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生卒年不详,《录鬼薄》列在下卷,“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中,曾任杭州路吏。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帮诸公多鄙之,久见其情厚,为他人所不及。他是元代杰出的戏曲作家,《录鬼薄》说他“名看天下,声振闺阁”。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把他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并列,后人依此说法,称他为元曲四大家之一。著有杂剧十八种,今存《王粲登楼》、《倩女离魂》等八种,散曲今存六支小令,三套套曲。他的作品风格清丽,蕴藉婉约,《太和正间谱》称赞其作“语出不凡,若咳唾落于九天,临风而生洙玉”。
日长也愁更长,红稀也信尤稀。春归也奄然人未归。我则道相别也数十年,我则道相隔着几万里。为数归期,则那竹院里刻遍琅玕翠。
“赏析”
这首曲选自杂剧《迷青琐债女离魂》第三折。《倩女离魂》的故事原型来自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小说歌颂了张倩女和王文举生死不渝的爱情。而这首曲描写的是王文举去赴考后,张倩女在家中苦苦盼望王生归来的急切心情。为了计算离别的日子,张倩女在院中的竹子上刻记号,居然把竹子都刻了个遍。这个细节很富于表现力,把女主人公的期盼和失望的心情表现无遗。郑光祖是元曲作家中文采派的代表人物,这首曲便一定程度地显示出他的曲作文词秀丽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