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6100000011

第11章

叶挺罢赴“鸿门宴”,在“八·一南昌起义”为前敌总指挥的他对作战方案“一言不发”。

江西省的九江,水陆交通发达,自古为赣北的物资集散地,九江市的南面又有被世人称之为“匡庐奇秀甲天山”的庐山,所以,商贾云集,达官显贵往返穿梭,并屯有重兵。

七月的九江,溽热如蒸。

身为第十一军副军长兼第二十四师师长的叶挺,根据武汉国民政府原定的“东征讨蒋部署”,率领第二十四师随同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自6月下旬从武昌出发至7月下旬抵达九江后,第二方面军的其他部队和贺龙的第二十军及蔡廷锴的第十师都陆续到达,使本来就不大的九江市的大街小巷都是熙熙攘攘的军人,使本来溽热的天气又增加了热火燎燎的躁动,使人觉得心胸有一种压抑的烦躁,想吼几声什么,又吼不出来,这种莫名的滋味难受极了。

这时,在位于九江市中心的碧波涟漪的甘棠湖中,有一只带顶棚的游船在宽阔的湖面上自由荡舟。湖中有五十米的长堤,堤上有宋代建筑的思贤桥,湖中的烟水亭最负盛名。这座古亭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时所建,相传亭子的基座是三国时期东吴大都督周瑜的点将台,初名取自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别时茫茫江浸月”而叫“浸月亭”。北宋熙宁年间理学家周敦颐来九江讲学,其子在甘棠湖堤上建楼筑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意,而名“烟水亭”。此两亭俱在明嘉靖前废毁,明末在“浸月亭”旧址重新建亭,将“烟水亭”之名移至此亭,从此一直延续至今。后人又在“烟水亭”前修有石剑匣两座,亭内又增设船厅、纯阳殿、翠照轩、五贤阁、镜波楼等,委实是个吊古抒怀和供闲情逸致之士游览的绝好去处。

那么,是谁在这大兵压境火药味十足的紧张氛围中如此超脱物外呢?

原来,游船中不是别人,恰恰是事关时下政局的风云人物第十一军副军长兼第二十四师师长叶挺、第二十军军长贺龙和中央军委代表聂荣臻以及第四军参谋长、中共秘密党员叶剑英。

从船内的气氛看,浓烈而紧张,每个人的眉宇微锁,大有一种临战前的抉择。

“希夷,我看张发奎叫我们上庐山,是他摆下的‘鸿门宴’!”一听这粗门大嗓,就知道发言者是虎将贺龙。

“我看贺军长的看法有道理。”说话不紧不慢的聂荣臻接着分析道,“单从张发奎率部参加北伐以来,的确也打了不少硬仗,功不可没,不应该怀疑他的图谋。但是,此人一直追随蒋介石,对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独立团心怀戒备,甚至遏制其发展壮大。最近,他又把汪精卫看成是他的精神领袖,亮出了他的‘分共’牌,强行要他部队中的共产党员要么宣布退出共产党,要么就离开部队。此刻,他叫你们马上去庐山,其中一定有诈。”

一直没有发言的叶挺深知这次张发奎叫他和贺龙上庐山绝不是单纯讨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而是还有别的什么目的。那么,果然是他摆下“鸿门宴”,为迎合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反共活动而利用我们对他的期望趁机来个先下手为强么?叶挺知道,最近以来,汪精卫和冯玉祥都公开亮出了反共旗帜,中共中央为了挽救革命,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于7月13日在武汉召开了紧急会议,排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成立了由周恩来、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和张国焘五人组成的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行使中央政治局职权,决定制订湘鄂赣粤四省“秋收暴动”计划,并委派周恩来为前敌委员会书记,前往九江地区在张发奎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领导组织武装起义。所以,关于中共中央准备武装起义的消息,不仅在党内一些高级军事干部中知晓,就是连国民革命军中一些非共产党的高级军事干部也知道。张发奎就是中共中央在组织和发动武装起义中主要争取和依靠的非共产党员高级军事干部之一。可是,从张发奎的历史和现在的情况看,共产党是很难把他争取过来的。不过,现在要说张发奎是个顽固不化的反共人物,也未必准确。因为,张发奎在北伐中的第四军所以战功不凡,除了他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第四军师、团、营等各级干部中为数不少的共产党员起了重要的模范作用和先锋作用,加之共产党开展的农民革命运动的配合和支持,才使他步步飞黄腾达,一跃成为粤籍将领中屈指可数的首领之一和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莫非他真的要过河拆桥?叶挺与张发奎过去同在孙中山警卫团担任过营长,两个人是援闽粤军时期的老袍泽,虽然彼此在不少问题的看法不一致,甚至可以说在个别问题的认识上差距比较大,但是从北伐以来,都同为国民革命军,目标都是打倒北洋军阀,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可是,自北伐军攻占武汉以来,张发奎与共产党愈发貌合神离,共产党虽然积极争取他,可是谁知在国共两党出现严重分裂时他的屁股会真正坐在哪一边呢?从他最近“分共”的迹象表明,他要彻底摘掉“联共”的面具了。由此可以断定,他叫我和贺龙上庐山,一定是居心叵测、心怀鬼胎!叶挺想到这里,激愤地一拍游船里的船板:“看来张发奎想来个杯酒释兵权,这个‘鸿门宴’,我们不能赴!”

一直下意识地注视叶挺神态的叶剑英见他直抒胸臆,方审慎地道出了他此行的目的。他告诉叶挺、贺龙和聂荣臻,汪精卫已和张发奎密谋,这次将叶挺、贺龙召去庐山,是强行命令他们把部队调往被第二方面军控制的德安一带,如果他们不顺从,就趁机解除他们的兵权,以除后患。

贺龙听完愤愤地说:“汪精卫和张发奎这一手可谓用心良苦啊!”

叶挺鄙夷地一笑:“这就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狐狸再狡猾,也骗不过好猎手。”

大家哈哈一笑,欢快的笑声伴着碧波飞扬。

心直口快的贺龙急切地问道:“下一步怎么行动?”

聂荣臻当即宣布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叶挺部队和贺龙部队,即日内以最快速度向江西省会南昌集结。

“第二十四师明天就出发!”叶挺又一擂船板,“咚”地一声如雷霆落地。

这时的南昌已是火药味十足。

这时的南昌又是欢乐的海洋。

当叶挺率第二十四师官兵一开进南昌,整个南昌市立刻像开锅的水一般沸腾了。到处张贴着“欢迎铁军”、“铁军无往不胜”和“打倒蒋介石”一类口号的红绿标语,夹道欢迎的成千上万的群众手持鲜花和赤、橙、黄、绿等各种颜色的小旗,口号声伴着锣鼓声,震响在每个官兵的胸间,从脸上充溢着豪迈和荣光。

但是,在这欢乐洋溢的氛围下,却聚集着疾风暴雨前的岑寂和冷森。

急匆匆从九江赶到南昌的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报告说,张发奎7月29日在庐山与汪精卫、孙科等召开针对南昌可能要发动武装起义的反共会议,蛮横地要强行命令叶挺和贺龙部队限期撤回九江,并将以“违抗军令”为名要严查叶挺和贺龙的罪名,还秘密下令逮捕一批像廖乾吾等在第二方面军中的共产党员高级军事干部。由此看来,汪精卫和张发奎真的要向共产党下手了,并且已经对于共产党将在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来取了军事扼制行动。

武装起义刻不容缓!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打着中央旗号的张国焘一再干扰武装起义的决定,致使起义时间久议不决。

如果再延宕下去,革命的武装起义将前功尽弃!

“起义时间,定于8月1日清晨!”两天前到达南昌的周恩来浓眉高挑,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环视着在场的叶挺、贺龙、聂荣臻以及与他一起赶来的刘伯承和朱德,还有张国焘,果断地说,“党派我来组织这次起义,以后有什么情况由我向中央负责!研究一下具体起义方案吧。”他说完稍一停顿,立刻把目光转向朱德,“朱德同志,你当过南昌的公安局长,对南昌敌军的分布与地形熟悉,先谈谈你的意见吧。”

“好,那我就先发表点意见。”身材魁梧的朱德操着一口浓重的四川话,马上响应周恩来的提议,憨厚的脸上显示着对周恩来的信任与尊敬。

说起来,朱德不但与周恩来是老朋友,而且周恩来还是朱德的入党介绍人。朱德这位出生于四川仪陇的壮年汉子,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活动,以后又相继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起义和反对段祺瑞的护法战争。他为了实现改造中国的决心,毅然辞去少将旅长的高官,到上海找陈独秀要求加入共产党,却遭到无情的冷遇。他在气愤和不解之下,断然到马克思的故乡德国去追求革命真理,恰与在德国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周恩来相识。两人一见如故,颇有相见恨晚之感,朱德便向周恩来直吐胸中块垒,并说出自己的渴望,周恩来当即表示愿做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介绍人。从此两个人成了革命的同路人和挚友。北伐战争开始后,朱德投身党的工作。不久,他根据党的指示,在南昌朱培德的第三军主办军官教育团,借机为党培养军事干部,同时兼任南昌公安局长。后来,朱培德开始“反共”,朱德设法把党的军事干部派往各地参加农民革命运动,然后他回到党中央所在地武汉三镇。这次党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朱德在赣、滇籍的军政人员中有不少故旧,对南昌的情况又熟悉,他便被党中央派回南昌,协助周恩来秘密参与策划武装起义。

“我的意见嘛,根据敌军数量少,参加武装起义的部队多,来取各个击破的办法,速战速决。”朱德的话简单明了,言简意赅,但战略战术却十分明确。

“伯承呀,你的意见呢?”周恩来将目光落在被视为胸有韬略的刘伯承脸上。

“还是先听听贺军长和希夷的吧。”出生于四川开县的刘伯承,身材单薄,又一张白净脸,所以显得像个温文尔雅的书生。其实,刘伯承是个典型的外柔内刚的儒将。刘伯承在少年时就抱着“大丈夫当仗剑救民于水火”的志向,考入蜀军政府将弁学堂。之后,在上海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他在四川组织义军,在发起攻占丰都的战斗中,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尽管右腿负了重伤,满身血污,仍坚持指挥战斗,从此他的名字威震川蜀。后来,刘伯承通过当时在成都高师任校长的吴玉章结识了从事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杨阍公,被杨阍公褒奖为“阅人不可谓不多,天才何故出此罕见”!并经杨阍公和吴玉章介绍加入共产党。后来,他领导了著名的泸州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却留下了“惊破武人之迷梦,唤起群众之觉悟,影响川局,关系至巨”和“一代名将战孤城”的佳话。他领导泸州起义后,跋山涉水,抵达武汉找到党中央。他这次到南昌,也是协助周恩来发动武装起义的。刘伯承的性格较之其他行武出身的人比较内向,往往韬略在胸却藏而不露,并且对别人的意见兼容并蓄,所以眼下他依然是厚积而薄发。

“我没什么意见,我完全听共产党的。你们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不过,要来取各个击破的战斗方针,就要给我的第二十军明确要消灭南昌的哪个敌军。”出生在湖南桑植的贺龙,性格耿直,为人豪爽,只要他认定的事,就是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也要干。贺龙早年就仰慕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去年他的部队被编人国民革命军后,尤其是担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师长以来,由于共产党派周逸群担任独立第五师的政治部主任,从此沾染军阀习气很重的部队立刻焕然一新。在河南临颍战役中,独立第五师一举打垮奉军一支主力部队,使贺龙和独立第五师声名大震。从此,贺龙认定只有跟着共产党才会有出路。殊不知,此时的贺龙,是在场的发动和组织南昌武装起义的惟一不是共产党员的指挥员,足见他对共产党的信任和革命的坚定性。

深受贺龙感染的叶挺情绪也激昂起来,他不等周恩来点将,便接着贺龙的话语说道:“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敌军情况,南昌只有朱培德第五路军总指挥部的警卫团,第三军的第二十三团和第二十四团,第六军的第五十七团等,敌总兵力一万余人。但是,虽然我起义部队一倍于敌,却不易打消耗战。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因此,要千方百计迷惑敌军,加之朱德同志讲的各个击破,趁敌不备,一举歼之!”

“好,就这么行动!”周恩来喜悦地最后来了个拍板定案。他接着宣布:贺龙为这次武装起义的总指挥,叶挺为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为参谋长。

接着,大家确定了各个部队具体负责歼灭每个敌军的任务,并明确了起义部队的识别标志和统一口令。

识别标志为:颈上系红布带,左臂扎白毛巾,马灯和手电筒上贴红十字。

统一口令为“山河统一”。

周恩来见起义的行动考虑安排得已臻成熟,立刻告诉刘伯承:“马上制定出一份作战方案,让各部队照此执行!”

“是。”已经将大家的作战方案在头脑里条理化的刘伯承,不多时便把作战方案拟定了出来。

“很好嘛。”周恩来看后,批给贺龙和叶挺过目。

贺龙看后,也直呼一声“很好”。

可是,当刘伯承将作战方案送给叶挺时,叶挺看过后,却来了个一声不吭,伸手递给了刘伯承。

这样一来,使刘伯承好生猜疑:自己拟定的这个作战方案,叶挺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一般说来,他要同意,起码会讲一声“可以”之类的话;如果不同意,往往碍于面子,才会来取不表态的作法。作战方案妥帖与否,关系到整个起义的全局性的行动呵!叶挺是前敌总指挥,没有他的表态怎么行呢?

怎么办?

刘伯承马上去找周恩来。

周恩来听完刘伯承的述说爽朗一笑:“伯承,你还不了解叶挺的性格。他不作声,就是同意;如果他不同意,就是吵得脸红脖子粗,他也不会委曲求全,放弃原则。这就是叶挺呀!”

“原来是这样。”刘伯承会心地一笑。看来,人的性格不同,表达意见的方式也不同。相识相知才会心有灵犀和相濡以沫。

周恩来找到叶挺:“希夷,你马上拟写一个作战命令。”

叶挺也不搭言,一份作战命令挥笔而就。

“我军为达到解决南昌敌军的目的,决定:明日四时开始向城内外所驻敌军进攻,一举而歼之。”

周恩来接过看毕,立刻作了签署,并决定以第二方面军代总指挥贺龙的名义发布。

1927年8月1日二时正,由于第二十军第一团一个营长叛变逃离部队,起义的枪声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两个小时打响。

起义部队激烈的枪弹,将南昌寂静的夜空照耀得一片火红。

起义部队按作战方案顺利展开。

“八·一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新篇章。

同类推荐
  • 扶棺谏君:海瑞

    扶棺谏君:海瑞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生命的写照

    生命的写照

    蓦然回首,人生将近五十个春秋,三十载的笔耕生涯,无不在空前的历史背景下饱经了“从小失去母爱”“铁窗生涯”“自学之路”“历尽贫寒”这四大不幸的人生磨难中度过。因此,我要说,是三所“特殊大学”造就了我的人格力量,是“九死一生”的人生经历让自己把握了生命的真谛!或者换个说法:“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所以说,也是“十大梦幻”演绎了我超越混沌的自由飞翔,更是“七大爱好”陶冶了我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灵和高尚情操!一个充满了不幸和坎坷的时代,铸就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人生观!我的《牧羊人之子》《不幸的大学》《生命的写照》人生三部曲就是在这种历尽了苦难而痴心不改的环境中完成的。
  • 慈禧传

    慈禧传

    慈禧太后17岁入宫,27岁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废掉辅政八大臣,开始了她的“垂帘听政”时代。在之后的48年里,她三次垂帘听政,扶助同治、光绪两代幼帝成长,实际控制着晚清的朝政大权。本书通过对历史材料的把握与整理,再现了慈禧的一生。
  • 秋瑾·徐锡麟

    秋瑾·徐锡麟

    本书介绍了秋瑾、徐锡麟这两个辛亥英烈如何从普通士大夫家庭的孩子发展成为影响和创造历史的英烈的一生的全纪录。
热门推荐
  • 白的世界

    白的世界

    简介:灵,改变了世界,创造了未知,带来了一个个奇迹!而人总会尝试不同的东西,渴望着未知。无尽的远方、未知的世界总在吸引着人们探索,一次次里程,一次次冒险,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思想不断交锋!你会发现这世界既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恶劣,更像是空白页,给人无限遐想,温暖却又冰冷。但,你已经成长!
  • 人道问天

    人道问天

    酒楼小厮卷入叛国阴谋,不甘心如此成为权力下的牺牲品,于是,奋起反抗,开启一段修仙问道的人生旅程!天道无情,人道问之,天若有情天亦老!新人新书求关注,欢迎时常过来看看,提提意见。
  • 绝世情谊:天妒英才

    绝世情谊:天妒英才

    韩念以前是个大家公认的傻子,但是他相信自己,更相信那个人说的话,让他踏上了传奇之路。不仅仅是传奇之路,更是并上生命的杀残之路.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再忙也要做个好妻子

    再忙也要做个好妻子

    对一个女人来说,不管有多忙,都不要忘记将智慧地融入生活,将心血付于实践,学着做一个好妻子,这样,才能构建属于女人的幸福。或许你还是个倚窗而立的少女,或许你已是位双鬓斑白的老妇;或许你正准备构建自己的婚姻,或许你经营婚姻已经多年……那么,请把这本书放置在你的书柜或者床头。闲暇或无助时,翻开来读,定让你受益一生。
  • 候鸟:我愿等候

    候鸟:我愿等候

    如果人生可以重新来过,我会好好活下去,过的精彩。谈一场真正的恋爱,把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做一遍。不让自己后悔这一世白白度过。——林麒不管你怎么样,认定了你,我就会陪着你一直走下去。——庞夏我一直认为你是我生命中路过的人,却发现慢慢的,一切都不一样了,我会把你放在心里。守候来生——王晨
  • 仙蛹

    仙蛹

    我想尝试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恐龙灭绝后,仙皇朝“撒豆成兵”征战异时空的故事。
  • 拓印

    拓印

    废柴少年一朝被逐,为强者之道踏上未知途路,神秘导师前来助阵,孤身闯大陆,是扮猪吃老虎?还是真的没本事?…………
  • 守护甜心之穿越灵魂

    守护甜心之穿越灵魂

    她是来自21世纪的职业杀手,却因为意外来到了守护甜心的世界……在这里她是绝世天才并且让她有了三大职业冥界统治者、天界统治者、时空之神这三种职业是最神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