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集团董事长)
1989年,郭广昌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后留校任教。
1992年,已经顺利通过TOEFL和GRE考试的郭广昌,放弃到国外发展的机会,毅然“下海”创业。他与四个同学用从老师那里借来的出国学费3.8万元开始创业,先后从事过市场调查——食品、电子以及化工产品的生产。
1993年,进入房地产销售和生物医药领域,开始生产乙肝诊断试剂。靠乙肝诊断试剂获得第一桶金。5月,郭广昌决定将公司最初积累的“第一桶金”,全部投入基因工程检测产品的开发上。
1996年10月开始,郭广昌先后斥资近5亿元,坚持市场导向,在现代生活医药产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领域里积极参与了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合资合作和改造嫁接,整合资源。
1997年,郭广昌把市场拓展的眼光瞄准国际市场,经过大量的艰苦工作,复星在巴西、印度、南非等国家积极拓展业务,并首批获得民营科技企业自营进出口权。
1998年,“复星实业”上市后,“复星集团”开始多元化历程。
郭广昌现任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到2006年,郭广昌与复旦校友创办的复星集团已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复星集团也是中国最成功的多元化民营企业之一,在房地产、钢铁、医药等领域都位于行业前茅。
郭广昌的学生时代成绩优异但也并无多少过人之处。出生在浙江东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的他靠自己的坚持改变了命运。当时,已经拿到中师录取通知书的郭广昌硬是顶着父母的压力改读了高中,高中3年,靠着每星期回家背几斤米和一罐霉干菜,他熬了过来,并且考取了复旦大学哲学系。大学毕业后的郭广昌留在了学校团委,这个期间他和复星的另一个创始人梁信军带学生做了不少社会实践和市场调查活动,一路走一路看,彼此都很有感慨,觉得在学校里,个人的许多抱负难以实现,于是萌生了出去做企业的念头,那时正值邓小平南方视察谈话发表,中国经济一片火热,上海杨浦区的科委主任告诉他们,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允许个人办企业了。科委主任的话不断地撩动他创业的冲动。1992年初冬,已经顺利通过TOEFL和GRE考试,准备出国留学的郭广昌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毅然“下海”创业,当年11月就成立了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成为上海杨浦区的第一批民营企业之一。
郭广昌公司创业的起点是咨询业务,一方面是因为在学校时搞过市场调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咨询公司所需资本少,而他们除了体力和智力外,也没有其他更多的资源。而在90年代初,很多企业还不知道市场调查是怎么回事呢。市场的空白和潜在的需求,让他们的业务迅速发展,许多活跃的品牌都是他们的客户。到1993年6月,公司成立还不到10个月,他们已经赚到了第一个100万元。
也就是在这一帆风顺的时候,他们意识到市场潜力有限,果断决定退出市场调查业务,因为缺乏资金,他们从代理销售做起。他们的代理销售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当年就赚到了第一个1000万元。在之后的几年里,他认识到,民营企业发展必须以高科技为内涵,现代医药是21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而高科技的重要主攻方向是生物工程,他最终确定了以基因工程为主体的现代生物医药这一技术含量极高但风险很大的高科技产业方向。郭广昌的决定是正确的,1995年,他们开发的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就为复星赚到了第一个1亿元,这成为了复星事业新的起点。此后,复星集团从诊断试剂扩展到药品、医疗器械和医药流通,并逐步从纵向多元化转为横向多元化,先后涉足房地产、商贸流通、钢铁、金融、汽车、媒体及发行、教育、体育及IT等。回顾自己的事业从小市场做到大市场的发展之路,郭广昌说:“我们的路是被逼出来的,因为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利用。但这样也好,我们被逼着从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从此感受到,市场的力量是最伟大的。抓住了市场,一切都会有;抓不住市场,有的也会被夺去。”就是这种敢拼的精神,让他和他的团队一次次地赢得市场。
分析郭广昌转行成功的原因,我们看到作为一个转行进入商场打拼的郭广昌拥有很多人没有的武器:哲学。许多人认为,郭广昌是一个稳健谨慎的决策者,这与他大学教师的经历,尤其是哲学系的背景多少有点关联,而郭广昌的资本运作理念也透着三分哲学味,这一点已经得到他的承认。这个复星的灵魂人物,戏言自己“哲学没有读懂,又没有其他的专业知识”的郭广昌却非常清楚哲学带给自己的优势。郭广昌再次思考哲学到底给了他什么时,才发现做生意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创造性的破坏”,要在别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
就是这个“创造性的破坏”,让郭广昌的人生一次次地取得突破,一次次地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