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6200000016

第16章 人间笔记2之工厂故人

黄曼

黄曼年轻时,穿着列宁装,唱歌,跳舞。据说在延安的青年中,追求者不少。她长得小巧玲珑,同志们送她一个绰号:小百灵。她现在六十多岁,看上去还是小巧玲珑。

五十年代,黄曼在北京工作,因为弄丢了一张一块二毛七的单据,有贪污之嫌,又说了几句激昂的话,就被划成右派。(那张单据,“文革”初烧书,在一本普希金诗集里找到了。)黄曼的丈夫,长得高大英俊,当时正准备提拔。组织上告诉他:黄是右派,你考虑考虑吧。他考虑了,和黄曼一起来了云南,在煤机厂工作。男的当一般干部,女的当会计。

黄曼夫妇,每天黄昏,手挽手在厂外的金汁河边散步。下不太大的雨,他们就打一把白色的油纸伞,一高一矮,很亲热的样子。厂里的工人,老远就能认出他们。晚上,黄曼弹风琴、唱歌。邻居很烦,暗地里叫她“疯子”。但常常又有年轻人来找她,她教他们看五线谱,唱《卡秋莎》,有时候她伴奏,她丈夫也和大家一起唱。

“文革”年代,黄曼一家被流放农村。那架风琴放在空屋子里,被孩子们撬开窗子爬进去,弹坏了。她改正右派回到厂里后,又买了一台风琴。她常说,这架风琴,没有从前的好,音不准。她在宣传科工作,常常在办公室里唱歌,科长因此很讨厌她。机关集体劳动,她跑来跑去,要大家边唱歌边干,说这样就省力。大家望着她笑,不唱,她就一个人一边唱、一边挥动铁铲。还说,在延安时代,都是这样。

科长是一个山东老头,三八年就参加革命。他和黄曼常常吵架。科长猛拍桌子:“你算什么东西,还不是改正右派!”黄曼听了这话,哭了。她哭的时候,捂着脸,像个小女孩。

有一天,她悄悄告诉我,她要写小说。是一个在出版社的老战友约她写的。此后她真的就开始写,铺开在办公桌上写。她写,丈夫帮她誊。全厂都知道她在写小说。过了半年,她把厚厚的一叠复写稿拿给我看。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去看,结果很失望。看了一半,就还给她。黄曼问我的意见,我支支吾吾编了几句,见她很自信的样子,我有些惭愧。小说寄出去,就再也不听黄曼说起。

黄曼有一只黄木箱子,锁在办公室的一只书橱里。她常常很神秘地打开箱子,拿出些信,看半天,又放进去,锁上。有一天,科长和其他同志都不在,黄曼找开小箱子。拿出一包东西,让我看。那是许多信。黄曼说:这都是出版社的战友写给我的,他的歌唱得很好,男低音。这些信,都发黄了,还有干掉的水印。黄曼听见有人来,赶紧把信包好,对我说:“你不要告诉别人,小于同志,我信任你。”

宣传科的另一位女同志,年纪轻轻,就发福了,常常和黄曼一起在办公室里唱歌。晋工资时,她俩吵起来,那个女同志说,黄曼上班时间干私活――写小说。黄曼哭了,说:“你们不理解我,这么多年……我倒不在乎这两个钱……”但因为同志们的印象,黄曼实际工作干得少,作为党的干部,有时不够稳重。因此,黄曼没有晋到工资。那个女同志,晋了一级。过不久,她俩又唱起歌来,她们喜欢唱:“泉水叮咚……泉水叮咚……”

黄曼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因为搞文学,父亲不赞成,因此关系冷淡,很少回家。两个女儿,长得丰满美丽。大的那个,三十一岁,还未嫁人。小的那个,样子最好,不会做事,喜欢打扮,从小就是黄曼夫妇的掌上明珠。她找了一个对象,是眉清目秀,个头高高的小伙子,在厂宣传队拉小提琴,因此黄曼很喜欢,常常一起唱歌。可惜结婚才两年,黄曼的女儿,就喝敌敌畏自杀了。据说,小两口从不吵架,那丈夫有一天偶然发了一句火,下楼拎壶开水转来,女的就已服了毒。

黄曼夫妇,现在已经离休,搬到干休所去住。他们雇了一个老妈妈,为他们做家务事。和他们住在一起的人说,黄曼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老崔老崔,钳工,身高一米八二。他的背有些驼,好像根挑着衣服的竹竿。

他喜欢诗,看见好的,就来念给我听:“炉火红/钢花跳/炼钢工人心里笑……好诗,好诗,有形象,押韵……”老崔很内行地分析。

我常常看见他一个人在街上走,他视力极好,老远看见我或厂里其他人,就赶紧避开,转进铺子或小巷里去。他还喜欢游泳,夏天冬天,他都去游泳。

他三十五岁,还没有谈过恋爱,和他母亲住在一起。

我听人说,人家给他介绍过一个对象。晚上两个坐在宿舍,忽然停电了,那个女的就倒在老崔身上,老崔触电一样弹起来,打开门就跑出去,喊医生。

后来工人们提到老崔,就说,他有病。

他喜欢小金,干活时常常看着她。有一回被榔头砸了手,肿了好几天。

小金很怕,避着老崔。后来小金结婚,老崔去了,送她一个维纳斯像。小金很喜欢,说:“这是谁,真漂亮。”

老崔常常参加各种补习班,买很多书,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钳工技术、《青年心理学》、《丑小鸭》等等。但老崔从来不买《大众电影》。

他说,那本杂志,很俗气。老崔常常写一点什么东西,用很小的纸头,写完就藏起来。新来的工人,常常以为他是技术员,是大学生。

我上大学时,有一回在街上参加为自学青年举办的答疑活动。忙乱中听见有人在和政治系的同志辩论极真理,我听见那人说:“贝克莱主教在某书(未听清)一百三十二页上是怎么说的?”同学们哑然。那人就背了手,看着远处什么地方,背诵起来。我觉得他面熟,愣想了一下,才想起他是老崔,老崔戴着一副眼镜。

老崔至今没有结婚,一个人在街上走,遇见熟人,照旧躲开。

老全.

老全谈恋爱的时候,还在当学徒,那时厂里的规矩,学徒工是不准谈恋爱的。但老全谈恋爱领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全干的是重活。车大轮子,谁也不愿干的苦差事,他干,无非多得几斤补助粮,奖金是没有的。得罪了他,厂里也找不出第二个老全。老全又好吵架,主任也敢吵,军代表也敢吵;有一回,还到局里去吵。他吵架的时候,歪着头,一只手吊着,一只手直戳人家的鼻尖,口水喷着。

他个子不高,宽宽阔阔,硬硬扎扎。工作服总是破破烂烂,看得见腿上白色的肉,很穷的样子。一到吃饭,他就用大铜匙敲着大碗,大步流星地走去。然后蹲在食堂门口,闷着头吃。满满一碗饭,才盖着一小片白菜。听见旁边吃饭的人说话不中听,他就用铜匙敲碗边,很重的几下,那人便不响了。

老全是文盲,只认得自己的名字和“男、女”两个汉字。每月领工资,他那两个名字总也挤不进工资表上的小格子去。全车间的人签名,数他的最大,四手四脚爬在外面,像个蜘蛛。

工厂一到星期六,就要扫地,有一个女工,样子很温柔,身材很苗条的,被老全拖着一根粗黑的水龙,满车间追着喷。全身都喷湿了,哭了,蹲在地上捂着头。老全还是哈哈地喷。后来才知道,那个女工,就是跟他好的。

他们学徒期未满,就结了婚。两人都被延期转正。婚后两个月,那个女的肚子就大起来,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女的常在傍晚抱着来厂门口,给人家看。一边说老全和她夜里如何如何,很自然地说,就像说她家吃饭的情形。

1979年,老全被市公安局逮捕。那天开完审判会被押出来,他女人呼天抢地地扑上去,摔在水泥地上,哭得像是唱什么歌。老全吼一声:“哭个鸡巴!”然后跳进了警车。

他是犯了杀人罪被捕的。据说“文革”武斗期间,老全是某组织的小队长。有一天,厂里抓住两个另一派的俘虏,都是司机。当时好多人围着这两个人看,嚷嚷着要把他们毙了。两个司机,吓得钻到汽车轮子底下。大家其实只是嘴上说说,并不想把他们怎样。但又不敢随便放掉,怕他们回去泄露机密。有人跑去把这件事告诉老全,他当时正在擦一只三八大盖,他背着枪就来了。“钻出来!这两个杂种!”两个司机,举着手钻出来。“我枪毙你两个!”老全说。周围的人哄地一声笑起来。“你们相信不相信?”老全皮色铁青。大家笑容还没停住,就听见“轰!轰!”两声巨响。两条汉子登时扑通、扑通倒在地上,子弹穿过背心又打进了汽车。鲜血溅了老全一裤子,众人的脸一时青了,愣了一阵,老全也愣了一阵。据说,老全当时以为枪膛里没有子弹,只是想吓唬吓唬,想不到打死了。死了。就装进麻袋埋到厂后面的山坡上。当时武斗,死两人不算什么,时间一久,这件事也就被忘记了。

老全被判了二十五年。他的媳妇至今还在等着他。他们的儿子,已经上中学了。

三毛.

三毛是上海人,生得白手白脸,精明能干的样子。据说是苏北一带的人,父亲是个老K,他本来是可以当小K的。据他说,他父亲一生玩过好些女人,很幸福。

1958年他来云南支边,工作积极上进,还评过先进生产者。当时没有职工宿舍,男男女女住在一间大仓库里,中间用草席隔开。一个上海阿姐,爱着三毛。要他夜里从草席底下钻过去。三毛,夜时两点钟钻过去,第二天就把这事报告了领导。三毛,受到表扬;那个阿姐,被开除,一个人回了上海。

“文革”时期,三毛当了厂里二把手。他对工人很好,国庆节,全厂放假两个星期。他原来讲话不自然,结巴,又常常不由自主地抠鼻孔。他关起家门,对着镜子练了半个月,一天喝三壶开水。后来他在市里开会,很有风度,像列宁,当了市委常委。三毛不忘厂里的同志,常常乘着小车来厂里,吃饭喝酒。他养鸡的笼子,很现代化,可以自动清扫鸡屎,是同志们送他的。

三毛喜欢游泳,他常常率领一卡车人去金殿水库游泳。小车在前,大车在后,还带着铝板制成的跳板,他跳水跳得极好,飞燕式。

市里的郭书记,被另一派追捕。三毛把郭书记抢到厂里,藏在他家,让他爱人,杀兔子,杀公鸡,包饺子招待郭书记。后来又把郭书记送回老家避难。郭书记后来常说:“三毛同志,有缺点,但本质是好的。”

1976年,毛主席逝世。三毛在市里的追悼大会上放声大哭,军大衣的袖子,都被泪水濡湿。郭书记说:“这个同志,对党是有感情的。”

过了几个月,三毛和几个人策划外逃,还带了中央文件,空白证明。那几个一同策划的人,都跑了,在边境上被抓住,判了五十五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三毛在家中大衣柜里蹲了一个月,后来自己跑到公安局去自首。

交待罪行,揭发同志,被他糟蹋过的姑娘,也一个不漏地说了。因为他坦白好,使案子破得很快。他只被关了三个月,就释放了。厂里不敢再要这个人,开除了他,他就自己去找工作。

他后来混得不错,有技术,有领导才干,当了一个大集体单位的副厂长。

许多过去的兄弟,都在他厂里当工人,工资开得很高。三毛,买了一幢房子,一辆日本摩托,和过去的老婆离了婚。

阿海军阿海军,是杨春生的绰号。他从部队复员来厂里时,昆明正在放内部电影,日本片《啊,海军!》。据他说,他是东海舰队下来的。他个子矮小,裤子像是随时要掉下来,裤脚拖在地上,很脏,很窝囊的样子,大家不大相信他竟是海军,见了他,就大呼一声“啊一海军!”故意拖得长长的,大家听见,就哄笑起来。有一回在水库,人家一定要他游泳,他死活不肯下水。几个强壮的工人,就剥掉他的衣服,四脚四手抬起来:“一、二、三!”丢下水去。他竟不会游泳,扑腾了一阵,才挣上岸来,又是咳嗽,又是笑,高兴得像只鸭子。

他很笨,才上班三天,手指就砸裂了一个,休息了两个月,指甲还没长出,又来上班。组长叫他跟着小雷学电焊。小雷比他小五岁。个子却比他高。他常常跟着小雷去吃早点,由他出钱。小雷常指使他:“阿海军,给师傅买包烟去。”阿海军,就扔下工具,跑着去买烟,但小雷嫌他是湖南人,听不懂他的话,懒得指点他。他就自己学,中午大家下了班,他一个人开着电焊机,在废钢板上焊来焊去。但他总是焊得像鸡屎,焊不出那种好看的鱼尾纹。因此组长分工,总是让他干搬搬运运的活,他倒不在乎,一副很乐意的样子。

他干活,常常一干起来就忘记时间。冬天大家都去烤火,晒太阳,他还干。大家有些怪他,觉得心里不自在。他从来没有评过先进,评先进时,他最爱发言,对每一个人评头论足,但似乎大家也不大听得懂。他喜欢写东西,写了就拿给小组的同志看,同志们看了,也说不出什么。

他找了一个媳妇,比他大五岁。油桶形的女人,他却出奇的瘦,那女人,天天跑来厂里,要求把阿海军调到她的厂,阿海军也很高兴,常常说:我要调了。那口气,好像他是要调到天堂去。后来他调那个厂,当搬运工,他的女人,出工伤事故,死掉了。阿海军因此神情恍惚,据说有一天把一个过路的妇女,误认成他老婆,走过去扶那女人。女人大惊小怪,他被当流氓抓起来,又分辨不清,只是不断地说:“我告诉你!我告诉你……”后来他写了检查,触及灵魂深刻,才放掉。

女人死了,他在昆明又没亲人,就回湖南故乡去了。听说,又当了农民。

1985年.

巷巷.

昆明北边,有一条柏油大马路,笔直开出去十分里,路两边,尽是工厂。这一带,是昆明解放后新辟的北郊工业区。五十年代,坐汽车在这条路上走,路两边全是红砖围墙,绿漆大门,挂着白底红字的厂名牌牌。稍远一点就是烟囱林立的厂房,一派欣欣向荣的样子。后来,大跃进,这些工厂的大门口就先后建起宣传栏,一律砖砌,镶着大玻璃橱窗,三饭盒那么厚,一个大人一个小人那么高,长可并列二十来人。白雨檐、红墙面,阳光好的时候,远远看了,就仿佛厂门口站着两排持枪肃立的兵士。

煤机厂的大门口,也不例外地修起了宣传栏。有了宣传栏,厂门口热闹起来,绿漆大门就看不见了。玻璃橱窗一星斯换一次,劳模照片、光荣榜、标语、宣传画、民歌……凡一出刊,工人们就围着看。后面的小孩子看不见,就骑着他父亲的脖子;看见父亲的照片,就用一个指头戳他爸爸的头,说:“你,你……”办宣传栏的干事,因此很得意,被几个女工爱着。以后宣传栏后面的空地,盖起了两层楼的职工宿舍,一边一幢,把宣传栏夹在当中,它感觉上就像是一条宽巷了。工人们就把这两块宣传栏叫做“巷巷”。

“文革”年代,造反派嫌在玻璃橱窗里贴大字报麻烦,也不气派,就砸掉了。一盆面糊,一把扫帚,人高的大标语,几打帚扫上去,就贴稳了。威风凛凛,干净利索。只是工人们下了夜班从巷巷里过,心里有些发毛。巷巷里路灯暗,那些大红纸上的黑字,仿佛些鬼影,人不觉说话也要放低了声气,似乎怕那些标语听见。好在宣传栏并不直接连着厂大门,还隔着一些距离,于是那条缝隙就成了小路,刚好可容一个人通过。下夜班的工人,就从那小路绕过宣传栏回宿舍。只是在白天,大家才从巷巷里走,厂里要出什么事,看看巷巷里贴什么,就知道了。

武斗期间,巷巷派了大用场。造反派用麻袋装满沙,把巷巷垒起来,架上机枪,巷巷就成了碉堡。另一派来攻过几次,一次也没有攻进来。有几个不怕死的,硬冲过来,马上倒下,如锯断的树。血流在柏油路面,又淌进路旁的水沟,把原来有些发黑的水,染成一种玫瑰花那样的颜色。柏油路面上的血迹,下了好几场雨,才看不出来。武斗停止后,巷巷又打通了,仍贴一人高的标语、大字报。那时候已是七十年代,工厂里干活的时间少,又常常停电。没事的人就跑到巷巷里去在一起消磨时间。站着的,蹲着的,坐着的,一大条横躺着的……吸烟、吵架、讨论大字报、敲饭盒、扳脚趾头……说话者声气要大,这样才两边都听得见。那时工厂有句俗语:“欢呼停电。”一停电,大家就欢呼雀跃,“走,巷巷吹牛去”的招呼此起彼落,这时巷巷就成了工人的消息集市。工人们又把消息分为几种,“大观楼新闻”(大观,大官的谐音)“参考消息”(指各种大话、瞎话、牢骚)“马路新闻”(关于出口转内销之类)“汗裤新闻”(关于于男女私事)。你讲给我听,我讲给他听;或一个主讲,大家讨论。因此巷巷里又增减出“八大牛皮王”,在厂里赫赫有名。谁家要揭谁家的短,也到巷巷里去;一嚷嚷,全厂尽知。倘遇上一窝人正在讲某某如何,恰好某某从大门出来,有人就低低一声:“来了!”十几双眼睛一齐扫将过去。这不过十几米长的巷巷,据说有人从这巷巷里过,过完,内衣已被汗水湿透了。脸皮薄的女工,是不敢往巷巷里过的,她们走小路。

巷巷热闹了好几年,后来附近的农民也来卖白菜、卖酸菜、卖苦瓜,但不见卖肉的。三千人的工厂、车间里找不到人,你要想找谁家要揭谁家的短在巷巷里找不着也问得着。

1978年以后,巷巷冷落了。工人白天忙着上班,苦奖金。晚上要进城买东西,烫头发;有的要上夜校,有的在家中看电视,就没有闲心再来。

只有几个光棍,偶尔还在那里坐坐,说一两句话,晒晒太阳。标语之类逐渐消失了,于是两块大墙便荒凉下来,雨檐朽掉了也不去修,任它风吹雨淋。

时间一久,从前涂上去的大红油漆和水泥面子,就大块大块地脱落,露出砖来。有些地方,从前糊着的没有撕净,发了黄,发了白,于是那两块东西,就斑斑驳驳,竟像是两块墓碑。有的懒人,就在那墙报脚倒拉圾。

去年我回厂里,发现巷巷不见掉了。听守门的毛大爷说,厂里要绿化环境,就拆掉了。坐在汽车上从公路上过,又可以望见那绿漆大门,只是门口有假山,有喷泉,有夹竹桃,还有一小片竹子。外地人见了,还以为那是一处公园。

同类推荐
  • 三地书

    三地书

    由于过去有较长时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想象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我喜欢写瓷实而又有质感的诗,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东西。这里的瓷实,即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质感,即有形象,有诗感,有艺术境界。
  • 万物皆有欢喜处

    万物皆有欢喜处

    万物皆有欢喜之处,还在那些拥有故事的人手中。如何才能忠于自己的内心,只有静下来才能知道。每个人都有想要避世以寻求内心宁静的时刻。所有靠外力获得的东西总将散去,心安即是归处。心念纯粹的时候才能耐得住当世的琐碎与浮华,这才是我们都在找寻的自己,真正的你。无所谓结果是否成功,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 风景无价

    风景无价

    《风景无价》是姚岚的第二本散文集。收录了她近十年间的散文随笔作品80多篇,这些作品都曾见诸报刊。分成六个单元:风景无价、善待生命、最高境界、流水与梦、芝麻飘香和紫薇花开。
  •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全集)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全集)

    本书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失踪者的旅行

    失踪者的旅行

    《散文集2010年卷:失踪者的旅行》主要收录了闫文盛的“生年”、“寄居者”、“在异乡”、“世事如烟_”、“时间的斑痕”、“暗部”、“小事物”、“滴水时光”、“向内的旅行”等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热门推荐
  • 幻兽王

    幻兽王

    无数的暗影、强大的幻兽,在绚丽的光彩映照之下,相互攻击着,撞击爆炸声不断地响起,那澎湃的气流生生地将周围的空间扭曲。
  • 邪王降临:天使宠妃

    邪王降临:天使宠妃

    她是高高在上的天界审判者,他是魔界的魔王,两位不能在一起的人,因为一场意外,她们相恋了,天地不容。“就算死,我就不会放开你的。”
  • 血蝶飞舞

    血蝶飞舞

    你可信,我们生活的宇宙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宇宙?她们被科学家们称为某某平行宇宙。而,这个故事,就从那里说起……—雪殇,我们还是朋友吗?—朋友?我的生命里没有朋友!说完,剑入胸口,命丢矣。—炽天使,有任务。—钱。—五亿。—好,我接了。说完,换上衣服,戴上面具。霸气侧漏的走在前面,身后跟着百十名组织里的人……
  • 噬魂人间道

    噬魂人间道

    你还在认为茅山道士弱不禁风吗?你还在认为修真者不可一世吗?当茅山宗再次崛起时,真个中州大陆将为之颤抖。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婚姻是爱情的无效信

    婚姻是爱情的无效信

    白寒这一生,算是不幸也算是幸运的。他有着两次爱情,第一次刻骨铭心、遗憾一生,正当他以为他这辈子就这能这样抱着遗憾过完一生,但幸运的是上天让他遇到了年见信。有一种女孩,不易动心,但若是动了心,则是如同飞蛾扑火般用尽全力去爱。年见信就是这样一个人,痴长到22岁,终于碰到了一个让她怦然心动的男子。从此一生做的最长久的事情,就是去爱白寒。他们的爱情故事略有些不同,别人都是相爱而结婚,但他俩却在相爱时离了婚。一个一生都活的任性、自由的女子,到底不舍得她和他的爱情也不自由。我们之间不过就是,你放不下你的过去,而我放不下你。
  • 九世猫缘

    九世猫缘

    我是一只野猫,轮回九世遇见同一个她,第一世,第一次见面,我在马路边啃着鱼骨头,她拿出牛奶倒入杯盖中,喂我轻轻的抚摸我的头........
  • 血仙墓

    血仙墓

    数千年前,一名修士发现了本神奇的天书《死海文书》,书中记载了一个预言和一个奇特的上古古墓位置。预言讲诉末法时代来临之时,便是永夜降临之际,无数生灵将会在这场浩劫中死去,而拯救这一切的世界本源秘密被埋藏于一座仙人慕陵之中。数千年后,预言变成了现实,末法时代降临。几名修士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天书,发现这个秘密同时也为了解救芸芸众生。在纠集了一批实力强大的修士前去上古古墓之中,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仙人古墓中竟然有着许许多多诡异的事情:上古悬棺,青铜巨门,生命之树……这神秘的墓主人到底是谁?难道世上真的有仙人?为什么仙人会死去并且有一处仙墓?寻找秘密的修士到底能不能找到真正的棺椁解开真正的谜题?
  • 美味邂逅,陆总的独家影后

    美味邂逅,陆总的独家影后

    柿子的新坑~~求收藏~~~求支持~~~《旧爱成痴,老婆大人太多情》http://novel.hongxiu.com/a/1304832/一所荒寂老宅,尘封着一桩豪门恩仇,封锁着一段旖旎情爱。“聂黑子,半夏带毒,终有一天我会毒死你。”“甘之如饴……不过,你又怎么知道,你不是解我毒的药呢?”……*为爱放弃大好星途,洗手作羹汤七年,最后却被残忍抛弃。从青春灿烂的20岁到成熟优雅的27岁,白苏献上炙热的爱情,满腹的柔情。分手当天,白苏将一桌好菜掀翻在地,只为跟过去作别。“薛涵宇,你比我可怜。我孤独的是心,可你连灵魂都是可悲且孤独的。”撂下话,白苏只拿了衣服,净身出户。27岁再出发,从最微小的群演做起,白苏只为那耀目的影后荣誉。可不料,梦想路途中却遭遇洁癖霸道男,而他还是她将来的老板。陆淮阳冷着脸:“桌上有两份合约,一是在老肖养好伤之前,我的一日三餐由你负责。二是与L&Y旗下经纪公司的签约协议。”“我只卖身不卖艺。”白苏冲他笑得甚是妩媚。陆淮阳坐怀不乱:“老肖因你右手腕骨裂,那咱们就走法律程序吧!”白苏一掌拍下他即将拿走的合约:“等等……没在床上呢,你猴急什么呀?”“以后多做事,别说话。”陆淮阳咬牙。白苏狡黠灵动的眸子一转:“签可以,但有条件。”“说。”“我要和你炒绯闻。”*在晋城几乎只手可遮天的陆淮阳此生有最怪癖的两大忌讳:一,不与陌生人肢体接触。二,只吃自家大厨做的菜。可偏偏保持良好的习惯却突然被只见面两次的白苏打破。第一次见面,撒酒疯的她鄙夷的朝他竖起中指骂他死变态后,对他来了个恶狼扑食。第二次‘见面’,他让他的助理……抢了她的午饭。而后因契约互相牵绊,因绯闻渐渐深情。“我由衷感谢某人,若不是他眼瞎,我而今也不会抱得美人归。”她渐渐走上高处,随即而来隐藏的七年被踢爆,可他毫不在意地高调表白。她以为她终于找到可以倾心托付的人,而不久后他再爆即将订婚,可笑的是……新娘也不是她*红毯上,她看着他携着美眷而来,极尽幸福。在无数镁光灯下,面对记者劈头盖脸的提问,白苏倾城一笑:“绯闻靠炒,我和陆总八竿子打不到一起,我被他抛弃这事你们也信?”记者仍是咬死不放过。白苏故作无奈地抬起左手,鸽子蛋般大的钻戒璀璨夺目:“我要婚了,到时候大家一定到场啊!”
  • 万象争锋

    万象争锋

    这个世界以势力为尊,一级一级势力,等级森严,势力之间,互为争锋,谁主沉浮?来自底层少年,要娶仙女做老婆,要挑战权威,屠尽狂傲狗辈,搅动风云,成就千秋霸业,神器在手,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