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堂公开课,教学的内容是《草船借箭》。在读罢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说出课文中自己所喜欢的人物,学生们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气氛十分热烈。有的学生说喜欢诸葛亮,因为他神机妙算;有的学生说喜欢鲁肃,因为他忠厚诚信。就在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他喜欢周瑜,教者此时并没有慌乱,而是眼前一亮,抓住这个难得的课堂生成机会,让这位学生说说自己的真实想法。学生说:“周瑜想尽办法陷害诸葛亮,是顾全大局,为国家利益为重,因为诸葛亮毕竟不在东吴,他效主刘备,终究是东吴的敌人。周瑜设计除掉诸葛亮,是长远打算,是他高人一筹谋略的表现,我们不能将其视为小肚鸡肠,不能视其为心术不正,也不能视其为阴险狡猾,因而我喜欢周瑜。”学生的这番言论说得教者心花怒放,教者认为这是他这节课最精彩的亮点,因此,对这位学生大加赞叹。
课后评课时,一部分教师也认同这位教师的做法,认为这是教师尊重学生的表现,是对学生多元化文本解读的一种肯定。但是笔者对此却不敢苟同,对于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的行为我们应当鼓励,但是对于学生的答案,我们则应明确地辨析、准确地甄别,因为这答案是背离文本主旨的,是偏离文本价值取向的,是学生对于文本的误读曲解,教师对此应该做个牵引者,让步入阅读歧路的学生尽早回头,而不应推波助澜,听之任之。
在新课堂上,像“我喜欢周瑜”这样的说辞如今已经屡见不鲜了,例如,有学生说喜欢《将相和》里的秦王,因为他的强大;有的学生说喜欢《三打白骨精》里的白骨精,因为她的坚韧,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已经成为新课堂上特有的风景,如若公开课上不出现这样不和谐的声音,或许某些人就会认为这不是一节成功的好课。学生真的谁都可以喜欢吗?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随着新课堂的深入实施,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这番新理念,已经在每位教师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可喜地看到课堂上教师意识的解放,学生思维的活跃,课堂气氛的精彩纷呈。教师们用实际行动解读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全新的阅读理念。但是我们在欣喜之余,也应该看到,一部分教师对课标的肤浅解读,对“个性化”解读本意的误解。有些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个性化体验,不论正确与否,总是一概肯定,缺少了应有的辨析能力。甚至教师有时还会对学生加以暗示,有意无意地促成学生另类反面解读的形成。例如本文提及的《草船借箭》这一课,学生喜欢周瑜的言论就是教师无意暗示的结果。因为当学生说出喜欢诸葛亮、鲁肃之后,教师并没有因此而罢休,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追问:“你还喜欢课文中的哪位人物?”文本之中出现的仅有四个人物,学生已经说出了两位,教师的这句话潜意识里就是说课文中还有让学生喜欢的人物。学生为了博得教师的赞赏,思维不得不向教师暗示的方向靠拢,因而“我喜欢周瑜”言论的产生就在情理之中,这也是教师无意预设的必然结果。从这个层面说“我喜欢周瑜”也算不得学生的独特体验,而是顺应教师教学行为,满足自身表现欲的一种虚假体验罢了。然而教师对此却没有深入地思考过,只是一味称赞叫好,教师的盲从与强化则更深一步刺激了学生对另类反面解读的热情,因而类似“我喜欢周瑜”的观点便层出不穷。
学生另类反面解读,除了教师有意无意强化牵引外,有些解读其实是学生肤浅阅读的表现,是学生断章取义的结果。小学生还不完全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需要教师加以指导,教师应告诉学生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对话的过程,高效深入地阅读应该是读者走入作者的心灵空间,喜作者之乐,愁作者之苦,痛作者之恨的过程,阅读应该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尊重文本的写作主旨。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明白,独特体验、个性解读绝不是片面解读,尊重文本与张扬个性同样重要。对于学生对文本的曲解,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整体把握课文,与文本对话,将文本的解读推向更深的层次,在阅读中辨析真伪。上述的案例中,当学生提出“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是为了顾全国家大局”这一观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当时的军势形势展开讨论,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是去帮助周瑜抗击曹操的,刘备集团与孙权集团当时已经成为攻守联盟。在这种形势下,周瑜对诸葛亮的算计正是他不顾全国家大局的生动体现。接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让学生重读文本内容,体悟周瑜算计诸葛亮是争强斗气,是心胸狭窄所致,让学生理解周瑜是应该大力批判的,喜欢他是没有道理的。
对于“我喜欢周瑜”的现象,需要语文教师正确对待,学生需要的不是口号式的尊重,而是精神上的引领。教师应辩证地看待课堂上的此类生成,有效地加以调控,而不能一味叫好,在独特体验中迷失了教学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