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1800000009

第9章 历史上的清官有哪些

什么样的官被称为清官?自封建社会迄今,民间对好官的称呼,皆为清官。

那么清官的标准又有哪些呢?民间自有公论:公正廉洁的官吏;在坏体制下,做好事的官;能为民请命的官。

西门豹,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当时邺地是魏都的重要门户,且是战略要地,但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门豹担任邺县令,治理邺地。西门豹到邺地后,微服私访,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妇”事件,智惩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实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时,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发展农业生产,使邺地百姓逐步富庶起来。西门豹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后,邺地百姓专门为他在漳水边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曾任守京兆尹、颍川郡太守、京兆尹。在颍川郡任太守期间,是赵广汉前期治理的最佳阶段,他不畏强权,精明强干,刚到任的几个月时间,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打击豪门大族的势力,缓和社会矛盾;二是加强地方管理,转变当地的不良风气。在其治理期间,京兆地区政治清明,官属和百姓无不交口称赞。赵广汉任京兆尹期间,为官廉洁清明,威制豪强,深得百姓赞颂。

黄霸,(?~公元前51年),字次公,西汉时期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史学家班固评论说:“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要讲治理百姓的官吏还是数黄霸第一。”此前,颍川郡是一个豪强地主称霸一方,百姓流离失所的地方,他到任后,大刀阔斧,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视农桑,施行教化,经过几年的精心治理,颍川出现了太平安定,吏治清明,生产发展,“田者让畔、道不拾遗”的太平景象,皇帝因此下诏称颂黄霸是良吏中的最优秀者。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当过外交使节出使辽邦;最有名的是做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不持一砚归”;他一生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对皇亲国戚、宦官权贵的不法行为,一律极力主张绳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狱,是包拯生前与死后深为百姓所赞扬和称颂的主要内容。

陈希亮,字公弼,北宋时期眉州青神(今属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市)。后因辛劳过度而逝世,享年64岁。著名文学家苏轼,自称平生不为人作行状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陈希亮的为人,担心陈希亮的事迹失传于后世,而破例写下了《陈公弼传》。

狄仁杰,(公元607~700年),字怀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处理了前任遗留下来的17000多件案子,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

海瑞,(公元1514~1587年),字汝贤,海南琼山县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转折时期。在户部供职时,以六品小官身份抱着必死决心毅然上疏。将徐家仗势多占的40万亩良田退还原主,将欺压良民的徐阶的两个儿子及20多个家人依律问罪。纵观海瑞为官,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多次冒死进谏,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拥护,其行为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进步作用。

汤斌,(公元1627~1687年),字孔伯,别号荆岘,晚又号潜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县)。主要政绩在康熙朝,官至内阁学士、江宁巡抚、礼部尚书等。汤斌为官一生,始终躬身实践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本”思想,为变“满目榛荒,人丁稀少”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做出了一定贡献,其为官清廉,至死仅遗俸银八两,连买棺材的钱都不够,真正可谓是一代清官。

徐有功,(?~702年),本名徐弘敏,唐朝长安人,是唐代最著名的专司审案的官吏。徐有功先后任过蒲州司法参军、司刑寺(即大理寺)司刑丞、秋官(即刑部)员外郎、郎中侍御史司刑少卿等职。由于徐有功前后执正大案六七百件,救活人命数以万计,因而难免得罪酷吏的他三次被控死罪,三次被赦,两次被罢官又两次复出,虽如此他仍持志不渝,一心执法守正。因此徐有功能成为历史上罕见的一位名留青史的专职“法官”,被当时人誉为“自古无有”的好官。

历史上的清官远远不止这些,境遇功绩各有千秋,但有一点共同之处是,他们都值得后人纪念。

在明朝皇帝之中,英宗朱祁镇是公认的没有建树的皇帝。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两次当皇帝,一次当太上皇,一生都受制于人。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然而,这位皇帝在病榻上思虑良久,离世前对朱见深说出了他最后的遗言,正是这个遗愿,给他的人生添加了最为亮丽的一抹色彩。

细品文化

感悟千年智慧

英宗朱祁镇,是明朝开国以来的第六位皇帝,生于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他9岁登基,是明朝第一位儿童皇帝,明代宦官擅权也是从英宗重用王振开始。终其一生,英宗都有十分强烈的依赖心理,这可能与他的身世有关。英宗名义上的母亲孙太后并非他的亲母,英宗生母是谁,不但英宗本人不明,就连今人恐怕也无从考证。那么为什么英宗的养母孙贵妃当年要处心积虑地霸占别人的儿子呢,这件事对英宗朝的政治有哪些影响,都要从明初的殉葬制度说起。

明朝初年的后宫争夺,可以算是中国历代后宫争宠中最“生死攸关”的,也最为惨烈。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有野蛮的“宫妃殉葬”旧例,根据习惯,一旦皇帝归天,他成群的妻妾中,除了嫡妻皇后和太子生母,其他妃嫔都要为死去的皇帝陪葬,有的宫人进宫还不到几个月,就因为皇帝殡天作了冤魂。所谓上行下效,宫中流行什么,民间也会跟风。诸王大臣也纷纷学样,甚至于有嫡妻都去殉葬的(秦愍王妃、郢靖王妃、唐靖王妃、卫恭王妃等)。后来英宗死前做了件好事,那就是废除了殉葬制度,从此皇室贵戚的妻妾不再殉葬,然而此风却已经在民间愈演愈烈难以遏止,数不清的“烈女”都因此失去了生命。

在明初,后宫女子如果不是皇后或皇太子的母亲,很难逃脱被杀的命运,这也就是孙贵妃日夜不安、非要抢夺别人之子的重要原因。成祖朱棣和仁宗朱高炽去世后,后宫妃嫔殉葬的惨景仍历历在目,兔死狐悲,如果没有太子,又不是皇后,就算生了皇子皇女,也未必保得住性命。典型的例子是宣宗的庶母之一、仁宗的郭贵妃。

明初铜俑郭贵妃不但是仁宗一朝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女人,更是三位亲王(滕怀王、梁庄王、卫恭王)的亲生母亲,但因为她的儿子都不是继承皇位的太子,也被殉葬了。史书上称其“衔上恩,自裁以从天上耶!”是焉,非焉?郭氏的选择到底有几分是情愿,有几分是身不由己?郭贵妃共生了三个亲王,却还不如一个刚刚被册封的张敬妃,她因为是“荣忠显王之孙,今太师荣国公辅之女”,由于“祖父勋旧特恩”,所以“不必从殉”。事情真的这么简单,难道孕育了三个皇子的贵妃还不如一个刚刚进宫没多久的妃子?

事实上,殉葬的人选多半是宫廷斗争中的失利者,尤其是那些被皇帝恩宠的妃子,生前越受宠,被杀的可能性越大。仁宗郭贵妃被殉葬,恐怕也是由于她在皇帝生前过于得宠,引致仁宗张皇后在丈夫死后清算老账的结果。宣宗的孙贵妃一门心思地想生太子作皇后,只怕也跟这位张太后收拾郭贵妃的可怕前例不无关系。

由此可见,宣宗时期孙贵妃想方设法盗子封后,其实都可以说是无奈之举。孙贵妃的折腾不仅仅是因为冰冷无情的殉葬制度,而且也与宣宗的婚姻有关。

《明宣宗行乐图》局部孙氏原籍邹平,因为父亲孙忠任永城主簿,她的幼年是在永城度过的。孙氏天生丽质,聪明伶俐,名动一时,被仁宗张皇后(这时还只是太子妃)的母亲彭城伯夫人看重,带到京城,成祖对小孙氏确实非常满意,只是鉴于她的年龄太小,成祖便做出了将她“养于宫中”等待成年的决定。小孙氏从此成为仁宗张皇后的养女,与自己未来的丈夫宣宗朱瞻基一起长大。

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瞻基已经十九岁了,孙氏也长大成人。几年来两人如同兄妹一样青梅竹马,都认定自己将要与对方结为夫妻。然而事情却在这时候出了岔子。明成祖忽然决定仍然要另行为孙子朱瞻基选妃。晚年脾气越来越古怪的老皇帝所做的决定,某种意义上成为未来英宗生母悲剧人生的重要原因。

经过一番挑选,济宁人胡善祥成为朱瞻基的正妃,而朱瞻基一心想要迎娶的“妹妹”孙氏却只能充当姬妾,成为“皇太孙嫔”。朱棣不愿意让同一个地方出两位皇后,造成外戚坐大的现象。迫于祖父的压力,朱瞻基与胡氏成婚。

宣宗登基后的第二个月,便着手册立皇后。如果按照他自己的心意,当然是要册立孙嫔,然而胡善祥是成祖钦定的太孙妃、仁宗钦定的太子妃,是毋庸置疑的原配嫡妻,宣宗没有别的选择。按照明初的定制,册封皇后时,授皇后以金印金册;皇贵妃以下只有银册印章而没有金宝。然而在册封孙贵妃的时候,宣宗坚决要赌这口气,一定要让孙氏享有与皇后同等的待遇。宣宗的母亲张氏这时已是太后,孙氏自幼由她抚养长大,对于宣宗和孙贵妃之间的情形,再也没有谁比她更清楚的了。这位被称之“女中尧舜”的太后,在理政时恪守先朝规制,但在这件事上终于没有忍心让儿子难过,她答应了宣宗的要求。

于是,大明王朝施行了几十年的舆服规制到这里发生了改变,孙贵妃成为明朝第一位得到金册金宝的皇妃。不过从事情的发展来看,宣宗和孙贵妃真正的愿望以及当务之急,并不是当什么皇贵妃,而是让孙氏成为太子之母,并且正位中宫。

金册金宝

明朝初期规定,册立皇后为金册金宝(册即册立皇后之文书,宝即皇后的宝印),其余贵妃等有册无宝。明代后宫宣宗几乎从不光顾胡皇后,她生育“嫡子”的机会非常渺茫。那么自然应以“庶长子”为未来太子。在这方面母因子贵,万一宫人生下了庶长子,那么即使孙贵妃跟着再生十个儿子,也只能被封为亲王,万一宣宗百年之后,胡氏当上太后,孙贵妃极有可能走上前朝郭贵妃的老路。

孙贵妃不是省油的灯,很快就传出了“有孕”的消息。年近三十的宣宗虽然妻妾成群,却膝下荒凉,孙贵妃虽然专宠,但是也只生了一个女儿常德公主,现在总算孙贵妃又有了身孕,所有的人都盼望她“先开花后结子”,为宣宗生个男孩。问题在于孙贵妃真的怀孕了吗?

宣德二年(1427年)冬十一月,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呱呱堕地,这是宣宗的庶长子,在没有嫡子的情形下他是毋庸置疑的皇位继承人,那位生下皇长子的倒霉女人还没来得及看看自己的孩子,就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处理掉了。而这个小孩,则被孙贵妃占为己有,成为她获得皇后之位的重要工具。明英宗一出娘胎,只知道孙贵妃是他的母亲。即使他贵为帝王,都再也没有得到过亲生母亲的丝毫消息。到底是谁生下了他?她的结局如何?她是何方人氏?已经没有任何人知道了。

《明史》说此事完全是孙贵妃一人包办,按常情推论似乎不太可能,宫廷中人多眼杂,如果没有坚硬的后台,上有太后皇后,下有众多太监宫女,一个人怎么可能把这件事做得如此隐秘?再说宣宗与她夫妻多年,又盼子心切,难道会怀孕十个月都不认真瞧瞧那个大肚子?太医院的太医和接生婆没有顶头上司的默许,他们敢异口同声地说瞎话?

明代皇后霞帔不管怎么样,宣宗终于有了自己的儿子,他的兴奋自不必说。立即就下令大赦天下,免除税赋三分之一。接下来,宣宗决定快刀斩乱麻,立即确定孙贵妃之“子”储君的地位,好让孙贵妃母凭子贵。然而,明初有严格的规制,藩王若想以庶子为世子,必须等到嫡妻年满五十,再也不可能生出嫡子之时,才能以庶长子袭封。当时皇后未满三十,何况这位皇长子又实在太小,册立为太子实在说不过去。

宣宗为了心爱的女人,必然要牺牲其他女人。他来到坤宁宫,暗示胡皇后主动上表请立皇长子为太子。胡皇后就算有多么不痛快,多么不愿意,也不得不主动上表,请求宣宗“早定国本”,尽快册立皇太子。那一厢孙贵妃少不得要做一番表演。她随后也上了一份表章,故意推辞说:“皇后无子是因为身体不好,只要病一好,自然能够生下嫡子来。我的儿子怎么能够抢占嫡子的位置呢?”

自然,这一番你推我让的表演看在久历宦海的大臣们的眼里,都知道上面是什么意思。皇帝和皇后都提出要立庶长子,那还有谁敢说不立?于是,见风使舵的群臣们立即联名上表,强烈要求册立皇长子为太子,宣宗“从善如流”地答应皇后和群臣,册立了尚在襁褓中、不知贤愚与否的婴儿为太子。

宣德三年(1428年)正月,宣宗大祀天地,随之而来的二月初六,他下诏册立皇长子为皇太子。这位皇太子是明朝最小的皇储,入居东宫时虽然号称是“两岁”并且确实过了一个新年,实际上仅有两个月零二十五天的“年纪”。

朱祁钰

(1428~1457年),明宗景帝,明宣宗朱瞻基皇二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蒙古瓦刺军俘去之后继位,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复辟被废黜软禁而气死,终年30岁。明代嫔妃像宣德九年(1434年)的冬天,宣宗朱瞻基染病卧床,一个多月之后终于不治,于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离开人世,享年仅37岁。宣宗一生,只有两子两女,除了太子朱祁镇,还有吴贤妃为他生下的次子朱祁钰。此外就是孙皇后所生的常德公主和生母不明的顺德公主。宣宗去世之时,太子年仅七周岁(称九岁),皇次子仅六岁。因此他留下了遗言,国事家事均交由母亲张太后决策。

宣宗去世后,在张太皇太后的一手操办下,宣宗生前的妃嫔侍姬几乎尽数殉葬,有何贵妃、赵贤妃、吴惠妃、焦淑妃、曹敬妃、徐顺妃、袁丽妃、诸淑妃、李充妃、何成妃。除了这十名得到了封号的正式妃嫔之外,曾经侍寝而无子女的宫人也不在少数。妃嫔也好,宫人也罢,总之,这些美丽的冤魂之中,到底谁是英宗的母亲?这只能是一个永远的秘密了。只有胡废后、孙皇后以及郕王之母吴贤妃幸免于难。

后宫殉葬这个场景对孙太后来说已经不陌生了,成祖和仁宗的妃嫔殉葬她都经历过。然而这一次给她内心带来的惊恐只会比前两次更强烈。假如不是“儿子”朱祁镇的降临,假如不是宣宗坚定不移地要将她册为皇后,那么无论丈夫活着时对自己有多么宠爱,自己恐怕都只有一条死路可走(谁又曾想到她的活路也是建立在别人的尸骨之上的呢)!

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皇太后为十五岁的皇帝孙子选定了都督同知钱贵十六岁的女儿为皇后。这对小夫妻在五月十九日完成了他们的终身大事。明英宗为什么会在临终时下诏终止殉葬制度?也许是因为他的钱皇后进谏,但是更有可能是因为他生身母亲的悲惨遭遇。

英宗在位的最后一年,从皇后钱氏口中才知道自己本是宫人之子,但年长日久,他已无法知道生母的身世和下落,只好把一腔同情寄予被废的胡皇后身上,并为她重修陵寝,一切按照皇后的规制办理。

明代襦裙钱皇后为什么要替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废后胡氏说话呢?原来,作为英宗的皇后,钱氏并没有生过皇子,而当时周贵妃却有一子,即后来的宪宗。这种情形跟当年胡皇后无子、孙贵妃有子的情形极其相似。也许正是由于这一情形,使得钱氏深为同情胡皇后吧。钱皇后很幸运,并没有因无子而被废。

钱皇后和明英宗算是一对患难夫妻,土木事变之后,钱皇后把宫里的家底都拿出来交给瓦剌的使者去营救英宗。因为思念老公,她日夜哭泣,困了就卧在地上,结果弄瞎了一只眼睛,弄坏了一条腿。英宗回来被关在南宫做太上皇,心情很差,全凭钱皇后委婉劝解,所以英宗对钱皇后绝对是一心维护。他担心自己死后钱氏受周贵妃欺负,特地在临终之前遗命“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明代此前的惯例是一帝一后同葬,这道遗命就等于告诉周贵妃:你的儿子做了皇帝,但钱皇后的太后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果然,英宗死后,周贵妃就闹了起来,要独称太后,排挤钱皇后。大学士李贤、彭时就以英宗遗命为理由反对,最后宪宗从中做个妥协,两宫并尊,周氏和钱氏同为皇太后。等到钱太后去世时,周太后又从中作梗,不让钱氏与英宗合葬。最后,钱太后被葬于英宗玄堂左边,右边空着留给周太后。这时,周太后又派人暗中做手脚,让钱太后圹位距离英宗玄堂数丈之遥,而且将中间堵塞起来,其意就是不让钱太后在另一个世界跟英宗见面。周太后的做法如今看起来是有点可笑,但在当时却是非常现实的考虑和思路,无不反映了宫廷斗争的复杂性。

同类推荐
  • 三国志之刘岱的崛起

    三国志之刘岱的崛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诸葛瞻外传

    诸葛瞻外传

    诸葛亮作古了,他的儿子诸葛瞻在没有父亲荫蔽和做靠山的背景下,他凭着聪明智慧与勇气,当上了刘禅的女婿,掌控兵权,横扫三国,实现了他父亲没有来得及完成事业——成为一条龙的梦想。
  • 奸雄曹操

    奸雄曹操

    书友群:奸雄曹操交流群587409046一个是乱世之奸雄,一个是救世之能臣一对好兄弟,一对好战友如何携手在风雨飘摇的东汉末年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重振大汉于危难之际两个人物,一段传奇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吧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有太多诡异的现象让人无法解释,有太多匪夷所思的巧合引入深思,因为它们的神奇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比如,一个人从万丈高空跌落,竟然安然无恙。一个频繁再婚的男子,在他第53次结婚时,娶到的竟是自己的发妻。科幻作家,鬼使神差地成了著名的预言家。有人则时常可以听到常人听不到的晌动,提前感知地震、泥石流、沉船……一次次应验,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这些人、这些现象、这些可怕的巧合,就在我们周围,与我们朝夕相处……
  • 残唐三国

    残唐三国

    《残唐三国》以历史上唐末宋初辽兴的时期为背景,写南唐后主此书称唐兴宗李煜励精图治,文臣武将众多。在北宋讨伐期间,得一奇才李碧,乃李世民嫡系,能文能武。与他的兄弟李猛赵圣解了李煜之围。之后,灭宋征辽,再兴大唐!
热门推荐
  •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本书从民俗学的角度,论述了重庆土家族的物质生态、交通运输、社会群落、人生礼仪、信仰崇拜、物质消费、节日、游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民俗状况。
  • 无为寻道录

    无为寻道录

    十数年的隐忍,数千个日夜里的坚持,万般的欺辱刁难,谁道不尽修仙梦?难道我所有努力和决心仅仅因为你想杀便杀,就可以画上句点,就可以终结的吗?!少年心有血,即使匍匐在地也要大吼道:“我此生必杀你!!【我的弟弟啊——】”一切从这里开始,少年带着决心。光怪陆离,洪荒遗存,烟绕浩瀚,万道争锋,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将随着许方的一步步走来徐徐展开……然道途漫漫,修之不尽。天道不悟,圣道何存?众生谓道,何以我道?且看《无为寻道录》。
  • 羽落天下:倾世寒月戏邪帝

    羽落天下:倾世寒月戏邪帝

    她来历不明,身怀神秘力量,是21世纪叱咤风云生杀予夺的女王,冷心寡情,骨子里透着冷心无情。一朝穿越,成为百里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沉睡冰棺多年的大小姐。他,白衣时宛如九天之上神圣不可侵犯的谪仙,黑衣时犹如地狱修罗,杀伐果决。当两强相遇,他对她一见倾心,以命相护。世间,神魔皆因她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而他陪她左右,愿为她倾覆天下!
  • 牛帝

    牛帝

    仙路茫茫,尸山血海,万人争渡,几番成空。且看牛二如何披荆斩棘,逆天修仙,终成千古一帝。
  • 不想知道你爱我

    不想知道你爱我

    一场大火,她家破人亡,被叱咤风云的苏家收养,他冷血无情,却对她细心之致,但她却怕他入骨,他温暖贴心,却不喜欢与人亲近,但却是她的天使,他幼稚之极,骄傲自满,却心甘情愿默默守护她,她喜欢他,但一场意外,他永远离开了她,她一直认为幕后黑手是他,她悲痛欲绝自杀,再次醒来,她失去记忆,只有他宠她入骨,当她回复记忆,却发现最爱的人,是曾经最恨的人,他们的感情又将何去何从……(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写的不好请不要骂脏话。)
  • 腹黑医女:将军快快来暖床

    腹黑医女:将军快快来暖床

    医术绝世的她与那穷小子第一次见面就被欺负,第二次就发生了大战,最后居然还被诱拐了……还好后来那穷小子成了将军……“将军快来给本大神医暖床……”“昨晚还没给你暖热……”“不够热呀,快来再给我暖暖……。”“看我不让你热火燃身……”“你说的,可不要半途而废哦……”“胆敢小看本将,看我不让你血液沸腾……”
  • 金主的宠溺

    金主的宠溺

    平凡如她,只想在茫茫人海中当一颗草芥,默默无闻的过完一生。但是命运好像跟她开了一个玩笑。让她的一生从此没有了平静。从一个小小的客服人员,跨上了总裁夫人的宝座。对他而言,回来唯一的目标就是她,当初的不告而别,只为了能够更好的重逢。但是没有让他想到的事,她居然把他忘得一干二净。没有关系,他会让她知道他是谁。他奉上人人称羡的总裁夫人宝座,她却给他玩失踪,真是够了。他把她宠在了自己的手掌心里,可这个小丫头还???????一声叹息,在这场宠溺的游戏里,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呢?
  • 风云再起之都市王者

    风云再起之都市王者

    主角龙飞..在都市混的风云再起,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太平间喊一嗓子谁敢站出来,别问我主角为什么这么吊....
  • 魔兽的呼唤

    魔兽的呼唤

    霸气王者主宰世界之路,从懦弱到觉醒,最终统治世界,沾满鲜血的双刃彻底改变了他
  • 旋转木马上的米色天堂

    旋转木马上的米色天堂

    小说围绕一个叫莫冰蓝的女生,展开了与她相关的几个男生和女生的内心世界。写的是一段高中生活。从最初她因为穿裤子的事与班主任展开的斗争,到后来的与陈灏、范正杰之间的感情纠葛,最后到与童言俊的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