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5600000039

第39章 14、调查本部公布刺朴全貌

围绕金载圭刺朴动机过程,调查本部展开了紧急调查和审讯。

11月6日,《东亚日报》刊登题为《金载圭独自谋划的罪行》的消息,公布了刺杀案的全过程:

戒严司令部联合调查本部6日上午发表了在此期间调查刺杀朴正熙总统事件的全貌。调查本部长全少将发表的这个调查全貌详细地说明了刺杀朴总统事件的前后经过,宣布这一事件是主犯——前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指挥其部下干的一起企图搅乱国家宪法的事件。金载圭挑起这一事件的原因是,早在六月,他就因个人的违法行为而受到总统的亲笔信警告,在处理釜山、马山骚乱状态的问题上,被总统斥责为执行政策无能。同时,他因护卫室长车智澈放肆的越权行为而受到侮辱,心怀不满,尔后又听说最近要更换重要人物,从而担心自己被解职。

调查结果说,金载圭已作好了事后处理的腹案,对刺杀总统后在现体制下掌权或者修改宪法,出马竞选总统分别作了计划,但是,他担心在保安方面泄露机密,从而独自进行了谋划。完全没有军部、其它组织以及外部势力操纵、介入的事实。

调查本部说,在此期间被当作涉嫌者进行调查的前青瓦台秘书室长金桂元,有着默认和同情金载圭的犯罪行为,不阻止金的射击,拖延逮捕金载圭,阻碍事后的紧急处理等嫌疑,被作为同谋犯加以逮捕。

调查本部说,在事件现场的人,除朴总统、金桂元、车室长、金载圭外,还有两名宴会服务的女人。

调査本部宣布,犯人共八名,他们是金载圭、金桂元、朴善浩(四十五岁,前中央情报部礼宾课长)、朴兴柱(三十九岁,前中央情报部随行秘书)、李基桂(三十一岁,前中央情报部秘书室警卫)、柳成玉(三十六岁,前中央情报部运输课司机)、金泰元(三十二岁,前中央情报部秘书室警卫)、柳锡述(三十岁,前中央情报部秘书室警卫)。除此之外,共传唤一百一十一人,其中三十三人被继续作为证人,其余七十八人已作证完毕。

调査本部预计要把这一事件提交戒严司令部军法会议进行公开审判。调查本部这天还发表了犯人使用的枪支和现场略图等照片和图表。

11月6日汉城《中央日报》刊登南朝鲜“戒严司令部联合调查本部”发表的调查结果,题为《刺杀朴总统事件全貌》。

犯罪动机

一、金载圭平时有许多介入特权的个人的违法行为,因此受到总统阁下的亲笔警告。

最近,在收拾政局方面不断遭到失败,表现出无能。

军队的后辈、比自己年轻的车室长放肆越权,在每件事情上都干涉他的工作,从而受到侮辱。

他认为总统只偏爱车室长,对自己不信任,所以久怀不满。

特别是他听说要更换重要人物。

在釜山、马山骚乱事态上,他认为自己会被引咎解职,心怀不满。

二、他狂妄地认为在现政界人物中,自己是最适合当总统的人。错误地认为现在但任职务的主要人士和军队指挥官都处在自己的影响范围。

三、他认为,如果把釜山、马山事态作为除掉总统的契机,进行举事,他就能够以强大的权势和宠大的组织力量为基础,掌握戒严部队,处理事后情况。在这种判断之下,他制定了刺杀计划。

举事计划

一、金载圭担心举事计划会被泄露,因此,自今年六月起,他独自一人进行谋划。

刺杀方法用枪击。

地点在宫井洞中央情报部食堂。

时机要选择合适的机会。

总统阁下和车室长由自己直接刺杀。

计划让自己的心腹朴善浩、朴兴柱上校和自己的警卫员为下手人,处置青瓦台的护卫员。

二、作为事后对策,特别要把陆军参谋长和中央情报部第二次官金正燮拉到刺杀现场。

金载圭和朴正熙的关系

10月27日,美联社汉城报道了金、朴的关系:据汉城政府说,在开枪时误杀了朴正熙总统的南朝鲜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是已故总统的多年同事和政治上的亲信:

金载圭现年54岁,1946年在南朝鲜陆军士官学校,与朴正熙同学,曾领陆军中将军衔,已退役。在朴正熙执政期间,他先后但任过其他一些政府职务。

他从1968年到1971年任陆军保安司令部(军方的情报机构)的司令。在朴正熙统治下,此职只有他最亲信的人才能担任。从职能说它不只是情报部门,而且还要监视军队内部的情况。

金载圭于1973年退役,在朴正熙解散国民议会和修改宪法扩大他本人权限后,金载圭被指定为议会议员。

后来,他担任了两年建设部长官,于1976年被任命为中央情报部部长。中央情报部是朴正熙政府的政治部门。

法新社汉城同日也作了报道,据正式宣布,朴正熙总统昨晚在汉城死于意外事故:

1961年在昨晚的一次宴会上,中央情报部长金载圭和总统的侍卫长车智澈生发激烈争论,直到互相开枪,朴总统被金载圭打出的子弹打中,重伤致死。

金载圭是朴总统的亲信,他与朴总统是1946年韩国际军士官学校同级毕业生,从1974年以来领导中央情报局。

另一方面,总统的特卫长、四十五少的车智澈自从他参加1961年使朴总统上台的那次军人政变(当时车智激是伞兵上尉)以来,同总统的关系也一直很密切。

据说,最近车智澈在朝鲜上层权力结构中权势越来越大,尽管他的正式职务只不过是保护朴总统的个人安全。

昨晚在朴总统在场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场火并说明金载圭和车智澈之间竞争激烈。

奇怪的是,除朴总统和车智澈外也被中央情报部长的子弹打死的另外四个人也都是总统的侍卫。

今天上午全国主要公共建筑上的国旗都下了半旗,表示全国哀悼。

宫廷政变色彩浓厚,背后有美国的影子

10月27日共同社播发了一篇新闻述评,题目的《具有浓厚的“宫廷政变”色彩,背后也有美国的影子》,对政变性质作了评论:

韩国总统朴正熙于1961年发动军事政变夺得政权宝座,在他执政第18年零5个月的时候,被中央情报部长官金载圭用手枪击毙,死于非命,终年62岁。

军事政变当时结交的伙伴、总统待卫长车智澈等五名亲信,也同时被击览。发生事件的地点是中央情报部金长官的官舍,因此带有一种浓郁的“宫廷政变”色彩。

美国政府证实韩国发生了政变,并且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表示了不许千涉的强硬态度。大概可以说,这种情况表明:不论在事前,还是在事后,美国政府都详细地掌握这个非常事态的形势,处于能够采取立即作出反应的地位。

朴总统一贯采取独裁者所常用的手段,即:当他的体制内处的政敌明显地加强势力,就及早地让他们远离权力,巩固支持他自己的基础。他彻底地打考了“后继人”,譬如金大中、金钟泌、丁一权。

这样连立起来的强大的独裁体制,在另一方面,一旦开始崩溃,也就内部潜藏着脆弱的因素,正如接近政府的人士表示忧虑的呼声所象征的那样:“没有人敢于向总统提出逆耳忠言。”

今年8月的YH贸易事件之后,发生了把新民党总裁金泳三“撵出国会”事件,而且发生了由此而触发的釜山、马山“骚乱”等异常事态。因此,人们曾经感到:朴政权凭持实力镇压国民的不满情绪的行径已经到了极限。

美国政府强烈地担心这种形势,最近展开了紧张的活动,譬如召回驻韩大使格莱斯廷进行磋商等等。

美国国防部长布朗在本月18、19日两天,为出席美韩安全协商会议而访问了汉城。据日本外务省人士说,布朗部长“似乎以政治而不是以军事为中心进行了讨论”。因此,美国政府是否预先知道这次事态暂且不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中央情报部长金载圭等人充分认识到了美国政府的忧虑。

今后韩国政局的焦点是下届政权的性质。不过,临时政府由崔圭夏总理就任代总统一事表明,它似乎将以朴政权下的“现代官僚”和军方为核心构成。

但是,对韩国有决定性影响的美国政府的意向是推进民主化路线。可以预料,以迄今受压的金泳三、金大中等新民党的革新派为中心的民主势力,将乘势加强夺取政权的活动。

11月1日,日本《东京新闻》刊登了共同社31日自汉城发回的一条消息,标题是《企图进行政变的前部长金载圭说,“我后面有美国”》,也表示出同样的观点:

关于枪杀朴总统事件,据说犯人——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在枪杀朴总统后立即出现在国防部,因此,金部长从枪杀朴总统到被逮捕为止的行动,成了此事件的一个大谜。到31日晚上为止,根据消息灵通人士的谈话,事件的大体经过已经弄清。

因为金部长和总统侍卫长车智澈之间的对立很严重,事件发生的那天26日下午三时左右,视察水库回来的朴总统想调解一下两人的关系。于是把他们俩人召到青瓦台(总统府)附近的靠近中央情报部的部长官邸的一个房间。

这一天,金部长已同陆军总参谋长郑升和约好,共进晚餐。金部长不能失约,就派中央情报部副部长代替自己去应酬对方。

金部长在杀害朴总统等人后,走到总参谋长郑升和等候处,对他说:“总统出事了,咱们去中央情报部吧。”而总参谋长却建议“去国防部”,于是便坐金部长开的车前往设在汉城市龙山区的国防部。也有消息说,金部长先顺便到了中央情报部,对部下做了什么指示后,才前往预定召开内阁临时会议的地点国防部。

另一方面,把总统从被枪杀的现场送到国军医院的总统秘书长金桂元到了青瓦台,向崔圭夏总理打电话说:“总统出事了。是否在国防部召集开一下内阁紧急会议。”然后,马上通知了所有部长。下午十一时左右,内阁会议开始。金部长一开始就趾高气杨地发表了“演说”,他说:“总统被枪杀了,是我杀的。我背后有美国,希望大家要服从我。”似乎,金部长过于相信自己了,他以为倘若说中央情报部的头目有美国这个后盾,谁都会跟着跑。金部长还很自信,说是他让郑升和大将当了总参谋长的。否则会当场逮捕参加内阁会议的部长,这是政变的“常识”。这是了解内幕的消息灵通人士说的。

可是,掌握军权的国防部长卢载铉拒绝追随金部长,3此,事态发生了逆转。内阁会议期间,金部长被勒令退出会议室,然后并被关在其它屋里,监视了起来。据说,金部长想把手枪对准参加了内阁会议后出来的国防部长卢载铉,结果被警卫们打掉了。午夜零时左右,中央情报部和情报部的主要千部的住宅都被军队包围了。

同类推荐
  • 阶下囚:宋徽宗

    阶下囚: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其人很有文采,但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他在位二十五年,最终落个国亡被俘、折磨而死的下场。当政期间,他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大肆搜刮民财,大建宫观,并且信奉道教,发给道士俸禄,自称是“道君皇帝”;不仅如此,他还不断对外进行战争,在1120年,与金朝订立盟约要夹攻辽国。结果导致后来金军南下攻宋。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后死于五国城。《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阶下囚徒:宋徽宗》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宋徽宗的一生。
  • 罗斯福炉边谈话

    罗斯福炉边谈话

    本书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给每篇“谈话”都加了小引,作了尽可能详尽的注释,并以“危机·人民·领袖—罗斯福‘炉边谈话’及其他”作为代前言,简介了罗斯福的生平和“炉边谈话”的背景、特点、影响等。
  • 胡雪岩

    胡雪岩

    走近《胡雪岩》,你将会了解,胡雪岩是怎样从一个跑堂的小伙计,成为一名历史上如此为后人所看重的巨贾。阅读《胡雪岩》,你将会领略到一代奇商胡雪岩的商业智慧与不拘一格的商业运作方式,并体会到其中前无古人的气势。翻过《胡雪岩》,你将会懂得,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去为人处世,又应该怎样去扬长避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 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五十年前的春天,林为干先生响应国家号召,举家西迁,来到成都,筹建成电,并在这里教书育人、潜心研究、著书立说,为新中国的微波事业与人才培养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微波之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鲐背之年的林先生,以开创者的身份参与和见证了成电的沧桑巨变,为成电的改革建设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20位管理巨匠之设计人生

    20位管理巨匠之设计人生

    本书重温顶尖管理巨匠们的光学思想与经典著作,领悟他们精辟而深邃的智慧,这样的智慧之光,必将指引着我们的理想与将来。
热门推荐
  • 彼得潘之恋

    彼得潘之恋

    小时的约定,注定了他们再见。一场甜美爱恋开始!(第一次发文)
  • 八路坟

    八路坟

    烈士墓,无名英雄昔年战场伤;八路坟......巨北战役50英烈逝去了宝贵的生命......本书作者通过当年幸存者的口述,和翻阅的大量历史资料,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真实的再现了当年,那些英雄们鲜为人知的故事。至此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为了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风尚。特推出此书,向至今还长眠于八路坟的那些无名烈士们致敬,无名英雄们永垂不朽!
  • 叹仙尘

    叹仙尘

    用得半生修行换你一世性命。用得半世性命换你一朝苏醒。至此你我生死不离,相濡以沫!许是命中注定,亦或天意如此。
  • 漫长的东征

    漫长的东征

    穿越了?我草不会这么的凑巧吧,以前的时候只是在小说里面才知道自己是穿越了的啊?怎么现在自己玩着游戏竟然也穿越了?这是什么地方?《东征》?OMG,这个东征要多久?东征的尽头有没有仙界啊?
  • 超级巨猩

    超级巨猩

    悠悠一觉醒来,袁天发现,整个世界变了。周围,深山老林,自己,居然也变成了一只猩猩。而自己的大脑里,却多了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记忆。命运的齿轮悄然无声的转动,这一切,究竟会走上何方?
  • 重生之青春的尾巴

    重生之青春的尾巴

    青春有太多的遗憾,纪言总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想起自己青春的尾巴,哪怕别人眼中,他家财万贯,风华正茂。但他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财富给他的满足,真正让他心安的永远是少年爱慕的那个女孩迎着风儿,倩然一笑的那一幕。
  • TFBOYS之摩天轮之吻

    TFBOYS之摩天轮之吻

    “哈哈哈哈。”李漓沫大笑着说。“你再笑。”王源拿起一个雪球向李漓沫扔去。叶霜露抿着嘴笑了。王俊凯看着叶霜露也笑了。“千玺,我们也来玩,好不好?”千沐雪问易烊千玺。“好啊!”千玺连忙抓起一团雪,向千沐雪砸去。一场打雪仗开始了。
  • EXOK之矜持故人

    EXOK之矜持故人

    本书是苏殇第一部作品《EXOK之矜持故人》.愿大家能多多支持.谢谢你们.
  • 霸道王爷的猎物:野蛮王妃

    霸道王爷的猎物:野蛮王妃

    她于他而言,就好比一个新奇的猎物,穿着奇怪的衣物,散着及腰的黑发,连唱歌跳舞的方式都有异于常人,他怎么可能会放过她,哪怕收着她在府里当一辈子的假王妃,也不肯她离开吧、、、
  • 因为疼痛 所以珍惜

    因为疼痛 所以珍惜

    因为青春,所以会痛,因为疼痛,所以要珍惜……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漂泊,有时候一千滴眼泪,才能换回一次微笑。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各自的特色,然而每个青春都少不了创伤、疼痛,如何在现实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面对生活的疼痛苦楚?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本书有关疼痛,有关青春,有关梦想,着力从生活的细微之处探寻人生的哲理,启发我们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坚定信念,沿着梦想前进。是写给还在疼痛中挣扎的年轻人的正能量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