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3900000012

第12章 《随笔》鞭挞社会

1833年的一个秋夜,狄更斯走在舰队街上,他突然拐进了约翰逊巷,把一份稿件塞进了《月刊》杂志的信箱里。

原来,狄更斯以现实生活为素材,写了一篇文章,标题为《白杨庄晚宴》。他由于追求玛丽亚遭了惨败,就以写作来冲散心中的悲苦,这时他心里忐忑不安地想:“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否被发表?”

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月刊》的12月号上。

狄更斯听到这一消息后,激动得难以言表,他来到威斯敏斯特会堂,在那里躲了整整半个小时,由于难以按捺住自己的兴奋和得意,他的眼满是泪水。他很想找个人与他分享这份快乐,但他这时却不想见街上的行人,因为这种样子给人看到不太合适。

后来,他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歌手亨利·科尔。在给科尔写信时,狄更斯的手直发抖,以致写的字他自己都分不清。

科尔接到信后马上来找狄更斯,他紧紧地拥抱着他在初恋中失意的朋友:“狄更斯,我真为你高兴!作为好朋友,我真诚地向你表示祝贺!”

《月刊》杂志的编辑给狄更斯回了一封信,明确地向他说明:

亲爱的狄更斯先生,我们很欣赏你的文章。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告诉你,我们不会付与您任何稿酬,为我们杂志撰稿是件有名而无利的工作。

这封信并没有对狄更斯的创作热情产生影响,他仍然一篇篇地把自己的随笔寄去。

起初,这些随笔发表时都是不署名的,后来,随着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狄更斯在高兴之余也感觉有点遗憾:“文章不署名,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似的,我应该为自己起个笔名。嗯,起什么名好呢?对了,我最爱小弟弟博兹了,原来我给他取了个绰号叫摩西,但这个名字用鼻音念就可笑地成了博塞兹,去掉中间那个音,就叫博兹了。”

于是从1834年8月开始,狄更斯的随笔用上了“博兹”这个笔名。

博兹的随笔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其中有一篇还被某个演员改编成了滑稽剧,并搬上了阿德尔菲剧院的舞台。

同时,一些报刊全文转载了这些随笔,并且大加褒扬。狄更斯虽然备受赞誉,但依然没有得到任何报酬。这时,他开始觉得有必要从这些虚名中走出来,而要求得到一定的稿酬了。

他同意《时事晨报》无偿登载他的几篇随笔;但是当这家公司创办了《时事晚报》时,他就给编辑乔治·霍格思写信要求加薪:

名誉固然重要,但创作的酬劳也应该获取,我相信,我的要求是合理而不过分的。

而他们也果然给狄更斯增加了薪水,他的工资从每周5基尼增加到了每周7基尼。

于是他开始为晨报写连载作品,取材多是乡村生活与伦敦生活。他把雾都奇异的诗意表现得那样生动具体,使读者感到异常亲切。另外,狄更斯由于这些随笔,他已经在伦敦的文化界小有名气了,一些名人开始主动与他结交。

第一个是比狄更斯大7岁的英国小说家哈里森·安斯沃思。1834年,他的长篇小说《鲁克伍德》在社会上产生不小的轰动。

安斯沃思与狄更斯相见恨晚,很快就成为知心朋友。安斯沃思在肯塞尔·洛奇有一座别墅,他经常在那里举行星期舞会,他邀请狄更斯前去。

狄更斯高兴地答应了:“亲爱的安斯沃思先生,我正好也很喜欢跳舞。”

狄更斯在舞会上结交了很多圈里的朋友,特别是有朋友介绍他结识了出版家约翰·麦克隆。

麦克隆对“博兹”的随笔极为推崇,他握住狄更斯的手,热情地说:“早就拜读过博兹的随笔了,文章写得如此成熟和老辣,没想到他竟然是个玉树临风的英俊青年,真让人佩服!”

狄更斯激动地拥抱了这位出版界的前辈:“麦克隆先生,很幸运能够结识到您。我非常渴望能与您合作。”

1836年,在麦克隆的帮助下,狄更斯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二卷本随笔集——《狄更斯随笔集》,由英国著名插图画家和漫画家克鲁克香克为该书作为插图。

第二年,又出版了一部一卷本的《狄更斯随笔集》。

虽然当狄更斯开始撰写《博兹随笔》时,还只有21岁,但是这些随笔已经足以显示,他已是一位世态人情的缜密的观察家了,而且他以后蜚声文坛的那种幽默才华,也在这里有所展现。

同类推荐
  • 温州女老板

    温州女老板

    22个人物,22种人生,22段故事,22种精彩。北大教授郑学益、著名企业家南存辉辉、温籍女歌手白雪、知名用家吴玄等倾情推荐……
  •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麦克阿瑟(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麦克阿瑟(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他曾经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耀眼的将星,美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杰出将领。
  • 我认识的杜润生

    我认识的杜润生

    本书收录了资深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先生的同事与学生对杜老工作生活往事回忆的文章,真实再现了杜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方式方法,对后人是一种激励与启发。书内还有媒体采访杜老的稿件,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为“三农”奉献一生的杜润生。
  • 莎乐美:一个自由的女人

    莎乐美:一个自由的女人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一个不起眼的名字,但只要把与她相关的名字罗列起来: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莎乐美”便会如雷贯耳。这位出生于俄国,夹杂着法、德、丹麦、俄国四种血统的女子,一生之中,所到之处无一例外地吸引并征服了众多“时代名人”,直至生命末年,依然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她凭借的不是超人的美貌,而是迷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非凡的领悟性和异常的理解力,更重要的,是她与生俱来的自由精神和无可妥协的独立灵魂,本书讲述的就是莎乐美充满传奇的一生,由法国知名女作家、国务秘书弗朗索瓦丝·吉鲁完成。
热门推荐
  • 特工狂妻:长官太霸道

    特工狂妻:长官太霸道

    "她是国家隐秘特工,妖娆百变,却在一夜扑倒他后,留下一元‘嫖资’扬长而去。他是铁腕特种队长,冷血无情,却在被扑倒后,对一个不知姓名的女人痛恨上瘾。为了任务,她藏身部队,却发现冷血教官不止面熟身体也很熟?训练新人他铁面无私,却处处针对一个女兵,动不动就拉她到墙角“以身试教”!新兵考试,她又一次被逼入死角。“报告长官,我不搞个人‘特殊’!”眉峰紧皱,他避开看热闹的视线,“腰力检测,是‘常规’训练任务!”"
  • 掌控巅峰

    掌控巅峰

    魂魔大陆,这是一个魂力的世界!少年林雷,因意外穿越而至!天生残破魂体,让他成为“废人”的别名!一次机遇,让他脱胎换骨!一次次热血的厮杀,让他逐步长成!且看这逆天的少年,如何破茧化蝶,一步步攀爬至魂力的巅峰!
  • 独宠刁蛮狐妃:咩咩羊宝腹黑爹

    独宠刁蛮狐妃:咩咩羊宝腹黑爹

    一朝穿越成狐狸生个咩咩羊宝天才可爱又呆萌带着羊儿子闯天下勾美男,缺德事做尽,谁知儿子亲爹腹黑羊男找上门来死缠烂打各种无赖。一只狐狸两只羊,坏事做到牙都酸。
  • 残爱:冷情总裁放手吧

    残爱:冷情总裁放手吧

    她为了父亲治病的钱嫁入豪门却被认为低贱,她是戴罪之身,他为了报复不择手段让她待在自己身边,不断的折磨,凌辱,而她只是默默承受……认为这是她的错,不能把他挚爱的人还回来,她赎罪还是忍不住爱上了,注定化作飞蛾扑火。他把她送人,她求他不要扔下自己,而他只是冷冷的看着她恳求哭泣,绝情的留下一句话“这都是你应得的”她的孩子成为了他所谓赎罪的牺牲品,她绝望了,终于爱被毁尽拖着疲惫的心安静离开,留下一份离婚协议书,而他却把离婚协议书撕的粉碎,勾起一个邪魅的笑嘲讽的说:"银陌汐你想离开,休想,你的罪要赎一辈子..."
  • 无双轮回道

    无双轮回道

    一人一生追求永生,心爱之人为自己而死,为了寻找心爱之人,入轮回道重生,开始啦新的修炼之路
  • 凌界圣域

    凌界圣域

    ...虚实落古刹,宿命为苍穹。战诸天神佛,踏四海蛟龙。尽在其中。...
  • 绝对的不绝对领域

    绝对的不绝对领域

    一个是全大陆众人皆知史上最年轻的魔导士问题少女,一个是运气超级背的天才剑圣,他们两个活宝碰在了一起,为了狩猎美食组了个佣兵团,然后这个只有两个人的佣兵团对这个世界到底做了些什么,问题少女和倒霉剑圣他们又将摩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 紫炎武尊

    紫炎武尊

    八方山河吾为尊,万千世界炎称帝。一朝风云,一世帝王。今吾以千般浩劫,练就金身,万般磨练,成就毅魂。尝尽人间百般难,不成游龙便化骨。
  • 造化之戒

    造化之戒

    神域,一代神皇陨落,魂飞魄散。垂钓老人甩起鱼钩,一道玄黄之气涌起,飘向那虚空,包裹住那一团残留不散的不屈灵识。时光匆匆,沧海桑田,一晃就是五百年。一个少年从大山之中走出,手上戴着一枚平淡无奇的黑铁戒指……
  • 敬事如仪,过清贫有尊严的生活

    敬事如仪,过清贫有尊严的生活

    猴年春节,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一事,其影响之巨,反响之热烈,可称之为一次网络事件。人民日报微信号也发表署名评论,参与讨论。从众多网民的网帖到电视报刊的评论,舆论普遍将矛盾集中在贫富的差别上。个人认为这是对焦不准,没有找准问题的症结,如此将矛头对准这位上海女孩,难免有失偏颇。女孩的问题是,当她怀着单纯的爱情梦想和一时冲动(后面的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面对令她错愕的现实情形时,阅历和见识让她认识不清自己所面对的现象实质,而在语言上表露出的对农村(其实只是她的这位男朋友的家)贫穷与落后的拒绝与轻侮(也许是无意间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