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0700000013

第13章 慧眼识人分清善恶——认清周围的人表象背后真实的一面

人始终都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人们喜怒哀乐,悲欢嬉笑,远非自身所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所以,人的欢笑并不一定代表高兴,流泪并不一定代表伤心,鞠躬并不一定代表感谢,拍手并不一定代表赞赏……但这些至少传达了一些信息,只要你认真分析,总会学到一些识人的本领。而这种本领是你做人做事的必备武器。

1.人并不都直接表露自己

人的复杂性并不仅仅是生理构造上表现出的复杂性,更重要的还在于心理上表现出的复杂性。而且这种复杂更具抽象意义和不确定因素。因此,当你不了解某人时,最好不要轻易被他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左右了你的判断。因为,这种现象很可能是一种假象,尤其是城府较深的人更不会直接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美国心理学者奥古斯特·C。伯伊亚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几个人用表情表现愤怒、恐怖、诱惑、漠不关心、幸福、悲哀这六种感情,并用录像机录下来,然后,让人们猜哪种表情表现哪种感情。

结果平均每人只有两种判断是正确的,当表现者做出的是愤怒的表情时,看的人却认为是悲哀的表情。

在商业谈判中,对方笑容可掬地听着你说话,脸上一副似乎要接受的表情,心想谈判可能要成功了。不料他却说“明白了,很好,不过,这次请原谅,我不能要了”等婉言谢绝的话。

这样一来,你像是被从头上泼了一盆冷水似的。当然,这并非想否定“表情是反映人内心的一面镜子”。因为在很多时候,人们纵使情绪很激动,但却会伪装成毫无表情,或者故意装出某种相反的表情,所以如何去探测对方的表情底下所隐藏的真实情绪,那就需要你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了。

一位推销百科全书的业务员,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他说:

当我把百科全书的样本交给购书商后,在他默默翻阅百科全书的内容时,就是决定成交与否的关键时候。

这时候,我就会目不转睛地注视他的面容,并且比起坐在对方的面前,我更喜欢坐在他的身旁。因为坐在旁边比较容易看见对方脸上的肌肉变化,大体上在他的脸上就已经有个买与不买的决断了。

“客户虽然会有意不让脸上呈现表情的变化,但也总会出现很有趣的表情,所以,有经验的推销员总是能捕捉到这些细微之处,看穿对方的内心决策,从而采取相应的推销手段和谈判技巧。”

有的人竭力压抑自己的情绪,装出一副毫无表情的面孔。碰到这样的人,许多人都感到十分头痛。其实,没表情并不等于情绪就不外露。因为内心的活动,倘若不呈现在脸部的肌肉上,往往会以其他不自然的方式表现出来。

比如有些职员不满主管的言行,却又敢怒不敢言,只好故意装出一副毫无表情的样子。事实上,不管如何压抑那股愤怒的感情,内心的不满依然很强烈,如果仔细观察他的面孔,会发现他的脸色不对劲。

人们经常把这种木然的面孔称为“死人”似的面孔,也就是说他像死人一样面无表情,神色漠然。

这种“死人”似的面孔本身就是一种不自然的表现。此外,虽然这类人努力使自己喜怒不形于色,但倘若内心情绪强度增加的话,他们的眼睛往往就会马上瞪得很大,鼻孔会显出皱纹,或在脸上出现抽筋现象。所以,如果看见对方脸上忽然抽筋,那就表示在他的深层意识里,正陷入激烈的情绪冲突中。

如果碰到这种人,最好不要直接去指责他,或者当场给他难堪。当看到部属脸色苍白、脸部抽筋时,主管最好这样说:“最近是不是心情不好,如果你有什么不快,不妨说出来听听。”以设法安抚部属正在竭力压抑的情绪。

死板的面孔或抽筋的表情,至少可以暗示上下级关系正陷入低潮,这时最好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以消除误解,改善双方的关系。

有时候,漠不关心的表情,也可能代表是好意或者是爱意的表情。尤其是女性,倘若太露骨地表现自己的爱意,似乎为常情所不许,于是便常常表露出相反的表情,装着一副对对方毫不在乎的样子,其实这种表面上的漠不关心,骨子里却是十分在意的。这时如果男性不善于观察分析,就很有可能放弃一段美好的姻缘。

有时候,当彼此陷入强烈的敌意和反感时,倘若在对方面前表现这种敌意或反感的话,不但会给对方带来不愉快,甚至还会造成双方关系的危机,乃至出现被社会所不容许的破坏行为。于是,这就产生了伪装的笑容和亲切的态度,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作反动形成。

关于这一点,最好的例子,就是夫妻吵架。当彼此间的不调和达到很激昂的状态时,不快乐的表情反而会逐渐消失,结果会呈露出笑脸,态度上便显得卑屈而亲切。所以,提出离婚的夫妇彼此越是彬彬有礼,其不可调和的矛盾就越深。

曾经有一位专门采访明星的记者说,如果要了解影视界的夫妇关系是否协调,那倒不是很难的事,只要注意电视上综合节目、现场节目以及家庭访谈就行了。倘若他们不断表现出十分愉快的表情,或者不断地特别强调夫妇之间的协调状况,那说明他们之间很可能出现了危机,表面上的和谐,不过是一种不调和的面具或记号。要彻底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很难,这是表情带来的障碍。因此,在识人过程中,光靠表情和语言是远远不够的,其他的反映同样值得你去细细体察,这样才能更准确的识别一个人。

2.避免先入为主的思想导向

识人,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人们经常会在外部特征上下功夫,尤其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中,更加注意修饰自己的外形,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以,有些人在初识时,你会觉得他彬彬有礼、文雅含蓄、气质脱俗,相处时间久了也许你会发现他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迹并非是你最初所识的样子,甚至会觉得他前后判若两人。所以,识人,第一印象很重要,但第一印象并不代表最真实、最本质的那一面完全呈现出来。我们观察其他事物要防止被假象迷惑,识人同样要做到这一点,避免先入为主的思想导向害了我们。

为避免第一印象的错误我们应该注意不要把锋芒外露、耍小聪明的人当作奇才。从中国传统修养来看,锋芒外露的人内涵甚浅,并不是真才实学的人。其优点是,刚一接触,觉得这个人很有见识,力量也不小。如此轻信,错误不可避免。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才不主动宣扬自己的才能,如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样地等待明主,那是现代的迂腐。掌握好宣传自己与蓄势待发的分寸,是能力和经验的体现。

不要把大智若愚、思想深刻、沉默寡言的人视为空虚无能。生活的法则给青年人一个教训:能力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手和头脑做出来的。非常遗憾的是,现在的学校教育不能给学生较为全面的为人处世技巧方面的教育。读了十几年书,初到社会上来,处处碰壁、伤痕累累之后,才反思自己的过失,待成长后,又晃过了几年。这几年本该是很宝贵的时间!

不要把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误以为是精妙的理论。几千年文明沉淀下来的义理,随口道出,也当然精湛,需要区分的是自己深刻领会,还是鹦鹉学舌。

不要把喜欢搬弄是非、评头论足的人,当作能品评人物的人。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他如此对待别人,也会如此待我。因此,对这类人不要一见面就下结论。如果他所评论的你已了解,那对这个人容易辨别。如果不了解,就不要轻易相信讲话人,应从其他方面进一步考察。

喜欢比较各种名人的短长,排他们的座次,这类人才并不一定是学有所长的人。一个真正的人才,多半不会把许多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品评他人身上,因为关心自己的工作还来不及。就算他把关心名人当作自己的研究课题,如果不能从中总结出历史性、人类共同性的东西,与一般常人也无区别,这样的人见识平凡,算不得本事。

不要把喜欢谈论政治的人当作国体之才。国体之才自然关心国家大事,但与喜欢谈论是两码事。喜欢谈论,却看不到问题的本质,预测不了事态的方向,找不出有力的措施,纯粹是关心,装了一脑袋时局知识,而不实用。既关心,也能看到本质,预测未来,想出办法的人,才会有主政之能。一般人也有关心政治的愿望。但他们得到的消息是否全面准确,本是一个问题,那么之后的问题就更成问题了。因此只凭谈论政事来识别人才,实在不可靠。

识人难,但也有规律可循,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会客观而辩证的看待一个人。仅凭第一印象就给他人下结论显然有失公允,也不是一种正确的识人方式。如果你犯了这样的错误,你就很可能错失一位助你发展得更好的人。因为,有些有真实才能的人往往不注意修饰自己的外形,你初次见他时,很可能将他排除出你的视野。

3.警惕间接信息

也许有许多人都做过一个传话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一句清清楚楚的话传到最后却会变得面目全非。可想而知那些信息量大的间接信息在经过了人的主观修改之后传到你那里将会有多少信息是真实可信的。所以,一定要警惕间接信息。在识人时更不可轻信他人言论,以免失察。最好的办法应该是亲自观察,获取第一手资料。

汉元帝选美,派画工去民间将“候选女”的标准像画来评选。王昭君洁身自好,不肯向索贿的画工毛延寿奉纳“润笔费”,毛延寿就在她的面庞上点上了一颗“克夫落泪痣”,把一幅歪曲了昭君形象的画献于元帝,致使王昭君这位胸怀爱国之情的美女“久居宫中人未识”,后又被迫“外流”——出塞和蕃。战国时,赵王想重新启用客居魏国的老将廉颇,便派使者去考察一下“颇尚可用否”。不料老将军有一个名叫郭开的仇人,“多与使者金,令毁之”。史载:“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可用。使者还报曰:‘廉将军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王遂不召。”一代名将,就因为考察者谎报他不服老,“硬撑着多吃了几碗饭,不一会儿就上了三次厕所”,而失去了报国的最后机会。该使者“毁”技之高超,堪令后人战栗。领导者特别是高级领导者,有时因主客观原因的限制,不能去亲自考察干部,而由人事部门派员考察,实为难免之事。但是,为了防止郭开之流的骗子从中作梗,对于有争议而把握不定是否委重任的干部,拍板的领导者能面对面直接考察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调查识人法有利于领导者掌握第一手材料,为正确的用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领导者在使用调查法时,要将背靠背调查与向本人通报结合起来。调查干部需要进行背靠背考察,因为这样做有助于人们畅所欲言。但对调查中的某些情况,应向本人通报。比如调查中有人反映被考察者有某种政治问题,而从本人档案及实际表现看,都无此种情况,这时就应向本人通报,允许本人解释申辩。这有利于弄清问题,对同志负责,防止别有用心者的诬陷攻击。康熙皇帝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明君。他深知人才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因此,他非常善于从考察中发现人才,并能大胆起用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为加强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康熙在位期间,噶尔丹叛乱,他三次率军亲征。在三次亲征噶尔丹的战争中,他对随军将领和官吏的实际能力亲自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考察。他从西路军主将费杨古七设伏军大败噶尔丹,取得重大胜利的过程中,发现费杨古有勇有谋,具有统帅三军、领兵作战的指挥才能。回来后,便给费杨古晋升一等公(即封爵名称)。在康熙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时,发现绿旗总兵官王化行,队伍整齐,战功卓著。因此,在第三次亲征噶尔丹时,便破格提拔王化行为军中总参。同时,对于那些无能的官吏如户部侍郎恩格色等予以罢免。有一次,康熙命恩格色去塞外负责挖井供水,康熙问恩格色一口水井大约能够供多少人马饮用,恩格色迟迟回答不出来,于是康熙立即革去他的官职,并当众指出:“恩格色为官昏聩无能,心中无数,令其居官何用?”

面测法,也是一种好方法。面测法也叫直觉法,它是靠经验积累而形成。过去,人们总是在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观察对方的为人,由此而形成了识别人的直觉。因此,识别人时,与过去经常打交道的某种类型人接触,过去的经验就会成为重要的参考资料,直觉也就起重要作用。这种方法多用于鉴别文艺人才。歌德在谈到表演人才识别方法时说,如果新演员原先已有好声望,那么就让他表演,看他是否能与其他演员合拍,表演作风是否扰乱整体,看他能否弥补缺陷。如果一个青年演员,还没上过台,那么,首先应考察他的风度,看他有没有悦人或吸引人的地方,特别看他有没有控制自己的能力。因为在歌德看来,一个演员如果没有自制力,在旁人面前不能显示自己做得恰到好处,一般说来,就是个庸才。当然,面测法不是单纯的“以貌取人”,而是通过直觉来观察对方潜在的表演才能和素质。

无论你身处哪个位置,都要理智、客观的分析别人,而不要以他人提供的间接信息为标准。当然,并非间接信息就无可信之处,但间接信息有时会失真,不利于你做出正确的决策。留心一些高端人士,你就会发现他们大多都会对自己所得的信息进行严格的分析和筛选,而不是直接利用。

4.静观以察真

精明的人善于分散他人心志,再加以打击。因为人的心志一旦分散,便很容易受挫,那些图谋不轨者善于隐藏其真实意图,本意是要独占鳌头,却常常甘愿暂居第二。他们下手害人的最佳时机不外是人人都看不见他们张弓搭箭的时候。所以,对于他人的阴谋诡计,一定要小心识破。要提防他们翩翩来去,伺机夺取其猎物。他们为了阴谋能最终得逞,往往要声东击西,往来周旋。他们如果做出表面上的让步,你切不可轻信松懈。有时,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明白,你早已识破他们的花招。

张扬的敌手未必险恶,难对付的是外表柔弱的奸邪之徒,因为他容易让我们因疏忽而遭暗算。虽然柔弱之人未必心照,但对他们更应多多防范。

谨慎最能防备欺诈。若对方心思精细,你就更应小心。有人善于将他的事变为你的事。你若看不透他们的意图,就会被人利用。

辨别真相需退隐静观,因而智者与谨慎者从不急于下判断。

东晋大将军王敦去世后,他的兄长王含一时感到没了依靠,便想去投奔王舒。王含的儿子王应在一边劝说他父亲去投奔王彬,王含训斥道:“大将军生前与王彬有什么交往?你小子以为到他那儿有什么好处?”王应不服气地答道:“这正是孩儿劝父亲投奔他的原因,江川王彬是在强手如林时打出一块天地的,他能不趋炎附势,这就不是一般人的见识所能做到的。现在看到我们衰亡下去,一定会产生慈悲怜悯之心;而荆州的王舒一向保守,他怎么会破格开恩收容我们呢?”王含不听,于是径直去投靠王舒,王舒果然将王含父子沉没于江中。而王彬当初听说王应及其父要来,悄悄地准备好了船只在江边等候,但没有等到,后来听说王含父子投靠王舒后惨遭厄运,深深地感到遗憾。

好欺侮弱者的人,必然会依附于强者;能抑制强者的人,必然会扶助弱者,作为背叛王敦父辈的王应,本来算不上是个好侄儿,但他的一番话说明他是深谙世情的,在这点上,他要比“老妇人”强得多(王敦每每称呼他兄长王含为“老妇人”)。

柔被弱者利用,可以博得人同情,很可能能救弱者于危难之中。弱者之柔很少有害,往往是弱者寻找保护的一个护身符,柔若被正者利用,则正者更正,为天下所敬佩。正者之柔,往往是为人宽怀,不露锋芒,忍人所不能忍。

柔还有可能被奸、邪者所利用,这就很可能是天下之大不幸。他们往往欺下罔上,无恶不作;在强者面前奴颜婢膝,阿谀奉承,在弱者面前却盛气凌人,横行霸道,他们以柔来掩盖真实的丑恶嘴脸,让人看不到他的阴险毒辣,然后趁你不注意狠狠地戳你一刀。这才是最可怕的。宦官石显虽不能位列三卿,但也充分利用皇帝对他的宠信而日益骄奢淫逸,滥施淫威。在皇帝面前他却显出一副柔弱受气的小媳妇神态,不露一点锋芒,以博得皇帝的同情和信赖,藉此却又更加胡作非为。严嵩是一代奸相,可谓赫赫有名,他在皇帝面前往往是以忠臣的面孔出现的,总是显得比谁都忠于皇上忠于朝廷;而在皇帝背后却欺凌百姓,玩弄权术,恶名昭著。正是这种人才善于用手腕,以他的所谓柔来战胜他的敌人,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往往长于不动声色,老谋深算,满肚子鬼胎,敌手往往来不及防备便遭暗算。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总是毕恭毕敬的模样,一般而言,这样的人与人交际应对,大都低声下气,并且始终运用赞美的语气。因此,初识之际,对方往往感觉不好意思。但是,交往日久,就会察觉这种人随时阿谀的态度,而致厌恶。

观察了解这种类型的人的幼年期,多数受到双亲严厉且不当的管教,以致心理扭曲。总是怀抱不安与罪恶感,心中有所欲求时,就受到内在自我的苛责。久而之久,这些积压的情绪经过自律转化,就现形于表面。这样的表象,是他们所自知的,却是难以修正的,因为借着毕恭毕敬的态度,他们才能平衡内在的不安与罪恶感,并且压抑益深,态度益甚。也就是说,他们外表的恭敬,并非内在的反映。

这种人常常过分使用不自然的敬语,常是敌意、轻视、具有警戒心的表示。因为常识告诉我们,双方关系好时是用不着过多恭敬语的。比如:贵府的千金真可爱!你丈夫又那么健康,实在令人羡慕……这类口头的礼貌,并不表示对你的尊敬,而是表示一种戒心、敌意或不信任。

公允地说,毕恭毕敬的柔弱者,大多并非是什么恶人邪徒。之所以强调对他们的防范,是因为在他们柔弱的表象给我们带来安全感之时,混迹其中的黑心者很容易偷袭得手。

由此可见,当我们与外表平柔之人打交道时,应该力戒松懈,小心测度他内心的意图,而绝不能掉以轻心,对外表毕恭毕敬的人更应如此。这样才不至于落入他人的陷阱。

5.知彼才有胜算

人际关系可以说是一种“长期的测验”。即使你无意测验别人,但是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你都会看在眼里,这些举动的累积,很自然地会成为你对别人的评价。所以你可以留意别人的一举一动,洞察他人,在人际关系之中才会有胜算的把握。

齐国一位名叫隰斯弥的官员,住宅正巧和齐国权贵田常的官邱相邻。田常为人深具野心,后来欺君叛国,挟持君王,自任宰相执掌大权。隰斯弥虽然怀疑田常居心叵测,不过依然保持常态,丝毫不露声色。一天,隰斯弥前往田常府第进行礼节性的拜访,以表示敬意。田常依照常礼接待他之后,破例带他到邸中的高楼上观赏风光。隰斯弥站在高楼上向四面眺望,东、西、北三面的景致都能够一览无遗,惟独南面视线被隰斯弥院中的大树所阻碍,于是隰斯弥明白了田常带他上高楼的用意。隰斯弥回到家中,立刻命人砍掉那棵阻碍视线的大树。正当工人开始砍伐大树的时候,隰斯弥突又命令工人立刻停止砍树。家人感觉奇怪,于是请问究竟。隰斯弥回答道:“俗话说‘知渊中鱼者不祥’,意思就是能看透别人的秘密,并不是好事。现在田常正在图谋大事,就怕别人看穿他的意图,如果我按照田常的暗示,砍掉那棵树,只会让田常感觉我机智过人,对我自身的安危有害而无益。不砍树的话,他顶多对我有些埋怨,嫌我不能善解人意,但还不致招来杀身大祸,所以,我还是装着不明白,以求保全性命。”这一段故事告诉我们,知道得太多会惹祸,这也是中国古代一种明哲保身之策。现代的人心透视术也正要注意此点,不要让对方发觉你已经知道了他的秘密,否则完全失去了透视人心的意义。如果故意要使对方知道你能看穿他心意的话,当然就不在此限之内。辛苦得到的透视人心武器,究竟应该如何运用?这要视各人的立场来决定。韩非子告诉了我们一个大原则。韩非子生于战国时代,是一位与韩国王室有血缘关系的贵族公子。韩非子的祖国——韩国,在战国七雄当中,势力较弱,前途惨淡,命运有如风中灯草。而七强之中最早实行法治政策的秦国,日益强盛。因此韩非子认为,要挽救祖国的命运,势必要实施革新政策,以达成富国强兵的目的。然而,韩王的优柔寡断,加上众臣强烈的反对,使得强化国家的政策难以推行。韩非子所建议的透视臣下,进而控制众臣的种种方法策略,就构成(韩非子)五十五篇。不过,韩非子实施新政的障碍,并不只是那些横行跋扈的贵族显要,韩王本身的顽固也是韩非子应该立刻解决的问题。所以,韩非子想要先行透视韩王的心意,然后再进行游说工作。当然,想要说服韩王,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弄不好还可能招来杀身大祸。那么透视对方内心之后,应该进一步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在对有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之后。韩非子对此做出了总结:进言的内容如果触犯君王正在秘密计划的事情,进言者就有生命的危险。对于君王表里不一的计划,如果只知道他的表面工作,尚不致发生危险;万一透视到他内部的计划,进言者就要担心自身的安危了。君王有过失时,如果这时摆出仁义道德的态度来指责他的话,也会危及性命。透视到君王想利用某人的意图,并想以此来显示自己如何英明的话,进言者就会有性命危险。强制君王做他能力所不及的事情,或是要他做进退两难的事情,进言者都可能有性命之忧。所以,韩非子又提出了一些方法,使得进谏之人在看穿对方心意之后,以免招惹祸端。

对方自以为得意的事情,我们要尽量加以赞扬;对方有可耻事情的时候,要忘掉不提。当对方因为怕被别人议论为自私而不敢放手去做的时候,应该给他冠上一个大义名分,使他具有信心放手去做。对于自信心十足、甚至有些自负的人,不要直接谈到他的计划,可以提供类似的例子,从暗中提醒他。要阻止对方进行危及大众的事情时,须以影响名声为理由来劝阻,并且暗示他这样做对他本身的利益也有害。想要称赞对方时,要以别人为例子,间接称赞他;要想劝谏时,也应以类似的方法,间接进行劝阻。对方如果是颇有自信的人,就不要对他的能力加以批评;对于自认果断的人,不要指摘他所做的错误判断,以免造成对方恼羞成怒;对于自夸计谋巧妙的人,不要点破他的破绽,以免对方痛苦难过。说话时考虑对方的立场,在避免刺激对方的情况下发表个人的学识和辩才,对方就会比较高兴地接受你的意见。不用多说大家也会知道,以上的进谏方法,适合于下级对上级,也可以适用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如果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替他考虑分析的话,那么你就可以真正取得对方的信任。这种方法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在不使对方洞察你的意图的情况下,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去体会、认识。这其间的技巧,就在于从旁策动,使对方以为自己原来就打算这样做,丝毫也没有发觉自己正为他人所左右着!

6.用好你的耳朵

每个人受生理条件的影响,说话时音色和音质以及音量都会各有特色。我们有时甚至只闻其声就会很清楚那个人是谁。《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就是利用这种先声夺人的方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性格外向泼辣、善用心计的女强人形象。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从人的声音特质来不自觉的去感受一个人,从而决定好恶。

内向型的人往往会在无意识之中跟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性格上有点自闭。他们往往这么想:“我不希望对方知道我的心事”以及“不想让初次见面的人看穿我的心意”,当然也就不会畅所欲言了。内向型的人对他人的警戒心非常强烈,而且认为不必让对方知道多余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连自己应该说的话也懒得说出来,一心想“隐藏”自己,声音当然就会变成嗫嚅了。这种情况不仅是在一对一地聊天时如此,在会议上的发言亦如此,因为他并不想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以至欲言又止,变成了喃喃自语似的,声音很小,又很缓慢。内向型的人内心几乎都很温和,为了使自己的发言不伤害到别人,总是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再说话,同时又担心自己发表的意见将造成自己跟他人的对立。因为胆怯容易受到伤害,而且过度害怕错误以及失败,只好以较微弱的声音娓娓而谈,也许他认为这种说话方式最安全。但对于能够推心置腹的亲友以及家属就不一样了,对于这一类特别亲近的人,内向型的人都会解除警戒心,彼此间的距离也被拉近了。因此能够以爽朗的大嗓门以及毫不掩饰的态度跟他们交谈,能够很自然地露出来笑容。

说话速度稍快,说起话来仿佛在放鞭炮似的,滔滔不绝,几乎都属于外向型的人。外向型的人言语流畅,说话的声调甚为明快,声音的顿挫富于变化,且能说善道,只要一想到什么事情,就会毫不考虑地说出来,有时又会把自己的身体挪近对方,说到眉飞色舞时,口沫横飞,有时甚至会把对方的话拦腰一斩,以便贯彻自己的主张。尤其是他的想法为对方所接受,达到情投意合的境地时,他的声音就会变得更大,而且声调里面会充满了自信。那些能够断然下定论的人,通常都是外向型人当中支配欲最强烈的人,这种人说话时,往往会强迫别人接受他的想法。他能够把自己的想法率直地吐露出来,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很容易成为本位主义者,是一种自大任性的性格。话虽然如此,但是作为当事人,他还一直认为他是在为对方设想呢。纵然还不到这种地步,这种人说话的方式仍然显得周到而且清晰,即使是对于初次见面的人,他也能够以亲切的口吻与之交谈,脸上浮着微笑,不时地点头。当对方的意见、想法等等跟他要说的意思相同时,他就会随声附和地说:“就是嘛……就是嘛……”并且眨动着眼睛,因为对外向型的人来说,跟他人同感,一唱一和之事,乃是至上的快乐。

外向型的人跟别人碰面时,只要彼此交谈,就能够使他的性格更为鲜明。因此,话说到投机处,就无法控制,不断地涌出话题,好像有取之不尽的“话源”似的,有时话无法再度接合,他仍然会喋喋不休。因为对他来说,“开讲”本身就是一件乐事。外向型的人能够在毫不矫揉造作之下,以开玩笑的口吻介绍他自己。有时是自己可笑的事,他都敢于说出来,博得对方一笑,因为他是一根肠子通到底的人,什么事情都不隐瞒,不在乎大家都知道他的事。即使事后自己也认为“说得太过火”,他也不会表示后悔。正因为他具有不拘小节的性格,对于过去的事情很少计较或者后悔,有时他甚至会忘记自己说过的事情,一旦对方提醒,方才搔着头说:“哦!我那样说过吗?”正因为如此,他喜欢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乍看之下,这种人似乎轻率而欠考虑,事实上,他懂得配合对方的说话速度,一面看着对方一面交谈,同时更能够缓急自如、随机应变地改变话题,为的是不让对方扫兴。外向型的人说话方式都很注意一个目标,那就是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而轻松的气氛,这是因为他们喜欢跟周围的人一起欢笑,甚至一块抱头痛哭的缘故。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种类型的人很善于社交式的交谈。

7.利用反馈试探法

反馈试探,是一种很好的识人手段。这种方法运用到我们今天的领导活动中,指的是识人者对被识者或者周围的人输入某种信息,使被识者或者周围的人对这种信息进行反应,从而输出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输出的信息。从现代控制论和领导科学角度讲,反馈试探法是黑箱领导艺术的功能性原理的具体应用。黑箱领导艺术一般不要求从被知者内部结构上来观察人,而是强调通过对被知者的行为和功能的模拟、分析来观察、开展领导活动,包括识别人和考察人。领导活动所涉及的客体主要是社会的人,而人的社会性是一个黑箱,人们无法对其内在结构和性质进行直接考察,正如人们即使把一件商品辗成粉末,也不能发现其价值属性一样,人们也无法通过生理解剖来发现人的社会属性。在识人过程中,领导者要用人就必须识人。而要达到这一点,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观其言、察其行,具体地说就是向被考察对象布置任务或问其事情,也就是给黑箱一个输入,然后观察他完成任务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亦即把握黑箱的输出,由此来判断、评价被考察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反馈试探法在具体运用中,它的形式主要有间接反馈试探和直接反馈试探。

①间接反馈试探。

间接反馈试探是指领导者对被考察对象以外的人输入一定的信息,根据信息反馈情况来判断被考察者的德才表现。间接反馈试探具体又分三种形式:

①扫描式反馈试探。向许多方向(对象)发出一个或多个信息,听取各种反映,从比较中寻找目标。如建立信息网络、领导出马微服私访、找人聊天等。扫描反馈试探是对被考察对象的外围进行考察,其反馈的信息有一定真实性,但也有一些失真信息,这就需要我们不能一劳永逸,要进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地反复调查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看准人、用好人。

②聚合式反馈试探。把有关人员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发出信息,马上听取反映,如开调查会,进行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干部,投信任票。使用这种方式要注意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具体方法。一般来说,民主意识较强的单位,可以选用公开性的具体方法,如开调查会等;民主意识较差的单位,就要选用非公开性的具体方法。

③辐射式反馈试探。为了获得对某个人的有效信息,同时向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发出信息,听取反映。如发调查信、“放试探性思想气球”等等。解放军某部有个连队年初老兵退伍后,在确定好骨干名单呈报上级审批之前,利用非正式渠道向下面吹了风。结果战士们对预提对象的贾某意见很大,有的直接反映到连部。根据战士们反映的线索,连队对贾某又专门做了调查,发现他与地方女青年拉拉扯扯,并有些不正当的来往。于是,连里立即撤下了他的骨干提升报告,并对其进行了严肃处理。另外,战士们对五班副班长小马反映较好,经党支部考察了解决定呈报小马为三班班长,保证了连队骨干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性。实践证明,辐射式反馈试探发出信息的范围广泛,反馈的信息量大,便于领导者客观地考察人,有较强的真实性。

②直接反馈试探。

直接反馈试探是指领导者对被考察对象本人直接输入一定的信息,根据信息反馈情况来分析判断其德才表现。直接反馈试探又分语言式和行为式两种形式。

①语言式反馈试探。所谓语言式反馈试探,顾名思义就是领导者用语言形式来考察人。如找应聘者个别谈话,考察其德才情况;向应聘者出其不意地提出问题,观察对方的反应能力;对于已经知道的事,佯作不知,询问应聘者,用计谋试探对方是否诚实等等。

②行为式反馈试探。所谓行为式反馈试探,就是领导者通过向应聘者委派任务,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来识别人。行为式反馈试探既可以识别人的才能,又可以鉴别人的诚实。有一次,楚国屈原回到自己的故乡选拔人才。考试之后,他发现有99个人的考卷成绩相同,都应列为头名,只有一个人稍差,可以列为第二。这样一来,仅头名二名加起来就有100人。屈原知道这是考题泄密。于是决定进行复试。屈原宣布:“现在正是谷雨季节,你们每人带一点谷种回去,秋后以收谷为卷。”随后,分给每人谷种100颗。秋后交卷时,99个头名都让家人背筐挑担,争着多交谷子,只有那个考第二名的农家小伙子,捧着一个小土罐,最后一个来到府门。屈原逐个检验每个人的成绩,他看到那成筐成担的谷子,脸色阴沉沉的,当看到青年农民的小土罐时,眼睛一亮,兴奋地问:“你一共收了多少颗谷子?”小伙子不安地回答说:“九百多颗,您发的谷种有97颗不发芽,只有这3颗打粮食。”那99个头名听到这里,“哄”地一声大笑起来。屈原却严肃地大声说:“这个青年最诚实,他是这次当选的惟一贤才。我发给每人的谷种都有97颗煮熟的,你们却都交来这么多谷子,显然是假的。”屈原别出心裁地用3颗谷种辨出了贤才,显然这种行为反馈试探是成功的。这是试探“诚”的事例。为了保证反馈信息的真实性,一般来说,反馈试探是在对方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进行的,尤其是直接反馈试探,所以领导者一定要注意保密性,切不要让对方看出来是故意耍的“小把戏”。

8.识人不可犯忌

如何识别一个人是我们生存时必须掌握的一项本领。而我们识人时难免会掺杂一些个人主观因素,以自己的尺子去度量他人。从根本上来讲,这种识人的方法不利于我们对某个人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四点,以免错失有用之才。

(1)不要以出身辨人才。

公孙鞅是历史上有名的“人才”,却差点被“以出身辨人才”的偏见所埋没和扼杀。公孙鞅是魏相公叔痤的家臣,尽管公叔痤死前极力推荐,要魏惠王“以国事听之”,重用公孙鞅,而魏惠王却因公孙鞅是家臣的身份而看不起他,认为公叔痤病得糊涂说乱话。公叔痤死后,魏惠王拒绝任用公孙鞅,而一些嫉贤妒能者企图加以陷害,公孙鞅只好投奔秦国,为秦孝公所重用。结果秦国日强,魏国日弱,这与公孙鞅到秦国后充分施展其治国安邦的卓越才华是密不可分的。

(2)不要求全责备。

人无完人,求全责备只会让你一无所获。子思向卫侯推荐苟变,说:“苟变的军事才能可以统帅五百辆战车。”卫侯说:“我了解他的军事才能,但是他当年任税官收缴民税时,曾经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我不能用他。”子思说:“君主选用人才,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要用其所长,弃其所短。即使几抱粗的参天大树,也会有几尺腐烂的地方,好的木匠不会因为有腐烂的地方就抛弃良材大木。目前您身处战乱之世选拔得力将领,只是因为吃了人家两个鸡蛋的小过错而抛弃国家栋梁的将才,这事可千万不要传到国外去啊!”卫侯谢了又谢,说:“您的话我牢记在心。”

汉武帝刘邦任用陈平做都尉时,众将多有疑义,说他在家时曾与其嫂子私通,且在为官期间又有受贿行为,是一个乱臣和小人。刘邦经过审慎的考察后,得知陈平的小疵不足以掩其大才,于是没有摒弃他,反提他为护军中尉,在以后的岁月中,陈平屡建功勋,辅佐刘邦夺得汉室天下。陈平盗嫂、收受贿赂固然是瑕疵,而刘邦在用人识才上能容人之过,举其义端,这不能不说是他最终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识人切忌求全责备,科学地对待人的短处和长处,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

(3)不要以自己的尺子丈量别人。

以己观人,就是以己心度他心,以个人的经历、学识、观点、内心思想为标准、为参照来判断他人的思想活动。在识人问题上必须克服这种偏见。这种人爱用自己的心理去猜度别人。自己给人过不去,可他总觉得别人也给自己过不去;自己好说东道西,可他总觉得是别人在说东道西;明明是自己爱占小便宜,可他总觉得是别人在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如此等等。在现实生活中,以己度人则表现为:他们比较喜欢跟自己脾气、秉性、兴趣、专长相同的人在一起,而比较厌恶跟自己脾气、秉性、兴趣、专长不相一致的人。这就会影响他对人才个性特征的正确认识。造成亲近一些人,疏远一些人,或重用一些人,嫌弃一些人。宋徽宗时的高俅,原本是大文豪苏东坡的书童,后来转到驸马王诜门下。高俅的德行是不可举的,但因其钻营有方,又有一技之长——球踢得好,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荣华富贵,这只怪那个皇帝以己观人,结果坏了大事。

(4)不要主观臆断。

有的人喜欢想当然地去识别一个人,没有事实根据,跟着感觉走。识别一个人忌主观臆想,凭空猜测,应该有一定事实依据,否则会冤枉好人。从前有一个人遗失了一把斧头,他怀疑被隔壁的小孩偷走了。于是,他就暗中观察小孩的行动,不论是言语与动作,或是神态与举止,怎么看都觉得像是偷斧头的人。因为没有证据,所以也就没有办法揭发。隔了几天,他在后山找到遗失的斧头,原来是自己弄丢的。从此之后,他再去观察隔壁的小孩,再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偷斧头的人。以自己主观想象作为衡量别人的标准,主观意识太强,经常会造成识人的错误与偏差。

9.注意地域差异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不同则伦理文化也不同。以中国南北方的差异来说,南方的人一向被看成是刁钻(精明)、不可靠,而持这一观点的大多为所谓的北方人;而北方的人则被看成是野蛮、粗鲁,而持这一观点的大多为所谓的南方人。其实南方人与北方人各有其情商的特点,这与地域差别、文化差异、民俗因素、语言环境均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人自己很早就看出南方和北方的不同。他们总结说,南方人喜欢远游,容易采取新的见解,求知的欲望很强,容易受人劝导,风俗习惯富有流动性,做事很有火气,他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手腕倾向急进的一方面。北方人的品格恰好相反,他们爱家,情愿困守田园,不容易采取新的见解,很有决心和毅力,主意一经打定,谁都动摇他不得,风俗习惯富有固定性,做事很慢,但很有耐性,他们的政治思想和手腕倾向保守一方面。

例如上海人是在中国人中最接近西方观念的。上海人认真而细致甚至有些小气,待人表面热情但有距离,十分按等价规律办事,精明中不乏圆滑。总之上海人精明、吝啬、算计及对细节的认真是最为典型的,和上海人吵架不用担心什么时候会打起来,因为上海人很讲道理,他们会跟你说,他们觉得你哪里不对。上海人很会算计,据说如果你在街上向上海人问路,他们会告诉你三种以上的方案。有时候,上海人会为节省5分钱而选择不同的乘车路线。上海人也许还是最重视个人权利的都市人,有一句最典型的话就是“关你啥事体”?(和你有什么关系)

北京人的特点是爽朗、豪放中带有一点蛮横,懒惰而散漫,富有正义感但又稍带保守,他们关心天下事,他们能说善辩,但他们又有一种没有道理的自豪感,认为自己在天子脚下,因而多少有些八旗子弟之风。北京人为他们居处地方是天子脚下、数朝古都而自豪,因此经常自诩“咱北京人如何如何”。但是作为首都,北京云集了天下的精英,激烈的人才竞争又使他们多少感觉到竞争的压力,因此这也是北京人有时会流露出排外情绪的原因。北京人同时又以豪爽而著称,一句“你累不累?”代表了北京人潇洒、满不在乎、大大咧咧的生活观。他们不大会为些许小事而斤斤计较,更不大会为了生计而去从事他们所不愿意从事的工作。北京人把自己定位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太平生活中。当然,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是北京人最大的情感特征。大街上有人打孩子,刚开始有人会停下来看,打到第二下时便有人在旁说道:“这家伙打孩子也太狠了”。打到第三下,便有人会冲上去夺下孩子说:“孩子有错,可以用别的方法教育,打孩子的话,一下两下也就够了,干嘛下这么狠的手。”但北京人的“懒”,也是有目共睹的,外地人到了北京,发现北京遍地都是赚钱机会,大到房地产,小到卖菜、卖早点、做清洁工,几乎到处都是“钱”,但北京人端着架子,袖手旁观,眼瞅着外地人把大把大把的钱赚进口袋里,竟然一点都不心动。其实说不心动是假的,但捧着金饭碗要饭也是事实。一句“你累不累”反映了北京人的“懒”劲。

广州人,广东人,人们一提就觉得“俗”,广东人在人们的眼里好像是一个镶着大金牙,高颧骨,窄下巴,深眼窝,小瘦个儿,手上戴着大金戒指及金手镯操一口粤语的形象。广东人在人们的眼里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钱味”太浓,赤裸裸地赚钱,似乎是广东人最典型的写照。广东人点子很多,胆子很大,思想很开放,往远了说,最早在一百多年前,广州就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而往近了说,早在1970年广州就开始出现了市场经济的苗子。广东人讲迷信、信财神。广东人最早认识到资本和货币的价值,广东人的“直”带有炫耀色彩,广东人的“憨”带有“刁钻”的气味,广东人不计小钱而赚大钱,而且惟有不计小钱才能赚大钱。广东人几毛钱一份的小吃吃得,几千元一桌的大餐也吃得,潇潇洒洒不像上海小气,也不像东北那样傻气。广东人讲交朋友,发了财也没有架子,大钱赚,小钱赚,能屈能伸永远一付“东方不败”的精神,“对误起”(对不起)“洒洒水”(小意思)“麻麻雨”(毛毛雨)把个广东人的精神面貌都概括了。

以西安人为代表的陕西人以爽直、粗犷而著名。他们一旦与你交朋友,就掏心窝子跟你讲话,你要跟他客气,他一句就把你顶到南墙上叫你再没法开口。但他们要是对你不满意,也会脱口而出“你这个货”。你一听兰花花的悠扬曲调,那就像陕西人的胸怀那么宽阔。西安人不会在一个细节上跟你较劲,但他们要对你的印象坏了,你可能永远也没有机会改变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地方的人的性格特点,不过是一些人的主观印象,不能一概而论。以中国之地大物博、人口稠密,我们在与人打交道时不因地制宜,具体地方具体分析,还真是很难与他们打好交道。

同类推荐
  •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每个人都具备成功的潜质,都能成为“龙”。然而,为什么总有人“翻下龙种,收获跳蚤”?其实,只要你掌握了激发潜能的方法和原则,你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塑一个成功的自己!请相信:成功(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挖掘成功的潜能,找回本应成功的你。
  • 踏着荆棘轻松前行:不惧挫折

    踏着荆棘轻松前行:不惧挫折

    本书的内容是以教育学、事理学为准绳,以实验数据、凋查资料和统计分析结果为依据,书中的实用方法切实可行,让孩子如何更好的处理困难,积极面对挫折。适用于各种人群学习各种知识。
  • 冥想的力量

    冥想的力量

    冥想,是人们普遍感兴趣的主题。所有传统的灵性探索者,为了宁静、和平和幸福都以某种方式实践冥想。因古老而受仰的冥想教导,就像体现在瑜伽和吠檀多中的那样,充当了全界灵性探索者的灵感之源。在印度教众多冥想传统中,瑜伽传和吠檀多传统普遍被视为两个主流的教导。瑜伽和吠檀多都力争达到同样的目标,它们的区别在于抵达目标的方法。本书将随这两个体系的方法和教导,研究冥想及其实践。 瑜伽和吠檀多有四个普遍的原则,即:个体灵魂的神性、生存的统一性、终极实在的单一性和诸宗教的和谐。灵魂的神性自由和自我实现不可动摇的灵性基础。生存的统一性是所有伦理美德的基础。
  • 做人要内敛 做事要方圆

    做人要内敛 做事要方圆

    本书内容包括:谦虚——态度好才能人缘好;低调——弯得低才能站得高;妥协——看得透才能认得真;糊涂——输得起才能赢得了;放弃——拿得起才能放得下等。
  • 智慧明灯

    智慧明灯

    本套读物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了中小学生的阅读深度和范围,这正是配套设计此套校园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校园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和趣味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女权天下—琼蓝国

    女权天下—琼蓝国

    “各位同学们,我刚刚发明了一个手游叫做《女权天下》,你们回去玩一下呗!”“是关于什么的游戏啊?”窈窈问道。“想知道,那你们就快去玩吧!至于游戏的人物设定嘛,那都是按照你们每个人的性子来制作的。中途会有惊喜哦。”范范说。“好的,范范。我们可以回家了吗?好累啊!”露露说。“好吧,你们回去吧,记得一定要玩哦!”范范说。同学们回到家中,都看了一下这个游戏,发现这个游戏如果不一次性打完,就无法退出,于是都准备先睡一觉,明天起来再玩。结果,他们一觉醒来,记忆全部消失了,而且身边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而代之的都是古代的各种人物,并且他们身边还出现了陌生人。一场穿越之旅就此展开。
  • 逆天废材夭乱天下

    逆天废材夭乱天下

    夭,21世纪的暗杀之王,雇佣兵的头号交椅,被一只紫镯带到浮光大陆。谁说是天生废材,一夕之间达到他人苦练几十年的修为,一双纤纤素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炼出的丹药越阶秒杀,契约的宠兽竟是上古神兽。这是一个气死人不偿命的故事。“苏荼夭夭,你霸占黎姐姐的宠兽,勾引雪哥哥,你个不要脸的狐媚蹄子!”夭夭妖娆一笑,“第一说我抢了那朵白莲花宠兽,明明是它屁颠屁颠的跟着我,大家有目共睹的。第二你所谓的勾引,是他倒贴,好心收了做男宠,又与我何干?”眸中的言笑宴宴也显得十分嚣张。一日清晨,夭夭睁开娇柔双眸,身旁睡了一裸体美男?!努力平息怒火,可当他双手袭上她身………忍无可忍!睡了再说。这是一个霸气女主被扑和反扑的佳话。
  • 爱无戒

    爱无戒

    这个男女通吃、几乎每天换一个床伴的徐大总经理,给进入电影公司工作七年的陈希哲带来了无以言喻的灾难。公文有一字打错,哪怕是个“的”字,他也会遭到徐总一整个上午的训斥;咖啡冲淡一点,会被泼一身,然后徐极会给他三分钟时间去换一套新的,所以陈希哲每次上班都要带一两套干净的衣服。不论是搞基,还是拉拉,只要有爱就很完美。
  • 旧书贩门德尔
  • 医女轻狂:王妃太霸道

    医女轻狂:王妃太霸道

    历家主医,世代贤良。她从小潜心修炼,她为的不过是撑住历家。一朝惊变,爷爷惨死,姐妹背叛,她历尽万难,终究还是落崖而死。再次重生,她却成了相府里被人迫害的庶女。也罢,这一次,就看她如何翻转局面。伤我者!欺我者!百倍还之!历尽香寒,终于此归。
  • 神间五十年

    神间五十年

    以《上古世纪》为背景的小说,讲述了恶魔战争结束两百年后的西大陆上的一段故事。
  • 墓之谜

    墓之谜

    紫咒鬼鸣,乌魑轻吟。而在墓道的深处、人心的尽头,又藏着怎样的谜团,怎样的答案呢······
  • 青梅不竹马,萌妻别想逃

    青梅不竹马,萌妻别想逃

    在自己要告白的前一分钟,亲眼看着自己的告白对象对着自己的闺密告白了!?!?……莫明其妙丢了初夜,结果还揣了人家个娃。某女的内心是崩溃的。落跑五年后再度归来,(是被儿子拽回来的)萌萌哒的儿子立志要为母亲大人复仇,结果被他亲爹欺负的连渣都不剩……
  • 赤色童话:杠上腹黑皇兄

    赤色童话:杠上腹黑皇兄

    一朝穿越为得宠小公主,左妖孽美男,右清冷孤傲美人,左拥右抱好生潇洒自在,奈何皇兄是腹黑妹控秀眉紧蹙,心下一计悄然而生,离宫出逃,带领自己的”后宫怨灵“队伍,闯江湖,开红楼,戏美人,这才是人生最悠哉之事看着蓦地出现在红楼的冷酷邪魅男子,薇灵慌:二哥,有话好好说,我开红楼,只是为了替自己找一个嫂嫂而已
  • 蓝树森林

    蓝树森林

    短篇合集~幻想11之类,一般一篇完结,也有没完不知到会不会永远未完的——这句开完笑的!!长的不会超过两万字,短的几百,总之我喜欢短的~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