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原则和没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和罗盘的船一般,会随着风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航向。
——(英)斯迈尔斯(1812-1904)
要想驾御别人,就必须学会拒绝,学会当面给对方“脸色”看。这样不但不会丢面子,反而可以树立你的权威。否则,事事依着别人,权威何在?面子何在?
拒绝是手段,不是目的,把事办的漂亮才是目的。其底线是:办事儿都要讲求原则,不符合原则的事儿坚决不能办。如果某人向你提出要求,是不符合原则的,不答应给办,这就叫坚持原则。不能为保持一团和气而丧失立场,不论什么样的关系,该拒绝的一定要拒绝。
但同时要讲究说话方式的灵活性,根据对方的特点,根据语言交往的内容、场合和时间等的不同,采取灵活的策略,这就叫办事儿要有灵活性。讲究灵活性,很重要的一点是委婉含蓄。
美国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在就任总统之前,曾在海军某部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道:“你能保密吗?”“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地看着他,“我也能”。
弗兰克林·罗斯福采用的是委婉含蓄的拒绝,其语言具有轻松幽默的情趣,表现了罗斯福的高超艺术,在朋友面前既坚持了不能泄露的原则立场,又没有使朋友陷入难堪,取得了极好的语言交际效果。以致于在罗斯福死后多年,这位朋友还能愉快地谈及这段总统轶事。相反,如果罗斯福表情严肃、义正辞严地加以拒绝,甚至心怀疑虑,认真盘问对方为什么打听这个、有什么目的、受谁指使,岂不是小题大作,有煞风景,其结果必然是俩人之间的友情出现裂痕甚至危机。
委婉拒绝是希望对方知难而退。例如,有人想让庄子去做官,庄子并未直接拒绝,而是打了一个比方,说:“你看到太庙里被当作供品的牛马吗?当它尚未被宰杀时,披着华丽的布料,吃着最好的饲料,的确风光,但一到了太庙,被宰杀成为牺牲品,再想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可能吗?”庄子虽没有正面回答,但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已经回答了,让他去做官是不可能的,这种方法就是委婉的拒绝法。
当对别人所托之事自己不能帮忙时,应在讲明道理之后,帮助想一些别的办法作为替补。因为一般的人都有一种补偿心理,如果你想的办法不很理想,但你已经尽力了,对方的情感便得到了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失望感;如果你的办法帮助别人圆满解决了问题,别人也会很满意。
有时候,我们还会遇到死皮赖脸地纠缠的时候,此时此刻,态度必须强硬果断。
还有些人觉得不便说“不”,便随便找些不值一驳的由来暂时搪塞对方。以求得一时的解脱。这个方法并不好,因为对方仍可以找理由跟你纠缠下去,直到你答应为止。比如你不想答应帮他做事,推说:“今天没有时间。”他就会说:“没有关系,你明天再帮我做好了,事情就拜托你了。”
因为这些都是小小的谎言,一经反驳,你定有所慌乱,“不”的意志便很难贯彻了。对付这种情况,你倒不如直截了当地用较单纯的理由明确地告诉对方:“你托办的这件事办不到,请原谅。”“这件衣服的颜色我不喜欢,很抱歉。”“我已经另约了舞伴,不能跟你跳,对不起。”等等。这样虽说显得生硬些,但理由单纯明快,不给对方有机可乘。
说No一定要及时,不能太早,太早羽翼未丰;更不能太晚,太晚,就一切都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