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5100000068

第68章 不是为了生气而养兰花

从前有个老禅师特别喜欢兰花,在寺庙里养了好多的兰花。有一天他要出门云游,就嘱咐徒弟要好好照顾兰花。小和尚很听话,认真地按照师父的嘱咐去做,生怕兰花有什么闪失。真是怕什么有什么,一天晚上狂风暴雨,小和尚忘记把兰花搬进屋里,结果第二天发现兰花枝折花落,全死了。师父回来了,小和尚非常害怕,准备接受惩罚。然而师父并没有惩罚他,只对他说了一句话:“我养兰花不是为了生气的。”

“养兰花不是为了生气的”,简短的话语道出了禅师的涵养,也道出了生活的哲理。是呀!对于一般人来说,失去自己心爱的兰花,定然会大发雷霆,将愤怒倾泻于责任的对象,然而,静下心来思考,这样的愤怒只能无济于事,换来的只是自己糟糕的心情以及对他人的伤害。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生气呢?再想,兰花再珍贵还能比得上人吗?养兰花不就是为了愉悦身心,为自己与他人带来乐趣与享受吗?因为兰花的失去而伤害自己与他人,又何尝不是一种很不理智的选择呢?

无独有偶,在报刊上看到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儿,三岁多,他最近干了一件“坏事”,他把一碗滚烫的菜汤倒进了花盆里——这是盆名贵的花,是他爸爸刚刚从花市里好不容易淘来,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亲自搬回来的!爸爸怒不可遏,这小子太淘气了,简直就是个破坏分子!三岁的儿子看爸爸到处找笤帚,已经吓得哇哇大哭了。这时妈妈冲上去拉住了爸爸,她说:“你别忘了,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养花1

“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养花。”妈妈的话更让我们看到了母性的关爱,与禅师的理智一样,妈妈的眼中孩子更加重要,而花只是随从于人,不值得为了花而对孩子造成身心的双重伤害。

其实,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是为了生气而养花”“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养花”。这两句话确实应当时常挂在嘴边,想想其中的深意与哲理,或许对于我们的教育,对于我们的职业心态都会有一定的启示。

我们时常听见老师在办公室里抱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到底是怎么搞的?”“又是你,为什么老是你?”“气死我了,真是气死我了,怎么碰到这样的学生1……在这些教师的眼里,只见学生的错误,没有学生的可爱,一个又一个学生或许就是天生与自己作对的。有了这样的想法,教师们怎么会有快乐可言,难道教师的职责就是为了生气,整天为学生的那些烦心事而闹心吗?

其实,教师们在生气与报怨时却恰恰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所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责与使命是为了教育,教育孩子积极向善,促使孩子通过教育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教育的过程难免伴随着学生的错误,如果学生们不会犯错误,只能说明他们已经不需要我们的教育了。既然如此,我们还有必要生气吗?我们是否会想到:我们教育孩子不是为了生气的呢?

教育需要耐心,更需要爱心。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需要,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享受。我们不需要抱怨我们的教育对象,抱怨只能伤害他们,伤害我们自己。其实,如果静下心来,冷静的处理,理性地实施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看着调皮的学生获得转变,看着后进的学生获得发展,看着所有的学生获得成长,又何尝不是一种身心的愉悦呢?

养兰花不是为了生气,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养花。教师们也应当记住,教育不是为了生气,我们是在教育孩子!

同类推荐
  • 魔鬼成语

    魔鬼成语

    本书分为人性的张扬、世态的感悟、思维的花朵、文化的传承四辑。从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精神等方面理解成语蕴含的文化精华。
  •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本书收录梁晓声先生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思想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其中《当交管撞上人文》等新作是首次结集出版。梁晓声的思想随笔质朴,淡泊,犀利,是2013年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影视翻译语境论——对译制问题的语言学思考、从单性到双性:格·斯泰因的《埃达》解读、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浅析话语实践分析教学法、略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缘起及其三大主要流派、英语语言文化教育对二语教学的作用、英汉翻译中对含义的处理、论“情境演播”的语用意义——对促进快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训练法的语用学理论点分析……
  • 近忧远虑

    近忧远虑

    全书涉及历史人文、地理风俗、城市建设、时事热点、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上至人大、政协,下至机关、学校、民间团体,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拨云见日,提振人心!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以及作为政协常委、知名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热门推荐
  • 那个天使,不要再笑了

    那个天使,不要再笑了

    团团迷雾隐藏着令人心凉的真相;糜烂生活下透露着多数人的无奈;弱者痛苦嘶叫遮掩了种种哀叹声;高贵物质下埋葬了绚烂青春年华;一个少女闯入的便是这样的世界,污泥像细藤慢慢缠绕上这朵弱小的白花,她终究比不上荷花。她,成为了泥中的一部分。曾经她希望过,挣扎过,绝望过,可惜,没人拯救她。最后,她成了一个疯子,彻头彻尾的疯子!(噗,不要被上面的简介给骗了。这其实就是讲了一个小圣母如何走上黑化之路的。男配是肯定有的,男主么,看我心情咯)
  • 重生之韩娱偶像

    重生之韩娱偶像

    2012年1月1日,孟小涛!一个默默无闻的作曲家!世界末日的第一个牺牲品!带着他的记忆,来到了80年代的韩国。。。本人新人,第一次写书,主要是喜欢看韩国的娱乐节目比如情书,家族诞生,X-MAN,等等。所以在书中可能会多出不少娱乐节目。如果有写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朵朵包含啊。。。
  • 瞬遥的旅行

    瞬遥的旅行

    本文续写神奇宝贝AG中瞬遥的故事。尽量遵照原来。本文是我的处女作,望大家多多捧场,指教。
  • 超级传媒大亨

    超级传媒大亨

    出版网络小说,掀起一个个销售狂潮;做杂志,销量遥遥领先;创办小说网站,一统网文江湖;丁中浩重生到了一个出版社的社长身上,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学产业帝国,开启他传媒大亨的道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无上玄祖

    无上玄祖

    仿佛一切只不过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神与魔的较量…青峰之上,一个面容沧桑,衣衫褴褛的中年人正坐在崖边…少年猛然从床上醒来,满头大汗,那似乎是三十年后的自己…
  • 冰冷公主与恶魔少爷

    冰冷公主与恶魔少爷

    1年前的友情与爱情的背叛,她决定离开了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去了国外......7年后她回来了,回来后的她变的冰冷,让人不易接触......而且她的背后还要许多的秘密.........后来她遇见了他,他可以完完全全的走近她的心中吗......她可以接受他吗?她还可以再次信任爱情和友情?倒地她们可以不可以在一起呢?
  • 重生之我欲成神

    重生之我欲成神

    为摆脱神族的奴役,他毅然魂寂万年!万年之后,他苏醒于茫茫骨塚之内,愤然咆哮:弱者为食,强者为神!尔等自封为神,我便奉天承运,诛杀尔等,取而代之!
  • 凤倾天下:王爷欺妃

    凤倾天下:王爷欺妃

    她是21世纪全国乃至世界文名的女王代号黑桃k只因一时大意被人算计穿越到了一个异世大陆,
  • 追踪报道

    追踪报道

    本书讲述了黑白利益盘根错节、基层司法监管空白、国企改制资产流失、派系之间权谋倾轧的故事。新闻媒体以镜头剑指腐败,突破层层阻碍揭露真相。资深媒体人十年磨一剑,直击中国媒体舆论现状。本书从细微处着眼却不落窠臼。书中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某市一起离奇的车祸在电视台播出,引得方方面面的强烈关注,随着报道的深入,唯一的女知情人被迫害成精神分裂,案情陷入迷局……副台长方诺亚基于记者的职业道德,决心将官场腐败的黑幕彻底掀开,他像拆弹专家一样游走在生死边缘。随着幕后主使渐渐浮出水面,方诺亚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更大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