侥幸心理的产生存在于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人之中,它是指人们希望由于偶然的原因而获得成功或免去灾害的一种心理寄托,如经营生产者重利益轻安全,认为不会轻易出事而导致重大事故频频发生就是侥幸心理驱使;酒后驾车导致的宗宗人间悲剧和顺手牵羊的盗窃等,都是怀有侥幸心理,而最终使自己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1、认识侥幸心理产生的原因
从法律法纪的角度分析,心存侥幸也是指人对自己能够逃避法律追究的自信想象或可能逃避法律制裁的赌注心理,因此它是有很强的腐蚀性和传染力的心理病菌,是突破思想防线的杀手,是违法违纪的祸根,它更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不健康心理。
(1)从众结果
生活中很多人的侥幸心理都是与旁人的行为息息相关的。有人闯红灯,实际上就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在闯,人们的违规行为降低了他自己对规则的遵守与对危险的认识。可见,从众也会诱发人的侥幸心理,侥幸也是会传染的。
(2)偶然强化
有的时候,我们一次偶然冒险经历的成功会鼓励下一次的冒险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侥幸心理往往是被尊为上宾。例如赌徒,偶然的一次获利,就加大了他再次参赌的可能。还有贪官,第一次受贿可能是被行贿者所牵制着的。但是“天知地知”的结果,却让他看到了收受贿赂并没有那么危险。因此当再次受贿时,他就会坦然许多,甚至成了习惯。
(3)规避危险
侥幸心理有的时候有它的实际价值,这就是当我们面临大的危险时,一定的侥幸心理可以帮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勇气去面对危机,否则,人的精神就会因为绝望而失去胜利的希望了。历史上著名的“空城计”就是一次以侥幸心理为最底线的冒险行为。当然,这样的侥幸是在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没有选择的选择,也是在当事人具有一定控制能力的前提下,采取的无奈之举。
侥幸是一种心理预期,也是一种自我安慰。它是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需求基础上产生的,因为人们都不喜欢做遗憾性的选择,所以侥幸就有了它的市场。
所以,侥幸常会蒙蔽人们,使人们达到心理上一时的平衡,而失去对事物真实情况的评估。于是,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就很容易成为侥幸的俘虏。
2、克服侥幸心理的方法
侥幸就像是一剂麻醉药,使人失去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当善于辨别侥幸、控制侥幸心理,将侥幸的出现当做一个警钟,使自己能够有足够的能力,规避由侥幸带来的不幸,而不能一叶蔽目、糊涂做人。
侥幸心理是人的不正常心态,通过适当的心理调适,是可以克服的。那么侥幸心理它作为人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也是可以克服的。
(1)要加强道德修养
人的侥幸心理的产生,与个人道德修养、意志品格、文化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修养、意志品格好,有文化修养的人,是很难做出没有原则的事情来。只有个人修养差的人,才容易产生侥幸心理,而做出愚蠢的事情来。因此,平时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加强学习,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古人说:书能养性、修身。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学习,从书本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像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法学知识、道德伦理知识等,学会遇事用脑认真冷静地思考,正确认识自我,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符合法律规范。
这样,当你头脑中有了不正确的想法时,就可以很好地思考一下,这个想法是否符合法律、道德规范,它将产生的后果如何,你就不会出现过激的行为。
另一方面,在工作中磨练。通过工作实践,可以磨练个人的意志品格,改善心理结构。良好的环境熏陶和实际工作的磨练,会使性格变得豁达一些,说话变得涵养一些,使你越来越走向成熟。
(2)学会要转移注意力
侥幸心理也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或利、欲的诱惑而产生的谋求个人利益的兴奋点。但这个兴奋点,受到内因或外力影响时,会发生改变的。
比如,一个人一味地想弄到钱,他要经常地寻找弄钱的机会,像打麻将赌博、个人单独活动等,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无人劝阻,有了机会就可能去实施。如果参加了法纪教育,或者听到领导的讲话或提醒,当这方面的想法时,自己想到以身试法的后果,可能就会打消这个念头。同时你还可以坚持参加集体活动,像打球、唱歌、生产劳动,或者专心致志地去做某项工作,分散自己不正常想法的精力,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你感到参加集体活动有了乐趣,工作中有了成绩,生活充实的时候,你的心理就会产生一种满足和安慰。
(3)学会增强自控力
侥幸心理有了第一次,可能就会想到第二次,有了想做越轨事的侥幸心理,最终会将你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潭。因此,我们平时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养成,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
当你有了非分之想的时候,你想一想达不到预想的结果给自己带来的后果,或者说这样做违犯了法纪受到处罚,得不偿失,你就会停止你的行为。总之,遇事用法纪观念来约束,掌握做事的原则,就一定能消除你的不正常心理,就不会发生违法违纪的行为。
贴心小提示
亲爱的青年朋友们,如果你现在也存在着这种侥幸心理的话,请千万不要慌张,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来自我调节:
一是树立乐观的情绪,侥幸心理是人们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比如当人们遇到压力、风险、危机而感觉焦虑时,心理会失去平衡,为了防止这种不平衡无限制地扩展下去从而导致人出现精神问题,这就需要一种乐观情绪来支撑起人的精神层面。
二是不要依赖侥幸心理,侥幸不是基于现实的,甚至是和现实相反的,它的作用就是暂时稳定人的精神;但是侥幸心理就如同心理上的吗啡,如果过度依赖侥幸心理来安慰自己,就是一种自我催眠了。
三是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侥幸心理是人人都会有的,只是比较脚踏实地的人不太会在意自己的这种心理,他们更看重自己的实干取得的成就;而一些存在投机心理的人,则比较容易相信自己的侥幸心理,相信运气,所以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抛弃这种不健康的侥幸心理。