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迎春习俗,体现了古人对春天、对农业的重视,也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祈盼。
迎春,是立春节的一项重大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就有关于嘉靖年间杭州演春活动的记载:立春前期,县官督委坊甲,整理什物,选集优人、戏子、小妓,装扮社伙,如昭君出塞、学士登瀛、张仙打弹、西施采莲等,竞巧争华,教习数日,谓之演春。
迎春的历史
首先按《礼记 ? 月令》制定迎春礼仪的是汉朝,并在东汉时形成了完整的迎春礼仪。《后汉书 ? 祭祀中》说: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旗服色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及因赐文官太傅、司徒以下缣各有差。青帝是五帝之一,在东方之位司春,句芒是其辅佐之神。除了京师外,郡县也进行迎春。那么为什么要在东郊迎春呢?因为当时祭祀的句芒神是主管农时的,传说他居住在东方,所以,就将祭祀的活动定在了东方。
东郊迎春活动,发展到后来,地点就不止是东郊了。如宋代《梦梁录》中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而且不仅仅是祭祀活动,成为官吏间的互拜了。
宋以后,立春前一天有迎春牛活动,人们称之为迎春,并与立春日的鞭春(打春)区别。《梦粱录》记载:立春前一日,以镇鼓锣吹妓乐迎春牛,往府(指临安府)衙前迎春馆内。以仪仗器乐队伍迎春牛,形成欢乐的气氛,成为迎春的特色。
明清时代国家明确规定了迎春的礼仪。明俞汝楫编《礼部志稿》中的《进春仪》记载,永乐中定:每岁,有司预期塑造春牛并芒神。立春前一日,各官常服,舆迎至府州县门外,土牛南向,芒神在东西向。
迎春仪式
迎春仪式,又称行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并预告立春之时。如河南嘉靖《尉氏县志》说:县宰率僚属人等迎春于东郊,散春花、春鞭,县中各色行人及诸伎艺巧饰,呈其技能,作乐戏剧,倾城士人从观焉。县中设有春宴。
不同地区,迎春仪式有所不同。如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祭太岁,还要在迎春过程中举行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句芒神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山东迎春祭句芒,会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广州地区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最初的迎春活动,主要是一种国家祀典,发展为民间士庶的迎春活动,要简单也有趣得多,如贴宜春帖、戴华胜、挂春幡,表达迎春庆春之意。
宜春帖,就是写有“宜春”二字的帖,也叫“春帖”、“宜春方字”。 大意为春天是个很相宜的季节,是祝颂春天的语汇。
立春日簪戴的华胜,也叫春胜,是一种妇女装饰品。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
还有一种剪成旗幡形状的立春装饰品,叫春幡。它有戴在头上的,也有挂在树上的,而且不仅自己簪戴,还可以送人。
延伸阅读
报春的来历
传说明朝时,有个知府,在他上任的头一年,春天来得特别迟,立春已有个把月了,花草树木都未看见发芽。
知府心想这不是一个好兆头。于是,他立即下令,要百姓去寻找发了芽的树枝送到知府。谁送得早,就有奖赏。第二天,便有吴姓的和周姓的两个人,找到了几枝发了芽的杨木,送到了知府的衙门。知府大喜,认为是送来了吉祥,重赏了二人,并且要他们两人明年更早些来报春。
到了第二年,春天早早就来了,正月初一立春,周、吴两人便手持发了芽的杨柳,各人还拿了一面小锣半边特制的鼓,一齐来到知府衙门报春。他们一边敲锣,一边还唱起自己编的一些好听的吉利奉承话。知府格外高兴,又给了周、吴二人双倍的奖赏。消息传开,来年,其他百姓也仿照着周、吴二人的样子,成群结队地上衙门报春。可知府却没有银钱赏这么多人了,便对大家说:“报春是件大喜事,你们可以拜吴、周二人为师,到各地村庄的乡亲们家里去报春。本府从今后,在立春时节办个盛大的迎春大会,与民同乐。”从那时起,各地都形成了报春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