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7700000022

第22章 《尚贤》中的人才管理思想

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尚贤上》)

墨子说:“这是因为王公大人治理国家不能做到尊贤使能。在一个国家中,如果贤良之士多,那么国家的治绩就大;如果贤良之士少,那么国家的治绩就小。所以王公大人的急务,将是如何使贤人增多。”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迭起,针对当时国家这种混乱的社会状态,墨子提出自己的政治纲领,这就是尚同思想,墨子认为天下混乱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制度标准,因而主张建立一种上下相一致的社会秩序,并要求下级要保持和上级的一致。但尚同思想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化为封建专制主义,墨子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因而,在提出尚同理论的同时,墨子又提出了尚贤的主张。

尚贤和尚同相结合的政治主张可以说是中国历代封建社会统治者施政纲领的一个缩影,“尚同”所讨论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如行政制度的设立、行政长官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而“尚贤”所涉及的问题是如何选拔、培养、任用人才,以便得到德才兼备的贤士来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因而,墨子的尚贤思想也可以看作是有关人才管理的经典。

墨子的“尚贤”思想针对人才管理推出了系统的管理理论,从识才、用才到养才,都有自己合理独到的见解。

以“尚贤”为中心,墨子首先提出了“贤人”的标准。

才能领导社会、领导国家。墨子认为能臣贤士是国家的宝物,只有在在贤才的辅佐下,君王才能有效的实现自己的治理,于是“尚贤”思想就成为墨子人才管理思想的核心,既然要推荐贤才,首先需要一个标准,否则也就无所谓“贤才”了,在这种情况下,墨子提出了贤人的三个标准。

墨子的人才标准主要包括岁那个方面:

一是厚乎德行,这是对贤士道德品行方面的要求。

在古代中国,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取决于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因素,在普遍的社会观念中,“德”被看作是一个人最崇高的品质,很多学说都主张“有德者居天下”。士人大夫都把个人品行操守的修养看作是做人之本、把社会道德作为自己行为的规则,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往往被视为君子。在上古时期实行禅让制的时候,尧、舜、禹被列为有德者的典范;皋陶、周公也因为自己的美德而青石留名。因而,墨子所提出的人才标准,把“厚乎德行”放在了首位。

二是辩乎言谈,这是对贤才办事能力方面的要求。

墨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谈辩”作为贤才不可缺少的专门职业和技术的人,墨子认为,贤才仅仅具有高尚德行是不行的,辅佐君王还需要有实际的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主张贤才要“辩乎言谈”。作为一个治理国家的臣子,必须有出色的交际和办事能力,在外交际能维护国家尊严、在内施政能够说服民众,这样才能够把自己的制度主张让百姓明了并遵守,一个善于“言谈”的贤才才能够真正的把自己的才能用于辅佐君王。

在诸子百家中,还有名家也是非常重视辩论的,但他们所提倡的“辩”和墨子重视“辩”在本职上是有区别的,名家的“辩”是自己学说的核心、是名家推行自己学说的工具、“辩”也是名家弟子的职业;而墨子所说的“辩”主要侧重于贤士在交际方面的能力,是实现自己政治理想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三是博乎道术,这是度贤才知识学术方面的要求。

墨子还认为贤才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精通的专业,所谓“既博又专”。学识对于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个行政长官,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作为自己施政的基础,只有对更方面都有所了解,才能不脱离现实妄加臆断;只有精通某一种“术”,才能有所业绩。因而墨子把道术看作是贤才必备的硬性条件。

在我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中,就有“六艺”的学科之分,即:诗、书、礼、乐、数、御。这就是对道术“博”的要求,君子对六艺应该都掌握,达到“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术业”的“专攻”,比如作为一个将军,“御”应该是他的精通,但如果对历史地理等方面一无所知,同样打不了胜仗。墨子“博乎道术”的贤才标准可以说是要求人才的“综合性”。

在举荐贤才方面,墨子也提出了三条原则:

举义不避贫贱。

墨子提出举荐人才不考虑他们的出身,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普通民众、甚至是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只要有能力,就提拔并任用他。这种人才观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墨子提出这种观点,主要是对儒家“尊尊”思想的批判,儒家认为人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那些身份尊贵的人就应该受到尊敬,不管有没有才能都应该受到重用。而墨子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儒家的“尊尊”思想剥夺了他发挥自己才智的机会,因而,墨子提出了“举义不避贫贱”代表下层民众思想的呼声。

举义不避亲疏。

儒家和“尊尊”相连的就是“亲亲”的思想,儒家把血缘关系看作是社会伦理的维系,支持以血缘亲属关系为依托的等级制度,认为爵位应该世袭,在举荐任用人才时,常常以亲疏关系为标准,针对这种思想,墨子提出了“举义不避亲疏”的人才举荐标准,主张应该平等公平的选拔人才,这样不但能使真正的贤士得到任用,更有利于统治者施政。

举义不避远近。

这是从人际关系角度考虑而提出的原则,一些善于迎逢拍马的人并不一定具备出众的才能,但因为能够“投上级所好”,因而得到了任用,而一些有真正才能的人,因为不擅长这些交际,因而才华得不到施展。作为统治者,应该理智的对待自己身边的“近臣”和“远臣”,让真正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

对于如何用才惜才,墨子提出了三个方法:

高予之爵。

就是说统治者要给贤能之人以高官,只有位置尊贵了,才能让民众信服,如果爵位不高,民众对他就不会敬重,如果权力不大,民众对他就不畏惧。同样一句话,普通人和行政长官说出来,分量就不同;同样的解决问题方法,普通人提出来就无法实行,而由官员提出来就很容易得到落实。因而,要给贤人以高官重爵,只有赋予了贤人相应的地位和权力,才能让他们有实际的权力来协助统治者施政、治理国家。

重予之禄。

意思是要给贤人以实际的利益,在经济上给他们好处,如果俸禄不厚,民众对他就不信任。古代官员养家立业,依靠的都是俸禄,如果他们的薪水连养家糊口都不能满足,谁还有心思去治理国家,的那个官员们为生计而烦恼的时候,也就很容易滋生腐败。因而墨子提出,对待贤才,还应该给他们经济上的保证,只有在后顾无忧的情况下,贤士才能专心于国家的治理,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智为国效力。

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在给贤才们高官厚禄之后,还要给他们具体的任务和施政的权力。贤士的聪明才智,只有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才能得到具体体现;贤士为国家所作的贡献,也只有在辅助君王治理国家的具体事务中才得到实现。因而,要想贤士有所作为,只有先给他分配任务,让他们从事具体的工作。而在他们施政的过程中,要想使自己的政见得到落实,就必须拥有权力,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内有赏罚专断的权力,这样才能对民众实施具体有效的管理。

简单的说,对待贤士要“贵富之”、“敬重之”、“委以重任”,给与贤士地位、金钱、权力,并不是简单的赏赐或者收买人心,而是为了贤士能更好的为国家服务。

在任何识才、荐才、用才之外,墨子还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用人措施和管理智慧,如对待贤才要做到用人不疑、对待贤士的缺点要善于包容,要让贤士们各尽其能、发挥优长等等;如“举公义、避私怨”的推荐人才观念、“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平等观念、“有能则举止、无能则下之”的任用人才思想、“因官授禄、论功行赏”的奖惩原则等等。

总之,墨子的尚贤思想主张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他所提出的尚贤尚同相结合的人才管理思想系统,对历代帝王的统治和施政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影响。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那考研从中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很多企业管理阶层甚至把墨子的人才管理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墨子所提出的评价人才的标准、选拔人才的原则、任用人才的方法以及对待人才的态度,对现代的企业管理者和国家的行政官员,提供了一个人才管理方法和模式的例证,有很实用的现实意义。

同类推荐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 方圆道:快意人生的美丽谎言

    方圆道:快意人生的美丽谎言

    本书主要讲述了人物的价值观、处理哲学,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书籍。
  •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的国学大师,他潜心研究《论语》几十年,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解读因迥异于其他人而独树一帜,其语言通俗易懂,所言之事都是人一生中必须面对的事情,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之间将人生道理阐释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对做人与做事有着精辟的见解。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南怀瑾先生的精彩讲述中,领悟《论语》的思想内涵,从而将《论语》蕴藏的人生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开阔自己的人生视野,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就成功的人生。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治学·修身·养性

    治学·修身·养性

    古往今来,世人对治学·修身·养性有着不同的研究,但真正能悟透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博学多才的圣人,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心灵的闲适。圣人之所以能做到身心如一的平静,是因为他们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向往安宁与恬适的生命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留给人们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
热门推荐
  • 一世只为你

    一世只为你

    是谁许她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是谁许她有朝一日登上那高位她必定为后,到头来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局。原来让她陷入困境的是他,救她的也是他,原来都是他一人所为。好吧!她成全离开他,可为什么还苦苦纠缠与她,呵原来是她不该活于人世。终究她自取其辱,坠下那万丈悬崖,终于断了那一念执着,断了那三千痴缠……
  • EXO梦醒如初

    EXO梦醒如初

    请勿当真!讲述了一个女孩梦见EXO的故事……
  • 驳何氏论文书

    驳何氏论文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的含情脉脉,我的爱!

    你的含情脉脉,我的爱!

    你的含情脉脉,我的爱!在风雨中,只求那份无怨无悔的爱。
  • 樱花落在你的掌心

    樱花落在你的掌心

    一段旷世爱恋,两个身负血海深仇的人。经历重重阻隔,能否在一起。青梅竹马,能否不再别离。樱花又落了,墨樱,你还好吗?
  • 沙滩背后

    沙滩背后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说的话不可当真,他们能把任何事都当成己任。他们对生活毫不担忧,因为他们有着别人想要的一切。他们有的大方,有的小气,有的直率,有的爱翻白眼。他们对任何事物都不闻不问,他们对问题总是抓不住重点,他们能不自觉的避过所有能让他们产生仁慈的事物,包括死人。他们都共享着一个座右铭,那句简短又精明的五个字,那句让他们自己看了都恨得牙痒痒的五个字,那就是——吾须在意兮?
  • 穿越小魔女:我是萌萌太子妃

    穿越小魔女:我是萌萌太子妃

    穿越成一名流落民间的小女丐,真实的身份却是当朝相府千金,小魔女林诗妍表示还算满意。然而,丞相大人遭人诬陷,相府千金也只好东躲西藏,林诗妍一拍胸脯说:“这都不是事儿!”无意中救下了一个美男,竟然还是当朝太子?情愫渐生,做我的太子妃可好?欣然接受之下,她却发现了太子的巨大秘密,原来,他也是正在被人追杀的。终于有一天,平反昭雪恢复了身份,却没有想到隐藏着更大的危机。林诗妍说:“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一步登天传奇

    一步登天传奇

    一步登天那只存在梦中!想要实现理想就要付诸行动!且看一位普通的天才——步登天是如何在天才盛世、妖孽出世的黄金年代中斩头露角的?且看面对两难的步登天在兄弟情义和滔天权势以及无穷的财富中会如何抉择?且看情场初哥步登天是如何将一见钟情的心爱的女主追求到手…
  • 佛说菩萨逝经

    佛说菩萨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半程风月半程雪

    半程风月半程雪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让读者身临其境,前面的章节内容是比较平淡的,主要引出人物。希望大家能喜欢~我,一个普通的女孩——沐雪,但在一件事后,一切就不一样了,在打击下,莽莽撞撞地闯入了豪门世家……校园豪门大结合,你从来没有看过的虐恋。蒋~女神笔记开始了呢!“咔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