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成功人士,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事情。面对成功人士耀眼的光环,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反映:有的人阿谀奉承,一门心思地要得到光环庇护;有的人不屑一顾仍然我行我素;有的人表面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内心却充满妒忌,甚至是仇视;有的人没有被光环晃晕自己,他们既不阿谀奉承也不妒忌仇视,而是不卑不亢地与成功人士交往,并按照成功人士的处事风格来要求自己,把自己当成成功人士。
不同的表现将得出不同的结果。阿谀奉承者没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他们不是在追求成功,而是在追逐光环,最终的结果是丢失了自己。不屑一顾者属于清高自傲、固执己见的人,这样的人无所谓好与不好,他们对物质利益不太感兴趣,往往自甘清贫。能把自己看作成功人并按照成功人士的处事风格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他们属于那种目标明确、开拓进取的人,这些人的一生将是丰富多彩的,最终也会成为成功人士。
一个美国小姑娘在纽约市—家高档裁缝店做杂工。她每天看到许多女士乘着豪华轿车来到店里,在店里试穿她们喜欢的漂亮衣服。面对如此场景,这位小姑娘暗暗下定决心自己将来也要当老板,成为她们中的—员。有了目标后,小姑娘每天开始工作之前,都要对着试衣镜,温柔、自信地微笑,把自己当成身穿漂亮衣服的高贵夫人。不久以后,小姑娘变得越来越有气质了,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深受顾客的喜爱;她把自己当成老板,工作热情积极,尽心尽责,于是深受裁缝店女老板的信赖。
后来,女老板决定把这家裁缝店交给小姑娘打理。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小姑娘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安妮特,最终成了“著名设计师安妮特夫人”。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所处的环境对自己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常跟那些成功人士交往,我们的思维和行事方式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这些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也会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将为我们人生目标的确定起到科学正确的指引。同样,我们经常跟一些无所事事、浑浑噩噩的人在一起,时间长了自己的意志也会被这些人消磨殆尽,自己的思维和行动也会打上他们的烙印,等到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身边也簇拥着的尽是些浑浑噩噩之徒,那时成功对我们来说也就变成镜花水月了。
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梦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公务员,通过严格的层层选拔,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某政府部门录用。从踏进威严的办公大楼那一刻起,他决心做一名清正廉明的人民公仆。他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受到上下级和老百姓的好评,两年后,被提拔为领导干部。在就职发言中,他慷慨陈词,一定要再接再厉,做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公仆。自从当了领导,他发现自己身边多几个视金钱如粪土的“知心”朋友,朋友的话听来就像三月的春风,听来通体舒坦。没过多久,面对金钱的诱惑,终于忍不住伸出了犹豫的双手,第一次尝到了甜头,自然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最终发展到钱色通吃的地步。后来,这位当初慷慨陈词的“人民公仆”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停下来了。最终的结果是漫长的牢狱生活。
成功与毁灭都是有惯性的,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警示自己,要时刻关注惯性发展的方向。倘若我们想成为成功人士,不妨换一种方式来证明自己,从现在开始就把自己当作成功人士,然后像成功人士那样去做人、学习、工作,最后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成功人士。
老叟箴言
时时以成功的标准要求自己、警示自己,自己将会走向成功。
要有一个不卑不亢、不媚俗、不歧贫、不仇富的健康心态,这样才能真正将自己看作成功人士,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全面的成功人士。
将自己看作成功人士与我们常说的“精神胜利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等同视之。将自己看作成功人士不只是在心里想想而已,更重要的是去做,去跟那些成功人士多接触、多沟通,学习他们的做人、做事的优点,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通过了解和学习成功人士的奋斗目标和历程,来确立和完善自己的奋斗目标。而“精神胜利法”显然是一种自我陶醉、自我麻醉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