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7700000006

第6章 自剖

我是个好动的人;每回我身体行动的时候,我的思想也仿佛就跟着跳荡。我做的诗,不论它们是怎样的“无聊”,有不少是在行旅期中想起的。我爱动,爱看动的事物,爱活泼的人,爱水,爱空中的飞鸟,爱车窗外掣过的田野山水。星光的闪动,草叶上露珠的颤动,花须在微风中的摇动,雷雨时云空的变动,大海中波涛的汹涌,都是在在触动我感兴的情景。是动,不论是什么性质,就是我的兴趣,我的灵感。是动就会催快我的呼吸,加添我的生命。

近来却大大的变样了。第一我自身的肢体,已不如原先灵活;我的心也同样的感受了不知是年岁还是什么的拘絷。动的现象再不能给我欢喜,给我启示。先前我看着在阳光中闪烁的金波,就仿佛看见了神仙宫阙——什么荒诞美丽的幻觉,不在我的脑中一闪闪的掠过;现在不同了,阳光只是阳光,流波只是流波,任凭景色怎样的灿烂,再也照不化我的呆木的心灵。我的思想,如其偶尔有,也只似岩石上的藤萝,贴着枯干的粗糙的石面,极困难的蜒着;颜色是苍黑的,姿态是崛强的。

我自己也不懂得何以这变迁来得这样的兀突,这样的深彻。

原先我在人前自觉竟是一注的流泉,在在有飞沫,在在有闪光;现在这泉眼,如其还在,仿佛是叫一块石板不留余隙的给镇住了。我再没有先前那样蓬勃的情趣,每回我想说话的时候,就觉着那石块的重压,怎么也掀不动,怎么也推不开,结果只能自安沉默!“你再不用想什么了,你再没有什么可想的了”;“你再不用开口了,你再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了”,我常觉得我沉闷的心府里有这样半嘲讽半吊唁的谆嘱。

说来我思想上或经验上也并不曾经受什么过分剧烈的戟刺。我处境是向来顺的,现在如其有不同,只是更顺了的。那么为什么这变迁?远的不说,就比如我年前到欧洲去时的心境:啊!我那时还不是一只初长毛角的野鹿?什么颜色不激动我的视觉,什么香味不奋兴我的嗅觉?我记得我在意大利写游记的时候,情绪是何等的活泼,兴趣何等的醇厚,一路来眼见耳听心感的种种,哪一样不活栩栩的丛集在我的笔端,争求充分的表现!如今呢?我这次到南方去,来回也有一个多月的光景,这期内眼见耳听心感的事物也该有不少。我未动身前,又何尝不自喜此去又可以有机会饱餐西湖的风色,邓尉的梅香——单提一两件最合我脾胃的事。有好多朋友也会期望我在这闲暇的假期中采集一点江南风趣,归来时,至少也该带回一两篇爽口的诗文,给在北京泥土的空气中活命的朋友们一些清醒的消遣。但在事实上不但在南中时我白瞪着大眼,看天亮换天昏,又闭上了眼,拼天昏换天亮,一枝秃笔跟着我涉海去,又跟着我涉海回来,正如岩洞里的一根石笋,压根儿就没一点摇动的消息;就在我回京后这十来天,任凭朋友们怎样的催促,自己良心怎样的责备,我的笔尖上还是滴不出一点墨沈来。我也曾勉强想想,勉强想写,但到底还是白费!可怕是这心灵骤然的呆顿。完全死了不成?我自己在疑惑。

说来是时局也许有关系。我到京几天就逢着空前的血案。五卅事件发生时我正在意大利山中,采茉莉花编花篮儿玩,翡冷翠山中只见明星与流萤的交唤,花香与山色的温存,俗氛是吹不到的。直到七月间到了伦敦,我才理会国内风光的惨淡,等得我赶回来时,设想中的激昂,又早变成了明日黄花,看得见的痕迹只有满城黄墙上墨彩斑斓的“泣告”。

这回却不同。屠杀的事实不仅是在我住的城子里发见,我有时竟觉得是我自己的灵府里的一个惨象。杀死的不仅是青年们的生命,我自己的思想也仿佛遭着了致命的打击,比是国务院前的断脰残肢,再也不能回复生动与连贯。但这深刻的难受在我是无名的,是不能完全解释的。这回事变的奇惨性引起愤慨与悲切是一件事,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在这根本起变态作用的社会里,什么怪诞的情形都是可能的。屠杀无辜,还不是年来最平常的现象。自从内战纠结以来,在受战祸的区域内,哪一处村落不曾分到过遭奸污的女性,屠残的骨肉,供牺牲的生命财产?这无非是给冤氛团结的地面上多添一团更集中更鲜艳的怨毒。再说哪一个民族的解放史能不浓浓的染着martyrs的腔血?俄国革命的开幕就是二十年前冬宫的血景。只要我们有识力认定,有胆量实行,我们理想中的革命,这回羔羊的血就不会是白涂的。所以我个人的沉闷决不完全是这回惨案引起的感情作用。

爱和平是我的生性。在怨毒、猜忌、残杀的空气中,我的神经每每感受一种不可名状的压迫。记得前年奉直战争时我过的那日子简直是一团黑漆,每晚更深时,独自抱着脑壳伏在书桌上受罪,仿佛整个时代的沉闷盖在我的头顶——直到写下了“毒药”那几首不成形的咒诅诗以后,我心头的紧张才渐渐的缓和下去。这回又有同样的情形;只觉着烦,只觉着闷,感想来时只是破碎,笔头只是笨滞。结果身体也不舒畅,像是蜡油涂抹住了全身毛窍似的难过,一天过去了又是一天,我这里又在重演更深独坐箍紧脑壳的姿势,窗外皎洁的月光,分明是在嘲讽我内心的枯窘!

不,我还得往更深处挖。我不能叫这时局来替我思想骤然的呆顿负责,我得往我自己生活的底里找去。

平常有几种原因可以影响我们的心灵活动。实际生活的牵掣可以劫去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闲暇,积成一种压迫。在某种热烈的想望不曾得满足时,我们感觉精神上的烦闷与焦躁,失望更是颠覆内心平衡的一个大原因;较剧烈的种类可以麻痹我们的灵智,淹没我们的理性。但这些都合不上我的病源;因为我在实际生活里已经得到十分的幸运,我的潜在意识里,我敢说不该有什么压着的欲望在作怪。

但是在实际上反过来看,另有一种情形可以阻塞或是减少你心灵的活动。我们知道舒服、健康、幸福,是人生的目标,我们因此推想我们痛苦的起点是在望见那些目标而得不到的时候。我们常听人说“假如我像某人那样生活无忧我一定可以好好的做事,不比现在整天的精神全花在琐碎的烦恼上。”我们又听说“我不能做事就为身体太坏,若是精神来得,那就……”我们又常常设想幸福的境界,我们想“只要有一个意中人在跟前那我一定奋发,什么事做不到?”但是不,在事实上,舒服、健康、幸福,不但不一定是帮助或奖励心灵生活的条件,它们有时正得相反的效果。我们看不起有钱人,在社会上得意人,肌肉过分发展的运动家,也正在此;至于年少人幻想中的美满幸福,我敢说等得当真有了红袖添香,你的书也就读不出所以然来,且不说什么在学问上或艺术上更认真的工作。

那末生活的满足是我的病源吗?

“在先前的日子”,一个真知我的朋友,就说:正为是你生活不得平衡,正为你有欲望不得满足,你的压在内里的licbido就形成一种升华的现象,结果你就借文学来发泄你生理上的郁结;(你不常说你从事文学是一件不预期的事吗?)这情形又容易在你的意识里形成一种虚幻的希望,因为你的写作得到一部分赞许,你就自以为确有相当创作的天赋以及独立思想的能力。但你只是自冤自,实在你并没有什么超人一等的天赋,你的设想多半是虚荣,你的以前的成绩只是升华的结果。所以现在等得你生活换了样,感情上有了安顿,你就发见你向来写作的来源顿呈萎缩甚至枯竭的现象;而你又不愿意承认这情形的实在,妄想到你身子以外去找你思想枯窘的原因,所以你就不由的感到深刻的烦闷。你只是对你自己生气,不甘心承认你自己的本相。不,你原来并没有三头六臂的!

你对文艺并没有真兴趣,对学问并没有真热心。你本来没有什么更高的志愿,除了相当合理的生活,你只配安分做一个平常人,享你命里铸定的‘幸福’;在事业界,在文艺创作界,在学问界内,全没有你的位置。你真的没有那能耐。不信你只要自问在你心里的心里有没有那无形的‘推力’,整天整夜的恼着你,逼着你,督着你,放开实际生活的全部,单望着不可捉模的创作境界里去冒险?是的,顶明显的关键就是那无形的推力或是冲动(the impulse),没有它人类就没有科学,没有文学,没有艺术,没有一切超越功利实用性质的创作。你知道在国外(国内当然也有,许没那样多)有多少人被这无形的推力驱使着,在实际生活上变成一种离魂病性质的变态动物,不但人间所有的虚荣永远沾不上他们的思想,就连维持生命的睡眠饮食,在他们都失了重要,他们全部的心力只是在他们那无形的推力所指示的特殊方向上集中应用。怪不得有人说天才是疯癫;我们在巴黎、伦敦不就到处碰得着这类怪人?如其他是一个美术家,恼着他的就只怎样可以完全表现他那理想中的形体;一个线条的准确,某种色彩的调谐,在他会得比他生身父母的生死与国家的存亡更重要,更迫切,更要求注意。我们知道专门学者有终身掘坟墓的,研究蚊虫生理的,观察亿万万里外一个星的动定的。并且他们决不问社会对于他们的劳力有否任何的认识,那就是虚荣的进路;他们是被一点无形的推力的魔鬼盅定了的。

这是关于文艺创作的话。你自问有没有这种情形。你也许经验过什么‘灵感’,那也许有,但你却不要把刹那误认作永久的,虚幻认作真实。至于说思想与真实学问的话,那也得背后有一种推力,方向许不同,性质还是不变。做学问你得有原动的好奇心,得有天然热情的态度去做求知识的工夫。真思想家的准备,除了特强的理智,还得有一种原动的信仰;信仰或寻求信仰,是一切思想的出发点:极端的怀疑派思想也只是期望重新位置信仰的一种努力。从古来没有一个思想家不是宗教性的。在他们,各按各的倾向,一切人生的和理智的问题是实在有的;神的有无,善与恶,本体问题,认识问题,意志自由问题,在他们看来都是含逼迫性的现象,要求合理的解答——比山岭的崇高,水的流动,爱的甜蜜更真,更实在,更耸动。他们的一点心灵,就永远在他们设想的一种或多种问题的周围飞舞、旋绕,正如灯蛾之于火焰:牺牲自身来贯彻火焰中心的秘密,是他们共有的决心。

这种惨烈的情形,你怕也没有吧?我不说你的心幕上就没有思想的影子;但它们怕只是虚影,像水面上的云影,云过影子就跟着消散,不是石上的霤痕越日久越深刻。

“这样说下来,你倒可以安心了!因为个人最大的悲剧是设想一个虚无的境界来谎骗你自己;骗不到底的时候你就得忍受‘幻灭’的莫大的苦痛。与其那样,还不如及早认清自己的深浅,不要把不必要的负担,放上支撑不住的肩背,压坏你自己,还难免旁人的笑话!朋友,不要迷了,定下心来享你现成的福分吧;思想不是你的分,文艺创作不是你的分,独立的事业更不是你的分!天生抗了重担来的那也没法想!(哪一个天才不是活受罪!)你是原来轻松的,这是多可羡慕,多可贺喜的一个发见!算了吧,朋友!”

三月二十五至四月一日

散文的魅力之一,在于它的真实,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体验。百味人生,经散文家的妙笔,都能使人如嚼槟榔,孜孜品尝。可以说,没有哪种文体再象散文的写作,敞开心扉,更是对着自己慢慢道来,读者在何处已无足轻重了;加上大多是情感、冲动使之,理念的动力多少变得有些苍白。正是这样,散文方原滋原味,令人着魔不已。

人类从荒昧中走出,自有文明以后,就开始掩饰自己的身躯和心灵,进步的同时,掘出了人类相互隔膜的鸿沟,从此,渴望理解和理解他人成为人类生生不息的欲念和理想。在这个意义上,遥望悠悠文学长河,罗素的《忏悔录》是震憾灵魂的,它以坦露灵魂的勇气和真诚,在文学史上放射着异彩,可见自剖者永恒的意义。

沐浴着散文美学真实的光芒,带着对人类潜在渴求沟通的欲望的诱惑,徐志摩的《自剖》成为一篇隽永的散文佳作。

人生有许多境遇,纵然有马跑平川的快意,更有肠路孤灯的愁结,作者把我们的心悬搁在他思想的转折路口——痛苦、困惑,然后层层道来,象是与读者促膝倾心。此时此刻,让人难以保持常日的矜持,只有侧耳静心听他诉说。

徐志摩是爱自由的,又是极富灵感和才气的诗人,游学美欧后,他以二十几岁的韶华,在中国文坛驰骋笔墨,古老的国度,因而有缕带有异域气息的和风,其作者自然被引向瞩目的地位。说他此时春风得意是不过分的。人生的意义,在于价值的实现,徐志摩当已醉饮这杯甘露!

然而,此时喷涌的泉眼为顽石所覆,扬帆的远轮蓦然帆坠雾罩,这对山涧仙子,远航的舵手来说,无疑是不幸和痛苦的。徐志摩正处在这难以排解的当儿。徐志摩绝非苦吟诗人,而是洋溢着才子之气,喜欢新异的思想,感触鲜活的事物,社会和大自然的异彩纷纭,都能激起他美好的畅想——当前,他却不再如此了,他面对的是思维的枯萎,灵感停滞的难捱困境。这对一个诗人来说,是多么难言的苦衷!

——徐志摩把它捧了出来,好大的勇气!而且,还引着我们一路追根而来……

先从处境上分析,比起先前,“现在如其有不同,只是更顺了的”。不得其解。

与时局的关系呢,在他看来,其“个人沉闷决不完全是这回惨案引起的感情作用。”

再往生活深处找去。与其说生活的牵掣可以使心灵产生压抑,作者更认为是生活的顺意反倒弱化人的思维和意志,阻塞或是减少心灵的活动。

到此,作者袒露心迹,剖析自身的、外界的病因,似乎已正本清源。然而,作为吃过正宗洋面包的徐志摩,非要把这把解剖刀伸进潜意识中,并把笔墨集中到最后一个“病源”的分析上来。在域外数年的游学生涯,培养了他一定的西式思维方式。在这里,似乎对科学的心理分析颇为着重,并把弗罗伊德的力比多(libido)压抑说也拉了出来,注意所谓的生命意志的冲动(the lmpulse)。最后,在“个人最大的悲剧是设想一个虚无的境界来谎骗自己”的安慰中,缓缓停下追问的执著。

作为诗人的徐志摩,散文也作得瑰丽多彩,传神入微。心灵的律动,是难以捕捉的,又是难以传达的。直抒不易表其深奥,形象化又不便于了解其真髓,徐志摩则巧妙地利用对比,使各种难言的体悟和思绪,涓涓流来。“语言是痛苦的”,然而,高明的作者一定程度上医治了语言的创伤。

作者是从痛苦和困惑中,开始挖掘心灵的谜底。他这样写道:“先前我看着在阳光中闪烁的金波,就仿佛看见了神仙宫阙——什么荒诞美丽的幻觉,不在我的脑中一闪闪的掠过;现在不同了,阳光只是阳光,流波只是流波,任凭景色怎样的灿烂,再也照不化我的呆木的心灵。”心灵前后巨大的反差,同时,也是本文创作的原动因,读者可在两种历时的心灵空间的对比中,想象着主人公灵魂的焦虑,并对他产生深刻的同情和理解。至于他写作的呆滞,从他初走欧洲的心境与此次南方之行的鲜明对比中,是可了然于目的,为此,我们甚至要为作者感到悲哀了。

谈到时局的变化,作者拿五卅事件与眼前的“屠杀的事实”(三·一八惨案)作比,前者发生时,作者正浪漫流连于意大利山中,“俗氛是吹不到的”,而后者对他则是有影响的,正如作者所言,面对眼前的事实,“有时竟觉得是我自己的灵府里的一个惨象。”就连人们对幸福境地的种种理想和幸福到来的真实情况,作者也要拿来比较,让读者信服他的剖析——“舒服、健康、幸福,不但不一定是帮助或奖励心灵生活的条件,它们有时正得相反的效果。”

可以说,对比被徐志摩用得遍地开花,可谓文中一大景观。

此外,还需一提的是徐志摩对本文最后一部分的特殊处理。他突然转换了时空,改变了陈述的角度,入微的分析来自“先前的日子”“一个真知我的朋友”那里,而把自己悄然隐去。其实,这不难理解。此时,徐志摩正面临一次精神危机,他是带着对英国的开明民主的信仰和“康桥”式的浪漫回到祖国的,然而,在国内他的“康桥理想”和现实生活发生深刻的悖离,因此,他绝望地感觉到原先自觉是一注清泉似的心灵,“骤然的呆顿了,似乎是完全的死。”对于浪漫不羁的徐志摩,早年的留学生活,似乎成为他心灵的家园,灵魂的避难所,只有回到过去的时空,在那种情境中,他才有灵性,才能得到真正的自我意识。“一个真知我的朋友”就这样诞生了。

同类推荐
  • 画在京西古道

    画在京西古道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刊发在文学刊物及报刊中的散文作品,全书分为行走、记忆、大医、印象、人生、纽带六个部分,在文中,作者以简洁的文字、犀利的笔触,描写了生活和工作中的美好,抨击了社会中的丑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冰凝血热

    冰凝血热

    作为一支在抗震救灾战斗中建立了赫赫战功的主力军,他们是重庆的英雄,也是中国的英雄。发生在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同样铺天盖地,同样突如其来。就重庆而言,受灾范围之广,受损程度之重,抢险难度之大,安全风险控制之难,在这个城市的电力发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面对灾情,重庆电力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部署,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武警官兵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电力人举全公司之力,打响了抗冰抢险恢复重建的大会战。
  • 李白全传

    李白全传

    本书包括:习书练剑、辞亲远游、安陆十载、三诏进京、长安岁月、赐金放还、梁园情深、东行南游、虎穴历险、战乱前后、从军获罪、救月升天。作品讲述了一个绝对的诗歌天才;纵横瓷肆,想像瑰丽,如仙人所作;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笔傲凌沧州。后人称之诗仙。我辈凯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绝对是人中豪杰。
  • 无桨自帆

    无桨自帆

    常言道“世事难料”,渐趋式微的古体诗词,近一时期却大有风行当道之势。且不论老一辈众多爱好者,单就网络上的中青年,越来越多的群体涌入诗词天地,便是中华古典诗词这一国之“雅器”极具顽强生命力的明证。同时,令人感佩的是,诗词创作者与古代士大夫作诗心态几乎无异,往往劳者自歌,非以文章谋稻粱,吟诗填词只为余暇之雅兴。故诗人或抒发情感,或关乎民生,盖出于知识分子自觉良知与社会责任也。
  •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以使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最简捷的形式,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书中汇集了十个方面选题的20册专辑,其中:有极具想象、浓墨重彩的神话传说;有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科学幻想;有扑朔迷离、谜底意外的侦探故事;有德昭日月、流芳百世的名人传记;有美好柔情、感天动地的爱情颂歌;有恢宏浩大、金戈铁马的战争史诗;有谋略过人、才智出众的智谋叙事;有身处险境、绝处逢生的探险见闻,涉猎了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的所有领域。一卷在手,纵览名篇
热门推荐
  • 千颂仙歌

    千颂仙歌

    慕倾,背负着三界的生死命运。失忆、囚禁、治疗,八百年后的她只是慕倾。四仙之死,冥界之行,千暮山的经历,身世之谜,回忆之凄,还有生世守望的箴言,她该何去何从?情到深处,步步皆为祸乱。“对,没错,南楠他是你和南凉的亲生孩子,是我一直欲盖弥彰瞒着你,你走吧。”走?他要她去哪里?是他先入情局,为爱所困,为何到头来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是她?爱过,恨过,痛过,悔过,只是到头来心执所念,无法放下。千帆过尽,再度回首,血洗三界,哀鸣不绝,她为爱羁绊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却只是想寻回他的踪迹。当天下重归平静,相携相行,她说:“遇见你是我此生最大的劫数。”
  • 伊相随

    伊相随

    木昆,一个一穷二白的应届毕业生,在一位位佳人的支持下,最终权贵逼人,抱得美人归。
  • 术之血泪之与沫青悠

    术之血泪之与沫青悠

    他天生绝脉,虽然因此武功无人能敌,但代价却是痛失所爱,并觉得自己只能孤独一生,敢问世间之大有何人才能与之比翼联翩?她,性格不羁,心直口快,却大大咧咧,净爱干些打架、泡妞……男生的事,华丽酷炫的男装下竟是柔弱女儿身。这个一天到晚念叨着“我是男生”的女孩该如何改变才能将他带出殇之忆,与之双宿双飞?青青的是你衣襟悠悠的是我的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天地命运

    天地命运

    诸天万族反抗天界的统治,混元天君趁机盗走随天地诞生之神物—天地神碑,被天帝灭杀,一丝真灵被天地神碑带走转生到了地球。在地球的平淡生活让他忘却了一切,打开天府世界,陪伴家人看着江湖争斗,一切都显得悠闲自得。可地球中隐藏的秘密一个一个的被揭开,混元天君该如何抉择,天地神碑之中又隐藏了什么,通天的道路被隔断,是注定的命运,还是阴谋的漩涡。
  • 献给我最爱的人

    献给我最爱的人

    我以为我不会再爱了,当我再次遇见的时候,我的心再一次沦陷。逝去的情书时代是一个遥远的一代的记忆,你还记得情书吗?你还记得写情书的心情吗?情书最真的感情的成长。所以,在逝去了情书,逝去了纯真的时代,我把给你的情书写成一本日记,记录着我遇见你的点点滴滴心情。当有一天,这沉淀在数据低端的爱情记述可以传进你眼里的时候,你会知道我这一声最珍贵的心情。我想看见这篇笔记的人,都可以为我传播这篇“情书”,直到出现在你的手机或者眼前,你会看到我为你写的这篇:《恋爱笔记》。
  • 你我一同走过

    你我一同走过

    青涩,懵懂,还有憧憬。我以为我们会幸福,快乐。谁知道,现实是不能打破的,毕业就分手真的是一个无法破解的诅咒吗?也许,我们连恋爱都不曾开始吧
  • 我的世界很小,但刚刚好

    我的世界很小,但刚刚好

    所谓刚刚好,是剪断了多余的贪念和欲望,回归到了一种简单的生活,不多不少;是前进的脚步上不徐不疾,不慌不忙,不早不晚;是在生活的追求上不繁不简,恰到好处。心境上,不藏不显,不刻意追求,也不勉强接受。因为剪除了不必要的欲望和贪念,放缓了脚步,因而,灵魂跟得上身体,更能感受到到细微的美好,体会到少即多、简单即丰盈的生活态度,生命更加丰盛满盈。正如书中所言:“我的世界很小,但都是我们重要、在乎的人;我的世界很小,所以懂得对细微的事情微笑;我的世界很小,但足够我面对生命中的困顿与艰难;我的世界很小,但能够牵手你的手到老。”
  • 剑侠与武士传奇

    剑侠与武士传奇

    这是华夏武林和东瀛武林的碰撞,一个是惨遭灭门、漂流过海的东瀛武士,一个是来自神州没落门派、身世神秘的普通弟子。当你自以为发现真相时,其实已经落入了敌人的陷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武林之中,不分错对。弱,就是罪。
  • 无敌初中生

    无敌初中生

    杜飞在一次意外中死亡,结束了自己悲催的一生,但他迎来了一次重生的机会——一个神明将他救下。杜飞重生了,可是这次重生并不完美。杜飞的身体始终停留在十五岁初中生的状态,无法长大。作为交换,他获得了自己无法想象的能力。
  • 快穿之拯救你的人生

    快穿之拯救你的人生

    苏之悠是任务者中的大神,肩负着拯救万千被悲剧的人生。被主剧情炮灰到的大明星?未来星际注孤生的霸道总裁?……所有悲剧的人生,都会变成美好结局。可是苏大神很犹豫,任务目标好了可为什么觉得自家陷入了水深火热当中,那谁。幺十七,你赶紧给我滚!滚的远远的!本文不苏不雷,防火防盗。作者初作,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