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瑞士北部城市巴塞尔。
这个城里有个补鞋匠,在街角搭了个棚子,每天在那里为人们补鞋,一连干了好多年。时间久了,棚子的檐下有了一只小巧玲珑的燕巢,那是一只雌燕筑的。每天,燕子飞来飞去,跟补鞋匠混得很熟。可是到了每年秋后,那燕子总要飞到老远的地方去,直到第二年春天才会翩翩飞来。
“燕子究竟飞到哪里去了呢?”有一年,在接近深秋的一天,补鞋匠向住在不远处的一个老学者讨教这个问题。
老学者认真地说:“2100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下过一个结论:家燕是在沼泽地带的冰下过冬的。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这个结论当作真理。可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个叫布丰的科学工作者,捉了五只燕子放到冰窖里,结果它们全冻死了。这就对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补鞋匠说:“老先生,您说了半天,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这燕子到底去什么地方过冬?”
老学者摆摆手,耸耸肩,说:“我的回答只能是四个字——去向不明。”
补鞋匠回到家里,头脑里老是盘旋着燕子到哪里去过冬的问题。他忽然想到一个主意:“既然燕子每年都准时飞回来,那么它的去向也一定是比较固定的吧!”他灵机一动,写了这么一张纸条:“燕子,你是那样忠诚,请你告诉我,你在什么地方过冬?”写完后,把纸条缚在燕子的腿上。
几天后,补鞋匠手搭凉棚,一直目送那只可爱的燕子在白云下消失。一天、二天、三天……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燕子没有回来。
补鞋匠盼啊盼啊,好不容易把冬天打发走了,把春天迎回来了!
一天,那只燕子又欢快地飞回来了,只见它腿上缚了一张新的纸条,上写:
“它在雅典,安托万家过冬,你为什么刨根问底打听这事?”
补鞋匠把这张纸条交给那个老学者看,老学者眯缝着眼睛看了好一会儿,惭愧地说:“我还不如一个补鞋匠呢!”后来,老学者把这事写进了书里。
此后,人们开始给燕子记标放飞,逐渐弄清了燕子的迁徙规律和路途。
一个人能否创新的关键并不在于你懂得的知识有多少,而在于你是否对事物充满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