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熙从小就勤奋好学、刻苦耐劳、朴素节俭,毫无一般官僚子弟的纨绔之气。周学熙也曾努力走过科举之路,无奈命运弄人,他在科举道路上所遇很是坎坷、奇特!光绪七年(1881年),十五岁的周学熙在乡试之前的选拔考试中以名列一等前茅的成绩,取得了正式进入科举大门的资格。此后十余年中,周学熙六应乡试,终于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他二十七岁那年,得中顺天乡试第十八名举人。然后,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的会试中,二十八岁的周学熙"会试既中,仍以额满见遗"。紧接着,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会试中,二十九岁的周学熙由于身为"甲午败将"周馥之子,受到了会试总裁的特别厌恶,那人随意找了个"书经题文有两句引用《说文》"的古怪理由,就将周学熙的大名轻轻勾掉了。为此,周学熙气怒至极,毅然作出了抛弃科举、投向实业的重要决定!
周馥对于他一向器重的爱子周学熙投身实业的决定很是赞成,并为他捐了一个候补郎中的官职,又为他在开平矿务局谋到了一个监察、督办之类的差事。周学熙经营实业的才能在开平矿务局得到了最初的展现,没过几年,他就升为开平矿务局主办。李鸿章临死之前,特意亲自将他所赏识的周学熙批发派往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那里去负责筹办山东大学堂。袁世凯对于周学熙的评价是"当代奇才"。袁世凯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后,周学熙被委任为天津候补道、北洋银元局主办、直隶工艺总局总办等官职,为北洋军阀集团扩充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周学熙还主持建设发展了其他一整批工商企业、事业,并在天津创办了高等工业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春天,周学熙曾东渡日本考察工商币制,他留心将自己在这次为期四十余天的日本之行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了《东游日记》,并提出了"振工兴商,富民强国"的主张……总之,晚清"新政"时代北洋的一切工商业建设都由周学熙主持,周学熙在相当广大的范围内施展了自己非同一般的才能。
想想日子过得真快,也不过才十余年的工夫,当年人们眼中的那个在科举考试上屡屡倒霉的"甲午败将"周馥之子周学熙已成功地跃升为新闻舆论中的"北国工业巨子"、耀眼的明星式人物了……在周学熙所主持的所有实业活动中,让陆崇寿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总理京师自来水"一事!
陆崇寿以国史馆謄錄期满叙铨通判一事办理得还算顺利,没过多久,他又为自己办成了援例移奖郎中一事。
辛亥年(1911年)暮春初至时节,"三月三"(1911年4月1日)这一天中午,陆崇寿与他的大姐夫王凌山一起,到王凌山的翰林院同僚李经畲家看堂会戏。此时,清朝廷为了给"老慈"(慈禧太后)与"窝囊废"(光绪皇帝)办"国丧"而颁布的"辍音乐二十七月"、不许唱戏的规定已经到期了!
李经畲是李鸿章的大哥"李大先生"李瀚章的长子,生于咸丰八年(1858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三十二岁的李经畲得中庚寅恩科进士。自从正式入仕以来,李经畲一直在北京当文官,历任翰林院撰文、侍讲,实录馆提调……他也曾被清朝廷赏加头品顶戴、赐紫禁城骑马……李经畲为人忠厚谨慎、讲究学问、特别以热爱京剧昆曲艺术而闻名于世。李经畲娶出身于四川大族的薛氏为妻,薛氏的父亲就是曾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的薛焕。李经畲、薛氏夫妻感情很好,他们的儿子李国成是他们这一支系的独子。李国成生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较陆崇寿年长一岁。李国成娶出身于安徽寿州大族的孙多晶为妻,孙多晶是咸丰九年(1859年)己未科状元、大学士孙家鼐的侄孙女。孙多晶的一个妹妹嫁到了淮安大户穆家,适穆祯豫为妻。穆祯豫的父亲穆思韬是同治年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名翰林。李国成与他爸爸李经畲相貌很像、只是长得更胖一些,他曾当过外交官、在中国驻美国公使馆任职;他回国后,又历任外务部郎中、邮传部郎中,并曾在一些官私合办的企业中任职,参与创办开滦煤矿,主持北京电话局。李经畲、薛氏还有一个又漂亮、又能干的女儿李国锦,李国锦嫁给了银行家卞寿荪,卞寿荪出身于江苏仪征大族,他的祖父就是曾任闽浙总督的卞宝第。李国锦在娘家是一位重要人物,被尊称为卞大姑奶奶。李国锦婚后在天津住家,可是,她经常回北京的娘家探亲。每逢李国锦回娘家探亲,娘家的大宅院里就比平时热闹多了,又是忙着大扫除、大布置、大款待,又是忙着举行一些娱乐活动……辛亥年"三月三"(1911年4月1日),恰逢李国锦这位了不得的卞大姑奶奶在娘家探亲,所以,这一天的堂会戏很是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