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论钦陵死后,雪域高原上的雄鹰折翼难飞了。
从 699年始,吐蕃陷入持久的内乱之中,论钦陵的余部降唐、南方的叛乱、争夺赞普之位的权力斗争等等,极大削弱了吐蕃的实力。直到 703年,年仅七岁的弃隶蹜赞被扶立为赞普,才结束了长达五年的内乱。
元气大伤的吐蕃无力对大唐构成威胁。令吐蕃人庆幸的是,大唐帝国的军事实力也在此时跌至谷底。双方就是在这种精疲力竭的状况中,维持着边境线上的和平氛围。不过情况都在慢慢地转好。吐蕃在经历内乱后,逐渐恢复元气,而大唐帝国也从低谷中走出。对于双方,和解是最佳的选择。707年,吐蕃派遣使者向大唐进贡,并且正式提出和亲的请求。这个和亲,提得有点早,因为这一年,吐蕃赞普只有十一岁,不过是个小男孩罢了,还远没到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不过和亲更深一层的是政治上的意义,无论是大唐还是吐蕃,都希望以这种政治婚姻为纽带,实现双方的和平相处。
唐中宗李显答应了吐蕃人的请求,将雍王李守礼的女儿金城公主许配给吐蕃赞普弃隶蹜赞。考虑到吐蕃赞普与金城公主,都只是十岁出头的小毛孩,所以金城公主赴藏的时间,推迟到了三年之后。
这是继文成公主之后又一位嫁到吐蕃的唐朝公主。
710年正月,在左骁卫将军杨矩的护送下,金城公主离开了她的亲人,带着对宫殿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记忆,远别故乡。她年轻又脆弱的肩膀上却要扛着比山岳还沉的重担,一路往西,地形越来越高,路越来越难走,入眼之处,极尽荒凉。
吐蕃赞普派其大臣率一千余人在边境迎接金城公主的车队。想当年文成公主出嫁,弃宗弄赞亲自迎娶,可是现在的吐蕃赞普才十四岁,只是个大孩子,说句实话也不会激动狂喜,况且现在的赞普在登基时年仅七岁,权力实则掌握在大臣手中。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次和亲的政治意义,显然比不上文成公主时期。
即便如此,大唐公主的到来,仍然令逻些城洋溢着喜庆的欢乐,吐蕃百姓为赞普祷祝婚姻的美好,并对大唐公主表现出诚心的欢迎。年轻的赞普也效仿他的祖上,为大唐来的金城公主修建一座新城,作为她的栖身之所。
这桩貌似走向和平的政治婚姻,却为战争埋下伏笔。
就在金城公主出嫁吐蕃的这一年年底,冒冒失失的安西都护张玄表,突然出兵进攻吐蕃的北部,这给刚刚走向和平的唐、吐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吐蕃人并没有采取军事报复的手段来回敬张玄表,但却提出一个令人吃惊的要求:请求将河西九曲之地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也就是让大唐帝国将河西九曲割给吐蕃。
真是狮子大开口啊。
河西九曲是个怎么样的地方呢?这是黄河上游中的一段,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更是一块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要地。河西九曲的战略地位,在东汉与西羌的战争中就尽显无疑了,在那场东汉时期最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双方反复争夺的赐支河曲、大允谷、大小榆谷便是位于此处。青藏高原虽然面积广阔,但大多数区域是荒寒之地,真正肥沃的土地相当少,所以吐蕃对河西九曲一直垂涎欲滴。
想要大唐将河西九曲拱手相让,这当然不是容易的事。但是对于大唐帝国来说,与广袤而富饶的中原、江南地区相比,河西九曲不过是一块偏远的土地,实在也是微不足道。吐蕃人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所以大胆地冒险,借金城公主的名义以博取帝国的让步。
如果说远在数千里之外长安城的帝国君臣对河西九曲的战略价值认识不足,尚且情有可原,可是作为帝国西部重镇鄯州的军事长官杨矩,又岂会不知道河西九曲之地的重要性?杨矩是唐与吐蕃的和亲大使,吐蕃人跟他打过交道,并且发现了他身上致命的弱点:贪财!
有了弱点,就容易被击败了。
吐蕃人以重金贿赂杨矩,见钱眼开的杨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上奏朝廷,为吐蕃人争取这一金城公主的嫁妆。此时唐睿宗李旦刚上台不久,这个缺乏雄才大略的君王,自然看不清河西九曲的价值,为了表示大唐帝国的慷慨,他头脑一发晕,同意了,将这么一大块如此重要的地盘,拱手让给吐蕃。
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这份迟来的嫁妆令吐蕃人欣喜若狂。
此时的吐蕃已经走出内乱的阴影,实力正在复苏之中,在不费吹灰之力取得河西九曲之后,大量的吐蕃百姓迁居到此,并以此为牧区。肥沃的土地、丰盛的水草,使得吐蕃的马牛大量繁衍,短短四年时间,河西九曲已经成为吐蕃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军事基地。
虽然唐与吐蕃和解了,但是还有一系列的历史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比如说吐谷浑的问题长期悬而未解,西南安戎城还一直为吐蕃所占据等等,这些问题仍然时不时会引发双方的军事冲突。而大唐在拱手让出河西九曲之后,使得吐蕃地盘东扩,严重威胁到狭长的河西走廊的安全。
可以说,金城公主的和亲背景,与文成公主的和亲背景是完全不同的。在文成公主时,唐与吐蕃并没有什么历史纠葛,而到金城公主时,唐与吐蕃积累的矛盾已经非常的严重,从中亚到塔里木盆地,从河西走廊到西南地区,几乎都有存在争议的问题。这些遗留问题,不是仅靠金城公主一个人可以消除的。
矛盾聚积到一定程度时,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在金城公主和亲吐蕃仅四年后,战争爆发了。
这一年是唐玄宗开元二年,即 714年。
八月,正是秋高马肥的季节,吐蕃大将坌达延、乞力徐从河西九曲之地,发兵十万,入寇临洮,然后折向东南,相续进攻兰州与渭源。此番出击的主要目的,在于掠夺唐西部牧区的马匹。
很显然,吐蕃为这次进攻做了充分的准备。这种掠夺战马的战术,很可能是受到突厥人的启示,突厥人正是用攻击牧区、掠夺战马这一战术,令大唐帝国头疼不已。没有战马,唐军是不可能在辽阔的高原上与吐蕃进行作战,所以吐蕃将大唐帝国作为头号威胁而先下手为强,闪击西部牧区,这一战术无疑是相当高明。
唐军的损失颇大。
在割九曲之地给吐蕃一事上负有重大责任的鄯州都督杨矩,对吐蕃这次进攻感到绝望,因为正是他在吐蕃力量陷入低潮时,将九曲之地拱手让出,这件事,作为当时皇帝的唐睿宗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杨矩当年收受吐蕃人的巨额贿赂,生怕遭到唐玄宗的追究,畏罪自杀。
唐玄宗任命薛讷为陇右防御使,曾在北庭保卫战中立下卓越功勋的右骁卫将军郭知运出任陇右防御副使。薛讷此前的身份,居然是一位平民,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就在吐蕃进犯的前一个月,即开元二年的七月,薛讷率六万名将士,准备从契丹人手中武力收复营州,没想到在滦水山峡中遭到伏击,唐军居然又一次惨败给了契丹人,六万大军死亡人数超过五万人。薛讷落荒而逃,被契丹人嘲笑为“薛婆婆”。战后薛讷被撤职,贬为平民。
不过才过一个月,薛讷又时来运转,以平民的身份代理左羽林将军,并成为陇右最高军事长官。唐玄宗之所以对薛讷格外开恩,有两个原因:第一,薛讷是大唐传奇名将薛仁贵的儿子,出身好;第二,薛讷虽然指挥才能一般,但他在治军上还是有一套本事的,在新丰阅兵时,当其他部队都出现不同程度混乱时,薛讷的军队稳如泰山,没有一丝骚动,皇帝的使者轻骑至军门而不得入,这些给唐玄宗留下深刻的印象。
薛讷抵达前线后,马上积极备战。十月,吐蕃再次进攻渭源。吐蕃大将坌达延统领十万大军驻守大来谷,与薛讷兵团对阵,其在人数上远多于唐军。薛讷不敢轻举妄动,将军队驻扎在武街,与大来谷相距二十里。此时,太仆少卿王晙率两千人马增援薛讷。两千人只是一支小部队,但是两千人有时却能胜过十万雄师。王晙是盛唐时代的名将,他早年读书刻苦,通过科举及第,到了唐中宗时,出任桂州都督,在任期间政绩突出,受到朝廷的通报表扬。后来出任朔方军副大总管,兼安北大都护,由此开始崭露其军事上的才能。
王晙的作战任务,本来是配合薛讷,从侧翼袭拢吐蕃大军。他的军队由于人数少,行动隐秘,并没有被吐蕃人察觉。在悄悄靠近吐蕃的营地后,王晙观察战场态势后,一个极其大胆的构想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
他召集军官开会,对各位将领说:“吐蕃人没有发现我们的行踪,我们在夜晚发起袭击,必定能打得他们措手不及。”众人听了不禁大惊失色,纷纷道:“这怎么可能,我们只有两千人,而对方有十万人,这岂不是以卵击石,自投罗网么?”王晙笑道:“上兵伐谋,智取而不强攻。入夜时分,以七百名壮士身着吐蕃的衣服,潜入吐蕃阵营中,黑灯瞎火,他们岂分得清敌我呢?势必造成其混乱。 ”众人一听,纷纷叹服,说道:“将军的谋略,非我等所能及。”入夜时分,七百名身着吐蕃服装的敢死队悄悄地潜入吐蕃兵营中,与此同时,剩余的一千三百名士兵,在距离吐蕃阵营五里之地,擂响大鼓、吹起号角。
敢死队员在吐蕃阵营中四起活动,将兵营搅得大乱,吐蕃士兵根本就不知哪个是自己人,哪个是敌人,冷不防便挨刀子遭暗算了。
吐蕃大将坌达延听到营中大乱,又闻得远处鼓角声大作,暗叫不好,只当是唐朝大军在夜里发起猛攻了,赶紧下令反击。可是找谁反击呢?敢死队一边捣乱,一边大声吆喝,喊完了就跑,吐蕃士兵便向有喊声的地方猛杀,结果唐军早跑到其他地方了,剩下一群吐蕃士兵自相残杀。
最后,王晙的敢死队趁着混乱,逃出吐蕃阵营。吐蕃人又杀了半天,方才发现都是自己人,这场混乱,造成了一万人以上的伤亡,光这个数量,就是王晙部队数量的五倍了。
对于这次蒙受的巨大损失,吐蕃大将坌达延非常震怒,决心对驻守在武街的唐军主力薛讷兵团发动打击,于是大军开拔,挺进武街。武街,又称为武阶谷,是一处险峻的地形,吐蕃仗着人多势众,率先发起进攻。
这一战对薛讷是一次极为严峻的考验,因为一个月前他刚兵败于契丹,皇帝信任他,让他以平民身份代理将军来指挥这场战役。如果他再输掉,即使能保住小命,估计也要永远离开军队了。薛讷打得比较谨慎,依恃险要地形,坚守阵地,吐蕃军队一时也无法突破。
关键时候,打破僵局的还是王晙。
王晙的位置在吐蕃的后方,吐蕃人可能并没有发现这支小部队。王晙故技重施,在夜色的掩护下,又一次对吐蕃大军发起夜袭战。这次夜袭是不是沿用上次冒充吐蕃士兵的方法呢?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但这次突袭仍非常成功,令吐蕃后方大乱。
薛讷兵团的前锋王海宾发现吐蕃兵营出现混乱,果断地下令发起进攻。王海宾是一位年轻将领,以骁勇而驰名军中,他身先士卒,率领其部勇闯敌营,面对吐蕃的优势兵力,战斗打得非常艰苦。薛讷兵团的其余各部也陆续投入反攻,吐蕃军队腹背受敌,统帅坌达延赶紧下令向洮河方向撤退。
王晙与薛讷兵团会师后,向洮河方向追击。王海宾仍然骁勇异常,在经历血战之后,他的部队还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王海宾一心想为国家建功立业,不想他的战功早被人妒忌了,同样是薛讷部将的郭知运、杜宾客等人,不论是在资历上,还是在作战经验上,都要超过王海宾,但是在武街会战中,居然被这位后起之秀抢了头功,大家心里很不痛快。
王海宾在洮河旁的长城堡追上了吐蕃大军,吐蕃人回戈反击,王海宾下令顽强拖住吐蕃的主力,等待大部队的到来。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唐军其他几路将领居然担心他又拔得头功,个个怀着私心,坐看王海宾孤军陷入吐蕃大军的包围中,按兵不救。孤军无援的王海宾寡不敌众,在经过浴血奋战后,最后战死沙场。
王海宾死后,诸将领方才乘势出击,吐蕃已经历一番血战,再没气力顶着唐军的攻势,最后大败,阵亡一万七千人,损失马匹七万五千匹,羊牛十四万头。
这是玄宗时代唐军在西线的第一场胜仗。
薛讷以此役的胜利,一雪出击契丹惨败的耻辱,但他并非此次战役的主要功臣,功劳最大的当属王晙,他的果敢与智谋才使唐军在劣势兵力之下取得最后的胜利。
另一位功臣便是战死的王海宾,这位勇将实际上是被自己人给葬送的。唐玄宗对他的死非常惋惜,当时年轻的王海宾有一个九岁的儿子,名叫王训,唐玄宗命人将他接到皇宫内抚养,这就是后来大唐帝国的名将王忠嗣。
开元四年(716年),吐蕃转而进攻松州(今四川松潘),遭到松州都督孙仁献的反击,在松州城下吐蕃军被击溃。
松州之战的失败,迫使吐蕃再次转向与大唐和解,唐玄宗同意缔结和解协议。
但是这个和平局面只维持了一年的时间。
第二年,西域的突骑施部落发难,与吐蕃、大食(今阿拉伯帝国)结盟,试图攻取大唐控制下的安西四镇。唐朝廷为了牵制吐蕃,命令陇右节度使郭知运率军进攻河西九曲。吐蕃军队根本没有做好战斗准备,一战即溃,郭知运缴获铠甲、战马、牦牛等战利品数以万计。
开元六年(718年)底,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
这次和解之后,唐与吐蕃维持了将近十年的相对和平局面,虽然边境的冲突很频繁,但只爆发过一次大的战争,即在 722年,吐蕃出兵进攻中亚的小勃律国,小勃律国向大唐求援,唐军入中亚,挫败吐蕃的进攻。关于唐军在中亚的战争,拟另立一章详述,此处暂略。
与吐蕃的和平,使大唐西线的军事压力骤减,这对于帝国的经济繁荣有着重要意义。大唐逐渐进入盛世时代,国力强盛,一派兴旺的景象。从军事实力上看,也比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时代有明显的提升。以战马的数量为例,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到唐高宗麟德年间,牧养的战马多达七十万匹,为大唐组建强大的骑兵提供了物质基础。高宗晚年由于面临吐蕃与突厥的双重打击,战马死亡极多,仅在突厥战争前两年便损失达十八万匹。进入武则天时代后,军事上的连连失利,使得战马的数量迅速锐减一半以上。唐玄宗上台时,全国牧马数量仅有二十四万匹,之后开始回升,到开元十三年(725年),战马数量恢复到了四十三万匹,这也从一方面显示玄宗时期大唐在军事实力上的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