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0500000118

第118章 从“阿Q精神”看自我安慰

刘先生正值“不惑”之年,是一家公司的职员,擅长编制软件,曾经是公司的骨干。后来新领导上任,招收了两名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委以重任,让两名新人负责新项目的研发。刘先生很想参与该项研究,并拟订了一份计划书递交给了领导,却迟迟没有回音。眼见着两位新同事整日伏案攻关,心里更不是滋味,不由得犯了哨咕:新领导瞧不起我,可能是瞧不起我的专科学历,对我没有一点肯定,会不会让我下岗啊?刘先生越猜测情绪越低落。在单位有时和领导打照面,他总感觉领导的态度冷淡,继而觉得同事们背地里都在议论自己。从此变得不想上班,怕见熟人,后来连商场、公园都不敢去了。

经过心理咨询,刘先生豁然开朗了:不就是个软件吗?不让我干,我正好歇着,用不着加班加点了,正好辅导辅导我那上初中的儿子。再者说了,领导不安排我,也是照顾我的面子,和两个年轻人平起平坐的,担心伤我自尊。从此,看领导也亲切了,看同事也顺眼了。刘先生成功地当了一回“阿Q”。

什么是“阿Q精神”

关于“阿Q精神”,《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定义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妙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环境和价值观念的改变,“阿Q精神”有了新的含义和用途,那就是通过“将不愉快的事情给予合理化”的思维,获得心态的宁静平和。

“阿Q精神”的自我安慰作用

现代生活中,有些人无暇顾及柴米油盐,鄙弃繁文缛节,排斥常规生活,赞美“痛苦”的价值,欣赏“死亡”的悲壮,指责一切知足常乐和“酸葡萄心理”。他们在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追求绝对的完美和公正,结果愤世嫉俗,认为自己饱受命运的捉弄,痛不欲生。这时候,何不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态度,用“阿Q精神”进行自我安慰?

自我安慰并不是麻木不仁、坐以待毙,不是无所事事、不思进取,也不是懦弱无能、畏缩不前。自我安慰等于给自己一个心理空间,放松调整,自我统合,进而集中精力,轻装上阵。自我安慰有利于排解消沉低迷,缓释紧张焦虑,平息怒气怨气,使心态平和积极。这种“阿Q精神”没有使人失去理智和对价值的判断。它没有使人失去奋斗方向,只是暂时放慢速度。它也没有使人变成“哈巴狗”,而是变得成熟了。这种“阿Q精神”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际间的冲突,缓和了社会矛盾。

现代版“狐狸与葡萄”

著名心理学家郑日昌在谈到自我安慰的重要性时,曾引用和改编了伊索寓言中“狐狸与葡萄”的故事。如果对号入座,你属于哪种狐狸的情况呢?

一只狐狸看见了葡萄架,上面的葡萄颗颗饱满。它馋涎欲滴,又蹿又跳,却始终没有摘到。狐狸怒火中烧:“谁这么缺德?种这么高!”这时一个农民走来说:“你嘴里放干净点儿!骂谁呢?”狐狸却越骂越凶,农民一气之下将狐狸打死了。

第二只狐狸登场了,他想:这么好的葡萄非我莫属,便制订了宏伟的计划。他跳啊,跳啊,跳个没完没了,最后累死了。

第三只狐狸也够不着那葡萄,他陷入了哲学思考:我堂堂狐狸连个葡萄都吃不上,生命的意义何在?越想越沉重,最后找了一棵歪脖树,用小绳儿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第四只狐狸有艺术气质,葡萄唤醒了他心中的爱情。他凝望着葡萄架,日复一日,秋叶黄了,爱情枯了,他也疯了。从此,人们常看见一只狐狸,蓬头垢面,走街串巷,边走边念念有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第五只狐狸看到自己确实无法改变现状后,停了下来,斜眼望了望葡萄,很不屑地说:“这些葡萄根本没熟,特酸,我才不吃呢,家里有好喝的易拉罐,回家喽!”他哼着歌回家了。

前4只狐狸都因为没有处理好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要么被外力消灭,要么自我结束生命,要么精神失常。最后一只狐狸看来懂一点“阿Q精神”,虽然没吃到葡萄,但心情照样不错。

这多么像我们的生活,你看那些谈恋爱未成,郁闷成疾的;研究生论文没通过,跳楼自尽的;晋升职位受阻,雇人行凶的……有时,一点点“阿Q精神”确实可以帮助人平稳地度过危急时刻和两难处境。

如何自我安慰

当你遇事不顺的时候,有时需要全力以赴、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有时则需要耐心等待、保持沉默,乃至调转方向,另寻他法。

进行自我安慰,主要是运用积极的词汇,来评价自己,评价自己所做的事情。对于自己拥有、又摆脱不掉的缺憾,可用“甜柠檬效应”,例如“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对于那些想要而未得到的,不妨学学第五只狐狸的做法。你会发现,平衡自己心理的能力,维持自己健康的能力,都是多么重要啊!

同类推荐
  • 20岁不屈服命运,30岁掌控世界

    20岁不屈服命运,30岁掌控世界

    作为一本人物励志类图书,本书摘录了周立波、龙丹妮、杨威、杜丽、崔曼莉、黄渤等26位杰出人物在不同领域的成名故事。主要描写了他们如何在困境中突出重围而获得成功。这对于激烈竞争压力下的青年人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对于普通老百姓以此找寻自己的人生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出版方只授权部分章节供您免费阅读,请购买正版实体书阅读全部内容】
  • 理想透视

    理想透视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最经典的世界名言

    最经典的世界名言

    名人名言既可以成为攀登者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夜航者的灯塔,还可以成为人们治学报国、事业成功的向导。青少年朋友不妨多读读,《最经典的世界名言》(编者盛文林)分为名人论人生与幸福;名人论信仰与真理;名人论朋友与友谊等内容。
  • 人生三境界:淡定从容舍得

    人生三境界:淡定从容舍得

    本书共分为三章节,分别从淡定,从容,舍得三种生活态度出发,都会人们对事要学会从容,对各种遭遇要保持淡定,为人处事要学会舍得之道。书中通过许多富有寓意的故事和事例,深刻详细地了一 种豁达的人生之道。
  •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理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理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汇集了众多北大教授和著名学子的思想精华以及他们非凡的成功经历,总结出了最适合现代人的人生哲学,让你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热门推荐
  • 就是童养媳

    就是童养媳

    什么?自己好不容易爱上的女人竟然是自己的亲生表妹?什么?不仅如此,她还和把她奉为童养媳的哥哥怀了孩子?究竟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亲情?面对如此纠结情事,该如何理清?又该如何追寻?
  • 成长异界

    成长异界

    ?一个宅男转生成了牛头人和精灵嫁接的孩子身上,然后被人抓住做了宠物。作为德鲁伊的他,随着潮流在异大陆来回征战。。。。。
  • 史上最悲惨穿越:我是千年鬼

    史上最悲惨穿越:我是千年鬼

    关于结局:结局是我一开始就想好的= = 我想起码不是小狐那样的悲剧。可能最后一章演变成这样,有些人无法接受,其实本来想好两个结局的,一个悲,一个喜。但我还是有些偏好悲剧 0 0
  • 修真全能教师

    修真全能教师

    被学生整蛊,被美女房东催租,被绿茶婊女朋友劈腿……无名古玉破碎,得鸿钧诀,唐平的屌丝人生开始逆袭!数学,语文,英语?不不不,地理,历史,政治,体育,音乐我也能教!我的学生都是低能儿?不不不,没有笨蛋学生,只有无能的老师。清纯校花,火辣警花,高傲御姐,霸道女总裁?“你们不要靠近我,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 王俊凯的专属甜心

    王俊凯的专属甜心

    王俊凯lloveyou第二部婚后情节故事
  • 宠妻成瘾之天价婚约

    宠妻成瘾之天价婚约

    她是暗夜的主宰。她是军界的神话。前世忠心爱国,却成为政治家博弈的棋子,一朝无用,弃如敝履。今世浴火重生,摇身一变成为豪门少夫人,特工归来,誓要将负她之人通通踩在脚下!面对渣男,叉了他!面对小三,叉了她!面对豪门标配恶婆婆。“老公,你妈又犯浑了!”某男:“叉出去!”一句话简介:这就是个军情局超级女特工含冤赴死意外重生后联手霸道总裁,虐小三除渣渣玩转各方黑白势力保家卫国最后双双到达人生巅峰一起关上门来生包子养包子的绝宠爱情故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By Shore and Sedge

    By Shore and Sed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斗破之我是萧宁

    重生斗破之我是萧宁

    这里没有炫酷的魔法,没有强大的仙侠。只有一直繁衍到巅峰的斗气。斗者,斗师,大斗师,斗灵,斗王,斗皇,斗宗,斗尊,斗圣,斗帝。
  • 生态与环境

    生态与环境

    《生态与环境》介绍了关于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常识,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环境。其内容包括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你知道多少世界环境纪念日、什么叫环境问题、什么是环境保护、什么是大气污染、著名的大气污染事件有哪些等。
  • 联对佳话(阳光智慧故事)

    联对佳话(阳光智慧故事)

    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文以故事的形式,配上注解,为读者展现出对联这种语言形式的独特魅力,也是对联学习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