像、香案,接法者跪于方丈和尚座前,由方丈和尚说法并宣读“法券”。法券为横幅,宽约0.5米,长约2米,墨书于白纸,或丹书于白绫,也有用金粉书于红绸者,常以卷轴形式装于圆形铁筒中。

法券上的文字,前端写着“正法眼藏”4个大字,以下写着:“我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龙天悉皆默然,唯迦叶一旁破颜微笑。佛即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迦叶。于西天四七,东土二三,灯灯相继,祖祖相承,无非以心印心,实无法可传,也无法可得。且道即今,传个什么,得个什么,无非依样葫芦,落得拖泥带水。有禅人者,早悟‘三空’,宿通‘二谛’,堪为法门栋梁,继承祖位。故将大法付嘱于汝,汝当善自护持,绍隆佛种,利化十方,始不负诸佛之所护念也。”

法券文字颇长,下列历代祖师名号,后有偈语,并传法者名号及传法时间。法券上还印有本寺院和传法者的多枚印鉴。

有的法券文字简略,没有以上叙述的内容,仅在“正法眼藏”以下写道:“从上授受,备载《传灯》,兹不重述,略书近代,以表源流。”下列近代祖师名号,偈语也只七言四句。

方丈和尚宣读完毕,即下座将法券付与接法者。随着又将佛像、佛经、衣钵、麈子、如意、佛珠、锡杖等传给接法者。然后,接法者上座说法,大法授受就此圆满。

如今的丛林

现今丛林,以其住持传承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子孙的与十方的两类。本来从宋代起,丛林即有甲乙徒弟院、十方住持院、敕差住持院三种。

甲乙徒弟院,是由自己所度的弟子轮流住持甲乙而传者,略称为甲乙院。十方住持院系公请诸方名宿住持,略称为十方院。敕差住持院,是由朝廷给牒任命住持者,略称为给碟院。甲乙院住持是一种师资相承的世袭制,故又称为剃度丛林或子孙丛林。

十方住持院由官吏监督的选举,故称为十方丛林。后世即大体沿用其制度,无大变动。另外,十方丛林中依住持继承制度的不同,还有选贤丛林与传法丛林之分。

有如镇江金山寺名刹的住持,即是依法系相传的,称为传法丛林;宁波天童寺自清末寄禅重兴后,改为十方选贤制度,称为选贤丛林。

1924年厦门南普陀寺改子孙丛林为十方选贤丛林,即依天童寺选贤方法,订立“十方常住规约”20条。并制定选举法、住持任期及进院退院等手续。这种选贤制度是丛林住持史上的一个进步。

关于丛林制度详见于《百丈清规》和它的注书《百丈清规证义记》等。至于丛林中行事和古德风规,则有道融《丛林盛事》、慧彬《丛林公论》、慧洪《林间录》、净善《禅林宝训》、无愠《山庵杂录》等可资参考。

同类推荐
  • 禅悟:与佛对话

    禅悟:与佛对话

    与佛对话,其实也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自己一时失意的时候,求得心灵上的解脱。其实一切看似无法取舍的问题,皆因自己的心尘而起。而《禅悟:与佛对话》中一些关于佛理的小故事,引人深入地让你对平时想不通的问题瞬间觉悟,让你通过对心中所疑惑的问题更透彻地看到自己的心,抹去你心中的尘埃,擦亮自己的心去看世界、想问题。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才能对生活有所领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献给:珍惜美好生活、追求幸福、热爱生命的您!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送上一份宁静的开导,与您共享生活。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白话观无量寿经

    白话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净土三经”。
热门推荐
  • 凤凰面具

    凤凰面具

    所谓我骗人人,人人骗我;天底下谁都能骗,但总不能连自己也骗吧?祝童,混迹江湖的职业骗子,七品祝门最现代的弟子,流连花丛不染尘的花花公子,把行骗江湖当成精细的生意。遇到美丽的叶儿后,小骗子祝童的生活轨迹渐渐变化,一度决心退出江湖归于正常社会。但江湖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一直纠缠着他,在物欲横流的大上海,祝童还是模糊在江湖与现实之间,慢慢走进一桩巨大骗局的核心。弄钱的钱人,是最高明的骗子。
  • 王俊凯之最美的时刻遇到最美的你

    王俊凯之最美的时刻遇到最美的你

    一次偶然的邂逅,让他们相遇,命运的安排,让他们的一生注定不平凡……
  • 天火神将

    天火神将

    天才少年罗艺被人诬陷废除气海,在他万念俱灰想要寻死之时居然得到神兵噬火鼎,容纳天地万火,铸就不休真身,横扫周天万域,称霸六合八荒。天地万火,唯我所用。火中至尊,炎炎神将。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疯狂的杂货铺

    疯狂的杂货铺

    杂货铺系统化目标:实现宇宙连锁。成功:获得宇宙终极机密,并返回原世界。失败:抹杀。附:系统实时检测,连锁速度低于系统预期,两次警告机会,第三次抹杀。常风:系统大神,能不能给个万年寿命……系统:给你个王八当兄弟……
  • 铁血狂潮

    铁血狂潮

    杨帆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他的生活按道理来说与大众一样,但时代是残酷的!它改变了杨帆的一生,也同时改变了世界,作为普通人,杨帆只能艰苦中奋斗,用生命去适应这个世界.
  • 盛夏往事

    盛夏往事

    她始终爱着他,却不过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她以为万劫不复,上帝却又派出他来拯救。他说,李子,我一直都在,哪怕寂寞开成海。
  • 我愿等她,十年

    我愿等她,十年

    我原等她十年自从他搬了家,他和她分开了十年后,不曾想到大学的时候两人被分在了同一个班级不曾却,因为一场误会,俩人分开了破碎的爱情,能否挽回?
  • 仙家学校

    仙家学校

    张东。生活在五行昌盛年代,天生五行齐缺的他,偷得一本魔族功法……修习禁忌的张东,被清幽老道流放到凡尘世间……人非人,魔非魔,满腔热血唱哀歌!魔族至,人间乱,乱世陈述悲与欢!闯南天,成魔仙,爆发一场仙魔战!新书求收藏、点击、推荐……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 灵舞八荒

    灵舞八荒

    十二对黄金翅翼的八荒妖龙,人面蛇身的九头娲皇,无尽林海中的千瞳树魔,生灵禁区的太初黄泉……这是一个浩大的魔幻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有繁衍到巅峰的灵力,有传承悠久的炼药术,有新兴的魔纹……英雄辈出,诸王争雄,而在这个大世之际,一位来自异世的灵魂附身在一名叫叶暮的少年身上。“这是属于我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