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作为炎热的起始节点,对健康养生是有重要意义的。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所谓的“苦夏”。因此,民间在这一时节,十分注意饮食补养。
古代人对于夏季的养生是很重视的,《黄帝内经》载:“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除了这种精神调养法,食物进补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各地有所不同。
在北京,“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在山东,夏至日各地普遍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在西北有些地区夏至时要吃粽子。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这里的粽子特别指麦粽。旧时苏州也有此食俗,正德《姑苏志》中就记载:苏州“夏至作角黍,食李以解注夏疾”。
江苏夏令饮食有三鲜: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和夏至节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咸鸭蛋。
浙江杭州喜吃乌饭,据传说是纪念战国庞涓。
无锡人在夏至早上吃麦粥,中午吃混沌,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子体重增加,更健康。
在信阳等地,入伏的早上要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还有些地区,此日多有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舅家吃饭,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俗说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就有力气。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腊肉,说是吃了就不会疰夏。
浙江建德民谣说:“立夏日,吃补食。”说明夏至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一般都吃红枣烧鸡蛋和黄芪炖鸡,以滋补身体,为投入紧张的秋季农业劳动做准备。
农历夏至日,广东一些地区有夏至食狗祛邪补身的民间风俗,俗信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吃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夏至杀狗补身,相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补身的习俗。
还有一种吃麦粒的有趣食俗。如黄县(今龙口市)一带夏至日要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此外,有些地区在夏至时节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后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有云:“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延伸阅读
何为“疰夏”?
据说,早先天上有个瘟神,平时爱睡懒觉,直到立夏节才苏醒过来,他一醒来就带上一只瘟疫口袋溜到下界兴妖作怪,凡是被他染上病的,轻则日见消瘦,重则一病不起,人们管这病叫“夏”。
其实“夏”,又名注夏,是一种季节性病症,主要源于天气的暑热和体质的虚弱。古人预防夏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叶蛋的风俗,“立夏吃了蛋,热天不夏”。
第二阶段从夏至开始,有关“夏至防夏”,各地都有一些“吃”的风俗,《仪征岁时记》中记载道:“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拦蔗霜为糕,馈送亲戚,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谓食之不夏。”即将豌豆煮熟沥出豆沙,加糖熬制、冷却做出豌豆黄,在夏至时吃上一块能起到避暑的作用,这是古人“夏至防夏”的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