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6600000068

第68章 美国大兵的招魂幡

M1半自动步枪——伽兰德的勋章

枪械的历史总是充满了残酷和血腥,每一种新型枪械被发明出来,无论是用于战争时期还是非战争时期,都意味着死亡。然而,枪械依然是各个国家武器研发的重中之重,如果有人说动物界弱肉强食,那么,枪械的历史更证明了人类的历史——优胜劣汰、弱肉强食!

久经考验

早在1900年8月,美国陆军上尉O.B.米切姆(O.B.Mitcham)就曾给在春田兵工厂的军工部长写信,信中论述“有关目前欧洲正在着手研制自动轻武器的问题”,然而,这封信在当时却没有引起陆军高层的重视。

1914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迫切地感觉到枪械的重要性,一战的战胜国美国在战后终于把目光投向了枪械——步枪!许多陆军官员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以后,意识到自动装填功能对于单兵步枪的重要意义。

在当时M1918勃朗宁自动步枪(BAR)虽然已经很优秀,但对于单兵来说却太重了,无法配发给每一名士兵。于是美国陆军开始试制一些半自动步枪,不过大部分的试验都只是把M1903步枪由手动操作转换成半自动。这个时候,一个美国枪械史上的传奇人物出现了!

约翰·伽兰德,他于1888年1月1日出生在加拿大魁北克一个小农场里,他在儿童时期就随父母搬到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乡下居住。伽兰德在11岁时在一家纺织厂做地板清洁工,12岁时才上学。在纺织厂工作之余他经常着迷地看着周围的机器轰轰运作。久而久之,他开始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来学习怎样操作和维修这些机器。到了18岁,他已经是这家工厂正式雇用的机械师。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他转行进入一家生产工具和量具的工厂工作——位于罗德岛普罗维登斯的Brown&Sharpe公司。现在,Brown&Sharpe集团被公认为是精密工具和仪表设备界领先的制造商。

伽兰德对机器和射击都很感兴趣,于是,这两种念头的混合很自然地让他产生了设计枪支的念头,这最终使他的职业生涯在1917年开始发生转变。那一年他在纽约读书时得知美国陆军发出了设计新型轻机枪的招标,于是他就开始着手进行设计。他从另一位枪械设计师John Kewish那里得到每星期15美元的研究资助,这笔钱在当时不算是小数目。另一些资料则指出伽兰德向哈德森·马克沁展示了这支样枪,马克沁又向海军顾问公司推荐这种枪,政府官员认为伽兰德的设计比较好并愿意每星期支付伽兰德35美元,再加上Kewish的15美元工资,因此伽兰德每星期总共有50美元作为他的生活费用和设计费用。伽兰德设计的轻机枪样枪在1918年6月完成,按现在的观点,实际上这是一种全自动步枪,这种样枪被美国陆军部选中了。不过在申请专利时,Kewish和伽兰德在关于谁是该武器的创始人的问题上产生争执,最后伽兰德获胜,但Kewish一直指责伽兰德欺骗了他,当18年后M1步枪被采用时Kewish再次跑出来说伽兰德骗走了他应得的一部分荣誉。

伽兰德和他设计的步枪

由于伽兰德只是个业余设计师,并且Kewish不愿意继续资助他的研制,因此美国办公署在1918年8月给伽兰德在国家标准局内安排了一个正式的职位,并要求他在18个月内完善他的设计,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陆军对新机枪失去了兴趣,结果伽兰德设计的第一个作品就这样流产了。

不过此时的约翰·伽兰德已经成为公众人物,于是他被转送到陆军军械部,然后由政府出面在马萨诸塞州的春田兵工厂给他安排了一个咨询工程师的职位。伽兰德在1919年11月开始到春田兵工厂上班,且在1920年正式入籍成为美国公民。

1921年,伽兰德开始设计一种底火后坐式结构的半自动步枪。但由于他的咨询工程师职务是政府机关的文职人员,而不是武器设计师,所以当他刚开始推出这种半自动步枪时,由于他的民间工程师身份只能以“伽兰德”来命名这种武器,没有军方的试验编号。代表美国陆军部的军械委员会对这种新步枪提出的要求是为坦克兵、骑兵和步兵设计一种3030—06(7.62×63mm)口径的通用武器,而制造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表示,如果可能的话,新步枪应尽可能多地使用现有的M1903步枪的零部件。在接下来的5年里,伽兰德又设计出几种结构略有不同的方案,但均为底火后坐式原理。

由于30—06枪弹的后坐力太大,军械部在1925年改变了要求,提出改用另一种膛压较低的30口径枪弹,即在原来的枪弹上改用燃速较慢的发射药。由于这种枪弹的底火结构不同于M1906式枪弹,于是伽兰德不得不放弃底火后坐式结构而改为导气式结构。

这时另一个设计师出现了,约翰·佩德森(John Pedersen)也在研制他自己的半自动步枪,他也认为M1906弹用于半自动步枪上威力过大,于是就设计了一种威力较小的276口径(7×53mm),而且使用该枪弹的步枪可以使重量更轻和增加携弹量。佩德森在1925年底完成了他的样枪试验,并向军械部推荐他的设计。由于佩德森本人也是一个杰出的武器设计师,他的主张给军械部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军械部建议伽兰德把他的步枪也改用276口径。

装有10发276佩德森口径弹的漏夹

在1927年至1931年间,美国陆军对伽兰德和佩德森的设计进行了多番对比试验,同时还有其他竞争者,但基本上是在这两种设计间进行选择。最后佩德森的设计在竞争中失败,他的系统必须使用润滑过的枪弹才能保证机构可靠运作,然而润滑过的枪弹刮起的油污又会堆积在动作机构中并导致卡弹。

这个时候,美国陆军又提出新的要求,他们要在单兵步枪和机枪上通用相同的枪弹,由于当时还没有研制276口径机枪的方案,而且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还储存着大量的30弹药,所以在军队中出现了赞成和反对使用276口径的两种意见。在经过对比试验后发现,276弹的射程和威力是足够的,所以在试验成功后,伽兰德设计的276口径半自动步枪被命名为T3E3,并在1932年1月4日被半自动步枪理事会正式推荐给美国军方使用。

然而,陆军参谋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在1932年2月25日正式驳回了这个经过试验和集体商议的决定,理由是改变步枪口径会导致后勤混乱,而且也“无法确定半自动步枪在战斗环境中是否有效”(麦克阿瑟批示的原文为:this change will introduce an element of chaos,confusion and uncertainty which,when magnified under war conditions,would more than counteract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any semi-automatic rifle)。此时美国刚进入经济大萧条的年代,而国会大刀阔斧地砍掉了许多军事开支,也确实没有资金筹备新型枪弹的生产和装备,而仓库里还存放着大量30弹药。于是麦克阿瑟下令立即研制30口径步枪,这个紧急的决定并没有对伽兰德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他早已经预见到这个情况,早已经设计了发射30枪弹的枪型,所以很快就提交了被命名为T1E2的30口径新样枪。

春田兵工厂在1932年3月开始生产80支T1E2供美军进行试验,同时准备大量生产。这80支T1E2又被称为“车间型枪”。由于制造与加工耗时,这80支枪平均单价高达1831美元。1933年8月3日,美军将该枪命名为M1式30口径半自动步枪。1934年8月,80支改进过的M1步枪运抵阿伯丁靶场进行试验与评估。试验证明该枪有多处毛病需改进,于是1935年5月,这80支枪全部送返春田兵工厂进行修改,5个月后再次进入靶场复试。军械部对改进后的样枪表示满意,并建议陆军采用。就这样,通过反复的试验和改进后,美国陆军在1936年1月9日最终正式确定伽兰德设计的步枪为“美国M1式30口径步枪”,一般简称为M1步枪,但经常被人加上设计师的姓氏而称为“M1伽兰德”。M1步枪在1936年开始逐步取代春田M1903步枪成为制式步枪,而美国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采用半自动步枪为制式步枪的国家。可以说如果不是伽兰德的先见之明,预先准备好让他的步枪发射30口径弹药,美军步兵将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老枪参加二战。

刚开始装备的M1步枪采用的导气装置与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不同,事实上是与普遍的导气式武器都不相同,枪管上并无导气孔,而是在枪口装一个套筒式的枪口罩,当弹头被推出膛口时,部分火药燃气通过枪管端面与枪口罩之间的空隙进入活塞筒,推动活塞向后运动。这种导气方式的缺点是活塞筒与枪口罩连接不牢固,刺刀装配不稳,准星移动影响精度。此外在实际使用中,还经常出现装满了8发,实际却只打了7发就停射的现象。

在1939年俄亥俄州佩里营举行的国家级射击比赛中,M1步枪显露出来的问题非常严重,有射击选手向军方指出M1步枪存在的问题,但军械部与陆军不予承认,而且还埋怨射手操作不当。此时伽兰德的竞争对手与支持他们的政客乘机跳出来推波助澜,指责政府对新枪考虑不周,并制造舆论声势,以至于国家步枪协会与国会官员要组织调查小组进行调查。虽然经过调查后认为伽兰德的步枪仍然是优于发难者之一——约翰逊研制的步枪,但针对故障频生的情况,军方还是在1939年10月26日发出“重新设计”的命令。

伽兰德重新设计了步枪的导气装置,改成在枪管下方开导气孔的短行程导气活塞式。在1940年7月,美国陆军的代表在国会官员面前示范经过改进的M1步枪,并让他们亲自试射。M1步枪最大的反对者——前陆军军官、参议院议员欧内斯特·伦迪用M1步枪在274米距离上连续27次命中靶心,心悦诚服地相信M1步枪确实是当时最好的设计。于是从1940年秋天开始,所有新生产的M1步枪均采用新的导气装置。而由于在1937年至1940年这4年间已经生产了5万支旧式的M1步枪且已经装备部队,于是这些旧式M1步枪被送到兵站和军械所改换新的导气装置。至于少数未经修改的旧枪型,目前正是许多收藏家高价寻求的对象。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数百万美国士兵都不知道,他们所熟悉的M1步枪并不是投产前4年出厂的M1步枪。

尽管他设计的步枪获得巨大的成功,但由于伽兰德本身只是个文职人员,他设计步枪的大多数工作都是用他自己的时间来完成的,他一直以来都只是收到其行政职务的薪金,从没有获得过任何经济上的补偿。为了表彰M1步枪在武器技术上的革新及伽兰德的贡献,美国国会曾讨论过一个支付给伽兰德10万美元奖赏的法案,但可惜该法案没有获得国会审议通过。不过他在1941年获卓越功绩服务勋章,在1944年又获卓越勋章。战后伽兰德继续在他的咨询师职位上工作,直到1953年才退休,他于1974年2月16日在春田镇去世。

1957年5月17日,M14式7.62mm步枪被美军正式采用,自此M1步枪正式停产。而M1步枪被M14步枪全面替换的工作直到1965年才完成,但其狙击型步枪仍在越战初期被使用。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M1步枪仍在美国陆军和海军中用做训练步枪。现在,M1伽兰德步枪仍被许多军事部门的仪仗队和荣誉卫队用做礼仪枪。

在太平洋岛屿、东南亚丛林、非洲沙漠、欧洲西部和北部,M1步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多数战场上都有过出色表现,并在血战中证明了它本身是一支优秀的战斗步枪,精度高、射速快,而且可靠耐用,是一件令士兵信赖的武器。由于在欧洲战场上,面对采用以手动装填的步枪为主的德军士兵,M1步枪的自动装填能力在战斗上给予敌人巨大的压力,因此巴顿将军盛赞M1步枪是:“有史以来设计得最出色的战斗工具,一件伟大的武器。”

约翰·伽兰德从1919年10月开始在美国陆军的春田兵工厂从事武器研究和设计工作,至1953年退职为止的34年内,先后设计了54种步枪及生产这些步枪的加工设备,其中最著名的产品还是1935年10月定型的7.62毫米口径M1半自动步枪,也称为伽兰德步枪。伽兰德是天才枪械设计师,一生获得多项与M1和M14步枪有关的专利。1936年1月9日,美军开始装备M1伽兰德步枪,历经二战和朝鲜战争,至1957年,全世界共生产了M1伽兰德步枪近1000万支。

M1伽兰德步枪发射7.62×63毫米步枪弹,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回转闭锁方式,具有可靠性好、射击精度高的优点。M1步枪在“二战”中经受住了风雪、潮湿、海洋、高山地带、热带丛林和干燥沙漠环境条件的考验。

由于M1步枪的优异性能,它还被许多轴心国部队缴获来使用,日本人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尝试仿制M1步枪并试制了一些样枪,但未能投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M1伽兰德步枪在美军士兵手中又经历了朝鲜战争、黎巴嫩登陆、柏林危机、泰国登陆、古巴导弹危机、刚果内战和越南战争。

除了美军装备外,M1伽兰德步枪也根据美国的军事援助计划提供给许多其他国家。在二战结束后,许多美国在欧洲、亚洲和南美洲的盟友都使用M1伽兰德步枪装备军队,包括丹麦、智利、希腊、土耳其、菲律宾、突尼斯、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都曾装备M1步枪。前几年在海地发生的武装冲突中仍然可以看到M1伽兰德步枪的身影。

然而M1步枪也存在着重量较大,8发固定式弹仓容弹量太少等缺陷,经验表明M1伽兰德步枪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同类推荐
  • 百年风华:李孝式传奇

    百年风华:李孝式传奇

    本书以李孝式波澜壮阔的传奇经历,以及他充满遗憾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为世人重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容涉及华人闯南洋的冷酷与温暖、战争与和平、爱情与命运,有南洋客最底层的民间疾苦的真实书写,也有皇室贵胄政治生活近距离的呈现。
  • 巨人神话:史玉柱

    巨人神话:史玉柱

    本书从史玉柱的个人特性出发,把他出道以来的成功得失与他的性格成长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分析。
  • 我和爸爸丰子恺

    我和爸爸丰子恺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了丰子恺这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的生平事略。
  • 共和国大使

    共和国大使

    本书聚焦新中国外交事业,将镜头对准王稼祥、耿飚、柴泽民、熊向晖、冀朝铸、李道豫、吴建民、周文重、沙祖康、查培新、赵进军等十一位极具代表性、影响力、传奇色彩的中国外交官,讲述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外交故事。内容贯穿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外交等领域,还介绍了外交官们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生活,是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 天纵神武:李渊

    天纵神武:李渊

    李渊是中国封建制时期功业卓著的有为帝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毁誉参半的帝王之一。他奠定了彪炳千秋的二百九十余年的盛唐霸业,并因之得到了后人的褒扬;他也因无力阻止亲生骨肉的相互残杀,无奈地被其子李世民“请”下了丹墀,而令后人悲叹与哂笑。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纵观李渊的一生,他有着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军政兼施、各个歼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指导思想;正确料敌、集智用长、先胜后战的作战指导思想;因势定制、严明赏罚、用人所长的建军思想。
热门推荐
  • 焚天剑帝

    焚天剑帝

    妖孽或是废物只在一线之间,一个落魄身负血仇的少年,自武魂彻底觉醒的那一日起,巧获帝剑,逆天武魂可吞噬万魂凝无上圣体,令神魔俯首,引美人尽折腰!
  • 全能才女之第一废柴大翻身

    全能才女之第一废柴大翻身

    我的一切都没有了,我被自己的所谓的家人杀死了。可因为这我穿越了,原主受尽了屈辱,既然我来了就会让那些人生不如死,再找到哥哥。
  • 星体

    星体

    从天罚禁地复活的沈星,来到五十年后的地球联邦,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
  • 夜凝白露素银装

    夜凝白露素银装

    三生转世,三世姻缘。十里桃花终覆雪,望前朝,却留一念随风飘。
  • 来自明朝的你

    来自明朝的你

    小警察姜璃归属于市局一个专破灵异案子的小组,离奇的案子一直有,但没有人相信那是灵异事件,百无聊赖之际,姜璃发现自己可以凭借古董,自由穿梭于明朝与现实之间,明朝遇到的那个傲娇男人,竟然与现实中那个不起眼的警局小IT长得一模一样,开玩笑,只是像而已,谁能活几百年不死?
  • 无上创世者

    无上创世者

    少年刘吾尊偶然间捡到了一件猪型吊坠,却意外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而自己作为一枚棋子则穿越到了另一个平行时空之中,和吊坠里存在的异兽之魂达成协议,获得了通天教主的真灵传承,少年郎要崛起了。为了回家,刘吾尊拼尽一切,甚至穿越到了洪荒世界,最终成为无上打破了这场跨越三界的阴谋。
  • 爱伤刺猬

    爱伤刺猬

    你有你的青春,你有你的结果。那些话留给自己,伤或痛,笑与哭,别人怎知道?
  • 贪欢报

    贪欢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未曾伤心,何来无痕

    未曾伤心,何来无痕

    对于李裳昕来说,萧无痕是她的劫。对于萧无痕而已,李裳昕是他的孽。他从四年前的家教老师,到四年后的合作商。一点点走进她的心房。四年时光,再遇故人,开口却是生疏。历经背叛,重逢,逃婚,错位的爱情,能否走到最后?
  • 遥遥星际

    遥遥星际

    在建筑工地做工的青年夏灼,身体进入了地球远古遗留的智能存储信息装置,自己的身体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改变,让自己接触,掌握了许多未来的科技知识,拥有了不可想象的超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