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7700000048

第48章 举头三尺有神明

在墨子的鬼神观中,他认为鬼神是全知全能而又无所不在的,鬼神的职责是赏善惩恶,以此来劝导人们向善弃恶。也许墨子宣扬鬼神的本意是为了实现推行自己学说的功利目的;也许墨子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是封建思想应该否定和抛弃,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有关鬼神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人的生活。

俗话说,举头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头顶上都有一个神明。他注视着我们的言行举止,或许,我们可以用语言来掩饰自己真实的想法,可以用行动来隐藏自己真正的意图,可是当我们在深夜扪心自问时,我们无法逃避来自心灵深处的责问,这个声音便来自我们头顶上的神明,我们心中的神明。

这个神明不是神话中无所不知的天仙地神,也不是得道的仙佛,而是我们内心的信仰,关于人生道德、为人准则的标准。

也许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或者界限,但当我们在做出某个判断或者选择时,不自主的就会参考这个标准,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让自己问心无愧?

也许我们在做完某一件事情之后,会认为没有人知道自己所怀的真正目的和意图,其实这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我们可以掩饰一时,甚至可以瞒天过海永远不让人知道,但我们不能逃开自己内心的审视,终将接受来自心中神明的审判。

所谓的举头三尺有神明,就是叫我们时刻检讨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看是否符合内心道德的标准,要止恶行善,让自己的心灵更加纯净。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或许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却能告诉我们,在很多时候,内心那个神明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力量。

清朝末年,有一个举子要到京城去考状元,状元是春榜,是过了年才考的。所以一般远地方的人,就要在冬天时出发赴京,这样才能赶上春天的考期。然而一到冬天,北方就是冰天雪地,一片白茫茫,根本分不出路在那里,出外的人,若是遇上了大雪封路,就只有等,根本没地方可走。这位举子在赴京城的途中,就遭遇到这种情况,无法前行,于是只好住到一家客栈里面。

这家客栈的老板娘是位年轻的寡妇,丈夫去世不久。

这位举子原来只打算在这家客栈住一晚,第二天就继续赶路,没想到大雪连绵不断,积雪掩埋了道路根本无法行走,举子就只好继续在客栈住下去。

然而孤男寡女,天天相间,自然日久生情,两个人都有了一些想法。在某一个夜晚,举子起身走向老板娘的房间,就在他举手敲门时,这个举子想到:“不可以!我是去考状元的,这一进去就是犯了淫戒,天庭会除名的,回去吧!”于是他就回去了。第二天晚上,老板娘来到了举子的房间门前,当她要举手敲门时,她听到了举子正在念圣贤书,于是心里想:“这样做不好,我是个寡妇,应该为丈夫守住贞节,怎么能看到年轻人就忘了妇德?”于是,她也回去了。

后来,举子果然中了状元,并且,八抬大轿娶客栈老板娘为妻。

这固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我们也无须去考证故事的真实与否,在那个风雪夜,即使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一些事情,也是无可厚非的,在两相情愿的条件下,只要他们两个人不说,是没有人知道的。但是他们都克制住了自己,因为他们两个都相信,在现实社会之外,还有冥冥中的神灵在注视着他们的举动,也许他们可以得到一时的欢娱,但最终无法逃避神明的裁判。我们无意宣扬故事中提倡的因果报应的迷信思想,但我们至少应该明白:神明不可欺,自己的心更不可欺。

"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应该给自己的内心设立一个神明,作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而且,这个原则不是说在嘴上的炫耀,也不是在日记中表达内心真实这样的小事上,而是应用在整个做人的原则上。

现实中,没有任何人能真正干涉他人心中的生活态度,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确立自己的生活态度。然而,我们常常拿别人的例子来比照自己,尤其是喜欢用那些干了坏事却没有受到惩罚的人来作例子,给自己某些行为做旁证和借口。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的人,他们占了便宜,也活得有滋有味。如果我们羡慕这种生活方式并决定也要这样生活时,首先要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最终有一天,我们会受到惩罚,也许是法律的,也许是道德的,也许是自我良心的,但终将无法逃避。

科技的高速发展早已证明了鬼神的虚妄,很多人都会置疑,头顶三尺上的神明到底在哪里?其实真正的神明在我们自己的心中,是自己心中的那股浩然正气。

古语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其实,半夜敲响我们心灵的,不是鬼神,而是心中的道德感。三尺之上的神明,也并不是真正的鬼神,而是我们内心的评判标准,是潜意识里最纯粹的人性。当我们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能够放置在阳光底下而自己毫无愧意时;当我们在夜深人静、扪心自问而坦荡无惧时,我们头顶上的“神明”也一定在欣慰的微笑。

举头三尺有神明,是我们给自己心灵安放的一个警钟,当我们的某些思想言行偏离正常的轨道时,可以给我们以警示和鞭策;是我们给自己心灵设置的一个调节器,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行为阴暗而不可告人时,可以让我们平衡而自得。

我们应该相信,在每个人的头顶,都有一个惩恶扬善的神明,他会公正的裁判每个人的命运。当我们心中存在了这样一个神明,当我们在内心道德和责任的指引下生活时,那么,无论是平淡如水还是狂风暴雨的日子,我们都能活得坦荡无愧、心安理得。

§§第六章 非命——达观的生存观念

同类推荐
  • 论语的提醒

    论语的提醒

    本书收录了论语的原文,给出了译文,并结合实例总结了论语的智慧,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提醒。
  • 晏子原来这样说

    晏子原来这样说

    走近晏子的心灵——去感受他的仁爱无边,躬亲示范……晏子是思想的圣者,行动的巨人,后世的尊崇。走近晏子的学说——去品读他的治国良策,忠君为民……晏子是旷世的贤臣,万民的榜样,永恒的丰碑。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人的安全与联合国

    人的安全与联合国

    本书体现了国际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前沿,对非传统安全的学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 老子试读

    老子试读

    本书对老子《道德经》的原文进行了试读和注释,在“破”的学术意义上,排除了对老子消极遁世的误解,驳斥了把《道德经》视为卜巫之术的行径,摈弃了认为老子的权诈功利的想法在“立”的创见上,说明了老子的哲学足以破解唯物辩证法的迷惑,为心灵生命境界开创出超然的立场和出路。
热门推荐
  • 20世纪大情爱

    20世纪大情爱

    《20世纪大情爱》一书中所选择的婚恋故事,有功成名就的著名政治家、革命家,有探索大自然阖人类心灵奥秘的科学家,有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文学家、艺术家,也有崇尚理智、冷静沉着的学者、哲学家。
  • 机械甲

    机械甲

    人类的末日终归还是要来,我的任务便是在末日来临之前,拯救人类的和我自己,我便是最强的人类机器人,我必须要学会,以及掌握一切,让自己成为一个拯救世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我是李博士最成功的作品,为人类而诞生,为自己而活。
  • 最萌关系,运!

    最萌关系,运!

    他,是重生后的俊美傲气少年,一身骄矜,玩驱魔术的少年天师,男神范!而她,是很有都市剩女潜质的风水师,什么叫剩女潜质,就是目前还没剩,根据生活交际习惯判断下来,一定会剩下的那种。宅女范!第一次见面,她说:“咦,你就是我弟说的那个朋友,怎么长成这样,一定没什么朋友吧?”他不解。她立刻笑着说:“帅到没朋友听没听过?”
  • 素衣莫引风尘叹

    素衣莫引风尘叹

    素衣莫起风尘叹良俗本无缘,奈何情根深。不过世事弄人的一场造化。
  • 沙陀传

    沙陀传

    他以佛修魔,以肉身抵挡排山倒海。他背叛正道,只为了挽救苍生。他是所有人心中唯一的希望,在玄海星天看来,却只不过是一粒沙尘。但他誓要以一粒沙尘,掀起滔天巨浪,斗转星移!感谢网友爷一世霸气提供本书封面!
  • 中华典故(下)

    中华典故(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解:已知

    解:已知

    记忆,复活了死者,它的形成只需顷刻,却能绵延永恒。穿越的陈森只能一点一点的解,已知,才能复活自己,但是,最终,他会不会死去?
  • 我成了山神爷

    我成了山神爷

    一个只想过安宁悠闲逍遥生活的宅男成为十万大山之主的传说。某大门大派:在这方世界应以我门派独尊某宅男:什么?居然这么嚣张,那我自当携十万大山和你来一个山门撞山门!
  • 死炎封天

    死炎封天

    万年封天,风起云涌,少年一度崛起,便欲破除天之牢笼,还三千世界一片清明,欲破除天之谎言,还万物一切真实,永恒不灭的死气之炎,将会燃烧整个天道…三千世界,强者尽出,是什么让他们站在一起,同生共灭?是什么让他们拥有同一信仰?天象一出,万物归一…这是一个修炼炎气的世界,死气之炎便是他们世界的一切。四级修炎师:炎士、炎者、炎冥、炎王。三级修炎师:炎灵、炎皇。二级修炎师:炎圣、炎帝。一级修炎师:炎使、炎神。无上神境:人玄境、地元境、天冠境、天象境。
  • 绝色太子之倾城郡主

    绝色太子之倾城郡主

    穿越之前,她含恨而死;穿越之后,她是倾城绝代的郡主,谱写了一段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