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9800000051

第51章 银雀山汉简的主人是谁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一号墓和二号墓中发掘出土了以《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书为主要内容的先秦古籍,震动国内外,被誉为中国当代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山东省东南部的临沂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市区东南有两座山岗,相传古代两地均遍布一种灌木。此木春夏之交鲜花盛开,花形似云雀,东岗为黄色,西岗为白色,故得名为金雀山和银雀山。两岗已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70年以来先后发掘墓葬百余座,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现已在银雀山西南麓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汉墓竹简博物馆。

银雀山汉简数量之多、保存之好令人惊奇,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墓主人是什么身份?为何藏下这么一大批并不容易存放的竹简?

有人说,墓主人一定是个将军。因为发现的竹简都是兵书,其中还有失传已久的、人们不断争论是否曾有过的《孙膑兵法》。秦始皇焚书,使得先秦文献付之一炬,后世人们只能不断寻求散落在民间的文献,每一次发现都激动人心。《孙膑兵法》在其他文献中都有相关介绍,可是却一直没有找到原文,人们都开始怀疑其真实性,直到1972年,现代人方有幸看到这部书。特别是《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同墓出土,失传了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重见天日,解决了历史上关于孙武与孙膑其人其书的千古论争。由于《孙膑兵法》的失传,致使孙武与孙膑、《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的关系混淆不清。后人或说《孙子兵法》源出于孙武,完成于传人;或说《孙子兵法》是孙武和孙膑两人所为;再者认为孙武即孙膑,两者是一个人。竹简兵书的出土,证实了孙武仕于吴,孙膑仕于齐,分别是春秋和战国人,孙膑乃孙武之后世子孙,二人各有兵法传世。

银雀山汉简兵书的内容,除了鼎鼎大名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外,还有《为国之过》、《务过》、《地典》、《善者》、《五名五恭》、《起师》、《奇正》、《将义》、《六韬》、《尉缭子》、《守法守令》等篇;论兵的篇章有《将败》、《将失》、《十问》、《略甲》、《兵之恒失》、《观法》、《程兵》、《将德》、《将过》、《曲将之法》、《五度九夺》、《积疏》、《选卒》、《十阵》等,可以说就是个古代军事文献博物馆,如果其墓主人不是从军的将军,又如何会专门收集如此多的兵书?其次,有能力收藏如此多的文献,这个人肯定具有比较高的地位,有财力去收藏,所以猜测墓主是个将军是有道理的。

另一种说法认为墓主可能只是个普通人而已。墓地留下的材料除了一批珍贵的古书外,实在太少了,我们几乎看不到作为将军应有的富丽、奢侈的随葬品,而且连兵器等随葬物品也没有发现。所以,有人就认为,墓主人是个藏书家。从汉简上书写的字体可以推断,藏书时间可能是汉初,而且说是秦末也未尝不可。这段时间社会动乱,民生凋敝,几乎没有人会去特意藏书。从随葬品看,汉墓主人又没有什么显赫的身份,与大批藏书不符。那为何墓主又有众多书简呢,有可能是其祖上传下的,为免于被战火烧毁,于是埋入地下。据考,竹简可能比墓主更早就放置墓中了。

银雀山是我国先秦典籍的博物馆,虽然保存这份珍贵材料的人不知是谁,但我们仍然感谢他的馈赠。

延伸阅读

《孙子兵法》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

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逻辑密严谨。它大约成书于春秋末年,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第一个为《孙子兵法》作了系统的注解,为后人研究运用《孙子兵法》打开了方便之门。《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的谋略宝库,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8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已被翻译成29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向人透露,他的军事著作中所阐述的观点,其实在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中就可以找到。他也确实对孙武及其著作深感兴趣,不仅为《孙子兵法》英译本作序,还在自己的得意之作《战略论》前面大段引述孙武的格言。

同类推荐
  • 三代美洲移民剪影

    三代美洲移民剪影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华人家庭真实、罕见、传奇的经历,反映了早期移民美国的几代华人在异国他乡奋斗的艰辛历程,体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服务桑梓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家风”在几代人中的传承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 往圣杀胡令

    往圣杀胡令

    八王乱起,华夏大伤,胡夷乘乱而作,扰乱中原,屠城掠地。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掳掠屠戮为乐,强抢汉地为荣。今之中原,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天地间,风云变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悬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汉危矣!华夏危矣!闵誓必屠尽天下之胡,戮尽世上之夷,复吾汉民之地,雪吾华夏之仇。后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 夫余王

    夫余王

    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在我国东北三江平原上,生活的少数民族部落就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些部落大都是马背上的民族。性情豪放,善于骑射,精于狩猎。其中以居住在嫩江跟牡丹江流域的秽、貘两族最是兴旺。这里四季分明,鱼肥水美,利于渔猎,适宜农耕。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秽、貊两大部族相互帮助,共同抵御外来部落的侵犯,誓死捍卫着自己的领地。到秦朝末年时期,秽、貊两族便融为一族,名为秽貊。之后又建立起自己的民族政权,史称槀离国。藁离国是三江平原上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我国东北疆最先崛起的少数民族国家之一。在藁离国崛起之后,三江平原上又相继崛起了东胡跟肃慎两大部落。从此在三江平原上就形成了以藁离、东胡、肃慎三族鼎立的局面。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藁离国的一个传说开始了。
  • 盂县辛庄村史考

    盂县辛庄村史考

    辛庄村位于盂县县城西部,位于北纬 38度、东经 113度。314省道(双阳线公路)自村南而过,距盂县城 30公里,阳曲县城 45公里,西离太原市 75公里,南达寿阳县城 35公里,北去西烟、南社、西潘远至阳曲、忻州定襄、五台山,可谓交通便利,信息通畅。明嘉靖年(1522~1566)辛庄村属玉泉乡善应一都。
  • 盗法自然

    盗法自然

    手摘日月星辰,我自欺天窃命。盗法自然,万物皆可盗。且看断肠人如何玩转武林,欺天窃命。
热门推荐
  • 黑洞里的故事

    黑洞里的故事

    一个地球青少年由于飞船失事,进入了黑洞里,发现这里是……
  • 恶魔综艺秀

    恶魔综艺秀

    【宇宙首档恶魔秀节目――恶魔综艺秀】:为了使单调的地狱生活更加丰富,由地狱TV首创,斥资无数亿,用时无数年举办的节目,吸引了宇宙无数的生物参选。通过层层筛选和激烈的角逐,最终将决出真正的恶魔综艺大咖,而不幸失败的选手呢!则会被无情淘汰,迎接他们的没有鲜花和掌声,有的只是――死亡。
  • 邪皇诱宠:毒医世子妃

    邪皇诱宠:毒医世子妃

    她,前世是一枚毒医,却被前夫和妾侍算计虐死,这一世还不掀翻了他的王府。“你是让我杀了你还是让我休了你”某王妃一脸得瑟,抖着腿儿看着破门而入的暴戾世子!该死的女人,堂堂的世子妃,逛青楼,打群架,劫天牢,还满世界说要休夫,这女人不要不要的……
  • 淡河

    淡河

    她忍受不了平淡的生活,即使摆弄好的家具也要不定时改动,可她说唯独爱情,她希望平平淡淡。
  • 我的妖怪朋友

    我的妖怪朋友

    你有困难我帮忙,我住隔壁我姓妖。看了本书,你不笑抽。作者直播吃翔。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祸国妖妃:恶魔王子,别过来!

    祸国妖妃:恶魔王子,别过来!

    三位性格各异的公主,拥有着完美的家世,魔鬼的的身材。她们是天使代言,天使的脸庞让所有人为之沉醉,花一般的岁月,会让她们遇到怎样的考验?当恶魔三王子出现在她们的人生,是擦肩而过、还是情定终生?
  • 红楼恨梦之黛玉问情

    红楼恨梦之黛玉问情

    穿越后,她成了林黛玉,咏春拳的创始人竟然成老师?更可怕的是他——陈家洛,红花会的总舵主?那个出现在他旁边的人是不是化为蝴蝶的香妃啊?可为什么我心里那么不舒服?奈何,好色的乾隆帝也来掺一脚,她要如何改变命运。
  • 黑人老公

    黑人老公

    “不要回去多罗泰,你还没有告诉我我们的关系。。”艾丽儿哭喊着跑过马路。“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多罗泰的心在滴血,我不想等你再次爱上我,再等着你为我死去,你是我老婆,就算再来一百次,我也只爱你。。
  • 鹿晗:双生总裁错爱我

    鹿晗:双生总裁错爱我

    什么?!亚洲超人气天王鹿晗恋爱了?!对方居然是他的姐姐?!从相知到相守,他们付出的,真的很多。他们彼此爱着对方,却不能在一起。就算没有血缘关系。她不能毁了他。也许我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位匆匆过客但是我会努力变成你的唯一哪怕你爱的不是我哪怕爱情带给我的只是遍体鳞伤我也绝不后悔任凭世人的百般阻挠我也绝不后退穷尽一生来护你周全带你看遍世间浮华不离不弃此生有你足矣本文又甜又虐,玻璃心勿入。不喜勿喷。你若撕我,我毁你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