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流动性”,实际上是指一种商品对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难易程度。衡量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交易速度加快,也就是非常容易实现交易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过剩;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交易出现速度减缓,也就是实现交易非常困难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不足。
在一般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流动性过剩被用来特指一种货币现象。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经济分析中,上面定义当中的基准商品仅仅被当做货币,因为货币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欧洲中央银行就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
而流动性过剩,通俗地说,就是资金比较充裕,现金不用转换就可用于购买。因此,被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人们常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再通俗点说,流动性,就是资金面的情况;流动性过剩,就是资金比较充裕。
我们国家目前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这又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从外部看,200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国贸易顺差和外商投资的快速增长,外汇源源涌入,国际收支“收”大于“支”。据统计到2008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高达1.95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而这么多的外汇进入我国,进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持续供大于求。央行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不得不大量收购外汇,在形成外汇储备的同时也被动投放了等值的基础货币,为银行体系注入了巨额流动性。资料显示,去年通过这种外汇占款方式投放的基础货币已占全部基础货币的90%以上。
从内部看,随着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居民、企业和政府储蓄快速增长。进一步剖析,这两大原因还只是表面原因,流动性过剩的深层原因在于消费需求不足。我国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即消费率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62%一路下滑到2005年的52.1%。这就引发出一幅令人担忧的“路线图”:消费率过低造成储蓄率过高,导致流动性偏多,过高的储蓄率又会转化为高投资率,进而投资膨胀,而国内消费相对疲软,使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不得不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出路,加剧了贸易顺差,而由于国际收支失衡,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使银行体系出现流动性过剩,放贷冲动强烈,又进一步助长了投资膨胀。如此循环往复,流动性焉能不多?
除了这些经济运行层面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助长了流动性过剩。一是国际层面的因素。“流动性过剩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一种世界性现象。”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说。“9·11”事件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普遍实行了超低利率政策。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2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下调到1%。这些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也促进了各主要货币流动性的增长。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这些流动性从发达国家输出,不断输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二是制度层面的因素。随着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上市,其资本充足率提高,不良贷款率下降,加之上市后盈利约束增强,使其贷款扩张意愿较强。三是技术层面。“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深入,特别是众多理财产品的推出,使原来‘压箱底’的钱重见天日,这也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放大了流动性过剩。”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说。
货币流动性的不断增加,一方面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间断地资金,但是我们也知道,货币的不断增加超过了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发通货膨胀,引起经济危机。
经济学小贴士
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是一样的。我们只能在最大的限度范围内做到控制和不断地调控,这样也许能起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