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测定出的24节令之一,又是民间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五月中旬,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日子。古人认为这时阳气至极,阴气始至,夏至正是由于这些特点,被视为节日。
早在殷商时期,古代的中国人就已经有了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的观念。每年的6月21或22日,是“夏至”节气,是白天最长的一天。夏至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在汉代已有,宋代官员还放假三天。
夏至的由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做“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一天,正午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也就是地球赤道以北分的纬圈。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中国古代还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礼记》中记载:“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节历史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灾消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如《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说:“夏日至,祭地祇。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而礼也。”东汉《四民月令》:“夏至之日,荐麦鱼于祖祢。厥明祀冢。前期一日,馔具,齐,扫涤,如荐韭卵。”
汉代以后,历朝也多有实行夏至祭地典礼的。如明清地方志就反映出民间在夏至举行秋报、食麦、祭祖等活动。嘉靖河北《威县志》:“夏至,村落各率长幼以祭,名曰麦秋报。”以感谢天赐丰收。万历安徽《滁阳志》:“至日食小麦、豌豆、郁李,戴野大麦一日,具疏食祀天神,人家多不荤。”弘治江苏《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等等。
旧时,古人十分重视夏至节,如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所谓“朝节”即互相赠送礼物,如《岁时广记》引《图经》说,安徽池阳风俗重视夏至,“以角黍舒雁往还,谓之朝节。”到了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