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高气爽、遍地黄花的重阳时节,上山登临游览,欣赏深秋的美景,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正如唐代诗人刘长卿所言:“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裹,山翠县楼西。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而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就是登高,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之类。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据民间的传说,可能是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据明代文献记载:“九为老阳,阳极必变”,而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因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在这一天逐渐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长寿的活动。而古人认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或许最初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
当然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民间传说,从实际意义上讲,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有可能源于农事活动。因为在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此时又是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的成熟季节,故而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这种上山采集活动,农民们称为“小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之后便集中到重阳这一天,从而登高成为重阳节的一种象征。此外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也适宜登高远眺。
重阳节登高的历史十分悠久。如《长安志》就记载了西汉时期京城人们在九月初九登高游玩的事例。在魏晋时,民间还流传着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子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到了南北朝时期,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登高避邪的心态。
到了隋唐时期,重阳节登高的意义更为丰富。这时人们登高不单是为了避邪消灾,还要观赏山上的花草树木,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这使得登高逐渐与野宴结合起来。如隋时孙思邈的《千金方》载:“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到了宋代,有关重阳节登高之俗的记载更为详尽。如南宋《梦粱录》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再如韩元吉的《水调歌头九日》:“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这些均描写了人们重阳之日登高观景的情景,可见当时的重阳风俗已与后世颇为相似。
明清时期,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更为流行,尤其是在北京一带。《燕京岁时记》就详细描述了当时的盛况:“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可见,此时不论文人,还是百姓,都喜欢在重阳之日登高。
此外,其他地区的登高之俗也颇为繁盛,如在广州,游客多于重阳登上白云山,饮酒赋诗,热闹非凡,影响至今。在上海,由于附近无山丘,人们便把沪南丹风楼及豫园的大假山作为登高雅集之所。而湖北江陵龙山、山东的牛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地也都是人们重阳登高的胜地。尤其是滕王阁,因为唐代王勃曾于重阳节在阁上写出千古名文《滕王阁序》而闻名天下。
延伸阅读
适宜登高的岭南三大名山
其一是云山,它是因峰顶像古人盘头发髻而得名,当地有句俗语:秋天登上云山,未见枫叶不下山。鲜艳的红色是云山深秋时节的主色调,秋风掠过,山野间不断掀起一层层红色的波浪,形成岭南罕见的火红树海的壮观景象,惹人流连忘返。
其二是圭峰山,它山势雄伟,因形似圭壁而得名。此山之中有许多千年古刹,如玉台寺、镇山宝塔、千佛塔等。使得寂静的山林徒增几分神秘。山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则是高山古井——乳泉井,传说喝上一口乳泉井里的水,人就会变得更聪明。
其三是十八罗汉山,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此山上的18块一字排开的大石就是传说中“十八罗汉”的化身。每到重阳时节,漫山遍野开满了黄色、紫色的黄槐、紫荆,重阳登高,令人心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