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樵(1103—1162)字渔仲,号夹漈,福建兴化人,是南宋初年的著名史学家。他所撰述的《通志》,是继司马迁之后纪传体通史的续作,对封建史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郑樵出身于世代仕宦家庭,自幼资质和常人不同,而且勤奋好学,记忆力特别强。自少年时代起就立下志向,“欲读古人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表现出宏大的气识和志量。他对宦途并不热心,父亲亡故后,便和弟弟到城北郊的夹漈山,因陋就简,修筑三间草堂,一起切磋学问,过着怡然自得的山林生活。常常是“寒月一窗,残灯一席”。他白天整理简册,晚来观察星象,爱惜每一寸光阴,不敢虚度岁月。他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读书,随着知识的积累,他发现前人的著述有许多错舛和疏漏,尤其重要的是,他对唐代儒学大师的繁琐注经办法和宋儒的主观臆断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唐儒繁琐失义,宋儒只尚空谈,他要集天下之书为一书,写出一部有益于后世贯通古今的通史。由于家道败落,生活越来越困窘,但是,无论是风晨雪夜,还是厨无烟火,他都记诵不休,执笔不绝。为了实现理想,他奋斗了30年左右,历尽艰辛,以顽强的毅力,有计划地坚持实践。这期间,有人三次举荐他为“孝廉”,两次推举他为“遗逸”,他都不动心。他把整个身心全投入到著述中。就是这样,他终于著成了长达二百卷的《通志》。
《通志》是继司马迁《史记》以后又一部贯通古今的纪传体通史。在体例上,除纪、传和以前纪传体史书相同外,“谱”即相当于各史的“表”,“略”相当于各史的“志”,“世家”仿《史记》,“载记”仿《晋书》,文字大多袭用旧史。其中的“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向为史家看重。这二十略包括:氏族、六族、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和昆虫草木,以此把历代典章制度、学术文化分门别类地加以记载,逐一阐述其源流演变,且提出了一些新见解。真可谓“网罗宏富,体大思情”。若是没有广博的知识和独到的学识,何以至此?
郑樵为了广泛地占有材料,四处求访藏书,遇到有藏书的人家,便留下来仔细阅读,直到读完才离去。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寻访,获得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和著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尽览典籍,却不迷信前人成说,他研究《书经》是从校对今古文《尚书》入手;研究《诗经》,则认真辨别鲁、齐、韩三家诗的差别;研究《春秋》也是从三家所传的异同入手,从文字歧异发现问题,经过考订,择善而从。他还主张写“通史”,因为只有通古今变化,才能资鉴现今。郑樵除了关注书本外,还注重实地考察。他在夹漈山研读时,便时常“与田夫野老往来,同夜鹤晓猿杂处,不问飞潜动植,皆欲究其性情。”
正是他有如此严谨的治学方法,正因他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强毅力,才造就了他的博大学识,在历史学和文献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