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1900000035

第35章 稳定社会,以农为本恢复生产

元末的长期战乱,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人口稀少,到处是一片废墟,1366年,常德府武陵县等诸县,人民逃散而地旷人稀,大片土地无人耕种,致使杂草丛生,在颍州,元末长期战乱,民多逃亡,城野空虚。特别是山东、河南地区,受战争破坏最重,“多是无人之地”。明朝建立后,百姓稀少,田野荒芜的现象依然如故。劳动力的奇缺,税收和户粮的锐减,已使明初的社会经济走上了近乎崩溃的边缘,也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朱元璋为了尽快地扭转这残破不堪的局面,他绞尽脑汁,制定出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措施,坚定不移地奉行一条休养生息的政策。洪武初年,地方官人觐朝见,朱元璋告诫他们说:“天下初定,老百姓的财力人力都很困乏,譬如刚刚会飞的鸟,不可拔它的羽毛,刚刚栽植的树木,不可动摇它的根部。重要的事情,在于安养生息而已。”安养生息的政策的重点是农业,朱元璋告谕群臣说:“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的费用全都依靠它。”所以,他把开垦荒地,增加户口作为明初休养生息的主要任务。早在1367年五月,朱元璋就下令,凡徐、宿、濠、泗、寿、邳、支海、襄阳、安陆等州县,以及今后新附土地,人民种植桑、麻、谷、粟,连同税粮、徭役皆免三年,实行与民休息。为了让人民能集中精力恢复生产,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诏“各处荒闲田土,允许老百姓开垦,并归开垦者所有,同时免其杂税差役三年”1370年(洪武三年)又规定,北方郡县荒芜田地,召乡民无田者垦辟,每户给十五亩,又给地二亩种蔬菜,有余力的不限顷亩,皆免三年租税。1380年(洪武十三年),又诏陕西、河南、山东、北平等布政司及凤阳、淮安、扬州、庐州等府,“民间田土,允许百姓尽力开垦,各地方政府不得向农民征租。”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令公侯大官以及人民,不问何处,惟犁到熟田,方许为主。若有余力,任其再开。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又命令山东、河南开荒田地,永不收租。朱元璋所采取的这些措施,不仅调动了广大农民开垦荒地的积极性,而且还使农民取得了合法的土地所有权。这些贫苦农民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而变成了拥有小块耕地的自耕农,明初自耕农数量的激增,对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洪武初年,社会生产力严重不足,朱元璋积极采取措施,解放生产力。首先,朱元璋下诏大赦,使不少逃亡之户及聚众打劫之人回乡投人生产,安定了社会,发展了生产,其次,下令严格限制僧道的数量,朱元璋下令,“百姓年龄在二十岁以上的不许落发为僧,年龄在二十岁以下的可以请度牒,让他们全在京师各寺试事三年,考其廉洁无过的,才允许为僧。”到1395年十月,因全国的僧道数量还是很多,皆不务本教,又令六十岁以上的一律赴京考试,不通经典的除名。规定越来越严,僧尼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少,不仅减轻了朝廷和民间的负担,而且还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第三,他又下令解雇奴隶,这也是朱元璋解放劳动力的一项重要措施。1372年(洪武五年)五月,朱元璋下诏:过去因兵乱,人民流散而沦为奴隶的即日放还,使之成为平民百姓。

以后他曾多次下令,由朝廷代为赎还因饥荒而卖身为奴的男女。同时还规定,庶民之家,不许蓄养奴婢;这些规定的正式实施,使奴婢的数量大为减少,相应地增加了社会劳动力。朱元璋实行“安养生息”政策的另一举措就是移民屯田。公元1370年,朱元璋采纳了郑州知州苏琦的建议,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屯田,而且移民的原则是“移民就宽乡”。即将人多地少的移民到人少地多的地方。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召募流民屯田以及命犯罪的人屯田等措施。这些均属民屯,民屯之外,朱元璋还大力发展军屯和商屯。洪武年间实行的军屯,改变了战争年代那种“目耕目战”的做法。而是命一部分将士从事守御,另一部分将士专事屯田的做法,不仅解决了军需,而且大大减轻了国家和老百姓的负担。商屯,是一种特殊的民屯,就是一部分商人雇人开荒屯种,然后用粮食换取盐引。商屯对供应国防的粮饷以及开发边疆也起了积极作用。兴修水利也是明初实行“安养生息”政策的重要内容。朱元璋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修建了和州铜城堰,广西兴安县灵渠,修都江堰,还下令修黄河、泌河、漳河等堤岸。此外,朱元璋非常重视水利设施的养护。规定:凡盗决河防、圩岸、陂塘者,均受重刑。提调官吏不修河防、圩岸或修而失时者,也要被处刑。明初修河筑堰工程的广泛推广,不仅使大批被洪水、海潮淹没的土地变成良田,而且大大扩大了灌溉面积和耕地面积,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朱元璋为了调动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减轻人民的负担,大力整顿赋役。赋役包括赋税和徭役,是封建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如果赋役过重或不均,又是造成封建国家不安定的因素,洪武初年田赋较轻,当时的田赋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明初建立了户帖制度,后又经过数年的酝酿,编制了赋役黄州,鱼鳞图册,这样,二者相互结合,使征收赋役有了统一的标准,均衡赋役,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为了保证田赋的征收,朱元璋还建立了粮长制度,同时还规定如果粮长犯罪,可缴纳宝钞赎罪,这是对粮长的特殊照顾,这一制度确实在一次程度上避免了不少贪赃枉法和侵吞税粮之类的事情发生,既保证了国家田赋的征收,又相对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有少数的粮长,勾结官府,假造文册等,虚出实收,贪脏受贿,被朱元璋严厉惩处。朱元璋还下诏指示,凡各地闹火灾旱灾的地区,蠲免租税、丰年无灾荒,地瘠民贫的地方特别优免,灾情严重的地区,除了蠲免夏、秋二税外,还由当地官府给民贷米、或赈米、布和钞。由于深知百姓的疾苦,朱元璋常说:“四民之中,农民最劳最苦。春天鸡一叫就起床,赶牛下田耕种,插下秧子,得除草,还要施肥,大太阳地里晒得汗水直流,劳碌得不成人样。好容易盼到收割了,定粮纳税之外,所剩无几。万一碰上水旱虫蝗灾荒,全家急得毫无办法。可是国家的赋税全是农民出的,当差做工也是农民的事情,要使国家富强,必须要让农民安居乐业,才有可能。朱元璋这种体恤百姓的举措,一方面有利于穷苦百姓克服灾荒,另一方面有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朱元璋体恤民情的另一做法,就是惜用民力,不误农时,朱元璋认为,一般的工程都尽量安排在农闲时进行,不很急需的尽可能缓建。朱元璋还时常教育太子朱标,让他”遍历农家,观其饮食器用。他对朱标讲:

“农民身不离田亩,手不离农具,终年勤劳,不得休息,而他们住的不过是茅屋草房,穿的不过是粗布衣裳,吃的不过是蔬菜糙饭,而国家经费都是由他们负担,所以要让你知道,凡自己的居住食用,必须想到农民的劳苦。取之于农民的要有节制,自己的用度也要有节制。要使农民不苦于饥寒。如果横征暴敛,那就民不堪命了。”此外,朱元璋奉行“安养生息政策,其中还有一项重要措施是他积极倡导大力推广桑麻、枣、柿以及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由于朱元璋坚定地奉行”安养生息“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不仅使广大人民过上了较为安定的生活,而且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明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恢复和发展,货币的统一和使用就提到了议事日程。早在朱元璋营建江南时,就非常重视货币的铸造和使用问题。朱元璋攻占集庆文后,就下令铸造大中通宝钱,明朝建立后,又发行洪武通宝钱,洪武年间,虽然货币统一了,但是一方面由于明朝初年铜的产量不足,另一重要因素是铜钱太重,而价值低,不便携带,于是决定改革纸币。在1375年3月,下诏命中书省造”大明宝钞为了保证大明宝钞的流通,朱元璋特下诏禁止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违者治罪,告发者就以其物给赏。人民只准以金银向朝廷换取宝钞,并规定商税钱钞兼收,收的比例是钱为十分之三,收钞为十分之七,一百文以下的只收铜钱。1385年(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命户部凡天下有司的官禄均以钞代给,每米一石给钞二贯五百文。大明宝钞的发行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商业的发展乃至繁荣起了积极作用。但朱元璋发行的钞币从本质上看和元朝后期一样,没有从根本上弄明白货币发行的内在规律。因此,必然要出现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危机。所以等到了1397年时,杭州诸府商贾,不论货币贵贱,一律以金银定价,根本就不用宝钞了。大约百年后,白银这种贵重金属逐渐取代了宝钞而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了。

同类推荐
  •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最荒淫残暴帝王:杨广

    最荒淫残暴帝王:杨广

    本书内容包括:天元末日杨坚攘政、英俊少年是晋王、班师凯旋名声远扬、兴科举推律制等。
  •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经学家,所著《资治通鉴》为中华古史学经典绝品。他品行高洁,而为时人所赞叹。本传系统叙述司马光生平,突出其史学成就,文笔也较为清丽。——文史专家王曾瑜本传富有独特的个性视角,传人传事,客观真实。作者在短小生动的章节叙述中,见人见事见故事见性格见品德见作为,将传主的繁复人生给予公正生动的文学呈现,很好地写出了司马光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行为“泥古”与道德坚守的性格形象。——文学专家李炳银《通鉴载道--司马光传》历史上的司马光不仅是一位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本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客观的视角,用生动幽默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立体的司马光的形象。
  •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的皇帝,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也不管是一辈子嘴边流着哈拉子的白痴;不管是草菅人命的暴君;也不管是弱如绵羊的傀儡,当他们一坐上“龙椅”,他们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头子”,是“万乘之尊”,“家天下”的封建格局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无上权力!本书从秦始皇起,至溥仪止,涵括中国的全部皇帝的传记。每个皇帝独立成传,每篇既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也不乏神奇的趣闻、生动的细节。而每传(主要是大传)前的一段议论性文字,即是编撰者力求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历史,以新的价值观念评判历史人物之所为,相信对读者是有所裨益的。
  • 风孰与高:于谦传

    风孰与高:于谦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明代文学家于谦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热门推荐
  • 天云丛

    天云丛

    别天术世间最为邪恶的一种功法,遗世一千二百年被挖掘出,引潜伏悠久神秘势力追拿,风青羽偶然之下得到别天术,身负族人重托寻找天云丛,一杆斩杀世间所有罪恶的圣剑,是否能够挣脱即将降临的死亡?
  • 妖媚皇妃

    妖媚皇妃

    或许天意弄人她只是个单纯的睡个觉就进了澡堂。一段从澡堂开始的“美丽”的勾引历史,拉开帷幕。
  • 九洲帝国

    九洲帝国

    一个内忧外患的千年帝国,拥立一位女性为皇,她是昏暴的妇人,还是雄才大略的女帝?一位容貌绝艳的公主,不过是政治联姻的工具,她身为一名高级武者,她是反抗还是服从?身份最卑贱最卑贱的一位平民少年,有着绝高的智慧和勇气,他,能否一步步攀升上去,于乱世之中大干一番?帝国最大的敌人,是眼前叛逆属国的国王?还是北方新兴的蛮国?又或者是恐怖的千年海龙?甚至是未知界域的魔族?且看《九洲帝国》……
  • 逆天修真路

    逆天修真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想生老病死只能逆天而上,且看一个平庸资质的乡村少年,如何踏入修真者的行列,从此笑傲修真界。
  • 品牌传播策划实验:策略、流程与工具运用

    品牌传播策划实验:策略、流程与工具运用

    本书共分11章,通过项目实验的公式,使学习者把握品牌传播企划的总体流程、导入策略,不同环节传播企划方法等的运用,使学习者受到系统综合训练。
  •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本书总结了人口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主要应用模型:尝试将灰色系统模型应用到区域流动人口规模预测,以期更好地描述未来特大城市人口的发展趋势和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其人口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 怀孕常识与婴幼儿保健

    怀孕常识与婴幼儿保健

    本书分为孕产和育儿两大部分。其中孕产部分包括根据准妈妈的实际需要,为准妈妈提供的系统科学的指导;包含了孕前、孕期、产后阶段涉及的大部分内容。其中胎教部分还贴心地为准妈妈提供逐月的胎教指导以及推荐的胎教音乐、胎教故事等。在宝宝养育部分,按照宝宝发育的时间顺序进行编写。
  • 援助部队

    援助部队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从此阿富汗国内反苏武装如雨后春笋一般成立,1988年苏联撤军后塔利班武装势利迅速崛起并掌握了阿富汗90%的领土,2001年9月11日塔利班对美国发动恐怖袭击(911恐怖袭击案)10月7日美国及其盟友对阿富汗发动反恐战争,12月8日塔利班从坎大哈撤出,12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向阿富汗派遣国际安全援助部队(ISAF)以协助临时政府治安并展开战后恢复与重建工作,此文为真兵回忆录,分别讲述了美军内部种族歧视问题,吸毒问题,战后士兵心里疾病问题,以及撤防后爱人劈腿,无法适应国内生活等由战争带来的问题,希望人们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 花都奇缘之杀手保镖

    花都奇缘之杀手保镖

    他是一个杀手也是一个医生,却因奇怪的任务,纵身花都,与各色美女相遇相逢;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奇怪的任务背后又隐藏着一个怎样的使命,无形之中的牵引,天命之人的汇聚,又会带来怎样的精彩故事。敬请期待花都奇缘之杀手保镖
  • 艰辛成长路

    艰辛成长路

    这篇小说记录了李君在城市中的奋斗历程,从对社会的憧憬到妥协,这人生旅途中由无知到无畏的励变过程,记录了在现代社会中年轻一代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