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3100000010

第10章 探寻入居宁夏民族源流

水洞沟旧石器文化遗址证明,早在2.5万年前,宁夏黄河两岸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后来,今南部六盘山区又属伏羲、女娲部落活动范围。夏、商、周时,今宁夏全境是荤粥、鬼方、狁等游牧部落氏族的活动场所,至春秋战国时期又是义渠戎、乌氏戎、朐衍戎和后来的匈奴等古代少数民族的家园。

秦、汉之际,农耕民族(后称汉族)内迁宁夏,同时有内附的匈奴、羌族定居。东汉末年,羌族起义爆发,朝廷强制汉族迁往内地,客观上为北方各少数民族徙居宁夏提供了条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入居宁夏的北方少数民族有匈奴、氐、羌、敕勒、柔然等,宁夏及西北各地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唐代时,突厥、铁勒、吐蕃、粟特人都在宁夏留有足迹。北宋时,羌族中的一支党项部占据宁夏,建立了与北宋抗衡的地方割据政权。元代,回回先民、蒙古族入居宁夏,至元末明初,回族形成。清代,满族定居宁夏。

宁夏境内最早何时有回族先民入居,尚无确切记载。一般认为回族先民的足迹可追溯到唐代,因为宁夏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经商者多为大食国的商人,还有波斯人,又有“灵州回回”的民间说法。最具说服力的是元代时,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中亚、西亚等穆斯林国家和地区,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的回回先民进入中国,相当数量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及中亚人或被征调或迁移东来,其中一部分以半军事半屯垦的形式驻守各地。宁夏是当时重要的垦区,大批的穆斯林也随之迁居宁夏,入籍为民,成为宁夏回族的主要来源。《元史·世祖本纪》和明代宁夏方志都有于至元八年(1271年)“签西夏回回军”的记载。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宁夏这块多民族的大舞台上,元朝时的回族先民最初主要是以“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和随军的工匠、商人、学者、官吏、伊斯兰教掌教等人为主,大都居住于城市和交通要道上,人户数量都很少。同时,元代的宁夏又居大元帝国的腹地,居中西交通要冲,六盘山麓又建有安西王忙哥剌行宫,其统率军队就屯驻在六盘山区。忙哥剌子阿难答从小由其父军营附近的一户回回人家抚养长大。回回人是元代色目人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政治地位仅次于蒙古人,高于汉人和南人。阿难答自幼受到回回习俗和伊斯兰教礼规的影响,熟谙《古兰经》,通晓阿拉伯文,热衷礼拜,崇信伊斯兰教。至元十七年(年),当他承袭安西王王位后,即在所统率的15万大军中推行伊斯兰教。自阿难答继王位到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在争夺帝位斗争中失败被杀,他倡导伊斯兰教长达27年之久,使伊斯兰教在他的陕甘宁封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回回民族的形成。当时的今银川地区也有回族先民定居。明《宣德宁夏新志》所记录的丰林王府东的宁静寺北有座回纥礼拜寺,相传始建于元代。据《宣德宁夏志》载,明永乐年间,由御马少监哈孙修建,御马少监是为皇帝管理马牧事务的宦官。哈孙曾以宦官身份镇守宁夏。礼拜寺,即清真寺的别称。

由于在明朝的建立过程中,回族曾立下了汗马功劳,民间也有“十回保朱”之说,因而明廷对回族实行了怀柔政策,回族有了进一步发展,宁夏的回族在此时也处于发展的兴盛时期,从保留下来的明初兴修的同心清真大寺、嘉靖年间修建的纳家户清真寺、万历年间扩建的韦州清真大寺,以及宏大的建筑规模、精细的装修,都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宁夏回族人口的兴盛。经过明代300余年的发展,宁夏回族人数更加可观,真正如《河湟诸役纪要》记录的那样,“迄明末清初,西起瓜沙,东至环庆,北抵银、夏,南及洮、岷,所谓甘回及东干回之踪迹,已无处无之。”又如清《乾隆宁夏府志》所记,“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当时,宁夏著名的回族聚居区有今永宁纳家户、平罗宝丰、同心韦州、固原市原州区、中卫市海原县。

清同治年间,西北回民反清斗争失败,回族受到了空前的劫难,有的回族聚居区“十室九空”,幸存者也被迫从平原地带迁到干旱的山区,历史变迁形成了宁夏回族分布在南部最多,中部次之,北部最少的特点。目前,回族人口超过10万的市县有同心县、海原县、西吉县、固原市原州区、吴忠市利通区、灵武市、银川市。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生活在东北地区的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族是满族的先民。17世纪初,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逐步统一女真各部,遂出现了新的民族共同体,即满族。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大金为清,并废旧有女真族名,定本族名为满洲,辛亥革命后通称满族。1644年,清兵入关,建都北京,从此,大批满族人入关。

清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甘肃回民起兵反清,遭清军残酷围剿,这是有关清八旗兵在西北活动的最早记录。至于八旗兵在宁夏首次驻防,是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当时驻防宁夏的八旗兵有3472人(见《八旗通志》)。八旗兵初驻宁夏,只是“圈取民居,建造官房”。雍正年间,清廷令将军苏丹一统满蒙八旗,再次驻防宁夏,始建满营。当时驻防的八旗兵每3年换防一次,到乾隆初年,改为永久性驻防后,宁夏满营的兵丁家属也由东北和北京迁来,随军驻于满营,也就是在这时,大批满族人口来到宁夏居住。

据清代手抄史料《事宜》记载,宁夏满营始建于雍正三年(1725年),地址在“汉城东北约二里有余”,即今银川市兴庆区满春乡。满营官兵,由1名将军、2名副都统率领。将军的官衔是“镇守宁夏等地将军”,他只管辖满营官兵,无权节制府城内的汉兵绿营官兵,也无权过问地方行政事务。当时,满营八旗官兵达名,另有丁甲、工匠等人,均驻满营城中。满营武官阶别分将军、副都统、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华帖式(军中文官)7等,士兵分前锋、马甲(正规骑兵)、步甲(预备骑兵)3等。

乾隆三年,宁夏发生8级特大地震,满营伤亡惨重。一些士兵乘机拆毁了未倒的营房,以此作为调回东北故乡请求的理由。乾隆皇帝斥责了宁夏满营将军上奏回防的请求,令其在宁夏府城西15里处新建满营城,即新城满营,以示与城东旧满营之区别。后因大地震造成的伤亡及兵员一直未能补足,清政府曾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三十五年(1770年)两次从东北地区抽调数百人到宁夏新满营。后来,又从宁夏新满营抽出1名副都统、3名协领、5名佐领率2000名士兵驻防甘肃的平凉、庄浪,仍受宁夏将军节制。这样,宁夏满营只有3000多名官兵。

同治年间,回民反清斗争爆发,新满营城被困多年,因极缺粮饷,仅饿死士兵达100多人,战死200多人,仅余官兵103余人,连同家属共约3000人。回民反清斗争失败后,清廷颁布奖励生育之法,规定生一男丁即可领步甲年饷银,年满12岁则领马甲年饷银。但是,至宣统年间,因年饷银低,物价日涨,士兵医疗自费,儿童死亡率高,使满族人口终未有较大发展。

1911年11月辛亥革命时,宁夏起义军攻占宁夏府城,又包围了新满城。但因青海省马麒奉命率西军前来围剿起义军,新满城才得以解围,伤亡较小。民国后因满营通电拥护共和而得以保留。

民国四年(1915年),北洋政府提出了解散满营、化旗为民的建议,任命宁夏护军使马福祥为政府代表,与满营官兵代表商谈解决办法。最后达成协议:满营武器上缴,官兵为民,不分级别,每人给生活安置费50两银子。至此,新城满营3000多满族人除少数旧高级军官仍过着优裕的贵族生活外,多数人成为小商贩、小手工业者和耕种小块土地的农民,极少部分人从事教师、中医师职业,还有一部分人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或流落外地谋生。民国九年(1920年)后,宁夏大旱,粮食歉收,粮价上涨,满营百姓或妻离子散,卖儿卖女,或沦为乞丐,死于饥寒。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新城满族人口仅有2000人左右。民国十八年至民国二十一年(1929~1932年),冯玉祥的部下门致中、吉鸿昌、马鸿宾先后任宁夏省政府主席时,满族人生活相对稳定,有所改善。

马鸿逵主政宁夏期间,宁夏满族人受到了当局的歧视和摧残。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马鸿逵以修建飞机场的名义,强行拆毁新城满族百姓住宅,致使满族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至1949年9月宁夏解放时,散居于银川及郊区的满族人仅有1000多人,但他们彻底得到解放,真正进入祖国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

宁夏的满族从清朝雍正年间在宁夏定居至解放前的200多年间,风俗习惯仍保留了原东北满族的某些旧俗,也有受汉族习俗影响而同化的,有些习俗则因某种政治压力而被迫停止。如满族人只呼其名,一般不随便呼其祖姓,但民国后,满姓才逐渐冠以祖姓而与汉族姓一样了。又如宁夏满族在雍正到嘉庆年间,都用满语和满文。此后,在官场上多用满语,私人接触则用汉语。到同治年间,多数满族人用汉语,已不会说满语了。

同类推荐
  • 女帝末路:我非男宠

    女帝末路:我非男宠

    神龙政变的发动使得中国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被迫退位,她亲手缔造的武周王朝也随之土崩瓦解。参与这场政变的人中,包括女皇的家人李显、李旦、太平公主,包括李唐宗室李千里以及他进献给武则天的小太监高力士,包括女皇的心腹上官婉儿,包括大臣张柬之、杨元琰、桓彦范、敬晖、李多祚,等等等等。多个政治集团的明争暗斗,千古女帝的末路反击,阴谋、较量在此详尽地演绎而出。
  • 胜利反攻

    胜利反攻

    本书内容包括苏军的全线大反攻、西欧重新获得自由、太平洋战场的反攻、中国抗日战争局势、德国无条件投降、日本无条件投降。
  • 天才仵作

    天才仵作

    身中一刀,头部遭到重击,但死因却是溺水。银针探喉发黑,明明是中毒而死,却死于自缢。蝇虫为何最先叮咬尸体头部。枯井之中为何倒映明月。…………且看宋小仙如何凭借着一身的验尸本事,让死人说话,让骷髅讲述,来为无数冤狱沉冤昭雪。改了状态,大家可以收藏了。
  • 奋起抵抗

    奋起抵抗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 维新大将军

    维新大将军

    17岁军迷大佬杨林穿越在1863年倒幕运动前夕的日本,化身维新军官胜宗秀,一步步升官发财,却不知道他的到来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热门推荐
  • 亿万宠妻:早安,先生

    亿万宠妻:早安,先生

    四年学成回来,她已成为一家跨国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与四年前的她天差地别。四年前,男友劈腿妹妹,再次见面,妹妹挽着前男友的胳膊向她炫耀。然后,她做了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情,找了一个只见了两面的男人做老公!“先生,秦小姐说……”“不要叫秦小姐,叫夫人!”“是,夫人说,她要出国找灵感……”“马上派一架私人飞机,我跟夫人出国找灵感。”“可夫人说要一个人去……还有……夫人好像已经到机场了……”“夫人去的哪个机场,让那个机场关停!”
  • 武灭诀

    武灭诀

    一个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却只有玄术的世界;一个被造物者都认为是报废品的种族;一个被废弃的内温世界;在数十万年后,奇迹般的走出一人,这一人与常人不同,他身具十万八千条体内魂经,所修能量更是在这宇宙空间中前所未有的——温能。在面对陌生世界,手持混斧,身穿混甲,脚踏混靴,一步步走向这宇宙的巅峰,向众多宇宙世界的造物者发出最强音:“你们才是真正的报废品!”
  • 禅宗正脉

    禅宗正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男神变小之后

    男神变小之后

    靳明廷从不知原来一碗水能淹死人,一瓣橘子能压死人,甚至连一圆硬币都好沉,直到某天他变小之后……世界好大,生存好难。何悦不知道有一天她能如此轻松的作弊,直到把变小后的靳明廷带进了考场,雾草,人生就此开了挂……
  • 这个杀手不合格

    这个杀手不合格

    再度醒来,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美男世界。某女狂笑,自己早就受够了上辈子的生活,这辈子只想为自己而活。
  • 天下来同

    天下来同

    天生武学奇才,却止于凡人,空望长生难入其门。豪侠慷慨之士,却陷于算计,空守道义难保虚名。世间险恶,人心难测,虽万般滋味尝尽,补天之志未改。迷雾重重,真相何在,虽身陷其中难脱,拨云之心不移。从人间到天上,一场布局了千年的阴谋,正在徐徐展开。吴非从华山走出,自以为可快意恩仇、逍遥江湖,去留皆随心所欲,却不过是离阴谋越走越近……
  • 伪装男神

    伪装男神

    很多年后,赵小弟变成赵大叔,站在颁奖台上微微一笑,听着别人高呼男神,他心里的反应只是: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论求包养的高大上进行方式#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蝶乱

    蝶乱

    是关于诱惑与成长的小说,它包含了青春的喜悦与忧伤,期待与焦虑,裸露与悸动。《蝶乱》讲述了除了他一头的黑发,最初的时候,大家对他并没有很深的印象。他带着温和的微笑,与宿舍里的兄弟们握手,自我介绍,和大家一起到食堂打饭…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