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不仅才华横溢,文如泉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而且一生为民造福,清廉节俭,成为百姓之友。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逐,曾到过江苏、河南、河北、广东、海南岛等省的许多州县做官。他所到之处,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在徐州,他亲自率领军民修堤抢险,排除洪水,保住全城性命。驻军将士见苏轼泥浆满身,不辞辛劳组织防洪,大为感动;在杭州,他兴修水利,每天堤上巡视,与民伕同吃同住,筑成有名的“苏公堤”;在岭南,他兴办学堂,讲学明道,提倡文明。他做官多年,“心则在民”,而自己则清慎一生,戒奢以俭,在百姓中享有很高威信,都视他为父母官。
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儋(dān)州(广东儋县西北)。儋州,地处海南岛,这里偏僻闭塞,愚昧落后,吃的穿的十分匮乏。苏轼对此不以为然,他坚持自食其力,自给自足。他开垦了几亩薄地,吃着自己种的山芋,住着自己搭的茅草房,穿着百姓送的棉布衣衫。阴天下雨,他便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脚蹬木屐,劳作田间。
苏轼在黄州(湖北黄岗)时,一度落官为民,他仍旧乐观。他请得一块军防废地,开垦耕种,他给这块地起名叫“东坡”,自称“东坡隐士”。他每天披星戴月,辛苦耕耘,从不受人怜赠。他认为,物质上的欲望,永远没有止境,只有节俭,才能惜福延年。
那时候,他规定自己每天的花销不得超过150钱,每月4500钱。因此,他每月初,取出4500钱,分成30份,每份穿一串,然后把30串钱悬在房梁上,每天用一个长叉取下一串,再把长叉藏起来。凡每天没花完的钱,都装在一个竹筒子里储存起来,以备应酬之用。
公元1101年,苏轼与世长辞,噩耗传出,“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可见,人民群众对他的拥戴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