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商战中,准确地运用“乘间击瑕”的谋略,可以起到避实击虚的作用。
“瞒天过海”必须是成功的“骗”,如果骗不成功,自然也就“瞒不了天”,“过不了海”,也就称不上什么“瞒天过海”。
《资治通鉴·唐记》记载,武则天时,有人告了周兴,武则天命来俊臣审问。来俊臣假装着同周兴喝酒,问周兴:“逼供最好用什么刑?”周兴说:“最好把犯人装进大坛子,架起炭火一烧,就什么都承认了。”来俊臣按此法备瓮烧炭,然后说:“上面的命令要我审问你,请你入瓮吧。”这就是“请君入瓮”一词由来。此语比喻用某人整人的办法整他自己。
悲伤只折磨孤独的人,繁忙的人无暇流泪。
——[英]拜伦请君入瓮的好处在于,借对手的头脑来惩罚对方,省心又省力。
“飞机大王”休斯的TWA航空公司曾遭“泛美”航空公司的来势汹汹的兼并,休斯出击应战。后来这两家航空公司的斗争演化成休斯与“泛美”的后台老板、政治野心家共和党人普留斯塔的斗争,后者支持“泛美”的垄断行为,并想借此来打败民主党,而成为下届美国总统,达到两全其美的目的。
开始时,普留斯塔揪出了休斯与前总统罗斯福之子的一些不正当的利益往来,大造舆论,对休斯来说形势是一天一天地恶化。就在关键时候,面对1500多名记者,休斯庄严宣誓后,指出普留斯塔的罪恶事实,道出普留斯塔对他作出种种不正当的许诺,并证据确凿指出普留斯塔与“泛美”总裁特利普的不正当来往。休斯请普留斯塔进了他自己设计的瓮。
结果,普留斯塔败北,仕途中落。“泛美”失去靠山,打击休斯的计划失败。
请君入瓮虽是毒辣一招,但对恶毒的对手却是出尔反尔,以牙还牙。
当今世界的许多人对“泛美航空公司”这一名称可能并不陌生,而对TWA航空公司熟知的人可能并不多。原因是前者的实力、影响力比后者大得多。然而后者并不是默默无名的丑小鸭,他的经营者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老板就是美国著名“飞机大王”休斯。
巧合的是泛美航空公司与TWA航空公司都与政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者是共和党资金的主要赞黼,二者之间关系是非常密切;后者则是以民主党为最大靠山,随之兴衰沉浮。
二战前后,即世界航空业迅猛发展的当时,TWA航空公司与泛美航空公司展开了一场反收购和收购的争夺战,他们打得不可开交,争夺的结果也引起一场朝野震动的政治风波。两家航空公司的这场争夺战既是商业斗争,也是美国两大党派的政治武斗。
要想了解泛美公司和TWA航空公司的商业斗争和美国两党之间的政治斗争,我们首先要了解泛美航空公司和TWA航空公司的有关情况。
泛美航空公司是美国最早的海外航空公司。它是美国航空公司的分公司,司职海外航空事务。
美国航空公司的创始人是美国华尔街的金融投机家汪·特利普,他于1927年联合几个小的航空公司开创了这控股公司。作为分公司的泛美航空公司,其实权当然没有旁落,以被特利普所握。
泛美航空公司最早的业务是承载从迈阿密到哈瓦那航线的运输。很快又开通了中南美的巴拿马和洪都拉斯的航线,并在秘鲁航空和智利航空等由各国政府或财团共同创立的地方企业被收归泛美航空公司以后,泛美航空公司占有了整个中南美航空。可是这并没有达到特利变更的理想,他的目标是占领全球航空。1936年10月,泛美又开通了由旧金山一马尼拉至香港的太平洋航线。
“泛美”的迅速堀起、壮大,与它的政治优势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它在政治上支持共和党,是共和党的“三大”财源之一,所以得到共和党的特别青睐。并且,由于泛美的存在和发展,阻挡了英、德、法、意等欧洲列强在中南美的经济“染指”,非常符合把整个南美当作自家后园的美国人的心态,可谓“功勋卓著”,因此共和党对之如掌上有珠,希望泛美航空公司独霸一方,挤败TWA航空公司。
正因得到如此“宠爱”,所以“泛美”的野心随着它的成长迅速膨胀,它要垄断全美的乃至全球的航空业。
TWA航空公司是西部航空运捷公司和华尔街投资家季斯的TAT航空公司于1931年合并而成,拥有包括三条中国航空线在内的国际航空线。
“飞机制造大王”的休斯,因为罗斯福新政中有一条“华列解体令”,将飞机制造公司与航空运输公司分开。因此TWA航空公司在弱肉强食的垄断风潮中,处于极其为难的状态,休斯买下了TWA的80%的股份,是1939年。
TWA航空公司在“泛美”的强大的兼并势力,始终岿然不动,这多亏它有民主党的后台,特别是启从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后推行“新经济政策”,垄断行为受到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扼制了“泛美”的垄断行为。
悲伤是一种心灵上的锈斑。新的思想会逐渐将它铲除。
——[英]塞·约翰逊二次大战后,民主党的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这时美国政坛上活跃着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拉尔夫·普留斯塔,他是共和党参议员被视为在1948年下届总统大选中与现任总统杜鲁门竞争的最大对手,出于可以理解的政治原因,变更留斯塔总是想方设法去找民主党的污点。
普留斯塔与特利普曾是同学,关系非常密切。为了得到泛美的经济支持,变更留斯特竭力支持其垄断行为,二者总是不谋而合。
1946年的中期选举,由于现任民主党总统杜鲁门政府处理战后经济不景气,人们对他很不满意,因此共和党轻而易举获得了绝对优势。这时,普留斯塔当选国防计划特别调查委员会委员长,掌握了很大的权力。
因此特利普更是为所欲为,他向TWA航空公司开始发出征服的信号了。
1947年1月,特利普找到了TWA的总裁底特利希向他暗示,共和党的普留斯塔即将上台,现他正呈送关于共同航空法案到议会,“将来全美的民航世界线合成一个民主共同体,消除不必要的恶性竞争,解决战后民航业的困难及不景气。”其实就是威协TWA航空公司与泛美航空公司合并。
普留斯塔得知后,非常气愤,他想方设法来把TWA搞垮,广泛美打败竞争对手,又通过TWA揪出其后台民主党的丑闻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普留斯塔使用国会权力,用过硬手段,到休斯公司查看会计帐簿。他们意外的发现艾略特·罗斯福上校即罗斯福总统的儿子,曾在二战中把水上飞机给休斯公司制造,并接受休斯公司安排的5次宴会,费用全由休斯公司负责;罗斯福总统国葬时,他们一家人的交通费也由休斯公司支持……
以此同时,特利普与休斯正在加州椋桐泉休斯的别墅进行密谈。这件事轰动了新闻界,但是谁出不知道他们谈论了哪些内容,只知道谈判失败了。
谈判一失败,很快,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介纷纷揭发艾略特·罗斯福上校等人被收买、贿赂、接受招待的丑闻。特利普还大量花钱收买全美最有影响力的20家报社社长,企图对TWA大造谣言。
由于艾略特·罗斯福上校的公开反对和美国人民对已故总统罗斯福的怀念和尊重,普留斯塔和泛美的野心又一次落空。
面对普留斯塔和泛美的强大进攻,休斯并不是被动挨打,他暗地派人搜集材料,得到充足的事实和实力打败对手是十分有把握的。在普留斯特安排的参议院会议中休斯决定甩出了他的“定时炸弹”。
会场庄严、肃穆,汇集了全美1500多名新闻记者,休斯庄严的宣了誓,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张卡,这是他早已准备好的材料。
“2月11日,在五月花饭店用餐时,普留斯塔议员对我说,如果我同意TWA与泛美合并,或者我同意参议员提出的民航修正案,那么关于我与艾略特·罗斯福上校之间的事就一笔勾消……”
这当然是赤裸裸的幕后交易,休斯恰到好处把变更留斯塔的话捅出来,是多么有用啊!普留斯塔没想到休斯把他们的私下谈话都捅了出来,满脸难堪。他原准备攻击休斯,不料今天却措手不及。
接着休斯又告诉众人,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委中长普留斯塔夫妇在泛美航空公司副总裁的私人别墅内接受酬谢宴的招待……
对此,普留斯塔吞吞吐吐的申辩道:“在那简陋的别墅中,我每天付给厨师及侍从们5美元。”
这句辩说成了笑话。休斯的反击一举成功,达到成功的目的。
普留斯塔借口身体欠安,回了老家。从此,普留斯塔野心落空,休斯又给他来了一个痛打落水狗。
泛美丢失保护伞,一蹶不振,盖因普留斯塔事件受到牵连。
泛美兼并TWA的野心落空了,休斯和他的TWA大获全胜。
“乘间击瑕”,出自《历代名将言行录》中明代名将袁崇焕语:“坚壁清坚以为体,乘间击瑕以为用,战虽不足,守则有余;守既有余,战无不足。”意思是,利用地理条件把部队隐蔽起来是用兵的根本。利用敌人的间隙和漏洞对敌人实施进攻这是军队的功能。用这种这方法,战胜敌人是没有足够的把握,但防守自己则绰绰有余;当有足够的条件保护部队时,对敌作战也是理所当然的在战争中,“乘间击瑕”是一条很重要的军事原则。“间”是指敌人方面的漏洞,具体是敌方军事指挥员之间的矛盾和兵力部署上留下缝隙或漏洞。“瑕”也是指漏洞,每一个的部署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总会或多或少地留下某些缺陷或漏洞,就像美玉难免带有斑点一样。俗话所说的金无足赤,玉无纯白也是这个道理。
回忆往日的欢乐使人悲上加悲。
——[英]富勒在现代商战中,准确地运用“乘间击瑕”的谋略,可以起到避实击虚的作用。
在英国的建筑业,莫尔比公司和第耳公司互相勾结,共同对付泰迪公司,泰迪公司在竞争市场上常处于劣势。
泰迪公司为扭转不利的局面,派出经济间谍去收集对方的情报,终于找到了莫尔公司总裁与第耳公司总裁盗情报的事实,此后他们的的关系决裂,最终自食其恶果。
泰迪公司不畏困难力争探险,终于从拉场堆中找出自己常胜的法宝。
泰迪建筑公司和莫尔比建筑公司都是英国曼彻斯特城的两大建筑公司,相互间竞争十分激烈,视同水火,不能共容。
这两家建筑公司所用的钢材主要由第耳钢铁材料公司提供。莫尔比公司总裁和第耳公司总裁是大学同学,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莫尔比公司总能得到质高价廉的建筑钢材,并且供应即时,从不影响生产。
有时,第耳公司为了帮莫尔比公司一把,对泰迪公司进行百般刁难。泰迪公司进行关键项目建设时,一些钢材常常迟迟不到,工程经常受到影响。
对此,泰迪公司总裁十分愤怒,于是派出经济间谍赫尔前去侦查对手的动向,找出对方密谋的事实,给对方以严厉的反击。
赫尔是间谍老手,在这方面是久经杀场的老将。他首先从莫尔比公司的垃圾堆中搜集情报。为了保险起见,他用钱雇了一个流浪汉,由流浪汉专门到莫尔经公司分捡垃圾,然后送到一个隐蔽之处,让赫尔进行检查。
然而,莫尔比公司的保密制度很严密,几个月过去了,成千上万个垃圾袋找了个遍,赫尔仍然是一无所获。
赫尔感到非常失望,感到这样拖下去,他很难得到情报。但他转念一想,干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搜集情报更是如此。只要有恒心,铁棒也会磨成针的,他暗暗鼓舞自己。
赫尔依然呆在那里等待机会,他不怕苦,不怕脏,仔细分类,认真挑选。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刮风下雨,都毫不懈怠,时时刻刻都盼着情报的到来。
一天,夜幕降临。赫尔像往常一样,打开最后一个垃圾袋进行分检,无意中发现一张照片。照片很模糊,赫尔起初以为是什么员工随便扔掉的废弃照片,他细一看,这时他脑海里突然想起了什么,再细心一看,吓了一大跳,上面是莫尔比公司总裁与一贵妇人接吻的照片。显然。赫尔是多么地愉快啊!再仔细一看,隐隐约约,那女人很像第耳公司总裁的夫人。
赫尔如获至宝,欣喜若狂,他知道,这不只是照片,对泰迪公司是多么地有用啊!泰迪公司总裁得到照片后,喜不自禁,急忙让有关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最后证实,照片上的女人时果真是第耳公司总裁夫人。于是,泰迪公司总裁立即召开心腹会议,采取反击的措施,他要选择最佳时机来打出这张“王牌”,将对手置于死地。
一个盛夏时节,莫尔比公司正为一家电子公司建造18层加工大楼。工地上热火朝天,机声隆隆震耳,工人挥汗如雨。按合同第耳公司提供的钢材正源源不断地运到工地上,一切都在如愿地进行着。
看到这一切,莫尔比公司总裁眉开眼笑,这笑声中似乎含有几分对泰迪公司的冷笑。然而,他仍然笑得那么开心。
这天,第耳公司总裁正在办公室里批阅文件,突然,秘书送来一份急件。奇怪的是,急件上面并未署发信人地址和姓名。他满腹狐疑地拆开一看,里面只有一张照片。然而,不看则已,见此总裁恨得咬牙切齿,入骨三分。
不久,莫尔比公司签订新的钢材合同时,遭到种种的刁难。几个月下来,莫尔比公司施工进度一再减慢,严重影响到其他公司的生产计划,最后,造成极大的亏损。
莫尔比公司情况突变不多久,公司员工不翼而飞。公司总裁已自知其中奥妙所在,他便狼狈地逃跑啦。
当悲伤沉睡时,别去把它唤醒。
——[英]富勒目睹这一切,泰迪公司总裁开心地笑了起来。笑声中带有胜利的喜悦。
上面是多么动人的一幕,转败反胜的经过简直是一部娓娓动听的小说,但是,仅限那些方法和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你想打败对手请看:“设圈套巧胜对手。”
的确,商战中,大家你争我夺,各施其招,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怪招、奇招,都是应有尽有,有甚者要使坏招。只要能达到目的,又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几乎没有什么招是不能用的。难怪有人说:“商招没道德,只有成功与失败。”“打草惊蛇”出自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酉阳杂俎》记载,王鲁作为当涂县令,贪官污吏,搜刮民财。一次有人控告主簿(县令手下小官)贪赃,王鲁判案时说:“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后多比喻行为不缜密,致使对方有了防备。
既然“打草”可以“惊蛇”,如果一方有意“打草”而使另一方“惊蛇”,那么“打草惊蛇”不是一个绝妙的招式吗?
保罗·格蒂为了得到蕴藏有大量石油的泰勒农场600英亩地,竟然设置了一个大骗局,自己是巧装改扮,扮演了大银行家代理人的角色,指使另一个掘油工人扮成有钱的绅士作为与“自己”竞夺泰勒农场的对手,并大造舆论,使塔尔萨有实力的两家石油开采商史格达家族和壳牌石油公司,不得不退出前线的竞争。格蒂从而轻而易举地取得一个很低的战利品。
格蒂的这个手段虽然很不道德,会失去荣誉,但在当时并不算违法,所以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很巧妙的计谋。他的成功就在于他的“打草”骗局设得无懈可击,非常的完美,使真正的对手认为如果不退出竞争,既得不到什么利益,又说不定会得罪“银行家”,不得不“惊蛇”般退出竞争。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各国已制定出许多法律来约束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果格蒂生活在当今社会,成功就没有那顺利啦!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是善于动脑盘,还是行得通,用得到“打草惊蛇”这一招。
1915年,美国南部的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仍是一个荒芜之地,由于发现此地有石油,带来一场风靡全美的竞争,塔尔萨一夜之间成了冒险家们涉足之地。到处搭起了简易的帐篷、木篷、木屋,不久又建起了几家炼油厂。石油使一部分人成为富翁,其中享利·史格达家族,壳牌石油公司和乔治·格蒂家族是当地较有势力的石油开采商。
7月的一个下午,骄阳似火,一辆崭新的黑色福特在塔尔萨的泥泞的公路上飞驰,在一块用简单围栏住的土豆地边,福特停下了,从里面走出一个衣着整齐、中等身材、头发金黄、双眼明亮,看上去非常干练的年轻人。
他就是乔治·格蒂家族的唯一继承人,老乔治·格蒂的唯一儿子保较·格蒂。他去年刚从英国牛津大学回来,说是去留学,却连张文凭也没有捞到,倒是要了老爹不少钱付给了欧洲不很有名的旅店。也奇怪,像他这样的年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竟躲过了兵役,人们都探讨他们一家人施展的是什么魔术。熟知他的人都不轻易相信他说的话,只能承认他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人。
由于老格蒂对小格蒂所作所为不满意,所以在经济上对他严格制裁。小格蒂吃尽了钱不够用的苦头,决心要弄到大笔的钱,要用自己赚来的钱来养活自己。因此,突然间小格蒂对家族的生意来了兴趣,匆匆地赶回老格蒂身边,声称可以帮父亲出一大把力,无奈,名声太坏,让老格蒂不喜欢接受他,他一直不能在家庭事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这太委屈我了”他想。他认为他的能力和他的职业是极不相当。
决不能因为一件伤心失望的事,就摒弃生活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印]泰戈尔此时的他正站在泰勒农场的土豆地上,因为塔尔萨已盛传泰勒农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塔尔萨最有实力的三家石油商都在打着它的主意,都在暗中激烈的竞争着。农夫泰勒乐得渔翁得利,他只想看到这三家不停地斗下去,越斗下去,他的这600英亩土的价值就越高。他已放出风声,他将把土地交给拍卖行,哪家出的价钱高就卖给哪家。三家石油商中壳牌公司实力最强,格蒂家最弱,因此,格蒂为此非常担心。
格蒂静静地看了泰勒农场几分钟后,转身上了车,向东边直驶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一个别墅区,在一栋豪华的别墅前停了下来。格蒂敲开了门,见到了他想要见的人,塔尔萨地区最有名望的地质学家,艾默·克利斯。
“泰勒农场能产多少桶油?”
格蒂直切话题。
“你代表哪一家?”克利斯兜圈儿。
格蒂取出了一叠钞票数着,边说:“我代表我自己。”
“我的观点你可以在《塔尔萨世界报》上看到。”
“《塔尔萨世界报》给你多少报酬?”
克利斯犹豫了一会儿,说道:“12美元。”
“12美元买了你30%的真话,我出这个价钱的10倍能不能买另外的70%的真话?”
克利斯来了精神,100多美元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大笔钱。“以尊重科学的人,我一贯奉献,好吧,既然如此——泰勒农场,我保守估计其储油量比壳牌公司最大的油田大三倍,达10万桶以上,按时价每桶0.4美元计,它值4万美元。”
格蒂站了起来,扔下了60美元预付款。
福特又在泥泞的公路的奔驶,经过一间路边酒吧时,高大肥胖的店主正像拎小鸡一样把一个中年人抓了出来,嘴里一边骂着。不用问,这个人一定是喝过酒,没有钱付出店主才被轰出来的。
格蒂在中年人身边停下车,从车窗伸出头来说,“喂,想不想做个有钱人?”
中年人有点莫名其妙,那是半信半疑的点头表示。
“那么上车吧,我请你去别的更好的地方喝一杯。”
中年人连忙喜滋滋地扭扭屁股溜上了车,他叫米露斯克黾,一名普通的掘井工人。
第二天,一辆豪华的四轮马四“笃笃笃”地驶进了塔尔萨,车上坐着一名态度傲慢的中年绅士。因为当时马车已逐渐被淘汰,像这样的马车已是很罕见的了,这对于塔尔萨这地方来说无疑是一件大新闻。马车所到之处,人们都前去观赏,孩子们则蜂拥追随车后,那个中年绅士一把一把地抓着硬币向孩子们撒去,孩子们更是越聚越多。
第一天,《塔尔萨世界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报道《塔尔萨来了位大富翁》,说一个叫巴布的从北方来的大富翁,他的财产是一般人所不能估计的,挥金如土……巴布看中了塔尔萨的泰勒农场,决定在那里投资一笔钱开采石油。他还到农场探望了那个老泰勒,许诺将用2万美元买下农场,可泰勒并不满足,还想钓到更大的鱼。
几天后,一辆福特又来到了泰勒农场,因为泰勒农场已成为当地的新闻热点,所以那里早巳埋伏了一大群新闻记者。记者们一见福特车驶来,都向饿鸭子似地跑过去看个究竟,车上走出了一个头发油黑、两撇胡子高翘的年轻人,来人声称是大银行家顾里特的私人秘书价尔曼。价尔曼找到了泰勒,请求他以2.5万美元买下泰勒农场。如此高价,泰勒有些心动了,可是他老婆踢了他一脚,他忙说:“老兄,只能在拍卖会上碰运气了。”
第二天,《塔尔萨世界报》又刊登了一篇配有大幅照片的文章《泰勒农场招凤引鸾,塔尔萨又来了个大银行家克里特》。
每个人都有为世人所不知的隐忧,而我们常把那些仅仅是忧伤的人误解成冷漠的人。
——[美]朗费罗一时间,塔尔萨到处传遍了绅士巴布和银行家克里特的事,大家都迫切想知道,这在竞争中,他们两个谁能取胜呢?
报纸、杂志的评论员,更是纷纷出击,对巴布和克里特品头论足,都一致认为,巴布只是一个大富翁并没有可畏惧的,只有克里特是大银行家,他准备在塔尔萨大作文章,塔尔萨的资金迟早被他所垄断,相信史格达家族、壳牌石油公司和格蒂家族都不得不退出竞争,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同克里特竞争。
果然,一个星期后拍卖泰勒农场拍卖会如期召开时,原来的三家石油商不得不退出竞争,只有巴布和克里特的代理人介尔曼一争高低。会场围满了等着看好戏的观众。
拍卖师的锤声响了。
“500美元。”
“600”
“700”
竞价升到1100美元时,突然巴布不作声了,拍卖师叫了三声后,仍没有人应价,锤声响了,克里特以1100美元获得这块如金似宝的土地。
在场的人都很感到惊奇,没想到泰勒农场竟以1100美元就卖出了。泰勒更是急得“哇”地大声哭了起来,可是一切都没用了,不管他信不信巴布的声称:“泰勒农场没有石油,价值不超过1000美元。”一切都是合法的。
克里特购得泰勒农场后,忽又改变了主意以5000美元转手给了格蒂家族开采石油。格蒂家族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钱财。
许多年以后,人们才识穿这场骗局,原来那个中年绅士巴布是穷掘井工米露斯克里,那个银行家的代理人介尔曼当然就是化了妆的保罗·格蒂。人们当然非常气愤,送了这个日后格蒂家族的当家一个“骗子”绰号。
然而,这样的骗局在当时并不算犯法,泰勒家场这块宝地,就这样落到泰勒的手里。
格蒂的这次成功,最主要的还是使他的父亲改变了看法,同意他经营家族的石油业,从而使他青云直上,最后成为拥有60多亿美元的巨富。
看过设圈套巧胜对手这一故事后,我想你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启发,为了使你开阔眼界,请看“世纪工程”夺标决战。“将计就计”,源于《兵经百字·借字》:“不可智谋则借敌之智谋……翻彼着为我着,因彼计成吾计,则为借敌之谋。”意思是,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可以借用敌方的计谋,将敌之计变作己之计,这就是借用敌方的计谋去对付敌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曹操派谋臣、周瑜的故友蒋干到周瑜兵营刺探军情,周瑜洞察其来意,所以假装醉酒,将一封伪造的蔡瑁、张允的投降书信巧妙地暴露给蒋干。蒋干得此假情报,连夜逃回曹操军营。曹操看了投降收信,一怒之下,杀掉了蔡瑁、张允,后来追悔莫及。周瑜巧借故友蒋干传递假信息,蒙骗了曹操,借刀杀死对手,除掉后患。
将计就计的成功,关键在于顺佯敌意,因势利导,在敌人所设圈套之外再设一套,让敌人的计划落进自己的圈套。在实施过程中,表面上假装中了对手之计,实行是施展自己的计谋。
幽默的秘密源泉并不是欢乐而是悲哀。天堂里没有幽默。
——[美]马克·吐温现实和历史往往会有惊人的想法,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一场“世纪工程”夺标大战中,南韩企业家郑周永便是运用“将计就计”的谋略,大获全胜。
郑周永运用此计的过程与三国时的同瑜有异曲同工之妙,波澜起伏,环环相扣,读后令人拍案叫绝。
1975年,石油富国阿拉伯对外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本国东部杜拜兴建大型油港,预算总额为10亿—15亿美元,并向全世界各大承建公司公开招标。
这项工程十分庞大,堪称“本世纪最大的工程”。此消息真是风靡世界各国,立即引起世界建筑商们的关注,其中跃跃欲试者有之,望而却步者有之。
1976年2月,中东弹丸小国,战云密布,大军压境。一场惊人的“世纪工程”夺标大战拉开帷幕。
这时,号称“欧洲五大建筑公司”的西德“莫力浦·霍斯曼”、“朱柏林”、“包斯卡力斯”,英国的“塔马”,荷兰的“史蒂芬”,已早早踏上了这个海湾小国,企图打败竞争对手,夺标取胜。另外,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头号建筑公司也匆匆从远道赶来,决意参与这场大角色。
最后一个到来的,是南韩郑周永率领的现代建设集团。尽管这是个姗姗来迟的插队者,但他却是竞争中的强者。
于是,有的公司表示愿意同他合作,一起承包工程;也有的干脆提出,只要他退出竞争,马上就支付一笔可观的现金作补偿……
这位郑周永到底何许人也,竟令这些赫赫有名的企业巨子如鼠见猫一样。
郑周永出身在南朝鲜一个贫因的农家,小学没毕业就远离家乡找工谋生。1940年,他凭自己一点积蓄开办一家修理小店。1947年,他又创办了现代土建社,不久便扩展为现代建设集团。在郑周永的领导下,现代建设集团的员工刻苦努力,一跃成为南韩建设业的霸主。他曾创下用10分钟时间,就击败了所有对手,中标承建了被称为南韩“檀君开国以来最大的工程”。自此,郑周永被同行攻击为“阿拉斯加来的土匪”。似乎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山村无名小辈是一位不讲规矩的粗野土匪,而土匪的野性又造就了他猛虎豹胆的冒险精神和置生死不顾的可怕行为。
正是这一点,才使欧美的建筑巨子心怵。黎明前的一刻是最最黑暗的。
“世纪工程”的招标还未正式开始,许多英雄豪杰在暗暗地使用技巧,施展法术。
一天,郑周永的好友、大韩航空公司社长赵重勋突然来找郑周永。
久友重逢,显得十分热情。赵重勋盛情邀请郑周永去喝酒叙旧,郑周永再三推辞不卸,只好赔同应邀。
他们找到一间幽静的小单间,边喝边聊起来。酒过三杯,赵重勋突然对郑周永说:
“郑兄,这桩工程可是块难啃的骨头呵!”
“就是再难啃,我也有把握把它啃定!”郑周永胸有成竹地说。
“唉,你何苦非要冒这个险呢!”接着,赵重勋压低嗓门说,“只要你肯退出来,你还可以不劳而获,得到一笔可观的意外之财,何乐而不为呢?”
郑周永暗吃一惊,这才知道老友的意思,却不动声色地问:“有这样的好事?”
赵重勋以为对方动心,便干脆把话挑明:“不瞒老兄,是法国斯比塔诺尔公司委托我来劝你的。他们说,只要不参加竞争,他们立刻付给你1000万美金。”
郑周永暗暗冷笑:“法国人也太小瞧我了,这点小钱就想打发我退出!他沉吟了一阵,想出了一条妙计。”
伤心,是一种最堪咀嚼的滋味。如果不经过这份疼痛——度日如年般地经过,不可能玩昧其他人生的欣喜。
——三毛“赵兄的好意,小弟心领了。但这桩工程我还是争定了。”
“唉,两头都是朋友,我也是为你们着想。”赵重勋不免有点失望。
这时,郑周永举杯一饮而尽,抱歉地说:“赵兄,失陪了。我还有件紧急的事要办。”
“什么紧急的事?我能帮你吗?”
“唉,还不是为那1000万保证金……”郑周永故意把话“闸”住,于是他满怀气愤地告别老友。
法国人得知这一“情报”后,就开始在郑周永的投标报价做文章,按照投标规定,中标者需要预交工程投标价格的2%的保证金。因此,他们便判定郑周永的现代建设集团的投标报价可能在20亿美元左右,最少也在16亿美元以上。
然而,这正是郑周永的良苦用心,他也想通过朋友的嘴给对方一个“回报”。
在此期间,郑周永频频利用“假情报”向其他竞争者施放烟幕弹,设置假象,来扰乱对手的阵式。
在郑周永的那间封闭保密的会议室,灯火通明,气氛紧张。郑周永正在为他的决战作最后准备。
在报价问题上,郑周永真是煞费心机,他仗着自己旗下的现代重工业及造船厂等大企业能够提供前线大量廉价的装备和建材,仗着自己建立起来的“桥头堡”,决心使出杀手锏“倾销价格”,来力排群雄,在竞争中大获全胜。
起初,他经过分析和借鉴国外建设工程价目表,初步拟定了总体工程报价为12亿美元。
尔后,经过再三思虑后,郑周永对初始报价12亿美元先后进行了25%和5%的两次削减,最后定为8.7亿美元。
对此,他的高级助手田甲源持反对态度,认为削减到25%,即9.3114亿美元就可以了。但是郑周永却一意孤行,他认为在投标报价问题上。不同于比赛,它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名,要想取胜,报价必须通过强烈的竞争,尤其是在大型项目上更要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性。
1976年2月16日,这是决定郑周永与他的现代建设集团走向世界的关键一刻。
投标开始了,郑周永一行来到会议厅,同其他对手一样,也有一种寸管难容的心情等待着夺标的胜利。
现代建设集团的投标代表是田甲源,然而这位肩负重担的田甲源先生却在关键性的最后一刻钟里自行其事,在投标价格表上填上9.3114亿美元。填完报价数目后,田甲源怀着胜利的信心走进工程投标最高审决办公室。
那里的工作人员紧张地忙碌着,整个办公室里就像一张巨大的针毡,田甲源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当他听到主持人说美国布朗埃德鲁特公司报价9.044亿美元时,他刹那间脸色苍白,踉跄地出来走到郑周永面前,含含糊糊地说:
“郑董事长的决定是对的,我……我没有照你的办,结果比美国人多……多了300万美元。我们失败啦!”
郑董事长看到田甲源难受的样子,郑周永感到夺标已没希望啦,他真想给田甲源一记响亮的耳光,然而这里毕竟不是韩国,而是“世纪工程”的招标会议室。
正当他拔腿想要离开会议室的一瞬间,另一个助手郑文涛打着招呼,激动万分地从仲裁室跑到郑周永面前大声地喊道:
“董事长,我们胜利了!我们成功了!”
郑文涛的消息使现代建设集团的所有在场的人员都像木偶似的。他们不知所措,到底是田甲源错了,还是郑文涛对了?真让人大惑不解。
原来,美国布朗埃德鲁特公司的报价是分两部分进行的,仅上部分就是9.0444亿美元。相比之下,田甲源填的9.3114亿美元的报价是最低报价。
觉得自己不快活的人是不会快活的。
——[古罗马]塞内加当沙特阿拉伯杜拜海湾油港招标仲裁委员会最后宣布现代建设集团以9.3114亿美元的报价摘取这项本世纪最大工程的招标桂冠时,在场者都象中了什么法术似的,个个显现一幅惊呆之状,郑周永对自己也不敢相信,更何况田甲源呢。
对于这个报价,西方的所有强劲对手都惊愕不已,他们觉得受了郑周永的骗。尤其是那些法国佬,他们老羞成怒地骂他是“骗子”、“土匪”。
在这场智慧的角逐中,这位黄皮肤黑头发的南韩人大获全胜。
朋友,当你看过“世纪工程”夺标赛,那里轰动的场面,惊人的画面,将使走进“香港佳宁公司沉浮记录”来。
“瞒天过海”无论怎样辩说都开脱不出一个“骗”字,然而又不能用一个“骗”字概括其貌,其中的“骗”必须有能“瞒天”,且能“过海”的内涵。
自古“奸”、“骗”不分家,“奸商”也有人谓“骗商”,虽则这些字眼无不带有人们强列的憎恶色彩,但理智的思索,这其实是侧面反映商战的残酷,本身不为过。瞒天过海虽有不良的“骗”字,它并不是违法行为,只是说明商战的灵活多样罢了。
因此,瞒天过海又为人类谋略库提供一条有效的计谋。
80年代初轰动香港股坛的“佳宁事件”中,陈松青就巧妙地利用了“瞒天过海”达到了他成功的目的。他暗中与大马裕民银行勾结,打败美汉企业一些强而有力的股票上市,又利用新闻媒界大造好消息,营造一个好形势,促使大小户争相抢购“佳宁”,“佳宁”升至最高位时,陈松青暗中发货,手中的股票洗劫一空,换来却是大量的金钱。陈松青的高明之处是隐藏在黑暗处,从不公开身份和露面,没有任何可疑的行迹,就是其最后被捕时,也能开脱出来。
“瞒天过海”必须是成功的“骗”,如果骗不成功,自然也就“瞒不了天”,“过不了海”,也就称不上什么“瞒天过海”。
当今香港,凡是走进股市的人没有不知道陈松青的,因为他满身笼罩着的神秘色彩和他一手策划的“香港股坛第一案”,或称“佳宁第一案”,多少年来一直成为新闻界的美味佳肴,至今流传不衰。
不少股民至今还在痛骂陈松青是“骗子”、“恶棍”。陈松青使得许多佳宁的股民倾家荡产,血本无归,但更有人是在暗地里对陈松青频频称奇,叹为观止,从头脑中认为陈松青真不愧是商界的高手。
无论陈氏是对是错,至今仍无定论,在茫茫商海之中,实在是一个不解之谜。姑且跳出道德和法律的圈子,以胜败论英雄,平心而论,陈松青发明那瞒天过海一招确是商界谋略一大奇迹。
大约在1979年初,香港传媒界纷纷报道了一则不大不小的消息:“美汉”被收购了。美汉是一些实力雄厚的投资公司,曾一时风靡香港。收购“美汉”的是名不见经传的佳宁集团公司。这个“佳宁”仿佛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巨人,还没让人看清楚他的真实面孔就一大口气吞掉了资产10亿以上的“美汉”,这一奇迹不得不令人钦佩。
“佳宁”收购“美汉”不久更名为“佳宁投资公司”。同年底,“佳宁”上市,宣称其规模达8亿之巨,“佳宁”投股七成,其余公开发售。
“佳宁”的上市备受人们关注,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多有其报道,其中都是宣捧之辞。说“佳宁”是苦练百年修得正果的“无名英雄”,其投资不但在港的地产、旅业、航空等占有令人不可小觑的份额,而且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都有广泛投资,是一间国际性的大投资商,其实力及前途具备了“香港摩根”的一切质素……
不出几日,上市的“佳宁”一售而空,其价格不断上升,深受大众的青睐。
“佳宁”是何方神圣,能一夜间叱咤港岛?人们不禁纷纷询问,但除了那些天花乱坠似的流光溢彩的报道之外,就是千奇百怪的传闻猜想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人们仿佛雾里看花,雨中赏月,总不能见真面目,只知佳宁股只是“庄股”而已,操纵于几个私人手中,但是“无砖不成塔,无梁不成屋”的中国传统作风,不得不令人们再三追问其真正老板或主使是谁?其又得到了哪家幕后老板的撑腰?
憎恨之中也隐藏着一种忌妒:我们想胜过敌人。
——[德]尼采不久,一位记者偷偷买通了“佳宁”的一名内幕人士,终于得知“佳宁”的真正主人的陈松青,一个所有人都对之陌生的名字。但这个主要人士谁又敢妄加推拖,只不过事后证明其猜测是对的。他对佳宁的庞大资金的出处也知之不详,猜测可能来自东南亚的印尼或菲律宾,因菲律宾是马科斯家族的天下,传闻马科斯收藏不下10吨的黄金,各派人士都久仰其大名,因而这个传闻一下子被捅开后,马科斯家族理所当然成了“佳宁”的强大后台,可惜这些猜测和传闻都大失水准。
港人对神秘的陈松青及佳宁集团的好奇心很快就被“佳安哥拉”的升势吸引过去。自从“佳宁”上市后,其价格像一匹脱缰野马狂奔不已,不但没有下挫盘整的迹象,连停步徘徊的现象也不多见,从发行价1.5元一直上升3倍至5元多。
此间,“佳宁”的传闻是谈论不休,其中有关“佳宁”参股金门大厦和收购美丽华酒店及购买出租车的消息不断反复被煎炒。
1980年中,传闻“佳宁”参股金门大厦即今天的美国银行大厦,短短两个月“佳宁”共获利7000万元。
1981年中开始涌起的“物价狂潮”,“佳宁”做大鱼吃小鱼的架势,狂吞了两家航运公司,一家保险公司,又一口气购入了几百辆出租车,刹那间“佳宁人士”在香港大小街道是到处可见。人们仍在感到惊讶的,香港各家银行包括汇丰、渣打等大银行却又一并表示全力支持“佳宁”的收购行动,为“佳宁”助添声威。1987年底,又有消息说“佳宁”正与尖沙嘴美丽华酒店谈判,美丽华酒店是香港数一数二的五星级大酒店,人们还在迷惑不解,江丰又站出来指证此事,表示要不遗余力地赞助“佳宁”。最后,佳宁以8亿以上天价成功购得“美丽华”,成为香港开埠以来最大宗的单一物业成交价。
此外,佳宁公司又传出,在美国佛州金少昨加州东部投资3亿美元,成效是非常地可观……
像这样的佳宁公司的“好消息”似乎层出不穷,人们对此是赞不绝声。
由于得到各大银行的支持,又得到港人对陈松青及“佳宁”的神秘感促使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驱使下,关于“佳宁”传说是应有尽有,人们不辨真假虚实,凡有关“佳宁”的消息一律称“珍珠一样真”,由于“佳宁”在香港正演得大紫大红,众多大户散户一律穷追猛打,一度曾冲破基分行价的十倍以上,似还远未到“佳宁”几乎成了“包赚不亏”神仙股。
1981年初至年底是“佳宁”的鼎盛时期,“佳宁”在一片利好的背景下,其他公司的商业“伙伴”,连最狡猾谨慎的日本商社都上了“佳宁”的圈套。后来,香港财势最大的曲资置地公司也同意“佳宁”以其10%的股份作为付款手段。可见,此时的佳宁股已与港币一样得到信赖。
在众人的一遍叫好声中,“佳宁”不断扩大自己的资金,短短两年间就使其上市规模膨胀至100亿元以上,是原来的十多倍。“佳宁”已发展成属下有200多个机构的超霸有财力帝国。
陈松青的底细至今还是一个谜。在出事前,人们根本无法查找他的一切档案资料。关于他的身世、背景,甚至外形相貌都只限于传说——不仅人们口头,连报纸、杂志都是在“传说”。
这此传说当然也一律是把陈氏吹嘘成所向披靡的“叱咤”大将、点石成金的英雄、慷慨好施的仁人侠士……
似乎陈松青也有点武侠小说中的“高人”的味道,云里来雾里去,来去飘忽,一直控制着“佳宁”这个鑫凶垒起的帝国,但从不露身世,连佳宁集团主席和董事局名单都找不到其名字,其对外宣称只是任公司一个小小的“主任”之职。
陈松青的故作神秘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有人多日在“佳宁”门口,启德机场等关口埋伏,终于在启德机场捕捉到这个稀奇古怪而又神秘的人物,个子不高、脸色深沉,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未到50岁。
一番跟踪的结果,得知其经常往返于大马与香港之间,查其幕后老板竟是财大气粗的大马裕民银行。至此,人们才解开“佳宁”的老板之谜。陈松青到底为什么总是千方百计要避开公众的视线呢?这个问题有很多人毫无根据地认为陈某与黑社会有关,说不定还是有“案”在身,因而不免对暴发的“佳宁”心存疑虑。
早在“佳宁”一夜间迅速暴发而起之时,一些老谋深算的人物就着探讨“佳宁”暴发的阴谋,但一时苦于无证据,便不宜把这些想法说出口,后来“佳宁”的牛气带动了大市不断往上冲,连港府都感到震动了,因为物极必反是大自然的定律。财政署和廉署都对其“特别关照”,暗中对其侦查,但根本抓不到任何蛛丝马迹,这种严密的手段又促使其他部门的怀疑。
恨是一种追求破坏的热切欲望,爱则是一种对某一对象热切肯定。
——[德]弗洛姆1981年年底,物极必反的定律发生了作用,种种对“佳宁”的消息是接踵而来,“佳宁”价格日益下滑。
1982年年初,由于港人对港岛前途突然产生怀疑,引起地产市场崩溃,地产的崩溃迅速反映在股市中,股市行情极不景气,急剧回落,其中“佳宁”下落最为迅速。“佳宁”市价从走红时的颠峰期9元,狂挫至8角多,并还有未到底的迹象,不得不被宣布停牌,几个月后,“佳宁”的行情更是不堪一击。
虽然清盘前,“佳宁”曾提出数项债务重整计划,但是人们对大起大落的“佳宁”已不再信任,各种谣言破坏了“佳宁”美好的发展前景,财廉署在各种舆论压力下,于1983年10月逮捕了陈松青,理由是涉嫌非法造市牟取暴利。至此,佳宁从此一蹶不震。
陈松青被捕后,旋即又被以5000万港币保释,又创了港岛历史最高价格的保释纪录。
随后是陈松青与政府进行了历时半年的官司大战。1984年5月,“香港股坛第一案”结案,陈松青与其伙伴被法院宣告“无须答辩”,当庭释放。
从此,大部分人都认为陈松青与黑社会有关,在“佳宁”大起大落间,陈松青获利不止50个亿。尽管陈松青遭到众声的谴责。但其以瞒天过海的手段获得成功是他人所不能否认的。
亲爱的读者,陈松青的高妙之招不知你是否明白,你也许被他“佳宁”股市所吸引,我想请你出来,轻松一下自己的头脑,走到“环球公司是怎样击败对手的”这一节来。
“示假隐真”,这是一种以假象欺骗敌人,掩盖自己的真正面目和意图,以达到出其不意打击敌人目的的谋略。
《孙子兵法·用间篇》中谈到“诳事于外”,就是敌意向外散布假情报,以“泄密”的方式,蒙骗敌人。
公元431年,檀道济率军证讨北魏时,因军粮不足而准备撤退,叛逃魏军的士兵告诉了宋军缺粮谋退的消息,魏军派密探潜入宋军营地侦察。檀道济早有防备,秘密让军粮官在早上高声点数军粮,士兵用沙子充米,以斗来量。一边量,一边唱:一斗,两斗……几石,几十石,一袋又一袋的沙子高高堆放着,边上撒些米粒。魏军密探回报了宋军粮足的消息,魏军因此不敢追赶。宋军得以安全撤军。
“示假隐真”可以弥补兵力的不足,扭转自己不利的局面,甚至可以创造战争奇迹。因此,威信中外的军事家,都很重视这一谋略。毛泽东也曾说过,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方法。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商战中,情报的重要性是与日俱增,间谍战已从军事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中。而竞争各方为了掩蔽自己的真正实力和意图,常用“示假隐真”的谋略来对付无孔不入的间谍。
美国环球航运公司就是运用“示假隐真”的谋略,用假信息,使对方迷惑不解,从而避开了对手的注意,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机会,最后一举将太平洋公司击败。
近年来,美国环球航空公司不断改进质量,开展优质服务,电话订票,为行动不便人员免费40%使用最舒服的客机。因此,该公司的声誉日隆,顾客往来是滔滔不绝。
这就引起竞争对方的不满和嫉妒。于是,太平洋公司派出间谍帕克前往环球公司刺探情报。
帕克经常乔装成乘客,去环球公司探讨其情报。环球公司每周都公布周内旅客搭乘人员数字,并显示在候机楼的大厅里。这当然是帕克感兴趣的情报数据。
不能恨就不能真挚地爱,必须把灵魂分做两半,一定要透过恨才能爱。
——[苏]高尔基经过一段时间的侦察,帕克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问题。因为,近两年来环球公司的生意较为平稳,以最近一月为例,第一周乘客量为1万人,第二周为1.1万人,第三周为0.9万人,第四周为1.2万人。
帕克的情报,使太平洋人员慌乱无主啦。它觉得这个竞争对手在近期内不会构成威胁,那引进所谓的“优质服务”不过是对方设下的骗局罢了。
两年后,环球公司突然显示每周乘客人数达3万左右。太平洋公司得到帕克的报告后,大为吃惊,立即召开董事会,抓紧采取对策来对付环球公司。
经过激烈的争论,董事会终于作出决定,该公司所有机票降价10%。谁知,决定宣布后的第二天,环球公司宣布减价15%。
太平洋公司非常气愤,这明明是要抢自己的乘客嘛,于是又宣布降价25%。对方也毫不示弱,立即宣布降价35%,并宣称任何旅客订环球公司机票的电话费一律由该公司支付。
几经折腾,太平洋公司在这场价格战中大伤元气,可在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已没有第二条路可选择。它只好硬着头皮与对手血战到底,于是采取与环球公司一样的价格。
一年后,太平洋公司终因飞饥陈旧、安全系数小、服务质量不如对手,加上经济实力较弱等原因,造成倒闭。
其实,环球公司两年中提供的情报数据全是假的,明明每周乘客人数达2万多,却显示为1万左右。在两年中,环球公司避免了竞争对手的注意,暗中积累实力。两年后,环球公司羽毛丰满、实力雄强,已有能力与对手正面硬拼,并可将其拖垮,于是突然显示乘客人数已达3万人,以此来引蛇出洞。果不出所料,太平洋公司见到情报后,被迫“应战”。其实,此时的环球公司第一周乘客数仅2万左右,此时的虚假和原先的隐瞒一样,都是为了迷惑对方。
环球公司巧布情报迷魂阵,用假情报诱使对手上当受骗,进而打败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