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崇寿点头,说道:"我曾听人说过,张佩纶这'清流大将'当年在北京风头极盛的时候,特别喜欢在'同和居'吃这道菜,'三不沾'这名字还是他给起的。'同和居'当时为了奉承他、也为了大造声势,干脆就在自己的菜单上用了'三不沾'当这道菜的名字。这话说的可还有些影儿吗?"
陆光熙笑叹道:"那张佩纶原有些倒三不着两,有些奇谈怪论传出来之后,传着传着就都传成是他的事了。其实,这道菜本是清宫御膳房的一道宫廷菜,由宫里的御厨传出来的。"
陆崇寿好奇地追问道:"这道菜在宫里也叫'三不沾'?"
陆光熙听了,只是微微一笑……然后,他将话锋一转,说道:"一说'同和居',我就想起我小时候闹的一些笑话。朝廷说是怕有人窥视宫廷,规定紫禁城附近东华门、西华门一带都不准建造楼房。'同和居'后院的那一排设有雅座的小楼,恰巧在这禁区之外、却又临近这禁区,从这排小楼上正好可以清楚地看到阜成门大街。当年,每逢'老慈'(慈禧太后)从宫里到颐和园避暑的时候,她那一大堆车驾执事必须经过阜成门大街再往西出城。于是,每逢'老慈'出行之前,'同和居'这排小楼的雅座就被预订一空。待到'老慈'动身出行那天,很多人就跑到'同和居'的这排小楼上去,一边吃那由于临时涨高价而特别贵的酒菜,一边又等得不耐烦、又眼巴巴地盼着看'老慈'的那一大堆车驾执事挪过来。我小时候,也曾跟着起哄,随着好多人一起到'同和居'等着看'老慈'出行。现在想想,实在觉得纳闷儿,那有什么可看的呢?可当时,就是闹着非看不可!"
陆光熙一边说,陆崇寿一边忍不住大笑起来……
《四郎探母》终于开锣了。靠着李经畲、李国成父子的面子,今天这部《四郎探母》邀来了众多名角、名票出演。谭鑫培饰四郎杨延辉,梅兰芳饰铁镜公主,陈德霖饰萧太后,龚云甫饰佘太君,刘鸿昇饰六郎杨延昭,爱新觉罗·春元(金仲仁)饰杨宗保,王瑶卿饰四嫂(杨延辉前妻)孟氏,阎岚秋饰杨八姐,朱桂芳饰杨九妹,萧长华饰大国舅,张文斌饰二国舅,这些人里,除了此时二十五岁、世袭奉恩将军的清朝皇族宗室爱新觉罗·春元是位名票之外,其他人都是成名的大角。不过,爱新觉罗·春元实在是京剧小生行中不可多得的全能人才,他演的小生戏,莫说是全中国的票友中很难找出能与他匹敌的,就是全中国的专业演员中也少有能超过他的。至于友情出演那两个丫鬟、四个老嬷嬷、四个龙套、四个番兵、一个马夫、两个刀手的,也都是不同凡响的名票。
华贵典雅的六扇孔雀屏风前,谭鑫培扮的杨延辉正开唱那段著名的西皮慢板:
"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
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
…………"
二十五年前,谭鑫培曾在"北洋之城"天津的叶家大宅东园嘉乐厅,演出过《镇潭州》。那时,演戏的谭鑫培三十九岁,观戏的叶维松还只是个十岁的小男孩……此时,演戏的谭鑫培已经六十四岁了,观戏的叶维松已是一位三十五岁的、历经沧桑世事的植物学家了……叶家大宅则早已连废墟都找不到了,那时与叶维松一起观戏的许多人都早已死去了……
叶维松也想起了当年事,泪虽未落,心却奇惨!
…………
梅兰芳扮铁镜公主,头上扎着大壮的黑素缎"达拉翅"旗冠,冠面正中一大朵颜色娇艳的、粉红绸绢牡丹花,冠面两角又各缀数朵各色小绢花,额头鬓角那成斜"人"字撇下的数枚水钻面花旁又另点缀着数朵小绢花、珠花、点翠簪钿,右鬓上则插戴着一支水钻凤钗、颤颤巍巍垂下一挂水钻流苏,两耳上则各戴着一个嵌红宝石镶水钻花的长坠子,一张乌片子黛眉水眼睛、琼瑶鼻、桃花腮、樱桃口的脸子点脂敷粉、墨画朱描、轮廓鲜明、表情生动,身穿一件鱼白底色、绣着飞舞的蝴蝶与雅致的折枝牡丹花的缎子旗装女袍,足蹬水粉缎子绣花的"花盆底"高底旗鞋。只见他在戏台上正充分地展示着作拦住介、两旁同望介的手、眼、身、法、步,然后惊恐不安地向谭鑫培扮的杨延辉问道:"驸马,到底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